第一百三十六回 軍荼利
字數:13746 加入書籤
九天玄女不急不緩地對韓夜等人道:“甘露菩薩本名不詳,原是自東方琉璃世界來到神界藍天的佛門弟子,曾借著藍天的瑤池之水修煉佛法。”
“一日,我帶哼哈二將巡視藍天,在二千五百瑤池的最西方發現了她。哼哈二將最是性急,上前便喝問甘露菩薩是何方神聖、滯留此地意欲何為?”
“那甘露菩薩辯解不及,被迫與哼哈二將動起手來……她法力倒也不錯,與哼哈二將鬥了十餘合,我唯恐久鬥下去會擾亂藍天秩序,便以千重神威將其拿下。”
九天玄女見眾人聚精會神聽這段故事,便繼續說道:“甘露菩薩被我的靈力鎮得動彈不得,自知非我敵手,這才說她乃是受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命,來此修研佛法、普度世人,待功德圓滿後自會返回琉璃世界,希望我們給她一個暫居之地。”
薛燕快嘴道:“然後天帝老兒發脾氣,直接就把她打進東海漩渦啦?”
韓夜在一旁忍不住諷刺道:“是啊,在你眼裏天帝伏羲已經是個弱智蠢狗了,動不動就發脾氣。”
司徒雲夢的分身則提醒薛燕:“燕兒莫急,此事隻怕還有些波折,我們且聽玄女說完。”
九天玄女頷首道:“佛姥所言不錯。無論東方琉璃世界還是西方極樂世界,素來與我神界交好,當時我見甘露菩薩說得信誓旦旦,也不敢輕易得罪仙家同道,傷了和氣,便向天帝稟明了此事。”
“彼時,女媧娘娘因政見不合,已與天帝分崩離析、帶著五顆靈珠去往人間了,天帝為確保能充分應對未來劫數,正全力觀察五彩之心的潛能,幾無精力顧及這些細碎小事,故命我全權處理。”
“神界天條雖嚴,但刑法不便強加於外賓,我權衡利弊,最終還是同意了讓甘露菩薩留於藍天。”
聽到這裏,三大魔尊頓覺奇怪:
世人皆知神佛相處融洽,有時候還互相幫襯,而九天玄女處理甘露菩薩一事也顧全了大局……為何她卻說甘露菩薩與她產生了過節?
隻聽九天玄女說道:“孰料這甘露菩薩並不是真心想留於藍天修行,她用琉璃世界的降臨之術從神界傳到了凡間,還帶走了大量的瑤池之水。”
“一到凡間,她便四處宣揚佛教思想,還用瑤池之水幫助他人起死回生、延年益壽以獲取香火,久而久之,世人便尊稱她為‘大慈大悲甘露菩薩’,並為她在人間修建了許多寺廟,喚作‘甘露寺’。”
說到甘露寺,見多識廣的千裏眼和順風耳或有耳聞:最早的甘露寺建於東吳甘露年間,距今已有一千餘年,但千裏眼和順風耳一直以為它隻是因“甘露”這個年號而命名,沒想到背後還有這樣的淵源。
又聽九天玄女道:“甘露寺最早供奉的便是這甘露菩薩,隻因年代久遠,甘露菩薩漸漸被換成了觀音菩薩。”
薛燕聞言噗嗤一聲笑了:“她對凡人這麽友善,要不是你們把她塞進東海漩渦,隻怕全天下現在都是甘露寺了。”
韓夜則道:“這甘露菩薩固然心地善良,但著實不該拿神界之物恩澤凡人卻隻增添佛門香火,天帝知曉後定會勃然大怒。”
九天玄女肅然道:“是。甘露菩薩取神界靈物滋養凡塵眾生,卻向凡塵眾生宣稱是佛祖慈悲,實在太不應該了。”
“我獲悉此事後,親率三十六天罡下凡捉拿,並宣讀了她的罪狀。”
“甘露菩薩卻不以為意,反而對我說,‘阿彌陀佛,玄女大人著相了,神界靈物置於神界,卻不滋養凡塵眾生,豈不暴殄天物?’”
九天玄女複述甘露菩薩的原話時,神情雖依然莊嚴肅穆,念出來的話卻有一種反差感,惹得薛燕哈哈大笑、水落櫻咯咯直笑。
薛燕更是猜都猜到九天玄女接下來會對甘露菩薩說什麽話了,笑道:“玄大姐,你肯定又要對她說你的那些陳詞濫調了。”“什麽‘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九天玄女很自然地把薛燕的話接了過去:“不錯,我更對甘露菩薩義正辭嚴地說,‘凡塵眾生各有其命,汝強行助他們延壽,亂了六界綱常,無異於逆天行事’。”
說到這裏,韓夜逐漸明白了,為何他和司徒雲夢才更適合當六界領袖。
因為神、佛、魔之間過去隻論立場和教義,鮮談人情世故,而單論教義,“天地不仁”的思想和“普渡眾生”的思想其實是衝突的。
菩薩們總說要幫助有情眾生脫離苦海,神仙們卻總強調一切順其自然,從他們對凡人的態度來看,二者尤難共事。
但站在人道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卻又很容易處理。
用瑤池之水救死扶傷何錯之有?
韓夜曾去過神界藍天,也見過那裏的眾多瑤池,十裏小池、百裏大湖,遍地皆是,屢見不鮮!
神界缺這點資源嗎?
天帝也不是不關心人類存亡,好幾次上古神魔在人間作亂,譬如水神共工頭撞不周山、日母羲和浴日曬人間、魔尊千軍大鬧五台山,天帝都派兵去維持六界平衡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麽,他就真的沒想過在凡人遭受苦難時發放一些瑤池水賑災嗎?
有工夫降罪,沒心情救人?
倘使當年韓夜能說上話,他會這麽處理甘露菩薩與神界的矛盾:
先讓甘露菩薩主動認錯,並向世人澄清謬誤,令大家明白甘露均來源於九天諸神,保證今後從神界調取瑤池水一定征得神界同意、冠以神界之名,兼顧宣揚佛家思想,兩不耽誤。
再由神界公開承認甘露菩薩是受到神界授意而解救世人,神佛皆憐愛世人,但瑤池水隻能用來救死扶傷、不能用來延年益壽,故而今後甘露菩薩將依據九天玄女指定的人員或地區進行集中施救,把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在韓夜看來,如果兩撥人心眼都不壞,凡事就可以談,還沒到起衝突的地步。
隻不過,當年這件事顯然沒有按照他設想的來,隻聽九天玄女說道:“正當甘露菩薩又要與我另做爭辯時,哼哈二將自九天而下降臨凡間,急匆匆地對我說,天帝已然震怒,命我務必嚴懲此子。”
“原來,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昨日恰好來到赤天,與天帝會晤。席間,天帝問及此事,藥師佛表示甘露菩薩從未獲得過他的任何授命,此子在琉璃世界尚未修成羅漢果位,更遑論菩薩階位……”
“她大概是不滿琉璃世界過於枯燥,這才從琉璃世界出逃、竄到了娑婆世界……因她法力低微、不足為道,故而藥師佛也沒向六界這邊提過此事……”
從九天玄女言論當中,六界英雄不難看出:九天諸神似乎是被甘露菩薩耍了。
薛燕把肩一聳,無奈地道:“得了!這個假菩薩張口就騙,滿嘴胡說!還把你們這幫大人物騙得一愣一愣的。”
韓夜冷不丁挖苦道:“你也喜歡騙人,不如和她分個高下吧。”
薛燕雙手叉腰回敬:“我說龍淵魔皇,你好歹也是六界統帥,這裏說大事呢!幹嘛對姑奶奶夾槍帶棒的?不想談事情就一邊兒待著去!”
韓夜討了個罵,卻沒有一邊待著,仍是厚著臉皮繼續討論甘露菩薩一事。
而六界眾多英雄也已習慣了他倆時不時鬥個嘴。
九天玄女接著道:“甘露菩薩不但是破壞六界平衡,而且還在試圖改變眾生信仰,天帝伏羲大發雷霆,命我將甘露菩薩打入東海漩渦,以填東海之眼,刑期一萬年。”
“之後,這世上就再無甘露菩薩的蹤跡了。”
當九天玄女講完了甘露菩薩的線索後,韓夜隻是略加思索,便斷定甘露菩薩已加入了暗天教,並被殷釋天升格冊封為五大明王之一。
從行為動機來看,甘露菩薩本就不是六界中人,對神界又有舊怨,一旦被殷釋天從東海漩渦救出,勢必與九天諸神敵對。何況暗天教的因陀羅、五大明王和八部天龍均偏向於佛教,甘露菩薩對此更有歸屬感。
從事件結果來看,東海海麵是最近才開始下降的,而甘露菩薩又受罰以填補最大的東海之眼,如果不是她擅自離開,又有誰能造成如此影響?
韓夜思維縝密地推理道:“八部天龍這些人尚不足以與我方抗衡,殷釋天一定是想到,找一些與神魔兩界天生敵對的人物,將他們賜予更強的靈力改造成五大明王,這批人也會對暗天教更為忠誠一些。”
韓夜歸總道:“金剛明王本是天竺婆羅門,與天竺神明頗有淵源;鎮獄明王表麵服從神界,暗地裏卻心懷怨恨;威德明王自不必說,立誓除魔證道。這三人都是符合殷釋天收人條件的,那麽按照這個條件,甘露菩薩就應該被殷釋天收作‘甘露明王’。”
在民間傳說的五大明王當中,最符合“甘露明王”這一稱謂的,便是“軍荼利明王”。
“軍荼利”是梵語,意譯為“瓶”,由於佛教當中的寶瓶往往是甘露的象征,所以又譯作甘露軍荼利。
顯大威日輪,照萬類修行;
注甘露聖水,滌眾生之心。
傳說,軍荼利明王是五大明王當中最具慈悲之心的明王,那麽心懷善意的甘露菩薩成為與之對應的甘露明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經韓夜這麽一推論,眾人也頗覺合情合理。
韓夜又問九天玄女:“既然你和甘露菩薩交過手,她具備哪些能力,你能和大夥兒說說嗎?”
九天玄女回憶道:“我雖不清楚她有哪些招式,但她的控水能力很強,而且不是憑借水靈力來控製水。”
薛燕聞言,不解地問:“不用水靈力怎麽控水?”
司徒雲夢也感到好奇。
九天玄女道:“甘露菩薩似乎可以賦予任何物事控水能力、也能剝奪任何物事的控水能力,這是我在調查事件之時,藍天的烏雲童子和我說的。他說他就曾被甘露菩薩奪走過下雨的能力,直到甘露菩薩被禁錮後方才恢複。”
魔尊重樓微一沉吟,點頭道:“我們不妨超脫六界來看待這個能力,此能力與控水術是上下級關係,可算是控水術的上級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從重樓在不垢蓮華界能夠隨意解放第三原身後,他也領悟到了一些六界之外的智慧,能夠跳出六界來分析暗天教高手的能力了。
最終,韓夜梳理人物關係後,得出結論:
暗天教龍王娑伽羅一心報複龍族,而甘露明王又具備剝奪和賦予控水術的超強能力,這對天龍明王是相生關係,極有可能組成一隊收拾四海龍王。
四海龍王必然不敵,被甘露明王奪走行雲施雨之能後,自然無法再對明州等地下雨。
同時,又因東海之眼無人值守,致使海麵下降。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定然就是暗天教!
薛燕見韓夜神情凝重起來,反而頗為理解。
她也意識到這次的對手並不會像鳥神壇、鬼神壇和戰神壇那三場戰役一樣容易對付。
因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鳥神壇金剛明王監視“迦樓羅”,鬼神壇鎮獄明王不管“夜叉”死活,戰神壇威德明王更是連“修羅”都要一起收拾!
他們本質上是不和的,談不上協作。
如果娑伽羅和甘露明王很有默契,如同薛燕和韓夜這樣兩兩組合,那便不能輕敵!
更何況,另外兩名暗天教高手也在此處,他們各自的實力與配合猶在這一組之上,一旦撞上,必是一場硬仗!
薛燕幫助韓夜捋清思緒,道:“呆瓜,咱們還是先看看老龍王那邊到底有沒有事吧?”
薛燕提醒得很對,韓夜問一旁的司徒雲夢分身是否已見到東海龍王。
司徒雲夢這會兒恰好走神了,她的意識更多放在了前往水晶宮的那個分身上,所以,當韓夜拍她肩膀詢問時,她像是被驚醒似的,微微睜大玉目對韓夜道:“啊!見到了,阿夜,我那邊已經和東海龍王、龍族宗親都見上麵了。”
而後,司徒雲夢說,東海水晶宮方麵盛情接待了司徒雲夢帶隊的三霄娘娘、牛魔王夫婦、洪錦夫婦,不但因為司徒雲夢是六界主宰,三霄娘娘是六界知名神仙、牛魔王夫婦是一方霸主、洪錦夫婦亦是龍宮貴賓,此刻齊聚於水晶宮,東海龍王焉能不以最高規格禮遇?
眾人聽得連連點頭,覺得合乎常理。
司徒雲夢正打算實時分享她在水晶宮的禮遇,卻被薛燕打斷了。
“行啦行啦,又不是沒被款待過,細節別展開了。”薛燕甩手道:“你趕緊看一下老龍王氣色好不好,問一下他最近有沒有被滋擾欺負。”
司徒雲夢點頭稱是,遂將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個分身之上,半晌,她又回過神來對韓夜、薛燕等人道:“很正常啊,氣色很好,看上去格外高興。”
“敖慧心還特地感謝我帶人過去,說是最近總感覺心裏頭發慌,我帶著小雪到水晶宮來,她別提多寬心了。”
“但他們又說,除了慈溪縣突然冒出來的那個東方教之外,目前還沒發現暗天教的蹤跡。”
眾人鬆了口氣,看來暗天教還沒對東海龍王下手。
但韓夜、九天玄女、重樓等人卻更覺疑心。
韓夜提出疑惑道:“他們不知道明州鬧旱災嗎?不知道東海海麵在下降嗎?”
司徒雲夢又將注意力放到水晶宮那邊,聊了一會兒,這才把東海龍宮最近的計劃與行動告知了韓夜。
原來,自從清源妙道真君回到東海龍宮後,他立即親率龍族部隊、蝦兵蟹將對明州各地展開了調查,發現蝦兵蟹將匯報的所謂“暗天教”其實隻是一個凡人騙子開的“東方教”,他們通過散播恐慌來騙取當地老百姓錢糧,實乃烏合之眾。
而清源妙道真君隨韓夜等人屢次與暗天教交戰,已清楚認識到暗天教的危害,暗天教高手個個擁有毀天滅地的實力,滅掉一個妖界也不過舉手之勞,與其相比,“東方教”之流根本不值一提!
是故,清源妙道真君當機立斷,沒有繼續追查這個“東方教”,他先請敖慧心書信與韓宅報平安,好讓韓夜等人專心對付魔界的暗天教,不要過分擔心龍宮;
再派出大量斥候在方圓百裏之內巡視,並叮囑他們,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匯報。
盡管暫未發現暗天教的蹤跡,也盡管沒有九天玄女掌握的信息多,但清源妙道真君能隱隱感覺到龍宮即將麵臨的威脅:
暗天教主立誌消滅這世上所有的神魔,而柳二郎夫婦已明確站在了司徒雲夢這邊,還幫忙搗毀了樂神壇、鳥神壇二壇。
與此同時,柳二郎的愛女又是司徒雲夢的高徒。
假若暗天教主沒有立即進攻神魔兩界,又對防範嚴密的韓宅無從下手……他就難保不會對東海龍宮下手!
對其餘各界而言,東海龍宮確實是塊難啃的骨頭;
可對暗天教來說,這骨頭他們倒還啃得動。
東海龍宮擁寶眾多,東海龍王又是天帝伏羲的直屬部下,暗天教連妖界裏蜀山、鬼界十殿陰司都滲透了,會放著東海龍宮不動嗎?
綜上,清源妙道真君善加斟酌後,便沒有帶著敖慧心與司徒雲夢等人會合,他也知道司徒雲夢等人辦完魔界的事後必然會來龍宮,遂命令龍宮眾人按兵不動、嚴陣以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期間,清源妙道真君雖聽說了明州旱災一事,但權衡大局,終究是按住了敖慧心,一直等到司徒雲夢率眾趕來……
……
……
司徒雲夢對韓夜繼續說道:“柳錯夫婦聽說我已消除了明州災禍,也是鬆了口氣,然後柳錯才告訴我,東海漩渦他們每天都會去巡視,並未發現任何問題,甘露菩薩也依然被關押在東海之眼,從未離開過。”
當司徒雲夢將龍宮方麵的情報悉數告知於眾人時,眾人卻陷入到更大的疑惑當中!
難道,韓夜的猜測全都錯了?
九天玄女道:“的確,東海龍宮奉天帝之命看管東海,東海漩渦也是他職權範圍之內的事,如果甘露菩薩逃走,他不可能不知情,更不可能瞞情不報。”
藍無瑕問道:“那有沒有可能是殷釋天使了什麽障眼法呢?”
薛燕提醒道:“別拿柳二郎不當回事啊,人家有天眼,隻需天眼一照,障眼法不就沒用了?”
司徒雲夢也證實道:“是的,柳錯方才告訴我,他確認填補東海之眼的人物均是本體。”
韓夜聞言,喝了一口寒冰燒,隻覺好不容易捋清的線索就這麽斷了。
沉寂片刻之後,韓夜對司徒雲夢道:“夫人,既然東海龍宮暫時無事,明州旱災也已緩解,我這邊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帶眾人去會一會那個‘東方教’吧?”
司徒雲夢點頭道:“是的,我剛和慧心他們說了東方教的疑點,他們也認為你的懷疑不無道理……柳錯告訴我,東方教目前在慈溪縣活動較多,建議你往那邊看看……我的分身就繼續跟著你吧,水晶宮那頭我先和大家敘敘舊。”
待確認韓夜同意後,身旁的司徒雲夢就開始走神了,意識隻留著一點點在這邊。
看來東海龍宮方麵還有許多話要對司徒雲夢說,司徒雲夢再分不了心了。
於是乎,根據東海龍宮提供的線索,韓夜命銀雕轉向,朝慈溪縣飛去。
其實,不管是去慶元府城還是慈溪縣城,韓夜都打算優先找當地知府或知縣了解情況。
明州各地既已天降甘霖,就勢必會驚動暗天教,沒那麽多時間給他去暗訪了。
與其暗訪,不如明察。
就像率領各界英雄去往大雪山那次,韓夜會想到先找帝師八思巴令其協助調查,這次來明州,他也不會放過明州地方官。
因為地方官不可能不聽從他的號令,韓夜的妻子已是帝師之師、一世之尊了,難道地方官能比當朝皇帝還大?
這幾日明州地頭上發生了這麽多事,慈溪縣令掌握的信息自然要比一般老百姓要多。有了縣衙配合提供線索,也比較容易搜查到東方教總部……
深思熟慮過後,韓夜便直截了當地率眾飛到了慈溪縣衙之上。
雨過天晴,萬裏無雲,蔚藍的天空清澈無比,眾人的視線也變得清澈了許多。
眾人隻見那縣衙大門外,雨潤石階,枯木逢春,兩排身著皂色服、頭戴紅纓帽的衙役分列兩側,笑容滿麵,喜不自勝。
再向裏頭望去,又見更多的縣吏和衙役肅立於庭院正堂之外,麵色崇敬地望著縣衙大堂,似乎在膜拜著什麽人物。
除縣吏和衙役,外圍還站著一些身穿蒙古軍裝的士兵,以及一些身穿紅色法袍的信徒,那紅色法袍之上繪有一顆出雲太陽,色彩頗為鮮豔。
幾撥人馬聚在一起,足有數百之眾,竟將偌大一個縣衙庭院都圍得水泄不通!
顯然,這些人不太可能是在膜拜慈溪縣令。
難不成暗天教的娑伽羅已先於韓夜等人來訪慈溪縣衙?並以天外神明之形象蠱惑世人?
帶著這樣的疑問,韓夜將銀雕收為腰間匕首,攜夢燕二女、三大魔尊、九天玄女、金神蓐收等一行人駕臨縣衙大堂。
說是駕臨,其實是重樓和怒焱以玄風業炎將擠在外頭的人員粗暴掀開,這才令韓夜等人有了立足之地。
重樓怒焱二人固然蠻橫,倒也沒有傷及無辜,隻將大堂外的數百人齊齊掀翻在地,便即收力,這才隨韓夜一同看向中堂案前。
眾所周知,往常都是一方縣令坐於中堂處理縣裏要務……
卻不想,案前坐著的竟是個膚色白淨、麵容較好的男人。
那男人手持一把蝙蝠檜扇、身著一襲出雲紅袍,正一臉驚訝地望著麵前這些不速之客,看上去頗為慌張,那神情與他頭上掛著的“明鏡高懸”之牌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男人左側站著一位蒙古官員,他身高中等、體格魁梧,頭戴寶石皮帽、身穿華貴長袍、腰係金銀腰帶,辮子盤於帽中,額前還留有一縷劉海,看上去是個有權有勢的高官。
男人右側則站著一位漢人官員,他身材偏瘦、略微佝僂,頭戴交腳烏紗帽、身著深藍雲鶴袍,想來應該就是慈溪縣令。
漢人官員起初也是嚇了一跳,而後緩過神來,怒指韓夜等人道:“爾等何人?擅闖縣衙!驚擾東方教主聖駕!”
漢人官員此話一出,韓夜等人旋即看向坐於堂中的那位白淨男子,方知這男子竟然就是東方教教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白淨男子將蝙蝠檜扇遮在麵前,扇了一扇,逐漸恢複從容,這才對韓夜等人道:“本座才剛剛施雨解救了明州蒼生,你等邪魔歪道便即闖來,莫非明州旱災便是你等所為?”
白淨男子的聲線頗為奇怪,有些不男不女,像是個受了宮刑的閹人。
白淨男子話音剛落,整個縣衙的氣氛頓時嚴峻了起來,蒙古官員警惕地盯著韓夜等人,漢人官員更是橫眉怒目視之。
這時,正堂外的縣吏、衙役、官兵和教眾都爬起身來,跑到門口衝韓夜等人大罵道:
“肯定是他們幹的!”
“怪不得一股子妖魔氣息!”
“滾啊!害人精!!”
“東方教主請務必替我們降妖驅魔!”
韓夜、九天玄女、蓐收、重樓、怒焱、水落櫻等輩均是見過大場麵的,自是沒把凡夫俗子的憤慨當回事。
薛燕更是嗤之以鼻,心想明州旱災明明是小夢夢化解的,這幫人真是豬頭豬腦,竟然以為是東方教主所為!
而這個東方教主更是臉皮厚,竟然能說成是自己的功績!
要換作兩年前的薛燕,早就快嘴罵回去了。
但薛燕畢竟不是當年的薛燕了,她反而想看看韓夜怎麽收拾這個東方教主,所以靜觀其變。
東方教主見來人如此鎮定,一手拿著蝙蝠檜扇,另一手朝堂外往下壓了壓,示意的大家停止喧嘩,這才對韓夜道:“你是妖魔鬼怪們的頭頭吧?說吧,來找本座何事?”
見韓夜沒開口,東方教主又補上一句:“一人做事一人當,如果你們是因為本座解救明州而要尋釁滋事,本座隨時奉陪。”
韓夜冷冷地看著東方教主,不急不緩地問道:“你就是東方教的教主?”
“不錯。”東方教主展開蝙蝠檜扇,半遮麵容,正式介紹自己道:“日出東方,惟我不敗。我正是……”
“東方不敗?!”薛燕指著東方教主哈哈大笑道。
東方教主站起身來衝薛燕怒道:“是東方惟我!東方教創教始祖——東方惟我!!”
似乎是感覺到自己失態了,東方惟我咳了一咳,又坐了回去。
韓夜神情冷淡地看著東方惟我,又說道:“我有些事想問你,希望你好好配合一下。”
聽韓夜這麽說話,堂外眾人又群情激奮了起來:
“笑話!東方教主乃當世聖賢,為何要配合你?!”
“快點滾啊!!”
韓夜沒有理會別人的叫喊,而是盯著東方惟我,等他說話。
東方惟我環顧在場之人,終於理直氣壯地道:“本座為何要配合你?你算老幾?”
韓夜望了望堂外陽光,感覺到時間有點緊,不能和東方惟我就這麽廢話下去了,於是嘴角一彎,對東方惟我道:“好吧,既然你不想配合,我叫個人過來,幫你配合配合。”
注釋:
“羅漢果位”——在佛家的概念裏,修行等級依次為人、天人、羅漢聲聞)、辟支佛緣覺)、菩薩、佛。本作采納了其中大部分設定,但更多傾向於佛中有道、道中有佛,因為佛家喜歡把天人和天道排在羅漢之後如《西遊記》裏單個天兵天將遠不如羅漢),而道家又會將菩薩算作大羅金仙如《封神演義》裏的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皆為十二金仙),導致祖國的神仙體係頗為複雜、混亂。
基於此,筆者做了一個很慎重的平衡,將“天人”對標下等神魔、“羅漢”對標中等神魔、“辟支佛”對標上等神魔、“菩薩”對標古神魔尊、“佛陀”對標天尊至三皇之間,並貫穿全書,這樣比較容易平衡戰力。 「抱歉,親愛的讀者們,這一章拖了很久,主要是輪崗學習新技術加上家裏的事,完全靜不下心梳理人物關係,故而拖延至今。o(﹏)o有幾個名場麵我段子都寫好了,硬是沒時間推過去。這周應該還有一更,本章算是補上上周沒更新的。我盡量加快進度。o(﹏)o」
喜歡自在真仙請大家收藏:()自在真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