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托付

字數:6299   加入書籤

A+A-


    楊延德見旁有武器架,遂取長槍一柄。深吸一口氣,雙目驟張,神光閃爍。雙手一揮,長槍如龍出海,迅猛刺出。他單手緊握槍柄,身形騰空,槍鋒劃破長空,嗡嗡作響。
    楊延德一個斜身,雙手將槍撇在一邊,槍峰點地,隻見他旋身數周,在地麵上劃出道道金光。他大聲一喝,起身一躍,猶如龍吟虎嘯,一式龍行天下,身形旋轉,不停得左右擺動槍身,一旁楓竹被這槍術帶動得發出唰唰的聲音,樹葉紛紛落下,又被卷到半空,此招有雷霆萬鈞之勢,叫站在一旁的張金花看得入神。
    楊延德把槍甩給張金花,道:“侄媳,你來一遍。”
    張金花執槍而舞,其楊家槍法之起勢,不遜於楊延德。楊延德見狀,不由得目瞪口呆,他邊捋著絡腮胡邊點頭微笑,心中暗自讚歎。
    耍了一會兒,張金花托起槍身,說道:“這槍雖然是把好槍,但我用的不趁手。”說著她跑去屋子裏把那根六道木?取了出來。
    楊延德問道:“這是何物?”
    張金花回道:“這是我穆柯山的六道木?,鎮寨之寶,又叫降龍木,可以避邪驅毒,雖然是木頭,但輕如秸稈,硬如精金,我明日就把這木頭削成槍狀,上場殺敵。”
    楊延德見這木頭烏黑發亮,猛然一看以為是精鐵打造的利刃,心歎果然是根好木頭。又練了一會兒,張金花道:“既然你把楊家槍教給了我,那我就教你一套拳法如何?”
    說著她屈身一轉,雙手疾如閃電,虛實若無,雙拳交替,一招‘空地坐佛’,單拳直入地中,緊接著雙臂交叉,拳無間隙,出拳時快時慢,若隱若現,接後又一招‘妙手空空’,雙拳直擊,拳法柔韌,猶如八卦。
    楊延德抱拳歎道:“聽聞穆柯寨的女將個個使刀弄槍,沒想到侄媳的拳法卻獨步天下,穆家武學,果然名不虛傳。”
    張金花羞愧道:“不瞞五伯,其實前陣子我在夢中失憶,起床之後現世之事我一無所知,而前世之事也記不起來了,但奇怪的是我所閱書籍曆曆在目,武學招數銘記於心。這拳叫空明拳,不知是何人所授與我,本有七十二式,招招都以‘空朦洞鬆、風通容夢、衝窮中弄、童庸弓蟲’十六字為基礎,而我隻習得後三十六式。把這不全的拳法教給你,金花心中實在有愧。”
    楊延德大笑道:“夢中失憶,著實有趣,我隻知道莊周夢蝶?,難不成侄媳和周莊一樣?”
    聽楊延德說這話,兩人大笑起來。
    楊延德又道:“隻是我們楊家自幼以槍為武器,這拳法我確實不擅長,不過我見你使得那拳法虛實有變,陰陽互補,如此厲害的拳術我卻學不來,真是可惜。”
    張金花道:“我記得我似在夢中以劍為拳,使了一套空明劍,你既然以槍為武器,何不使一套空明槍呢?”
    楊延德笑道:“哈哈,好一個空明槍,隻是槍以鋒戳人,而你這套拳法,慣以臂擋之,適合棍法。”
    張金花一笑,把手中的降龍木丟給了楊延德,隻見楊延德屈身一躍,空中接住棍子,以適才張金花教給他的十六字訣,以棍為武,以棍為拳,使了一套空明棍,雖然招式和空明拳有異,但拳中十六字訣精髓盡融在其中,不乏虛實互為結合,變化多端。
    張金花連忙拍手稱好,楊延德把棍一收,給她深作一揖,道:“我聽說侄媳的名字是自己取的,深得母親的喜歡,既然侄媳善於起名,你就給這棍法許個名字吧。”
    張金花道:“雖然我教你拳法,但這棍法是你自己悟出來的,還是五伯自己許名為好。”
    楊延德搖搖頭,不停得擺手,張金花見他再三推辭,無奈說道:“既然如此,這棍法耍得如流星飛月,步法如八步蛇鶴,我隱約中記得曾經讀過一本占卜書,上麵提到太極遊龍,八卦流星,你這棍法就叫‘八卦棍’吧。”
    楊延德大笑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棍,好名字。”說著拾起酒壺深飲一口。
    張金花道:“既然五伯喜歡用棍,那這根降龍木就贈送給你。”
    楊延德說道:“此降龍木實為至寶。我乃一介武夫,豈敢奪人之所愛?””
    張金花道:“我聽太婆婆說穆桂英是個毫無建樹之人,想必寶物在我手中就廢了,楊五伯曾馳騁沙場,屢建奇功,降龍木在你手中才能發揮它的作用,期望你將來好好利用,多為大宋效力。”
    楊延德深揖,歎了一聲:“我楊家能有你這樣的媳婦,真是百年修來的福氣。你我今日有緣,我楊延德自金沙灘一戰以來,一直有一事不明,期望侄媳能為我解開謎團。”
    張金花道:“五伯客氣了,但說無妨。”
    楊延德問道:“你可知我父楊繼業是怎麽死的?”
    張金花回道:“雖然我夢中失憶,但自從我認識了小郎君,連夜向我父穆羽了解楊家之事,聽聞金沙灘一戰,楊繼業楊太公為掩護宋軍撤退,攜兵在陳家穀斷後,但遲遲等不來救援,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撞死在李陵碑上,太公之死真是可歌可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延德道:“七子去六子回,當年金沙灘一戰我親眼見到我父楊繼業被遼軍所俘,而並非撞死在李陵碑上,但為何江湖中流傳此等謠言,實屬怪異。我如今已經遁入空門,不問江湖世事,雖然大宋有難,我理當挺身而出,但我父之死,卻無力調查,還請侄媳代我尋出真相,我楊家感激不盡。”說著又向張金花鞠了一躬。
    張金花扶著楊延德的手臂,說道:“如今我也是楊家的媳婦兒,太公之死我必查出真相,請楊五伯放心。”
    楊延德拱手給張金花行了一禮,手持降龍木,轉身離去了。
    翌日,白虎堂外有一隊人馬前來,堂內楊延昭等人以為穆柯寨的穆羽帶女將前來投營,沒想到有軍探前來報告,說柴美蓉柴郡主已到山口。楊延昭和楊宗保即刻帶穆桂英前去迎接。
    柴美蓉身後有馬賽英、薑翠蘋及董月娥幾位楊家女將,楊延昭上前把柴美蓉攙扶下馬,而楊宗保在後麵向她鞠躬,說道:“兒子楊宗保拜見母親。”
    見楊宗保行禮,張金花同樣作禮,柴美蓉道:“聽聞宗寶尋了一個媳婦兒,過來叫我看看。”
    張金花上前扶住柴美蓉的雙手,如同當時她見佘太君一樣,楊延昭瞪了她一眼,怒道:“柴美蓉是當今宋太祖趙官家敕封皇禦妹柴郡主,又是你的婆婆,豈能如此無禮?”
    柴美蓉道:“不打緊,我們同為楊家女將,都是楊家的媳婦兒,將來你我在戰場上一同殺敵,互為照應,哪還分什麽主仆?”說著就把其他楊家娣姒請到前麵,給張金花一一介紹。
    張金花給眾嫂作禮,董月娥道:“聽說你就是穆柯寨的穆桂英,卻給自己許了一個張姓,可有此事?”
    張金花道:“不瞞姐姐們,我雖未隨父家姓,但甚討太婆婆喜歡,如果姐姐們不介意,可在外人麵前喚我穆姓,私下裏喚我張姓。”
    幾人聽聞笑了起來,薑翠蘋道:“既然老母親喚你張姓,我們也隨老母親喚你張姓吧。”
    柴美蓉道:“金花這名字好聽,不知你從何處得來?若是我早你許這名字就好了。”
    這時佘太君帶領一眾武將趕來,見到老太君,眾楊家女將跪地拜禮,佘太君道:“今遼國犯我大宋,在瓦橋三關擺下天門陣,請楊元帥下令。”
    這時流星馬飛報,遼軍鐵騎直迫關前討戰,楊延昭道:“請眾將隨我前去飛虎峪迎戰。”說著楊家眾女將連同宋軍五千人馬趕到前線,女將攀上城樓,見遼軍天門陣已向前移動,形勢迫在眉睫。
    見天門陣,女將無不驚歎,但無一人說出個所以然來。佘太君道:“這天門陣以金木水火土五形排列,共有百十個小陣組成,這些小陣互為內應,又相互支援,十分難破。”
    張金花道:“南離為火,是八卦的方位,既是心眼,最為脆弱,但他們用五行五髒的順序排列,南在上,可惜與我軍相背,如果要攻破,需要繞道北方。”
    佘太君見張金花一語道破這陣法的奧秘,內心十分驚歎。這時候,一員遼將飛馬奔到陣前,這遼將是遼軍左護衛使耶律輝,隻見他身披金甲,手持巨斧,胸前一麵護心鏡,耀武揚威得指著關上,大叫道:“你們宋國不戰不和,不進不退,膽小怕事,猶如一個帶花抹粉的女子,真是可笑。”他邊叫囂邊驅馬從遠處奔來。
    此話一說,他身後的遼軍都大笑起來,聲音在空穀回蕩許久。
    張金花一聽,心中大怒,口中大叫道:“你這奴才,讓你嚐嚐戴花抹粉女子的厲害。”說著就滿弓緊弦,嗖的一聲,射向馬上的耶律輝。
    此時他正大笑,對射來的箭絲毫沒有戒備,隻見這箭射在馬前,馬抬前蹄,耶律輝一擺馬身,差點從上麵摔了下來。霎時間,遼軍一片寂靜,張金花把弓丟在一旁,拿起長槍,從城牆上一躍而下,在旁的宋將皆為一驚。
    周雲鏡道:“這城牆高過五丈,金花妹妹的輕功著實了得。”
    張金花大步往前邁去,不一會就駐在耶律輝馬前,耶律輝笑道:“果然是個抹粉的女子,你不回去給你丈夫溫榻,難道想來伺候我們遼國男人麽?”
    張金花把長槍一舞,插入地中,怒道:“你滿嘴汙言穢語,遼國軍將如此,軍士必然效法,我看你們遼國男人定不如宋國的女人,若你不信,可下馬與我一戰,倘若你輸了,就滾回你的老家,莫再來犯。”
    耶律輝見這小女子伶牙俐齒,就下馬來,怒道:“我乃遼國第一猛將,今日豈能被一小女子挑釁。”說著他持斧砍來。
    張金花叫道:“讓你嚐嚐我的楊家槍法。”即刻舉槍,隻聽‘嗙磅’幾聲,槍斧碰撞在一起,張金花雙手持槍,一躍而上,向耶律輝劈去,雖然她為女子,但內功不弱,紅纓槍在她手中可力撥千斤,但耶律輝也非等閑之輩,他揮舞雙斧,把槍招盡數擋下,隨後屈身一砍,張金花斜身從空中翻了一圈,繼而一槍戳向他的頭頂,將耶律輝的軍冠刺了下來。他頭發瞬間披散下來,心中大怒,連續揮砍大斧,張金花不斷避讓,見他中盤有空隙,張金花一掌打去,正中他胸口的護心鏡,立時這鏡子凹了進去。周圍遼軍大驚,誰都不敢上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耶律輝被這一掌打翻在地,吐出一口鮮血,他剛想起身,張金花已將紅纓槍架在他的脖頸之上。
    耶律輝心下甚懼,戰兢地問道:“你到底是什麽人,能徒手打碎我的護心鏡?”
    張金花道:“我乃楊家女將張金花,你回去告訴你們君主,有楊家在,遼軍莫想通過三關。”
    宋軍一聲歡呼,聲勢蓋過了遼軍,耶律輝隻得奪上馬去,一溜煙逃到遼軍後方,此時遼軍大隊向遠處退去。
    宋軍從後方趕來,正要追趕,張金花一揮手,說道:“窮寇莫追,免得上了他們的調虎離山之計。”說罷她帶著宋軍返回城樓上麵。
    這時有探來報,說遼軍已退出幾裏之外駐紮,暫無兵動,還請元帥定奪。
    見張金花帶軍有方,佘太君倍感欣慰,而楊延昭對她態度也瞬間改觀,他問道:“張將軍,如今遼軍氣勢銳減,此時攻打可是最好的時機。”
    張金花道:“敵眾我寡,如今遼軍十萬大軍擺陣,而我方不足其一半軍力。天門陣變化多端,我們對其了解不足,攻克亦有困難,此戰需要拉長線,眾兵將還是先隨元帥回營吧。”
    佘太君道:“金花所言有理,遼軍大將一敗,想必他們暫時不會來犯,我們按兵不動,回去再商議對策。”
    回到行營,楊延昭給張金花拜拳,說道:“不知穆柯寨的張將軍用兵如神,之前多有得罪還請將軍不要見怪。”
    張金花道:“君舅爺,在外人麵前您喊我將軍,現在隻有你我二人,你喊我金花就可以了。”
    這時有流星馬報,說穆羽今晚將帶糧草金銀和百名穆柯寨女將前來投營。楊延昭大喜,吩咐道:“好,今晚設宴,給親家接風洗塵。”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七俠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