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王蘭英
字數:6646 加入書籤
當晚楊延昭在白虎堂設宴,八賢王,王欽,眾楊家將和穆家重將席地而坐,談論起今日大戰遼軍猛將耶律輝的事情,眾人無一不誇讚張金花的武藝和膽識。
楊延昭說道:“張將軍那日使了一招摧心掌,把我打下馬來,今日又以此掌法把那耶律輝打敗,沒想到穆家武學除鑽研刀槍之外,連拳腳功夫也如此精通。”
在座有位朝中大將,名叫黃掌,他大笑道:“我向來對拳掌功夫感興趣,故我以‘掌’為名,今日我在城樓上見張將軍的掌法厲害,能否將這招摧心掌授予我,他日我將此掌法發揚光大,定不會忘記張將軍的恩情?”
董月娥說道:“功夫乃一家傳承,豈能輕易授之於人?”
張金花起身給在座將臣行禮,說道:“沒有大宋哪來的我穆家?如今周國對我大宋虎視眈眈,多一人會這門功夫,我大宋就多一份安寧。”
這時五郎楊延德把昨日張金花教他空明拳的事情道給在座一眾,張金花不好意思地說道:“楊五伯教我楊家槍法,乃是看我武藝微末,而我教五伯拳法隻是為了還禮,區區小拳,不足掛齒。”
楊延德便當眾拿出降龍木,把那套八卦棍打了一遍,眾人皆驚,楊延德道:“這木頭是穆柯寨的寶貝,是好東西,而這拳法也是精妙無比,我這棍法就是從這拳法變來的,我侄媳獻寶又獻策,還把這功夫教給我,穆家武學果然淵源至深。”
楊宗保在一旁也說道:“那日我去穆柯寨,金花使了一招‘聲東擊西’又使了一招‘圍魏救趙’,今日金花不叫宋兵追擊遼兵,怕是中了他們的‘調虎離山’,金花善用謀略,這天門陣必能破除。”
楊延昭歎道:“雖我從軍多年,但調虎離山、聲東擊西和圍魏救趙這三計,我實屬聞所未聞。我宋軍的軍師黃堅難任此職,已經被我辭退,還請張將軍做我軍的軍師,我軍必將戰無不勝。”
楊金花道:“這是三十六計,難道你們沒聽說過麽?”
眾將麵麵相覷,不知三十六計為何物,繼而互相議論起來,八賢王道:“不管是什麽計策,隻要對行軍打仗有用,我大宋必取之用之。”
佘太君見自家兒媳如此出息,便對一旁的穆羽說道:“沒想到穆羽驍勇善戰,亦善教女也,我楊家與穆家此番結為秦晉之好,實乃大宋子民之福祉矣。”
穆羽心道,此女往昔怠惰成習,無所作為,武藝亦屬末流,孰料一夢醒來竟若換骨脫胎。我穆門世代以刀槍傳家,於拳腳之技殊為陌生,且我未嚐授她什麽兵馬布陣之法,不知這妮子從何處習得。
然見在場諸人皆讚穆門家學深厚,穆羽便不好意思將心中所疑坦言相告。
但是談及天門陣之事,佘太君道:“我剛來三關的時候,見這天門陣有瑕疵,南火朝向我軍,易於攻破,但經過一日之後他們就變了陣,陣口居然朝向北方,實屬怪異。”
張金花心想,難道我軍中出了奸細?倘若如此,那人必在這宴會之中,若當麵把這事情說出來,引起這賊人的警惕,想再抓住他就難了。
宴會結束後,張金花把楊延昭叫到行營,問道:“君舅爺,您知道太婆婆兩次探查遼軍的天門陣,當時都有誰在場麽?”
楊延昭回想了一下,把那兩次探軍的經過給張金花道來,他說道:“難道將軍懷疑我軍中有奸細?”
張金花道:“聽君舅爺一說,那日在場的除八賢王趙德芳和樞密使王欽之外,其他宋將都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兄弟。”
楊延昭大驚,說道:“難道將軍的意思是這奸細就在八賢王和樞密使之間?”
張金花想了一會,說道:“我倒是有個引蛇出洞的辦法。”說著就在楊延昭耳旁嘀咕。
楊延昭大笑,說道:“這辦法妙哉。”
這時有探來報,說白虎堂中有兩個女子要找楊元帥,她們麵色匆匆,像是有要事相求,還請您出去一見。
白虎堂內有一醜陋女子坐在木椅上,見楊延昭進來,她即刻起身跪在他麵前,楊延昭大驚,說道:“蘭英,你怎麽來了?”
王蘭英說道:“楊元帥,蘭英冒昧打攪,實屬無奈,隻求元帥能救西岐州百姓一命。”
楊延昭不解,把王蘭英扶了起來,請他入了上座,問道:“當年你攜母親來邊關投親,隻是那時我已經娶柴郡主為妻,你我今生無緣,但我曾經許你,如果你有困難,我定當全力相助,今日你有事求我,我必答允。”
王蘭英道:“我雖統禦西岐州,但畢竟是小地,長期戰亂,地不產出,加上天寒地凍,城中短糧,還請元帥救濟。”
楊延昭不停在堂中踱步,猶豫許久後道:“不瞞蘭英,這兩年遼軍屢犯邊關,前幾日我剛命我兒楊宗保解糧歸來,雖然西岐州短糧,但畢竟已經太平,我三關將士正在打仗,不能沒糧...”
“說得對。”這時八賢王趙德芳走進來,說道:“王蘭英,西岐州的困難我早有耳聞,隻是我宋軍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食,我軍中兵將都在餓肚子,怎麽能上戰場打仗呢?你也是做過元帥的人,這點道理還不明麽?我看你還是去別的地方求助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蘭英的軍師劉雲俠抽出鞘中寶劍,指著楊延昭怒道:“哼,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當年蘭英姐來找你結親,你不允,而如今找你救濟,你仍然不允,你不要忘了...”
這話未說完,王蘭英已把住劉雲俠的衣袖,說道:“算了,既然楊元帥也缺糧,那我們再去想別的辦法吧。”跟著他向楊延昭和八賢王辭別,拉著劉雲俠走出白虎堂。
適才他們的談話被張金花聽去,王蘭英還未走遠就被叫住。張金花把王蘭英請去自己的行營,說道:“既然姐姐來借糧,那我就把穆柯寨的糧草分給姐姐吧。”
劉雲俠害怕有詐,問道:“請問你是哪位英雄?”
張金花道:“英雄不敢當,我是穆柯山穆羽的女兒,現在嫁給了楊宗保,楊延昭是我君舅爺,我也是楊家女將。”
王蘭英給張金花深行一禮,說道:“謝謝妹妹慷慨解囊,隻是如果你把糧草送給我,那三關的將士怎麽辦?你們又怎麽去攻打遼兵?”
張金花道:“這事就無需姐姐費心了,我會再想辦法。”
劉雲俠道:“穆柯寨隻是小寨,這糧草豈能夠我西岐州百姓過冬?”
王蘭英向劉雲俠怒道:“大膽,還不向金花妹妹賠不是?”
劉雲俠即刻跪下,說道:“雲俠不敢。”
王蘭英轉身對張金花說:“妹妹別介意,我這軍師定是剛才受了楊元帥的氣,故才對你無禮。”
張金花一把抓起王蘭英的雙手,說道:“不打緊,我寨糧草確實少,不如這樣,姐姐你在我這裏多住兩天,我再想想辦法,一定不會叫西岐州百姓餓肚子。”說著就把穆柯寨的穆瓜叫進來,吩咐她備好糧草和車馬。
王蘭英轉身對劉雲俠道:“你即刻帶領兵馬攜糧草返回西岐州,此事刻不容緩,你需先行一步,而我在此多留幾日,稍後我會跟上馬隊。”
劉雲俠和穆瓜連夜整備糧草,被楊延昭發現,他找到張金花,問道:“張軍師,聽聞你把穆柯寨的糧草盡數送給了王蘭英,如今宋遼兩國正在交戰之際,我軍將士怎麽辦?”
張金花嚴辭厲道:“蘭英姐姐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那年她找你來接親,你為何不應?是不是嫌人家長得醜?”
楊延昭本是來興師問罪,沒想到被張金花反客為主,嚇得他說不出話來。
張金花續道:“我猜的果然不錯,你可知道蘭英姐姐的父親是北漢王令公王懷之女,當年王懷與太公同在北漢為臣,他們指腹為婚,君舅爺和蘭英姐姐早有婚約,隻是王懷因北漢皇帝與遼軍勾結,故辭官而退,你們兩家沒了聯係,但再次相見你卻毀約,可有此事?”
“這...”楊延昭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張金花又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父穆羽也同為北漢人,我和你兒楊宗保訂了婚,若我這次不下山,過幾年他是不是也會和你一樣不再認我?”
楊延昭一聽,大叫道:“我兒忠貞不渝,絕不會幹出這等始亂終棄的事情。”
張金花拿出一把刀,放在臉上,說道:“君舅爺嫌蘭英姐貌醜,我則自毀容顏,看看你家楊宗保是否還要我,你們楊家是否皆此等重色輕德之輩。”
楊延昭大驚,一把奪過張金花手中的刀,說道:“將軍息怒,當年我娶柴郡主乃是官家之意,我不敢不從,當時我以為蘭英已戰死沙場,故沒再等她,我楊家人絕非喪德之人。”
張金花道:“既然這樣,那我要你把軍中糧草三成送給蘭英姐姐。”
“啊...三成?”楊延昭麵帶愁容,然張金花今為軍中參謀,地位已殊,且其意甚堅,遂不敢反。
張金花又道:“八賢王應該不是奸細。若他是奸細,必定借糧給蘭英姐,目前看來樞密使王欽的嫌疑最大。”
楊延昭想了想,對這結論極為讚同,說道:“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張金花在楊延昭耳旁又嘀咕了一會兒,楊延昭連連點頭,但他仍然憂心忡忡,滿臉苦相。
張金花知道楊延昭的心事,說道:“糧草的事情我負全責,若是軍中有一人餓死,就治我的死罪。”
楊延昭聞張金花獨擔其責,唯心中一歎,搖頭不已。
翌日清早,本該楊延昭坐鎮,與眾將一同討論破陣之事,但是久久沒見他來行營,有兵將將此事報給八賢王,他甚是擔心,說道:“不如我去看看他吧。”
八賢王走進楊延昭的居所,隻見他躺在榻上,痛苦的說道:“王爺前來,隻因我後背長了疽,無法起身給您行禮,還請王爺恕罪。”
八賢王道:“如今宋遼交戰,軍中不可一日無主,元帥有恙,應多加休息。”
楊延昭搖搖頭,說道:“我這背疽怕是要臥榻半載才能痊愈,軍中無帥乃是大忌,如今元帥隻能易主,另請高明了。”說著他取出帥印。
八賢王點點頭,說道:“楊元帥的顧慮不無道理,那就由佘太君來代元帥一職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見楊延昭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家母雖然一眼識破天門陣,但她年已老邁,做兒子的應以孝為先,叫她坐鎮,實在不妥。”
八賢王想了想,道:“這樣啊,那叫楊宗保坐鎮如何?他武藝高強,亦有領軍殺敵的經驗。”
楊延昭又搖了搖頭,道:“我兒楊宗保前幾日剛違反軍令,我定他死罪還未過幾日就叫此逆子去接大帥之職,軍中將士以為我楊延昭偏心,叫他坐鎮亦是不妥。”
八賢王起身踱步,又道:“穆羽這人老道,曾經率領北漢大兵對我大宋造成不小的麻煩,由他代掌帥印如何?”
楊延昭仍然搖頭,說道:“此人向來對我大宋官家不滿,故此隱居穆柯山占地為王,叫一山寇頭頭帶領宋兵,不妥不妥。”
八賢王道:“那楊元帥,你覺得誰能接管大帥一職呢?”
楊延昭道:“穆柯寨的張金花打敗耶律輝,滅了遼軍氣勢,乃是大功一件,我見這女子不但武藝高強,而且能言善辯,聰明絕頂,這元帥一職非她莫屬。”
八賢王道:“張金花雖然有勇有謀,但畢竟年輕,領軍經驗不足,若是叫她代掌帥印,怎能服眾?”
楊延昭道:“自古以來能者居之,我雖鎮守三關多年,殺敵無數,但要論起計謀,屬下難當此任,恰巧我患病臥床,若是因我誤了軍情,我豈不成了罪人,張金花前來投營乃是天意,不過我一地方小帥,破格提拔張金花,我怕朝綱不允,還請八賢王做主成全。”
八賢王捋了捋胡須,猶豫片刻,說道:“既然楊元帥保薦,我作為一朝監軍,這事就這麽定了。”
當即八賢王把眾將召集到白虎堂,把楊延昭患病以及易帥一事宣布開來,此時楊宗保害怕自己的媳婦兒勝任不了此職,就心下不安起來。而張金花卻一臉笑相,上前接掌帥印,轉身向眾將說道:“既然楊元帥看得起我,那恭敬不如從命,即日起我就帶領大家破敵,絕不辜負楊元帥對我的信任。”
此時營外升起‘張’字旌旗,此乃張金花和楊延昭使得苦肉計,就是騙那奸細現身。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七俠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