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逆天翻盤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蒲榮把心一橫,笑道:“人生在世,隻要活得痛快,死就死了吧,也沒什麽可後悔的。”
劉新也附和道:“在這個亂世之中,不知死了多少人,別人死得,我們自然也死得。”
李曉明無語地看著這兩個不怕死的下屬,
心想:我好不容易搜刮到這麽多的金銀,還沒花出去一分呢,就這麽死了?我圖啥呀?
朱水成默不作聲,打定主意要去郡裏求援。
實在不行把神炮再要回來也好,他不信府君大人真的會見死不救。
蒲榮往江中看了一會兒,不解地問道:“大人,您說為什麽黑苗族的船隊,停在離城三裏的江麵上不動了?”
李曉明哂笑道:“他們在等,等張家堡的人到了,張家堡先動手了,他們才動手。
因為是張家堡主動約他們出兵的,自然要等本主先打起來了,他們才來占便宜。”
眾人恍然大悟,均想:這兩幫賊子,說不定也是爾虞我詐。
李曉明問道:“張家堡的人什麽時候能到?”
蒲榮回答道:“若是正常出兵,半天也就到了。
隻是他們帶著那麽多的攻城器械,一路顛簸,估計早上出發,黃昏或者入夜時才能到。”
李曉明叮囑道:“等他們到了,用咱們僅剩的那一門小炮,先在城上放幾炮,打死他們幾個人。
這樣又能拖一夜,他們會到明天早上才攻城。”
眾人不解道:“為何這樣就能拖一夜?來了就攻城,不好嗎?畢竟他們已經萬事俱備了”
李曉明慢悠悠的說道:“越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就越怕出幺蛾子,這是人們的普遍心理。
他們沒見過火炮,貿然間一照麵就被這個玩意打死幾個人。
那他們必然要等大白天時,看清楚到底是個什麽東西,才會放心的與我們作戰。
況且他們兵力是我們數倍,既然白天能穩贏,又何必夜間犯險。”
眾人聽了縣令的解釋,都佩服的五體投地。
想想若是自己是敵軍統帥,大概率也是這樣的決定。
蒲榮又特意偷偷叮囑劉新,讓他務必看好太爺,切勿讓他偷跑了。
有太爺在,就是心安些。
李曉明回到縣衙,不由得坐立不安、內心焦急。
心想就算能拖過今夜,明天也是涼涼。
要真是想獨自跑掉,其實劉新和朱水成根本就看不住他。
但是也經過這麽多天的相處了,大家同心同力,一起並肩作戰,一起出謀劃策。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尤其是李曉明這種心慈手軟、感情豐富的人,他有這個缺陷。
他實在不忍心眼睜睜的看著,他這幾個任勞任怨的下屬,戰死在這裏。
雖然明知道,說不定會把自己也搭進去,但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沒辦法!
他在房間裏一遍一遍的踱步、轉圈,在腦子裏模擬各種辦法。
與敵軍硬剛?
不用想,必敗無疑,不會有任何奇跡出現。
沒有火炮的加持,雙方實力懸殊過大。
而且黑苗有船隊,根本不用去攀登城牆,可以直接攻擊縣城的腹地。
他幹脆想到了投降。
投降行不行呢?
拋開他與張家堡的新仇舊恨不說,張家堡現在明明可以攻陷縣城一家獨大,怎會接受投降?
而且當初曹安縣令和黑苗談判,即使投降都被勒令自刎……
“唉……”
李曉明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即便是孫子重生,諸葛亮在世,恐怕也是束手無策。
想起諸葛亮,諸葛亮也麵臨過絕境。
想當初劉皇叔與曹孟德交戰,走博望,敗當陽。棄新野,走樊城,幾如喪家之犬。
全憑諸葛亮靠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群儒,說服江東孫權,結成吳蜀聯盟,才最終以弱勝強,火燒赤壁,擊敗曹操。
他自信自己的忽悠功夫倒也不比諸葛亮差,畢竟售樓部近十年的功力。
但此時去忽悠誰呢?沒地忽悠,也沒時間了。
腦海裏不由得閃過諸葛亮的音容相貌,又聯想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因為諸葛亮和毛主席都是唐國強扮演的。
毛主席也曾經麵臨過絕境,當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工農紅軍隻剩三萬多人,危急存亡時刻,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四渡赤水河,衝破國民黨四、五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的重大勝利。
赤水河離李曉明現在所處的烏江涪水並不遠,可是對於他現在麵臨的局麵,沒有任何參考意義呀!
“諸葛亮……毛主席……毛主席……”
突然,他腦海裏一道靈光,如同漆黑的夜空中,劃過了一道閃電。
他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將一個瘋狂的計劃在心中反複推演……
“嗵……”
“嗵……”
連續兩聲炮響,打斷了他的思緒,他心裏一驚:張家堡的人馬到了,再不行動沒時間了……
“老朱,你快去通知蒲榮、劉新和所有曹吏、遊徼來此開會,快點。”
朱水成不知發生了什麽緊急情況,不敢細問就小跑著出去喊人了。
老朱的工作效率倒是真高,隻片刻功夫就召集了所有人員。
李曉明問道:“張家堡的人馬現在如何?”
蒲榮一臉崇拜的回答道:“我照太爺的叮囑,開炮打死了張家堡的一個頭目和兩三名部曲。
他們果然像太爺說的一樣,不敢攻城,全都退到射程外二、三裏的地方安營紮寨了。”
李曉明哈哈大笑,激動地對大家說:“不必再擔心這兩幫賊子們明天聯手攻城了。”
蒲榮、劉新和一幫遊徼將官聞聽此言,紛紛眼前一亮。
“是郡裏發援軍了嗎?”
“難道縣裏和張家堡或者黑苗達成了什麽協議?他們要退兵了?”
李曉明氣定神閑的狠拍了一下桌子,笑道:“我們沒有一個援軍,這兩幫賊子也沒有打算退兵。
但是,就憑我們自己,一樣可以翻盤獲勝。”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