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縱淫心寶蟾工設計 布疑陣寶玉妄談禪

字數:20321   加入書籤

A+A-


    一、回目解析
    1.回目含義闡釋
    “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這一回目,字麵意思清晰明了。“縱淫心寶蟾工設計”指的是寶蟾心懷不軌,施展計謀。寶蟾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精心策劃引誘薛蝌,她深夜送果品、窗外言語挑唆、舔濕窗紙朝內吐氣等行為,盡顯其工於心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則描述了寶玉與黛玉之間的一場談禪對話。寶玉帶著心中的疑惑與黛玉交流,以禪語表達情感。
    其深層寓意豐富,寶蟾的設計反映出薛家內部的混亂與矛盾,人性的欲望和陰謀在此暴露無遺。而寶玉和黛玉的談禪,展現了他們純真而無奈的愛情,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隻能以這種隱晦的方式表達心意。回目與本回情節緊密關聯,準確概括了本回的兩大主要情節,為讀者理解故事內容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2.回目藝術特色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的回目“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極具藝術特色。在對仗方麵,“縱淫心”與“布疑陣”結構一致,“寶蟾”對“寶玉”,“工設計”對“妄談禪”,工整嚴謹,讀起來朗朗上口,體現出一種形式美。
    用詞上十分精準且富有表現力。“縱淫心”生動地刻畫了寶蟾心懷不軌、放縱欲望的形象;“工設計”突出了她詭計多端、善於謀劃的特點。“妄談禪”則將寶玉談禪時那種懵懂又真誠的狀態展現出來,一個“妄”字,既帶有幾分調侃,又暗示了寶玉在情感表達上的率真。
    暗示方麵,回目暗示了本回的主要情節和人物命運走向。寶蟾的設計暗示著薛家內部矛盾將進一步激化,而寶玉和黛玉的談禪則暗示了他們愛情的曲折與無奈。這種回目設置展現了《紅樓夢》的精妙之處,為讀者理解故事奠定了基礎。
    二、情節梳理與分析
    1.寶蟾設計勾引薛蝌情節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蟾設計勾引薛蝌這一情節充滿了戲劇性與複雜性。寶蟾受金桂指使,為達到讓薛蝌就範的目的,可謂費盡心思。
    寶蟾先是在行為上做出種種曖昧姿態。她深夜給薛蝌送果品,這一行為本身就不合常理,帶有明顯的試探意味。她站在窗外言語挑唆,試圖引起薛蝌的注意,進一步撩撥他的心思。更為大膽的是,她舔濕窗紙朝內吐氣,這種舉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極為大膽和放肆,完全不顧及女子的矜持與禮教。第二天,她更是衣衫不整,掩懷攏發,下麵紅灑夾褲並未穿裙,在古時女子不穿裙子如同沒穿衣服出門,是大不敬的行為,寶蟾以此來吸引薛蝌的目光,進行赤裸裸的挑逗。
    麵對寶蟾的勾引,薛蝌表現得十分謹慎。他心中明白寶蟾的意圖,但又礙於情麵和家族關係,不好直接發作。他隻能盡量回避寶蟾的糾纏,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當寶蟾送果品時,他雖不好拒絕,但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心動或迎合。在寶蟾言語挑唆時,他選擇沉默應對,不給予任何回應,避免陷入寶蟾的圈套。
    這一情節對薛家內部矛盾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金桂想勾引薛蝌,讓寶蟾從中設計,這本身就體現了薛家內部關係的混亂。寶蟾的行為使得薛家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和微妙。薛蝌麵對寶蟾的勾引,內心充滿了無奈和反感,這必然會影響他與金桂、寶蟾之間的關係。而金桂看到寶蟾的設計未能立刻奏效,心中的不滿和怨恨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從而引發更多的矛盾和衝突。同時,薛家其他人也會察覺到這種異樣的氣氛,家族內部的矛盾逐漸公開化和激化。寶蟾的行為如同導火索,將薛家內部隱藏的矛盾一一點燃,使得原本就複雜的家族關係變得更加混亂不堪。這一情節也從側麵反映了封建社會家族內部的勾心鬥角和人性的醜惡,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2.寶釵生病與婚事確定情節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釵生病與寶玉和寶釵婚事確定這一情節,是故事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寶釵生病的緣由與薛家的困境密切相關。薛蟠來信說道台重審案件,需要重金打賞,這讓薛姨媽憂心忡忡。寶釵作為薛家的長女,自然承擔起料理此事的重任。她心急如焚,日夜操勞,身體和精神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時間的勞累和焦慮,使得她身體抵抗力下降,最終引發疾病,發燒到不能說話。
    在治療過程中,賈府一幹人等都十分關心,紛紛派人問候。但為了不影響寶玉,特意不讓他知道此事。寶釵自己想起冷香丸,服用三丸後,病情才逐漸好轉。冷香丸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也從側麵體現出寶釵的冷靜和智慧,在困境中能夠依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
    而寶玉和寶釵婚事的確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婚姻大事往往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薛家與賈家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加上寶釵的賢淑懂事、才華出眾,深得長輩們的喜愛。在薛家遭遇困境時,與賈家聯姻也成為一種穩定家族地位的方式。同時,寶玉雖然鍾情於黛玉,但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他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婚姻。長輩們考慮到家族的利益和寶玉的未來,最終確定了他與寶釵的婚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情節在小說整體情節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寶釵生病展現了她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豐富了她的人物形象。她在家族麵臨困境時挺身而出,體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其次,婚事的確定加劇了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寶玉和黛玉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卻將他們分開,使得他們的愛情更加曲折和無奈。這一情節也推動了故事的發展,為後續寶玉的反抗和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最後,這一情節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婚姻製度和家族觀念。在那個時代,個人的情感往往要服從於家族的利益,婚姻成為一種政治和經濟的聯姻,這也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3.寶玉黛玉談禪情節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玉與黛玉的談禪對話是極為精彩的片段,深刻展現了二人複雜而微妙的情感。
    黛玉率先發問:“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麽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麽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麽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麽樣?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麽樣?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怎麽樣?”這一連串的問題,如連珠炮般拋出,足見黛玉內心的不安與對寶玉情感的極度在意。她渴望從寶玉口中得到明確的答案,以確定自己在寶玉心中的位置。
    寶玉則深情回應:“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這句經典之語,直白而堅定地表明了他對黛玉的專一深情。在他心中,世間女子雖多,但他隻鍾情於黛玉一人,弱水三千,他隻取這一瓢,也就是黛玉。
    黛玉接著追問:“瓢之漂水奈何?”意思是即便你有此心意,可現實的阻礙又該如何麵對。寶玉回答:“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他認為外界的幹擾並不能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感情是自主的,不會因外界因素而輕易改變。
    黛玉又問:“水止珠沉,奈何?”暗示若感情遭遇挫折,最終走向破滅該怎麽辦。寶玉則說:“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表明自己對黛玉的感情堅定不移,不會因外界的變化而動搖,就像沾泥的柳絮不再隨風飄舞,他的心意已決。
    從這些對話背後,可以清晰地看出兩人的情感表達和心理狀態。黛玉敏感多愁,她深知封建禮教的束縛以及家族利益的考量可能會影響她和寶玉的感情,所以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擔憂。她通過談禪的方式試探寶玉,希望能得到寶玉堅定的承諾,以慰藉自己忐忑的內心。而寶玉對黛玉一往情深,麵對黛玉的試探,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愛意,用禪語表達了自己對感情的執著和堅定。然而,他們的愛情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顯得如此艱難,連談情都要借著談禪的幌子。他們的試探和不安,正是那個時代對人性壓抑的結果。這段談禪對話將兩人之間那種複雜而深沉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把寶黛愛情的微妙與動人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三、人物形象塑造
    1.寶蟾的人物形象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蟾的形象鮮明地展現出狡黠、工於心計的性格特點,她設計勾引薛蝌的情節將這些特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寶蟾的狡黠首先體現在她對時機的精準把握上。她深知薛蝌為人謹慎正直,若直接表露心意,必然會遭到拒絕。於是,她選擇在深夜這一特殊時刻給薛蝌送果品。深夜本就容易讓人放鬆警惕,而且這種不合常理的行為很容易引起薛蝌的注意,為她進一步實施計劃創造了條件。她站在窗外言語挑唆時,也十分注意分寸,既不會過於直白讓薛蝌感到厭惡,又能巧妙地撩撥他的心思,讓薛蝌心中產生疑惑和動搖。
    其工於心計則表現在她一係列大膽且有策略的行為上。她舔濕窗紙朝內吐氣,這一行為不僅大膽放肆,更顯示出她的用心。她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引起薛蝌的好奇心,讓他對自己產生更多的關注。第二天,她衣衫不整、掩懷攏發且不穿裙子的打扮,更是一種刻意的安排。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子如此穿著是大不敬的行為,但寶蟾卻以此來吸引薛蝌的目光,進行赤裸裸的挑逗。她知道這種違背禮教的打扮會讓薛蝌難以忽視她,從而增加自己勾引成功的幾率。
    寶蟾還善於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環境。她作為金桂的丫鬟,受金桂指使行事,這使得她在薛家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和借口。她可以以送東西等理由接近薛蝌,而不引起他人過多的懷疑。同時,她也清楚薛家內部的複雜關係和矛盾,利用這些來為自己的計劃服務。她的行為看似是為了金桂,實際上也有自己的私心,她希望通過勾引薛蝌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提升自己在薛家的地位。
    寶蟾設計勾引薛蝌的整個過程,充分展現了她狡黠、工於心計的性格特點。她的這些行為不僅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薛家的內部矛盾進一步升級,也讓讀者深刻地認識到她這一複雜而又充滿心機的人物形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薛蝌的人物形象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薛蝌麵對寶蟾勾引時的表現,充分展現出他謹慎、正直的性格特點。
    薛蝌的謹慎貫穿於整個事件過程。當寶蟾深夜送果品時,他雖不好直接拒絕,但內心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他深知寶蟾的行為不合常理,背後必然有其他意圖。他沒有被寶蟾的曖昧舉動所迷惑,而是冷靜地觀察著寶蟾的一舉一動,思考著應對之策。在寶蟾站在窗外言語挑唆時,他選擇沉默應對,不給予任何回應。這種沉默並非是懦弱,而是一種謹慎的表現,他不想輕易陷入寶蟾的圈套,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薛蝌的正直更是在麵對勾引時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為寶蟾的誘惑所動。盡管寶蟾做出了種種大膽放肆的舉動,如舔濕窗紙朝內吐氣、衣衫不整進行挑逗等,但薛蝌始終不為所動,保持著自己的操守。他明白這種行為是違背道德和禮教的,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做出錯誤的選擇。他尊重家族的名譽和尊嚴,不願意因為自己的行為給薛家帶來負麵影響。
    薛蝌的謹慎和正直還體現在他對金桂和寶蟾關係的處理上。他知道寶蟾的行為是受金桂指使,所以他既不與寶蟾發生正麵衝突,也不向金桂妥協。他以一種委婉而堅定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避免了與金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薛蝌在麵對寶蟾勾引時的表現,展現了他謹慎、正直的性格特點。他的這些品質在複雜的薛家環境中顯得尤為可貴,也為他在小說中樹立了一個正麵的人物形象。
    3.寶釵的人物形象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通過寶釵生病和處理家事等情節,充分展現出她賢淑、懂事的性格特點以及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寶釵的賢淑體現在她麵對家族困境時的擔當。薛蟠的案子讓薛家陷入危機,道台重審需重金打點,薛姨媽憂心忡忡。寶釵作為長女,主動承擔起料理此事的重任。她日夜操勞,四處奔走,為解決家族難題盡心盡力,展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和責任感。這種在困境中挺身而出、為家族排憂解難的行為,正是賢淑的體現。
    她的懂事則表現在對他人的理解和關心上。生病期間,她深知寶玉的情況,為了不影響他,特意不讓他知道自己生病的事。這種為他人著想的做法,顯示出她的善解人意和懂事。而且,在服用冷香丸病情好轉後,她也沒有過多地宣揚自己的功勞,而是低調地處理自己的事情,不希望給別人帶來麻煩。
    寶釵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薛家遭遇困境時,她成為支撐家族的重要力量。她的智慧和能力在處理家事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無論是與外界的溝通協調,還是內部事務的安排,她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她的存在讓薛家在困境中保持著一定的秩序和穩定。長輩們對她十分信任和依賴,她的意見和建議在家族決策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她的賢淑和懂事也贏得了家族上下的尊重和喜愛。
    寶釵在本回中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她賢淑、懂事的性格特點以及在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她是薛家的頂梁柱,也是封建禮教下優秀女性的代表。
    4.寶玉的人物形象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通過寶玉與黛玉談禪以及對婚事的反應,鮮明地展現出他對黛玉的深情、對情感的迷茫和執著的性格特點。
    寶玉對黛玉的深情在談禪對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當黛玉一連串地追問他與寶釵關係的種種情況時,寶玉毫不猶豫地回應“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這句深情告白,直白而堅定地表明了他對黛玉的專一。在他的世界裏,黛玉就是那獨一無二的存在,世間女子雖多如弱水三千,但他隻鍾情於黛玉這一瓢。麵對黛玉進一步關於現實阻礙和感情挫折的追問,寶玉更是以“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表明自己對黛玉感情的堅定不移,不會因外界的變化而動搖。這種深情是純粹而真摯的,不摻雜任何世俗的利益考量,是發自內心深處對黛玉的愛戀。
    然而,寶玉在情感上也有著迷茫的一麵。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他雖然深知自己對黛玉的感情,但卻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他明白家族的利益和長輩的意願在婚姻大事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己的愛情麵臨著諸多的阻礙和不確定性。他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和黛玉的感情最終會走向何方。他雖有反抗的意識,但卻又無力改變現狀,隻能在迷茫中痛苦掙紮。
    寶玉對情感的執著也是他性格的一大特點。盡管麵臨著種種困難和壓力,他依然堅守著對黛玉的感情。他不會因為外界的誘惑或者家族的安排而輕易放棄黛玉。在與黛玉談禪時,他用禪語表達自己的心意,就是希望能讓黛玉感受到他的執著。即使知道未來充滿了變數,他也願意為了這份感情去堅守、去抗爭。他的執著不僅僅是對愛情的執著,更是對自由、對真我的執著追求。他不願意被封建禮教所束縛,渴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愛、去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寶玉在本回中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黛玉深情、情感迷茫和執著的性格特點。他是一個在封建禮教的枷鎖中掙紮的靈魂,他的愛情悲劇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黑暗和人性的壓抑。
    5.黛玉的人物形象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黛玉以談禪試探寶玉,充分展現出她敏感、聰慧、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
    黛玉的敏感在談禪對話中體現得十分明顯。她深知自己與寶玉的感情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充滿了不確定性,家族的利益、長輩的意願都可能成為他們感情的阻礙。因此,她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擔憂。當她看到寶玉與寶釵之間的一些互動,或者聽到關於他們的傳聞時,就會變得格外敏感。她一連串地追問寶玉與寶釵關係的各種情況,如“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麽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麽樣?”等問題,正是她敏感內心的體現。她渴望從寶玉口中得到明確的答案,以確定自己在寶玉心中的位置,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觸動她敏感的神經。
    聰慧也是黛玉性格的一大亮點。她沒有直接向寶玉表達自己的愛意和擔憂,而是巧妙地以談禪的方式進行試探。這種方式既含蓄又巧妙,既符合她大家閨秀的身份,又能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況下,了解寶玉的心意。她提出的問題富有深意,如“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等,這些問題不僅考驗了寶玉對感情的態度,也展現了她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她能夠通過禪語這種隱晦的方式,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擔憂表達出來,同時也能從寶玉的回答中洞察他的心意,可見她心思之細膩、聰慧過人。
    多愁善感更是黛玉性格的典型特征。她深知自己的身世和處境,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內心充滿了孤獨和無助。她對自己與寶玉的感情充滿了期待,但又害怕這份感情最終無法實現。在談禪過程中,她的每一個問題都透露出她內心的憂愁和傷感。她擔心寶玉會被寶釵吸引,擔心他們的感情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擔心自己最終會失去寶玉。她的這種多愁善感源於她對感情的執著和對未來的迷茫,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隻能在憂愁和傷感中度過每一天。
    黛玉以談禪試探寶玉的情節,生動地展現了她敏感、聰慧、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她的這些性格特點使她成為《紅樓夢》中一個極具魅力和悲劇色彩的人物形象,也讓讀者對她的命運充滿了同情和感慨。
    四、主題思想探討
    1.愛情主題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玉和黛玉談禪的情節深刻體現了愛情主題,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他們愛情的純真、無奈以及在封建禮教下的艱難。
    他們的愛情純真至極。寶玉一句“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直白而堅定地表明了對黛玉的專一深情。在他的世界裏,黛玉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世間女子雖多如繁星,他卻隻鍾情於黛玉這一人。這種愛情不摻雜任何世俗的利益考量,是發自內心深處最純粹的愛戀。黛玉同樣如此,她一連串地追問寶玉與寶釵關係的種種情況,看似是在試探,實則是因為她對寶玉的感情真摯而純粹,渴望從寶玉口中得到明確的答案,以確定自己在寶玉心中的位置。他們的愛情如同清澈的泉水,沒有絲毫的雜質,是一種靈魂的契合與共鳴。
    然而,這份純真的愛情卻充滿了無奈。黛玉深知封建禮教的束縛以及家族利益的考量可能會影響她和寶玉的感情,所以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擔憂。她用“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等問題,暗示著即便有心意,可現實的阻礙又該如何麵對,若感情遭遇挫折最終走向破滅又該怎麽辦。這些問題反映出她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奈,她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隻能在擔憂中小心翼翼地試探寶玉的心意。寶玉雖然深情回應,表達了自己對感情的堅定,但他也明白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自己的愛情麵臨著諸多的阻礙和不確定性。他雖有反抗的意識,但卻又無力改變現狀,隻能在無奈中痛苦掙紮。
    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他們的愛情更是艱難重重。在那個時代,婚姻大事往往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個人的情感要服從於家族的利益。寶玉和黛玉的愛情與封建禮教的規則背道而馳,他們的感情隻能在暗中發展,連談情都要借著談禪的幌子。他們不能像現代戀人那樣自由地表達愛意,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家族長輩們考慮到家族的利益和寶玉的未來,最終確定了他與寶釵的婚事,這無疑給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判了死刑。他們的愛情在封建禮教的枷鎖中苦苦掙紮,卻始終無法掙脫。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是純真而美好的,但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卻充滿了無奈和艱難。他們的愛情悲劇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和對愛情的摧殘。
    2.人性主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蟾設計勾引薛蝌以及薛家內部的矛盾等情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陰謀和無奈。
    寶蟾設計勾引薛蝌,充分展現了人性中的欲望。寶蟾受金桂指使,為達到目的,施展渾身解數。她深夜送果品、言語挑唆、衣衫不整進行挑逗等行為,背後是對改變自身命運的強烈欲望。在薛家複雜的環境中,她渴望通過勾引薛蝌來提升自己的地位,獲取更多的利益。這種欲望驅使她不顧禮教和道德的約束,做出大膽放肆的舉動。她的行為反映出人性在利益麵前的貪婪和衝動,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違背常理和道德規範。
    金桂與寶蟾聯合設計,體現了人性中的陰謀。金桂心懷不軌,想勾引薛蝌,讓寶蟾從中謀劃。她們精心策劃每一個步驟,試圖讓薛蝌陷入她們的圈套。金桂利用寶蟾作為棋子,寶蟾則借助金桂的勢力行事,兩人各懷鬼胎,相互利用。這種陰謀詭計的背後,是人性的陰暗麵。她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不惜傷害他人,破壞家族的和諧。在薛家這個看似繁華的大家庭中,隱藏著如此多的陰謀和算計,讓人感受到人性的複雜和可怕。
    薛家內部的矛盾也凸顯了人性中的無奈。薛蟠的案子讓薛家陷入困境,道台重審需重金打點,這使得薛家上下人心惶惶。薛姨媽憂心忡忡,寶釵日夜操勞,整個家族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在這種情況下,金桂卻還在為自己的私欲勾心鬥角,寶蟾也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而薛蝌麵對寶蟾的勾引,雖謹慎正直,但也無奈地陷入了這場紛爭之中。他無法改變薛家的現狀,也無法擺脫寶蟾的糾纏,隻能在無奈中保持自己的操守。這種無奈反映出人性在命運和環境麵前的渺小和無力。人們往往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隻能在困境中掙紮,承受著生活的壓力和無奈。
    寶蟾設計勾引薛蝌和薛家內部的矛盾等情節,生動地展現了人性中的欲望、陰謀和無奈。這些情節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也讓讀者深刻地認識到人性的複雜和多麵性。在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人們的欲望、陰謀和無奈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幅真實而又殘酷的人性畫卷。
    3.命運主題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人物的命運走向鮮明地展現出命運的無常和不可抗拒。
    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確定,這一情節深刻體現了命運的無奈。寶玉鍾情於黛玉,他在與黛玉談禪時,以“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等話語,堅定地表達了對黛玉的深情。然而,在封建禮教的大環境下,個人的情感往往要服從於家族的利益。長輩們考慮到薛家與賈家的家族關係,以及寶釵的賢淑懂事、才華出眾,為了家族的穩定和寶玉的未來,最終確定了他與寶釵的婚事。寶玉雖有反抗的意識,但麵對家族的決定,他無力改變,隻能無奈接受。他的愛情被命運無情地踐踏,原本美好的愛情憧憬化為泡影,這充分顯示出命運的不可抗拒。
    薛家的困境也是命運無常的典型體現。薛蟠的案子道台重審,需要重金打點,這讓薛家陷入了巨大的危機。薛家原本是富貴之家,但一場官司卻讓家族陷入了困境。薛姨媽憂心忡忡,寶釵日夜操勞,整個家族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寶釵也因此心急成病,發燒到不能說話。薛家的命運在一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繁華走向衰落,這種無常讓人感歎命運的捉摸不定。他們無法預料到薛蟠的案子會如此波折,也無法抗拒命運帶來的打擊。
    寶蟾和薛蝌的命運也受到了影響。寶蟾受金桂指使,設計勾引薛蝌,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她以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升自己在薛家的地位,但她的計劃能否成功充滿了不確定性。而薛蝌麵對寶蟾的勾引,雖謹慎正直,但也無奈地陷入了這場紛爭之中。他無法改變薛家內部的混亂局麵,隻能在無奈中保持自己的操守。他們的命運被薛家的複雜環境所左右,無法自主掌控。
    本回中人物的命運走向,無論是寶玉和寶釵的婚事,還是薛家的困境,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命運的無常和不可抗拒。在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人們的命運往往受到家族、禮教、社會等多種因素的製約,個人的力量在命運麵前顯得微不足道。他們隻能在命運的漩渦中掙紮,承受著命運帶來的痛苦和無奈。這也反映了《紅樓夢》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讓讀者對命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五、藝術特色分析
    1.情節結構藝術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采用薛家鬧劇和寶黛情感試探兩條線索並行的情節結構,這種獨特的安排相互映襯,極大地豐富了小說的層次。
    薛家鬧劇以寶蟾設計勾引薛蝌為核心展開。寶蟾受金桂指使,深夜送果品、言語挑唆、衣衫不整進行挑逗等一係列大膽放肆的行為,將薛家內部的混亂與矛盾展現得淋漓盡致。薛蝌麵對寶蟾的勾引,謹慎應對,既不與寶蟾發生正麵衝突,也不向金桂妥協,使得薛家的氣氛變得緊張而微妙。這一情節充滿了戲劇性和衝突性,展現了人性的欲望和陰謀,讓讀者看到了封建社會家族內部的勾心鬥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寶黛情感試探的情節則細膩而含蓄。黛玉通過一連串關於寶玉與寶釵關係的問題,試探寶玉的心意。寶玉深情回應,以“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等話語表達了對黛玉的專一深情。他們的對話充滿了禪意,既展現了兩人之間純真而無奈的愛情,也反映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
    這兩條線索並行,相互映襯,起到了豐富小說層次的作用。薛家鬧劇的熱鬧與寶黛情感試探的安靜形成鮮明對比,一鬧一靜,使情節更加跌宕起伏。薛家的混亂和矛盾,反映了封建社會家族的腐朽和黑暗;而寶黛的愛情則是在這種黑暗背景下的一抹亮色,展現了人性的美好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兩者相互襯托,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複雜和人性的多麵性。
    此外,兩條線索的並行也推動了故事的發展。薛家的鬧劇為後續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矛盾和衝突;而寶黛的情感試探則加劇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為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確定以及寶黛最終的分離做了鋪墊。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薛家鬧劇和寶黛情感試探兩條線索並行的情節結構,是作者的精妙安排。它不僅使小說情節更加豐富多樣,也讓讀者對封建社會的本質和人性的複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語言藝術特色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在語言上極具含蓄蘊藉之美,尤其是談禪內容和人物對話,宛如一幅細膩的工筆畫,將人物內心的情感波瀾生動地展現出來。
    寶玉與黛玉的談禪對話,堪稱含蓄蘊藉的典範。黛玉一連串的發問,“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麽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麽樣?”看似簡單直白,實則暗藏深意。她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醋意和擔憂,而是通過假設不同情境,委婉地試探寶玉的心意。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既符合她大家閨秀的身份,又將她內心的敏感和不安展現得淋漓盡致。寶玉的回應“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更是經典之筆。他沒有用直白的甜言蜜語,而是以形象的比喻,堅定地表明了對黛玉的專一深情。這句禪語含蓄而有力,讓讀者在品味其韻味的同時,深刻感受到寶玉內心對黛玉的熾熱情感。
    當黛玉進一步追問“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時,她以巧妙的比喻暗示了現實對他們感情的阻礙以及可能出現的感情挫折。寶玉則以“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回應,用禪語表達了自己對感情的堅定和執著,不會因外界因素而動搖。這些對話含蓄地傳達了兩人之間複雜而深沉的情感,讓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他們愛情的純真與無奈。
    除了談禪內容,其他人物對話也同樣具有含蓄蘊藉之美。寶蟾設計勾引薛蝌時,她的言語和行為都充滿了暗示。深夜送果品時,她站在窗外言語挑唆,話語曖昧卻又不直接表明心意,這種含蓄的勾引方式既展現了她的狡黠,又讓讀者感受到薛家內部那種微妙而緊張的氣氛。薛蝌麵對寶蟾的勾引,選擇沉默應對,他的沉默中蘊含著謹慎和正直,雖未言語,但讀者能從他的態度中感受到他內心的堅定和對這種行為的反感。
    本回的語言藝術特色通過含蓄蘊藉的談禪內容和人物對話,將人物內心的情感波瀾細膩地展現出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需要細細品味每一句話的深意,才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複雜的人物關係,這也正是《紅樓夢》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
    3.象征手法運用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手法,其中“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最為典型,深刻地服務於主題表達。
    “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象征著寶玉對黛玉愛情的專一與純粹。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貴族子弟身邊往往圍繞著眾多女子,但寶玉心中隻有黛玉一人。“弱水三千”代表著世間無數的女子,而“一瓢飲”則明確指向黛玉,表明寶玉在眾多選擇中,堅定不移地鍾情於她。這一象征生動地展現了寶黛之間純真而深厚的愛情,突出了愛情主題中對專一和真摯的追求。
    同時,這一象征也暗示了他們愛情在封建禮教下的艱難處境。“弱水”本就給人一種遙遠、難以跨越的感覺,象征著封建禮教這座大山橫亙在寶黛之間,使得他們的愛情之路充滿了阻礙。盡管寶玉有“隻取一瓢飲”的堅定決心,但在強大的封建勢力麵前,他們的愛情如同在波濤洶湧的弱水中的一瓢水,隨時可能被淹沒,體現了愛情在封建禮教壓迫下的無奈。
    此外,本回中寶蟾設計勾引薛蝌的情節也存在象征意義。寶蟾的行為象征著人性中的欲望和貪婪。她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勾引薛蝌,這種行為反映了人性在利益誘惑麵前的脆弱和不堪一擊。而薛蝌的謹慎和正直則象征著人性中堅守道德底線的一麵,他在麵對誘惑時不為所動,保持著自己的操守,與寶蟾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深化了人性主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象征手法的運用,使得《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的主題表達更加深刻和含蓄。它們通過具體的事物和情節,將抽象的愛情、人性等主題形象地展現出來,讓讀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和情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
    六、與前後文的關聯
    1.與前文的呼應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與前文在情節、人物關係等方麵存在著諸多呼應之處,這些呼應使得小說的情節更加連貫,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讓讀者更能感受到作者構思的精妙。
    與第二十二回寶玉悟禪機形成呼應。在第二十二回中,寶玉因與黛玉、寶釵等人的相處產生困惑而悟禪機,那時的他被黛玉問得啞口無言,思想尚未成熟。而在本回中,寶玉和林黛玉再次談禪,此時的賈寶玉思想已經發展成熟,兩人能夠用禪語交心。寶玉以“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等話語表達對黛玉的深情,展現出他對感情的堅定。這兩次談禪的呼應,不僅體現了寶玉思想的成長和情感的深化,也讓讀者看到了寶黛之間感情的發展曆程。
    本回中寶釵生病服用“冷香丸”這一情節,與第七回形成了照應。第七回中首次提到“冷香丸”,當時寶釵就有服用此丸來調理身體的情節。此次寶釵因薛蟠的案子心急成病,再次服用“冷香丸”病情好轉,前後呼應,使小說的情節更加嚴謹,也進一步強調了寶釵的身體狀況以及“冷香丸”在她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人物關係方麵,襲人多次派人把寶玉從瀟湘館叫走這一情節也有呼應。在八十二回,襲人派秋紋沒有任何借口叫走寶玉;八十六回,襲人讓秋紋借送花為名叫走寶玉;本回中更是假傳賈政之命將寶玉叫走。這三次呼應,充分體現了襲人對寶玉和黛玉交往的忌憚,也暗示了賈母王夫人已經開始限製寶玉黛玉來往,反映出封建禮教對寶黛愛情的幹涉和阻礙。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通過與前文在情節和人物關係上的呼應,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完整、連貫,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也讓讀者更能深入地理解小說的主題和內涵。
    2.對後文的鋪墊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的情節為後文發展做了多方麵的重要鋪墊,深刻影響著故事走向與人物命運。
    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確定是本回的關鍵情節,為後文的悲劇結局埋下伏筆。寶玉鍾情於黛玉,卻無奈接受與寶釵的婚事,這必然引發他內心的強烈反抗。後文很可能出現寶玉為了反抗這樁婚事而做出種種舉動,如消極抵抗、離家出走等。而黛玉得知此事後,本就敏感多愁的她,內心的痛苦和絕望會達到頂點,極有可能病情加重,最終香消玉殞。這一婚事也會引發賈府內部的矛盾和紛爭,寶玉的反抗可能會讓賈母、王夫人等長輩陷入兩難境地,家族內部的關係會變得更加複雜和緊張。
    寶蟾設計勾引薛蝌的情節,使薛家內部矛盾激化,為後文的家族紛爭埋下隱患。寶蟾的行為未能得逞,金桂心中的不滿和怨恨會進一步加深,她可能會采取更極端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引發薛家更大的混亂。薛蝌在麵對這些紛爭時,可能會選擇離開薛家,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是非之中,這也會對薛家的命運產生重大影響。
    寶釵生病這一情節,體現了她在家族困境中的擔當和壓力。後文她可能會因為家族的事情繼續操勞,身體狀況也可能會再次出現問題。同時,她與寶玉的婚姻生活也可能會因為寶玉對黛玉的深情而充滿波折,她需要在維護家族利益和處理與寶玉的感情之間艱難抉擇。
    寶玉和黛玉談禪的情節,展現了他們之間純真而無奈的愛情。這為後文他們愛情的悲劇結局做了情感上的鋪墊。他們的愛情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無法實現,這種無奈和痛苦會在後續情節中不斷加劇,最終以悲劇收場。
    本回情節從人物情感、家族矛盾等多個方麵為後文的發展做了細致而全麵的鋪墊,使得整個故事的發展更加連貫和自然,也讓讀者更加期待後續情節的展開。
    七、文化內涵挖掘
    1.佛教文化體現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玉與黛玉的談禪對話蘊含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內涵,展現了佛教思想對人物情感和命運的深刻影響。
    “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這句禪語,體現了佛教的專注與執著。在佛教教義中,人應摒棄雜念,專注於內心的修行和對真理的追求。寶玉以此表達對黛玉愛情的專一,不受外界眾多誘惑的幹擾,如同修行者堅守自己的信仰,不為世間的繁華所動。這不僅是對愛情的承諾,也反映出佛教思想中對純粹和堅定的崇尚。
    “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這句詩更是佛教文化的典型體現。“禪心”代表著一種寧靜、超脫的心境,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沾泥絮”形象地描繪了禪心的堅定和不動搖,就像沾了泥的柳絮,不會再隨風飄舞。“莫向春風舞鷓鴣”則進一步強調了不為外界的誘惑和幹擾所動。寶玉用這句詩回應黛玉,表明自己對黛玉的感情堅定不移,不會因外界的變化而改變,體現了佛教中對內心定力和對欲望的克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外,談禪過程中所體現的問答方式,也是佛教文化中常見的啟發智慧的方法。黛玉通過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寶玉深入思考愛情與現實的關係,就像佛教中的禪師通過提問來啟發弟子領悟佛法。這種問答方式不僅展現了兩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也體現了佛教文化中對智慧和覺悟的追求。
    在本回中,談禪內容所體現的佛教文化,不僅豐富了人物的情感表達,也為小說增添了一層深邃的哲學內涵。它讓讀者看到了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人物內心對自由、純粹和堅定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佛教思想在當時社會的廣泛影響。這種佛教文化的體現,使得《紅樓夢》不僅僅是一部愛情悲劇,更是一部對人性、命運和哲學的深刻思考之作。
    2.傳統婚姻文化
    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確定過程,深刻體現了傳統婚姻文化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重要觀念。
    在封建社會,婚姻大事並非由當事人自主決定,而是由父母長輩掌控。寶玉和寶釵的婚事,便是長輩們基於家族利益和各種考量做出的安排。薛家與賈家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薛蟠的案子讓薛家陷入困境,此時與賈家聯姻成為穩定家族地位的一種方式。而寶釵賢淑懂事、才華出眾,深得長輩們的喜愛,她成為寶玉妻子的合適人選。賈母、王夫人等長輩考慮到家族的未來和寶玉的前程,最終確定了這門親事,完全沒有征求寶玉和寶釵本人的意見。這充分體現了“父母之命”在傳統婚姻中的決定性作用,個人的情感和意願往往被忽視。
    “媒妁之言”在這樁婚事中雖未明確提及媒人的具體活動,但整個過程中家族之間的溝通和協商,實際上就起到了媒妁的作用。薛家與賈家通過各種方式交流,權衡利弊,最終達成了聯姻的共識。這種家族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就如同傳統婚姻中的媒人牽線搭橋,促成了這門親事。
    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確定過程,還反映出傳統婚姻文化中對門當戶對的重視。薛家與賈家都是富貴之家,家族地位相當,這為他們的聯姻提供了基礎。在當時的社會觀念中,門當戶對的婚姻被認為是穩定和合適的,能夠保證家族的利益和社會地位的延續。
    然而,這種傳統婚姻文化也帶來了諸多悲劇。寶玉鍾情於黛玉,卻不得不接受與寶釵的婚事,他的愛情被無情地踐踏。黛玉得知此事後,內心的痛苦和絕望可想而知,最終導致她香消玉殞。寶釵雖然成為了寶玉的妻子,但寶玉對她並無真愛,她的婚姻生活也充滿了無奈和悲哀。
    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確定過程,讓我們看到了傳統婚姻文化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觀念的強大影響力,也深刻體會到了這種文化對人性的壓抑和對個人幸福的摧殘。
    八、現實意義與啟示
    1.對愛情觀的啟示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為現代社會人們的愛情觀帶來諸多啟示。
    首先是對愛情的忠貞。寶玉以“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表明對黛玉的專一深情,無論外界有多少誘惑,他心中始終隻有黛玉一人。在現代社會,人們麵臨著更多的選擇和誘惑,忠貞的愛情顯得尤為珍貴。這啟示我們在愛情中要堅守承諾,不輕易被外界因素所動搖,對伴侶保持忠誠,用心經營感情,共同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
    其次是真誠。黛玉通過一連串的問題試探寶玉,雖方式委婉,但源於她對寶玉感情的真誠渴望。她希望從寶玉那裏得到真實的回應,確定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在現代愛情中,真誠是建立信任和親密關係的基石。我們應該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隱瞞、不欺騙,讓對方了解真實的自己,同時也尊重對方的感受和想法,這樣才能建立起健康、穩定的愛情關係。
    再者是理解與包容。黛玉敏感多愁,寶玉深知她的性格特點,在談禪對話中耐心回應,給予她安全感。在現代愛情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缺點,我們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尊重彼此的差異,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抱怨。
    最後是勇敢追求。寶黛的愛情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艱難前行,但他們依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不要因為外界的壓力或其他因素而放棄真愛。遇到心儀的人,要敢於表達自己的心意,為了愛情努力爭取。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為現代社會人們樹立了正確的愛情觀典範,讓我們明白在愛情中要忠貞、真誠、理解包容並勇敢追求。
    2.對人性的思考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人物的行為和心理深刻地展現了人性的多麵性,引發了我們對欲望、陰謀等對人影響的思考。
    寶蟾受金桂指使設計勾引薛蝌,這一行為背後是強烈的欲望在作祟。寶蟾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提升在薛家的地位,這種欲望驅使她不顧禮教和道德的約束,做出大膽放肆的舉動。欲望就像一把雙刃劍,適度的欲望可以成為人們前進的動力,但過度的欲望會讓人迷失自我,失去理智。寶蟾在欲望的驅使下,變得狡黠、工於心計,她的行為不僅破壞了薛家的和諧,也讓自己陷入了道德的困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金桂與寶蟾聯合設計,體現了人性中的陰謀。她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相互利用。陰謀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和虛偽,充滿了算計和欺騙。在薛家這個看似繁華的大家庭中,隱藏著如此多的陰謀和算計,讓人感受到人性的陰暗麵。陰謀不僅會傷害他人,也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痛苦和自責之中。
    而薛蝌在麵對寶蟾的勾引時,能夠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為欲望和陰謀所動,展現出人性中善良和正直的一麵。這表明在複雜的環境中,人依然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自己的原則。
    本回中人物的行為和心理讓我們看到,欲望和陰謀會腐蝕人的心靈,讓人變得自私、貪婪和虛偽。但同時,人性中也存在著善良、正直和堅守的一麵。我們應該在麵對欲望和陰謀時,保持警惕,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左右,努力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
    3.對命運的態度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眾多人物在命運麵前展現出無奈與掙紮,這為我們思考現實生活中如何麵對命運提供了深刻啟示。
    寶玉鍾情黛玉,卻因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無奈接受與寶釵的婚事。他雖有反抗意識,卻無力改變長輩的決定,隻能在痛苦中掙紮。寶釵在薛家困境中,主動承擔責任,日夜操勞致身體抱恙。她無法左右家族命運,隻能默默承受壓力,努力維持家族的穩定。黛玉敏感多愁,深知與寶玉的愛情充滿變數,卻又無力掙脫封建枷鎖,隻能在擔憂和傷感中試探寶玉心意。寶蟾試圖通過勾引薛蝌改變命運,卻不知自己的命運也受他人操控,充滿不確定性。薛蝌麵對寶蟾的勾引和薛家的混亂,雖堅守正直,但也無奈陷入紛爭,無法改變現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遭遇類似的無奈。麵對不可抗拒的命運,我們首先應保持平和的心態,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像寶釵在薛家困境中承擔責任一樣,積極應對。其次,要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原則,如同薛蝌麵對誘惑堅守正直。即便命運充滿挑戰,我們也不能放棄對真善美的追求。再者,要有勇氣去抗爭,像寶玉雖無力改變婚事,但他對黛玉的深情和反抗意識值得肯定。我們在困境中不應輕易屈服,要為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努力爭取。最後,要學會在無奈中尋找希望,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相信命運會在我們的努力下逐漸改變。
    喜歡【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請大家收藏:()【紅樓夢】逐回深度解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