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龍鳳宴

字數:7228   加入書籤

A+A-


    <特別鳴謝:tijin的大神認證,特此加更!>
    大遼安國公主府中,陰霾如墨,仿若天公打翻了墨水瓶,濃稠得化不開,沉沉地壓在府邸的每一寸土地上。
    蕭瑟瑟身著一襲素色錦袍,身姿輕盈卻步伐急促,匆匆跨進內堂,隻見她蓮步輕移,行至耶律南仙身前,先是福了一福,而後壓低聲音,語氣裏滿是謹慎與焦急,稟報道:“主子,今日那皇帝跟前的內侍大太監又來啦。還是老一套說辭,巴巴地請公主入宮赴宴呢。”
    耶律南仙正斜倚在湘妃竹榻上,手中輕搖著一把繪著海棠春睡圖的團扇,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恰似寒夜霜花,透著徹骨的寒意,緩緩道:“皇帝那點心思,不過是打著宴會的幌子,想將我囚禁罷了。真當我是三歲孩童,這般好糊弄?”
    “主子,我已吩咐下去,將那大太監晾在偏廳。想來他也不是個沒眼力見兒的,等上些時候,自然就會識趣地離去。”蕭瑟瑟和聲應道,言語間透著幾分自信與果決。
    耶律南仙輕輕搖頭,蛾眉微蹙,細細分析道:“前些日子,我著朝官提議耶律斜軫南下進攻大華,本想著投石問路,探探皇帝的口風。哪曾想,皇帝竟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朝官的提議。
    瞧耶律斜軫當時的模樣,一臉的困惑與茫然,甚至主動請纓出戰,可還是被皇帝無情駁回。由此看來,耶律斜軫怕是也被蒙在鼓裏,根本不清楚皇帝的謀劃。
    以往皇帝聯合他製衡太子,如今依我揣測,皇帝是想借他手中那三萬鐵林軍,來穩住皇城的局勢。想必皇帝也知道了楊炯兵臨上京的消息,既擔心完顏撒離赫戰敗,更憂慮太子回京。他這是打算先拿我開刀,再逼迫我母後就範,好徹底鏟除我蕭氏後族啊。”
    蕭瑟瑟麵色愈發凝重,繼續稟報道:“公主,遙輦超已然到了黃龍府,還扣住了蕭嗣先。此番他統兵十萬,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衝著太子去的。
    老國公蕭奕明裏暗裏向安撫司透露了不少消息,兄弟們日夜排查,終是確認,耶律氏一萬皮室軍,斡魯朵氏五千宮衛騎軍、遙輦氏五千遠探攔子軍、頗超氏五千山北軍、乙室已氏五千護駕軍,都已秘密向析津府靠攏。
    其中最快的乙室已氏護駕軍,三日後便能抵達京城。算上耶律斜軫的三萬鐵林軍,皇帝眼下能調動的兵力總計六萬。就京城兵力而言,咱們目前僅有五千狼頭軍,這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耶律南仙重重頷首,長歎一聲,道:“我料想,這便是皇帝遲遲不對我動手的緣由。一來,這些部落兵趕到京城尚需些時日;二來,耶律斜軫雖投靠了皇帝陣營,可也是以共同攻華為前提。這幾日下來,想來耶律斜軫也瞧明白了,他身為軍方新貴領袖,手裏那三萬鐵林軍,皇帝並非全然放心。
    所以,皇帝雖動作不斷,卻也急中有章,他在等,等耶律斜軫的態度,等這些部族精銳入京。如今,我已三次拒絕入宮赴宴,皇帝想必猜到我有了防備。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怕是快要坐不住了。他迫切想要控製住我,以此要挾我母後,好讓我北院蕭氏的一萬屬珊軍動彈不得。
    一旦被他得逞,我大兄便成了孤家寡人,沒了我和母後的支持,大義有失,其他部族怕是很難再堅定地追隨大兄。一旦大兄有個三長兩短,我和母後,還有整個蕭氏,都難以活命。”
    蕭瑟瑟深知局勢緊迫,當下正色道:“主子,您吩咐奴婢辦的事兒,奴婢都已辦妥,後路也已暢通無阻。隻是西北那邊仍舊沒傳來消息,會不會……”
    耶律南仙輕笑一聲,擺了擺手,那笑容恰似春日裏綻放的杜鵑花,明豔動人,嫣然道:“別看我倆平日裏鬧得凶,真到了我需要她幫忙的時候,她定會傾盡全力。她要是不管我,可沒法向楊炯交代。”
    蕭瑟瑟點了點頭,一時不知如何接話,隻得低頭默默不語。
    “大兄可有回信了?”耶律南仙突然問道。
    “還未曾有呢。”
    耶律南仙聽了,秀眉緊蹙,擺了擺手示意蕭瑟瑟退下。
    隨著一聲房門輕輕閉合的聲響,耶律南仙小聲歎道:“大兄,咱們一定會過得很好。”
    話音剛落,她低頭瞥見腰間的水雲青木福壽佩,不禁莞爾一笑,那笑容裏滿是溫柔與期許,輕聲呢喃:“咱們可說好了的,你定要帶我去阿爾山,看那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鵑,可千萬不能再失約了。”
    “公主,皇帝來了,同行的還有老國公和梁王。”蕭瑟瑟去而複返,語氣平靜淡然。
    耶律南仙緩緩起身,抬手輕輕撫平衣角的褶皺,那動作輕柔而優雅,嘴角勾起一抹恰到好處的微笑。刹那間,那個大遼最自信張揚、風華絕代的嫡長公主,再度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她蓮步輕移,款擺柳腰,儀態萬千地朝著前廳走去,每一步都踏出皇家貴胄的雍容華貴與傲然風姿。
    “兒臣給父皇請安!”耶律南仙人還未到,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卻先傳了進來,仿若黃鶯出穀,婉轉悠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遼皇靜靜地凝視著走進來的耶律南仙,見她朝著自己盈盈施了個萬福禮,那姿態優雅得體,盡是矜貴儀態。
    遼皇抬手虛扶,臉上掛著一抹看似溫和的微笑,問道:“聽內侍說你染了風寒,多日臥床不起,這怎的一見到父皇,就好了?莫不是見著父皇,病都嚇沒了?”
    “可不是嘛,父皇疼愛子女,這可是舉國皆知的事兒。如今還勞煩父皇親自前來探望,兒臣真是罪該萬死。”耶律南仙語中暗藏鋒芒,麵上卻滿是恭順之色。
    “罪該萬死倒不至於,你是朕最疼愛的女兒,也是咱們大遼最耀眼的明珠,朕可舍不得。”遼皇話裏有話,笑容下似乎藏著無盡的深意。
    耶律南仙並不接話,隻是微笑以對。
    她心中已然明白皇帝今日前來的目的,這是帶著大遼新老兩代最具威望的兩人,來勸說自己呢。可瞧這兩人的架勢,也不知到底是勸說,還是威脅,想來今日怕是皇帝的最後一次試探了。
    念及此處,耶律南仙看向老國公蕭奕,輕啟朱唇,笑道:“舅祖,您老可有好些日子沒來外孫女家中看望我了。莫不是將外孫女忘了?”
    蕭奕麵色微微一窘,輕咳一聲,那聲音仿若老舊的古鍾,沉悶而沙啞,道:“好外孫,老頭子今日來,就是想跟你吃頓飯,咱們祖孫倆可有好久沒好好說說話了。老夫都這把年紀了,吃一頓少一頓嘍。”
    耶律南仙心領神會,親昵地說道:“舅祖這說的是哪兒的話,我可是時常去您家看望您呢。隻要您不嫌仙兒煩,仙兒住到您家去都行。”
    “好好好!”蕭奕深知南仙聰慧過人,有些話不必說得太過直白。
    想他蕭奕出身遼國顯赫的後族蕭氏,兄弟姐妹共五人。他們曾為大遼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最終卻隻剩蕭奕與妹妹二人。妹妹早逝,僅留下女兒蕭觀音,蕭氏主脈的重擔便落在了蕭奕家中。
    依照大遼祖製,皇後須出自蕭氏。
    彼時,族中從身份與年齡考量,蕭觀音是唯一合適人選。族中長老商議後,決定送她入宮。
    然而,這一決定卻遭到蕭奕所在主脈的堅決反對。
    在大遼,尤其是像蕭氏這樣的後族,有個不成文卻根深蒂固的規矩:蕭氏女一旦成為皇後,便自動成為蕭氏族長。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內部權力爭鬥,整個蕭氏才能傳承數十年,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外戚勢力。
    但對此,蕭奕卻看得透徹,蕭氏女做皇後,名義上雖是族長,可隻要子女不姓蕭,那整個勢力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姓蕭的手裏,曆來皆是如此。基於此,蕭奕力排眾議,堅定支持蕭觀音成為族長。
    可蕭氏曆經多年發展,勢力盤根錯節,關係錯綜複雜。即便有蕭奕支持,仍有許多人目光短淺,看不清局勢,蕭氏內部自此分裂,這致使蕭觀音入宮後,飽受欺淩,甚至一度性命堪憂。
    蕭奕也因此陷入兩難之境。若施展雷霆手段為蕭觀音撐腰,蕭氏內部恐將徹底分崩離析;若坐視不管,至少能維持蕭氏表麵的威嚴與團結。權衡之下,他選擇了後者。
    可命運的轉折總是令人始料未及。
    在人生至暗時刻,蕭觀音接連誕下耶律光和耶律南仙這兩個非凡的孩子。隨著年歲漸長,二人鋒芒畢露。
    耶律南仙手段淩厲、智謀過人。她僅用三年時間,便將蕭氏整頓得服服帖帖,納入了自己麾下。期間,她恩威並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清理了近半數守舊的蕭氏老人。
    之後,耶律南仙親自前往蕭奕府邸,負荊請罪,在府外跪了整整七日,懇請這位主脈的蕭氏家主諒解。
    蕭奕對她的做法讚賞有加,他深知,大家族想要長久傳承,必須定期清理內部的腐朽勢力,統一思想。縱觀蕭氏第四代,耶律南仙出類拔萃,無疑是最合適的蕭氏家主人選。
    出於這份賞識與情分,蕭奕對耶律南仙鼎力支持。但此舉也導致國公府失去蕭氏的支持和推崇,逐漸成為了單一的軍勳之家。
    這便是兩家關係既親密又疏遠的緣由。
    最終,在耶律光和耶律南仙的輔佐下,蕭觀音成功登上後位。一個煥然一新的蕭氏後族和強大的太子黨逐漸形成,勢力之大,令皇帝都不得不心生忌憚。
    自此以後,兩家便漸行漸遠,僅存的那三分香火情,也就隻有他這個老頭子還記得。這次皇帝親自登門,請他做個說客,蕭奕也不好拒絕,隻得給皇帝充個門麵,壓個場子。
    耶律南仙心思通透,當即令人備宴,請三人入座,這場龍鳳宴正式開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耶律南仙始終以晚輩姿態談笑風生,仿若對此次宴會的目的毫無察覺一般。
    遼皇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這最喜愛的女兒,心中五味雜陳。
    他共育有四子三女,大兒子耶律耀,是遙輦氏所生。
    蕭氏入宮後,風雲突變。
    彼時,耶律南仙與耶律光聯合朝臣,以穢亂後宮之名,將耶律耀母子置於絕境。麵對鐵證如山,還有十數名目擊者的指認,盛怒之下的遼皇親手處決了他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事後多年,秘密調查的結果卻讓他痛心疾首,原來這一切竟是耶律南仙和耶律光精心策劃的栽贓。這樁悲劇,就此在遼皇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這也是雙方矛盾的肇始。
    大女兒耶律拔芹,母親出身烏古論氏。她容貌極其出眾,可惜母親因病早逝,除了手中的烏古論氏的兩萬南院兵,再無其它倚仗。
    蕭氏育有兩子一女,分別是耶律光、耶律南仙和耶律倍。
    此外,遼皇還有一個最小的兒子,年僅五歲,由斡魯朵氏所生的耶律暉。
    不可否認,耶律光和耶律南仙能力卓絕,遠超其他子女。但正是這份優秀,才讓遼皇忌憚不已。
    想當初,他們兄妹二人尚勢單力薄,卻能通過精心布局,借遼皇之手,為母親蕭氏掃除上位的阻礙。如今,他們更是在朝堂上如日中天,掌控了近半數的官員和將領。遼皇時常擔憂,不知哪天就會被朝臣聯合起來逼迫,將皇位禪讓給耶律光。
    更讓遼皇不滿的是兄妹倆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治國理念。
    在遼皇心中,契丹民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生來就該是統治者,其他民族雖可用,但在地位和待遇上,必須與契丹族人區分開來,這也是祖宗設立南北院分治、以北院為尊的初衷。
    然而,耶律光兄妹卻主張唯才是舉,不論民族出身,隻要有能力,就能享有和契丹人同等的待遇與地位。
    這一主張讓遼皇驚恐萬分,憂慮頗深。
    契丹民族擅長攻城略地,於讀書寫字、鑽研學問方麵本就薄弱,而治理國家又離不開讀書人。祖宗給出的解法便是用其他族人治理國家,但絕不給以地位和大權,防止被其它民族做大反噬。
    可這兄妹倆的想法卻與祖宗之法背道而馳。
    若真讓耶律光繼承大統,不出幾年,契丹民族就會被華族同化,徹底喪失民族底色。長此以往,整個契丹民族都將在曆史長河中銷聲匿跡,不留一絲痕跡。
    這是遼皇無論如何都無法容忍的。即便耶律光展現出了雄主之姿,即便他能力再優秀,遼皇也絕不能讓他和耶律南仙毀了祖宗打下的基業。
    這,便是遼皇與太子黨之間最深層、最根本的矛盾。
    想到此處,遼皇再沒了猶豫,氣勢陡然一變,看向言笑晏晏的耶律南仙,沉聲問道:“仙兒,你跟楊炯很熟?”
    耶律南仙見皇帝入了正題,放下筷子,落落大方地回應道:“很熟。”
    “有多熟?”
    “除了大兄,他便是我最重要的人。”耶律南仙毫不避諱,她心裏清楚,既然皇帝問起,那必然是帶著答案問問題,扭捏遮掩可不是她耶律南仙的性格。
    遼皇果然沒多少驚訝之色,看著耶律南仙的眼睛,歎道:“楊炯確實是個人傑,整個大遼都找不出一個像他這般的才俊,難怪你瞧都不瞧那遙輦超一眼。”
    耶律南仙不置可否,隻是淡淡微笑。
    “朕可以答應讓楊炯做北院駙馬,統領北院兩萬屬珊軍。”遼皇目光炯炯,開出了他的條件。
    耶律南仙聞言,眸光一閃,抬眼穩穩對上皇帝的目光。刹那間,她心中明白,這場表麵祥和、實則暗流湧動的龍鳳宴,真正的較量此刻才剛剛開場。
    喜歡風流俏佳人請大家收藏:()風流俏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