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齊桓公求封禪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齊桓公上台接受了周公宰孔的周天子詔書,終於做到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盛舉,齊桓公自然是心情愉悅,按捺不住內心的驕傲之色。
即便是管仲在旁邊不斷匡正齊桓公,齊桓公仍舊時不時搞出點是非來,簡直是防不勝防。
齊桓公接過詔書,和周公宰孔客氣一番,原本葵丘之會就圓滿結束,皆大歡喜。
誰知道齊桓公又來了一句道“執政卿,寡人曾聽聞黃帝,帝舜,夏禹、三代都有封禪泰山之事,寡人欲趁此盛會,封泰山,禪梁父,向天地告知葵丘盟會之盛況,執政卿意下如何?”
管仲聽聞大吃一驚,氣得直跺腳,此時阻攔已經來不及了,就見那周公宰孔瞪大雙眼,張著嘴巴,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這周天子剛剛給了你無限榮耀,其用意是讓你好好輔佐周王室,你倒好,還要封禪泰山,泰山封禪隻有功高蓋世的帝王才有資格。
相傳也隻有黃帝,帝舜和大禹王才有資格舉行泰山封禪,你一個諸侯國竟然也要舉行泰山封禪,就算是周文王周武王都不敢舉行封禪大典,你一個小小的諸侯,何德何能竟然要舉行封禪泰山,你是要自己做周天子嗎?這是赤裸裸的僭越啊!
周公宰孔心說,我是成執政卿,這次來葵丘會盟是為了天子利益而來,不能讓齊桓公狂妄自大下去,你不是要舉行封禪大典嗎?好!給你臉不兜著,老子就讓你下不來台。
於是周公宰孔微微一笑,一轉身舉手一拱,對著成周雒邑高聲喊道。
齊侯,這封泰山就是祭天,禪梁父就是祭地,帝王把自己的蓋世功績報知於天地神靈。
而封禪大典隻有功高蓋世的帝王才有資格舉行封禪大典,因為天子乃是天之子,受命於天,這種的權力是上天給予的。
而齊侯乃是周天子冊封下的諸侯,其權利則是其祖上太公望世襲下來的,是周天子賜予齊國世襲爵位得到的,所以諸侯隻能祭祖,而不能祭天。
齊侯即便是功高蓋世,您不是已經上報周天子了嗎?再說了,周天子賜您祚肉,甜酒,大路,彤弓矢,齊侯還不滿足,乃欲壑難填乎……。
好家夥!周公宰孔乃是周公旦後裔,自然熟讀周禮,再說了雖然他現在沒有了小周國封地,隻是拿的成周雒邑執政卿的工資。
但是他姬姓周公的名號還在,原本就是對異姓諸侯存在著鄙視鏈,打心眼裏是看不起異姓諸侯。
隻不過如今周王室衰弱,齊桓公風頭正勁,這才忍氣吞聲來葵丘陪著他顯擺。
如今倒好,已經給了你齊桓公無限榮耀,你還不知足,得寸進尺欲壑難填,你要封禪泰山,這是要篡位自立為王啊!
所以周公宰孔一點麵子都沒給齊桓公留,並且當著台下三十多個諸侯,高聲大喊,就是要讓天下諸侯知道齊桓公已經太狂妄了。
齊桓公一看周公宰孔不給麵子不說,竟然高聲大喊,這下子自己弄得很沒麵子,舉行吧!周公宰孔不讓,不舉行封禪大典吧!自己一點臉麵都沒有,剛剛葵丘之會賺回來的臉麵,一點不剩的全都又丟了。
於是齊桓公也毫不客氣,反正老子現在是霸主,還有大軍在,我還怕你一個小小的執政卿,就算周天子能奈我何,當年鄭莊公還給周天子來了一箭呢!周天子後來不也老老實實的。
於是齊桓公麵帶韞色怫然道:“寡人恪守禮法,尊王攘夷。
南伐荊楚蠻夷至召陵,俯視熊耳山;北伐山戎,剿滅令支、孤竹國,救燕國於危難之際。
西征赤狄白狄,遠涉流沙千裏,登太行險道,兵戈卑耳山而還,存邢救衛。
數次平定王室內亂,輔佐兩代君王,匡正天下諸侯,維護黎民百姓之太平。
天下諸侯沒人敢違抗寡人之意,寡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雖過去夏商周三代的開國天子,也不過如此!寡人何故不能封禪乎!
周公宰孔一看齊桓公趾高氣揚,似有矜高傲慢之色,就憤憤然回答道:“齊侯,您自己說的尊王攘夷,何故自食其言乎。
自三皇五帝以來,封禪者黃帝,帝舜,大禹王,都是功績蓋世,彪炳千古之人。
就算殷商開國君王成湯,宗周老祖文王武王都未敢去封禪泰山,齊侯,您這是覺得自己功高成湯,位過文王,武王乎,自比三皇五帝啦!
哼哼……倘若您以兵戈挾持,那你自以為可以封禪,現在誰敢說個不字!那您就去封禪,何故與我理論”。那周公宰孔一甩袖子噔噔噔走下高台。
周公宰孔瞅了瞅管仲說道:“管相,這封禪之事,您覺得是一個諸侯該做的事情嗎?!管相,您身居高位,輔佐齊侯,難道就不能說一句話勸諫與他嗎?
倘若如此,你想幹嘛就幹嘛吧!哼哼……別忘記了,如果齊侯不講禮法,想怎麽樣就怎麽樣。
隻怕有一天別人就會效仿,以同樣的方法對待齊國,別忘了鄭國的教訓”。
各位保重,拜拜了您嘞!周公宰孔說完大搖大擺的走了,他這一走不要緊,秦國,晉國使者先後跟著周公宰孔一起走了,言外之意很明顯,這是反對齊桓公舉行封禪大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舉立即引起聯動效應,諸侯們看不慣齊桓公如此霸道,於是陳國,楚國,黃國,江國,應國,蔡國,莒國九國國君立即轉身就走,以抗議齊桓公封禪大典。
齊桓公看到九國抵製他的封禪大典,氣得瞪大了雙眼,嘴巴微張,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他的目光隨即轉向身旁的管仲,眼神中充滿了疑惑與不解。
隻見齊桓公皺起眉頭,滿臉狐疑地看向管仲,開口問道:“仲父啊,難不成連您也不讚成我舉辦這封禪大典嗎?”他的聲音略微提高,透露出一絲不滿。
管仲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深知以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及對經濟形勢的判斷,這所謂的封禪泰山之舉不過是徒有虛名,不僅無益於國家,反而可能帶來諸多弊端。
然而,麵對眼前這位順毛驢,管仲明白直接反駁絕非明智之舉。更何況此時此刻,周圍還有眾多臣子在場,若是當眾與齊桓公爭執不休,必然會引發外界對齊國君臣關係的猜疑,甚至可能導致天下諸侯借機滋事,給齊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想到此處,管仲臉上迅速堆起笑容,語氣諂媚地回應道:“哎呀呀,君侯您這話說得可真是折煞微臣了。
臣身為齊國的相國,自然是一心向著國君,又怎會胳膊肘往外拐,幫著那些外人說話呢?對於您要封禪泰山之事,微臣那可是舉雙手讚成啊!”說完,管仲還不忘朝著齊桓公微微躬身行禮,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歡迎閱讀下一章,相國荀息。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