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齊桓公成功在葵丘會盟,並且周天子賞賜了齊桓公文武祚,以及無限殊榮,賜天子駕乘大路一乘。
消息已經傳開,在天下引起震動,齊桓公的威望達到了頂點,因為自周文王以來,沒有任何人獲得過天子駕乘“大路”。
這輛車不值什麽錢,但是代表著新王周襄王的態度,這是給天下諸侯指明了方向,今後天子大旗再次由齊桓公扛著,楚國從名義上已經無法和齊國對抗。
晉獻公派出的耳目得知消息後,立即回到晉國告訴了晉獻公,晉獻公看了葵丘之會的盟約,以及得知周襄王給了齊桓公文武祚以及天子駕乘大路。
晉獻公驚出一身冷汗,因為齊桓公的五條新約,有一半是針對晉國和秦國。
如果不趕緊向齊桓公服軟,一旦葵丘之會結束,齊國要是進攻晉國並非不可能。
於是晉獻公立即派出兩路使者,一路前去葵丘見齊桓公,告訴齊桓公,自己身體原因未能參加葵丘之會,現在好點了,希望齊桓公等待時日,晉獻公將會攜手秦穆公一起前去葵丘會盟。
另一路去了秦國,找到自己女婿,告訴他還是不要和齊國較勁,咱們一起去葵丘會盟。
秦穆公接到晉獻公邀請後,詢問蹇叔和百裏奚,秦國要不要去葵丘參加會盟,這是個東出的機會。
蹇叔冷冷一笑道“機會,屁……微臣隻看到了晉國的機會,對於秦國來說,前去葵丘會盟,隻能是百害而無一利”。
秦穆公大驚失色道“這是從何說起,我看跟著齊桓公混個臉熟並非壞事啊!”。
蹇叔道“主公莫急,我給您好好說說”。
齊桓公如今霸業已成,背後有周天子撐腰,現在唯一的對手隻有楚成王,這次葵丘之會齊桓公得到中原諸侯主持之後,定然要全力對付楚國。
如果主公也去葵丘會盟,這樣就把楚國得罪了,別忘了秦國的武關外就是楚國,但是楚國和秦國向來井水不犯河水。
因為楚國的眼睛緊盯中原,他是要圖霸中原,而秦國的勢力範圍在西北,所以兩國沒有交惡。
如果前去葵丘會盟,就會得罪了楚國,楚國一旦被齊國在東線和西線聯合壓製,他一定會另謀出路,秦國的武關就是楚國下一個目標。
而齊桓公早就看出來了,楚國要是一直和他較勁,齊國疲於奔命無法支撐,現在拉上秦國,讓楚國和秦國相互攻打。
齊國就可以坐山觀虎鬥,趁機削弱楚國,但是確是拿秦國做籌碼,主公何必為他人作嫁衣裳。
秦穆公恍然大悟,於是派人告訴齊桓公,西戎最近侵襲秦國,自己實在抽不開身前去會盟,不過秦國是支持齊桓公的。
秦穆公派出的使者剛走,楚成王的特使也來了,果不其然,楚國請求和秦國結盟,不讓秦穆公前去葵丘會盟,秦穆公於是兩不得罪,一麵和楚國結盟,一麵支持齊桓公。
齊桓公見到晉獻公派出的使者,說是讓齊公等些許時日,晉獻公親自前來葵丘參加盟會,齊桓公大喜。
如果秦國和晉國來葵丘會盟,那麽自己的霸業將會達到巔峰,於是齊桓公答應了晉國要求,七國諸侯軍隊繼續駐紮在葵丘,等待晉國前來會盟。
陳國,蔡國等一些沒來的國家也在關注著葵丘的事態發展,得到了晉獻公也要去葵丘舉行盟會,陳宣公和蔡穆侯看到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齊桓公已經完全壓製楚成王,大勢所趨,再不投靠齊桓公,隻怕會盟結束,對於抵製齊桓公的諸侯,將會受到齊桓公的討伐,最起碼會被齊公孤立,不管從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一旦得罪了齊桓公,肯定沒啥好果子吃。
於是陳國,蔡國,黃國,江國,陽國,以及一些邊遠諸侯都趕緊啟程,搶著要去葵丘和齊桓公會盟。
但是晉獻公的車隊剛來到鄭國邊境,晉獻公突然病重,於是派人前去葵丘會盟,自己則返回晉國絳城。
齊桓公得知晉獻公不來了,以為是他出爾反爾,最後才得知這次晉獻公是真的病了。
於是齊桓公便不再計較晉獻公沒來,再次和前來的諸侯商議,準備正式會盟。
公元前651年秋,齊桓公再次在葵丘舉行諸侯峰會,這次除了之前的七國之外,又來了陳國,陳國,江國,黃國,向國,曾國,應國,唐國等大小三十二個諸侯國,規模空前。
盟會當天,齊桓公與其他諸侯臨時達成一項協議,該協議由管仲提出,那就是中原文明國家,大部分都是以農耕為主。
而耕牛,馬匹兩個牲畜擔負著農業和戰爭的主要任務,諸侯國應該把耕牛,馬匹列為國之大畜,從今以後不得隨意宰殺,虐待耕牛和馬匹,違反者按律定罪,輕則杖責,鞭笞,重則處死。
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東周一直到了清朝末年,中國境內都是禁止隨意宰殺耕牛和馬匹。
齊桓公提議,今後會盟不再宰殺牛馬歃血為盟,而是象征性牽一頭牛來,由盟主執牛耳,然後喝酒盟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國從葵丘之會以後,每次盟誓一般都不再殺牛,殺馬,隻有天子很重要的祭祀才可以殺牛馬,比如後來劉邦的白馬盟誓。
取而代之的是豬羊,民間的結拜金蘭,黑社會歃血為盟更多的是用雞血,這叫斬雞頭結拜兄弟。
會盟時候,齊桓公站在高台上,再次宣布葵丘之會的五大條約 ,然後遷來一頭黑牛,齊桓公執牛耳,象征性喝酒盟誓,葵丘之會正式完成。
葵丘之會乃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四大會盟,他們分別是“塗山之會,葵丘之會,檀淵之盟 ,涼州會盟”。
齊桓公曆經曆經三十五年,重用管仲,鮑叔牙,國懿仲,高傒,王子成父,隰朋,雍廩,開方等齊國卿士,使得齊國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位居榜首。
此後在管仲的細心輔佐下,開始高舉“尊王攘夷”大旗,數次拯救王室內亂,驅逐白狄救燕國,贈給燕國土地,存邢救衛,救鄭伐楚,驅逐夷狄。
齊桓公先後進行十五次會盟,其中大的會盟九次,分別是北杏之會、柯地之會、鄄地之會、幽地之會、檉地之會、貫地之會、陽穀之會、召陵之會、葵丘之會。
在曆史的長河之中,齊桓公所主導的諸侯會盟多達十五次,這其中兵車之盟有四次,而衣裳之會更是高達十一次!
然而,若論及規模與影響力,當屬葵丘之會最為盛大隆重。此次會盟,共有三十二個諸侯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天下大事,是中國曆史上參加會盟諸侯人數和規模,僅次於大禹王的塗山之會。
其場麵之壯觀、氣勢之恢宏,實乃曠古爍今。
正因如此,這次會盟被後世史官讚譽為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了齊桓公稱霸之路中的一座重要的裏程碑。
當葵丘之會圓滿結束之時,齊桓公無疑迎來了他人生的巔峰時刻。此時的他,威名遠揚,號令諸侯,權勢滔天。
但正所謂盛極必衰,月盈則虧,就在他站在人生至高點的同時,命運的齒輪也悄然開始轉動,預示著他的人生和事業即將步入下坡路。
畢竟,人生如同那波濤洶湧的海浪一般,總是起起伏伏,時而高潮迭起,時而低穀徘徊,而最終都將歸於平靜。
歡迎閱讀下一章,齊桓公求封禪。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