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王子帶之亂

字數:4031   加入書籤

A+A-


    王子帶找到了蘇子,商議準備謀反推翻大哥周襄王,蘇子詢問如今咱們這點兵力是無法對抗周天子的。
    王子帶告訴他,你不要怕,我們以溫地為大本營,聯合戎狄進攻雒邑,到時候我做了周天子,賞賜你新的土地,封你做成周執政卿 ,蘇子答應和王子帶一起攻打冊成周雒邑。
    於是蘇子和王子帶去戎狄部落搬救兵,承諾將來分給戎狄財物和糧食布匹,讓他們幫助自己攻打成周雒邑。
    王子帶召引了揚戎、拒戎、泉戎、皋戎和伊洛的戎人一起進攻成周雒邑,周襄王得到消息後大驚失色,於是趕緊求助鄭國,秦國,晉國和衛國。
    而王子帶,蘇子帶著楊戎,拒戎,皋戎,洛戎進入都城雒邑之後,燒毀了都城東門。
    衛國和鄭國遲遲不出兵,那是因為齊桓公上次周公宰孔沒有支持他封禪泰山,所以齊桓公暗示衛國和鄭國,不去營救周襄王,讓他知道知道沒有齊國支持,他的王位隨時都有丟掉的可能。
    而秦穆公得知消息後,自己親自率軍前去雒邑營救周襄王。
    而呂甥和郤芮勸諫晉惠公,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將會對晉國未來發展大有好處,不能讓秦穆公獨享勤王護駕的功勞,別忘了上次他老祖先秦襄公就是靠著勤王鎬京,從一個士大夫一躍而起成為一方諸侯。
    於是晉惠公讓狐射,郤芮帶兵前去雒邑營救周襄王,試圖得到周襄王的擁護。
    晉軍和秦軍一前一後來到雒邑,周襄王眼看頂不住了,看到秦國和晉國救兵來了,
    於是高興萬分,於是裏應外合三路夾擊群戎,群戎一看秦國和晉國軍隊來了,於是大敗而逃。
    秦國軍隊立即派兵保護王城 ,而狐射和郤芮繼續追殺群戎,而王子帶和蘇子一看晉國,秦國出動軍隊,立即逃回溫地。
    群戎一看打不過晉國軍隊,於是就和郤芮求和,狐射道。
    這些戎狄和咱們中原人勢同水火,不如將其趕盡殺絕,以絕後患,再說了這些戎狄緊挨著咱們晉國,早晚也是個禍害。
    郤芮則不這麽認為,他告訴狐射,你說的沒錯,但是站在晉國的利益上看,不如和群戎議和,留著戎狄在周襄王身邊,周襄王就離不開咱們晉國。
    齊桓公雖然厲害,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們幫助周襄王調解他和戎狄關係,然後再去幫他討伐王子帶,今後周襄王定然對我們感恩戴德。
    晉國隻要能得到周襄王的重用,我們就可以逐漸代替齊國,成為未來的霸主。
    狐射點頭道“大司馬言之有理,狐射願意聽大司馬吩咐”。
    於是郤芮決定和楊戎,拒戎,泉戎,洛戎,皋戎和談,郤芮告訴他們,隻要你們聽晉國的號令,暫且與周天子和解,尊王,我們晉國就不會將你們趕盡殺絕,五戎首領表示願意和談,今後聽晉國號令。
    公元前659年秋天,在晉惠公的斡旋下,五戎戎人與周襄王正式講和,並且表示願意尊姬鄭為天下的王。
    周襄王為了穩住局勢,也表示願意承認戎狄成為周朝的臣民,雙方為了表示誠意,周襄王迎娶了狄皋戎公主隗氏為王後。
    而戎狄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願意和周襄王組成聯軍,前去溫地討伐王子帶和蘇子。
    公元前648年夏,五戎再次組成聯軍,不過這次不是攻打雒邑,而是要幫助周襄王攻打王子帶,周襄王派出大臣頹叔 ,桃子為王師主帥和副帥和戎狄兵分兩路進攻溫地,討伐王子帶。
    王子帶和蘇子這下傻眼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幫手五戎,由於晉國和秦國幹涉,轉眼間變成了敵人。
    溫地原本就是是個小城,根本經不起兩路大軍圍攻,王子帶一看情景不對,立即和蘇子放棄溫地出逃。
    王子帶和蘇子一路狂奔,流亡齊國,齊桓公得知王子帶失敗逃到齊國,於是和管仲商議,如何處置王子帶。
    管仲如今年齡大了,身體不好,齊桓公來見他時候,管仲重病在床。
    管仲聽聞王室內亂,王子帶逃亡齊國,於是告訴齊桓公,既然王子帶流亡齊國,咱們不能殺了他。
    主要原因是這次齊國並沒有去幫助周襄王平亂,主要功臣是秦穆公和晉惠公,而且在晉惠公的斡旋下,周襄王才能和戎狄講和,借著戎狄軍隊打敗了王子帶。
    所以今後周襄王一定會重用晉國和秦國,這樣一來,對我們齊國極為不利,所以要留著王子帶,好給周襄王一個警告,齊國隨時都能讓王子帶繼位,要挾住周襄王,就看周襄王如何對待齊國。
    齊桓公道“那要是周襄王讓我們誅殺逆賊王子帶,我們如何應對”。
    管仲道“那就告訴他,即便王子帶有錯,咱們中原有點是諸侯,齊國一向支持周王室,但是周襄王卻和中原死敵戎狄坑壑一氣,並且還娶了戎狄之女為王後。
    周天子帶頭違反禮法,所以周襄王和王子帶都有錯誤,既然王子帶已經知錯,天子應該仁厚,放他一條生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不其然,周襄王得知王子帶逃到齊國,於是派使者前來齊國,要求齊桓公維護周禮,誅殺逆賊王子帶。
    齊桓公就那管仲那套說辭,明確表示不會殺了王子帶,相反還勸諫周襄王要仁德治天下,兄弟和睦,天下才能太平。
    消息傳回雒邑,給周襄王氣得半死,但是他也不敢說些什麽,因為齊桓公手裏有個王子帶,自己要是和齊國鬧翻,齊國立王子帶為王,自己肯定會被齊桓公弄死。
    周襄王心中暗自思忖道:“哼!反正本王尚且年輕力壯,有的是時間與精力跟你齊桓公慢慢周旋。
    我就不信耗不死你這老家夥,等時機一到,再將那可惡的王子帶除掉,如此一來,這檔子事兒便能輕鬆了結啦!”
    在此之後,齊桓公派遣大夫仲孫湫專程前往雒邑朝拜周襄王。仲孫湫此行肩負著重要使命,既要當麵向周襄王解釋有關王子帶的一係列事宜,還要竭力從中調解周襄王與王子帶之間劍拔弩張的矛盾,並懇請周襄王寬宏大量,饒恕王子帶所犯下的過錯,讓他們兄弟二人能夠摒棄前嫌、重歸於好。
    倘若此次調解能夠順利達成目的,那麽晉國勢必會再次被邊緣化,難以插手王室事務,這對於齊國至為重要。
    然而,事與願違。當仲孫湫抵達雒邑後,他敏銳地察覺到,此時此刻的周襄王對齊桓公之前的種種行為已然怒不可遏,根本不願意給齊桓公絲毫麵子。
    麵對周襄王如此強硬且毫不妥協的態度,仲孫湫深知此時若貿然在其麵前提及王子帶之事,無異於火上澆油,非但無法完成使命,反而可能會給自己招來禍端。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仲孫湫決定暫時避而不談王子帶相關話題,匆匆返回齊國,如實地向齊桓公稟報了在雒邑的所見所聞。
    聽完仲孫湫的敘述,齊桓公明白想要在短期內得到周襄王的諒解幾乎是癡人說夢。
    經過權衡利弊,齊桓公最終決定暫且將王子帶扣押在齊國,以此作為日後與周襄王談判的籌碼,以防萬一。
    就這樣,隨著齊桓公的這一決策,齊國與周王室之間曾經甜蜜的合作關係宣告結束,雙方的關係逐漸變得緊張起來,不再像從前那般和睦融洽。
    歡迎閱讀下一章,楚成王滅黃國。
    喜歡曆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曆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