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襄公之仁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一日,到了交戰那一天,公孫固天不亮就起床,立即來到宋襄公大營,請求宋襄公立即發號施令,讓宋國軍隊嚴陣以待,在泓水北岸列陣應對。
    楚國主將子玉則不緊不慢還在大營睡覺,楚軍駐紮在泓水岸南,子上急匆匆來找子玉道:“令尹大人,宋國軍隊已經開始集結,他們人多勢眾,我軍應在五更前渡河,以防宋襄公布好戰陣襲擊我軍渡河。”
    令尹子玉揉了揉眼睛,不耐煩的看了子玉一眼道:“大侄子,你著嘛急啊!在讓我睡會兒再說,不急……。
    子上道“還不啊!……老叔,對麵已經開始行動了,我們要趕緊渡河,晚了人家守住泓水我們這仗還怎麽打?別睡了,起來……”。
    子玉無奈起身道“哎……侄兒啊!老叔告訴你,宋國軍隊再多都不可怕,隻要有宋襄公在,咱們就不怕。
    此人做事迂腐至極,一點不懂兵法,就知道吹牛逼。我們大軍早點渡河就早與宋國交戰,咱們晚點渡河那就晚點交戰,這能有什麽區別?”
    我告訴你,你別再打擾我了,我先睡一個回籠覺,等天亮以後再說,子玉身子一倒,繼續呼呼大睡。
    子上心說子玉啊子玉,你他媽的心是真大,他作為副將,不敢怠慢,於是立即召集軍隊,開始集結準備渡河事宜,單等子玉睡醒準備渡泓水。
    誰知道天色大亮之後,令尹子玉慢吞吞吃完做飯,這才來到河邊,指揮部隊開始陸續渡河,為了防止宋國在渡河時候襲擊,子玉讓軍隊分三隊,分別渡河好有個照應。
    楚國軍隊開始熙熙攘攘的渡河,因為泓水也不深,隻是寬廣,沒有大船,楚國大軍就開始涉水渡河。
    公孫固看到楚國軍隊開始渡河,現在稀稀拉拉的從河南岸到河北岸全是楚軍。
    大司馬公孫固立即請宋襄公下令出擊,公孫固道:“啟稟主公,楚軍竟然選擇天色大亮之後開始渡河,他們這是蔑視我們宋國,輕敵傲慢。
    兵法有雲,“兩軍交戰,半渡而擊”我們應當抓住戰機,趁著他們還沒渡完河,軍隊混亂,然後率軍衝殺上去,半渡而擊展開廝殺,咱們就能以優勢兵力阻擊他們有限的渡河軍隊,定然能夠大獲全勝。
    如果讓他們都渡過來再行作戰,到時候楚兵強悍,恐怕我們不能取勝,您意下如何?”
    宋襄公道“我意味不咋樣!”
    宋襄公轉回頭指著身後大旗問公孫固道:“你認識字不,有沒有看見‘仁義’二字?
    我堂堂正正仁義之師,豈有趁對方渡一半而出擊的道理?此乃小人做法”
    公孫固暗暗叫苦,心說有病吧!哪有這麽打仗的。公孫固等人心急如焚,無奈宋襄公不許大軍進攻,一會兒功夫,眼瞅著楚軍全都渡過泓水。
    隻見那令尹子玉和子上二人,剛剛上岸,楚國軍隊混亂不堪,子上立即命令楚軍趕緊上岸集結成陣,急匆匆指揮軍隊,開始成列布陣。
    大司馬公孫固焦急的對宋襄公說道:“主公,楚軍剛剛度過泓水,此時混亂不堪,那成得臣和鬥勃正在布陣,楚國軍隊尚未行成隊列。
    我們現在應該立即全軍出擊,一鼓作氣痛擊楚軍,到時候楚軍不能集結成陣,一定會陣腳大亂,咱們一戰而勝,成就霸業。”
    宋襄公一回身朝著公孫固就是大罵道“呸!虧你還是宋國大司馬主將,為了獲勝不擇手段,全然不顧宋國千秋萬代仁義之名。
    想我宋軍乃是仁義之師,豈有趁敵人沒列成陣勢就偷襲的道理?常言道“君子不乘人之危”。
    宋襄公開始滔滔不絕,吐沫星亂飛的講道“周文王曾經說過,兩軍交戰,要是君子之戰的話,君子不重傷,不傷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雖說是殷商後裔,但是可以說如今天下沒有比我更加仁義君子的了,我豈能乘人之危,正所謂不鼓不成列。
    公孫固氣得七竅冒煙,但是無奈人家是國君,自己不得不聽從命令。
    宋國三軍將士也懵逼了,就連一向緊跟宋襄公溜須拍馬的公子蕩都不幹了。
    公子蕩大聲道“國君,你是什麽意思?請大聲對三軍說話”。
    宋襄公不耐煩道“宋國三軍聽令,當年周文王為何能夠聯合八百諸侯伐紂,就是行的仁義之師。
    現在我們宋國乃是道德典範,定然遵循周文王定下來的君子之戰。
    那就是不鼓不成列,不重傷,不傷二毛,不易阻隘也。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擂鼓進攻尚未列好陣勢的敵人,對於作戰當中,發現受傷的敵人,就不能再二次傷害。
    對於年齡大了的敵軍,也就是說頭發胡子斑白的二毛,不得傷害,我們要嬴,還要嬴的光明磊落,如有違反軍法者,嚴懲不貸”。
    宋國三軍聽聞當即就傻眼了,心說我們的國君瘋了吧!這仗怎麽打,殺敵還得挑挑揀揀,這是讓我們送死呢!他是不是和楚國是一夥的。
    三軍一片嘩然,頓時聒噪起來,宋襄公道。
    “大家放心,咱們乃是仁義之師,定然能擊敗楚國,寡人這次將身先士卒,親自充當前鋒”。
    當楚國列好陣容,雙方開始擂鼓交戰,宋襄公一馬當先,由向訾守為車正,公子蕩為車右,率領宋國公室子弟組成的精銳護衛部隊,直奔楚國中軍。
    楚國子玉立即命令中軍原地不動,左右兩翼開始緩慢前進,等到宋襄公衝到陣前,兩翼立即合攏,準備包圍宋襄公。
    公孫固和樂仆伊一看大事不妙,立即率領宋國軍隊進攻楚國左翼,試圖保護宋襄公。
    就在此時對麵的子上親自當兵攔住公孫固和樂仆伊,子上一人單挑兩將,雙方你來我往,戰鬥正式開始。
    就在這時,隻見宋襄公身先士卒地衝入了楚國的軍陣之中。刹那間,楚軍如潮水般湧來,將他們緊緊地包圍住,並迅速展開了切割之勢。
    宋襄公身陷重圍,但他毫無懼色,手中緊握一把長長的銅戈,奮勇殺敵。
    他的每一次揮擊都帶著淩厲的氣勢,仿佛要衝破這重重圍困。而在他身旁的,則是一群忠心耿耿的宗室子弟們。他們同樣毫不退縮,拚死守護著自己的君主。
    站在戎車上的令尹子玉遠遠地望著這一幕,不禁微微點頭。他心中暗自思忖:“嗯!這宋襄公倒也算得是一條好漢。
    瞧他如此英勇無畏,即便身處絕境仍能奮力抵抗。再看看他的這些手下,麵對這樣一個不太靠譜的國君,卻依然選擇誓死保衛,這份情義著實令人欽佩,也稱得上是位君子了。”
    然而,子玉很快又搖了搖頭,歎息一聲說道:“隻可惜啊,宋襄公這人實在是太過迂腐了。
    如今都已經是什麽年月了?他居然還死死抱住三皇五帝時期的那套所謂的仁義道德不放。
    如此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之人,注定是要被這個時代所淘汰的呀!宋襄公平日裏或許稱得上是個君子,但作為一國之君,他顯然是不合格的。”
    想到此處,子玉猛地一揮手,高聲喊道:“來人啊!給我全力衝殺上去,務必盡快將其擊潰!”隨著他的命令下達,楚軍士兵們齊聲呐喊,如狼似虎地朝著宋襄公等人撲殺過去......。
    歡迎閱讀下一章,泓水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