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秦晉姻緣
字數:3470 加入書籤
秦宮大殿之上,燭火搖曳,光影在古老的牆壁上跳躍。秦穆公與重耳分賓主相對而坐。
兩人相互對詩,每一句詩詞都如同暗藏玄機的密語,表達著雙方的意願。
秦穆公的目光不時掃過重耳及其隨從,見他們舉止得體、應對自如,心中甚是滿意。
此時,大殿之後,一道身影悄然隱於暗處,正是秦穆公的夫人穆姬。
她目光灼灼,緊盯著殿內的重耳。重耳是她的弟弟,自小她便疼愛這個弟弟,多年未見,心中思念如潮。
如今,看著重耳安然站在眼前,她滿心欣慰,同時也滿懷期望,希望重耳能夠順利回國,重振晉國,秦晉兩國也能繼續交好,再續往日的情誼。
想到晉懷公,穆姬的眼中閃過一絲厭惡。從晉惠公到晉懷公,這父子二人在晉國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昏庸無道。
晉惠公背信棄義,晉懷公更是無禮至極,全然沒有一國之君應有的政治素養與胸懷。這些年來,晉國在他們的統治下,百姓苦不堪言,也讓秦晉兩國的關係變得緊張。
宴席過後,穆姬來到秦穆公身邊,神色憂慮地說道:“夫君,如今姬圉拋棄懷嬴,懷嬴可是我們秦國的公主,這讓秦國的顏麵何存?
我們必須想個辦法補救。”秦穆公微微皺眉,問道:“那依夫人之見,該如何是好?”
穆姬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說道:“夫君既然答應護送重耳回國繼位,他日後便是晉國國君。不如將懷嬴嫁給他,如此一來,我們的公主依舊是國君夫人,秦國的臉麵不就找回來了嗎?”
秦穆公沉思片刻,覺得此計可行,可又不免擔憂:“這懷嬴是晉懷公夫人,也就是重耳的侄媳婦,把她二次嫁給重耳,隻怕重耳不會答應吧!”
穆姬冷笑一聲:“重耳若知曉其中利害關係,自然會答應。若他和他弟弟晉惠公、侄子晉懷公那般渾渾噩噩,自然會拒絕。
要是重耳也如他們一般拋棄懷嬴,那我們擁立他回去當晉侯,和讓如今的晉懷公繼續當國君又有何區別?”
秦穆公聽後,點頭表示同意,讓穆姬去操辦此事,畢竟她和重耳是姐弟,由她出麵最為合適。
穆姬找到懷嬴,輕聲說道:“孩子,國君要把你嫁給重耳為妻,如此便能結成秦晉之好,今後你依舊是國君夫人,盡享尊崇。”
懷嬴聽後,臉色微變,說道:“啟稟母親大人,我已嫁給晉懷公為夫人,怎能再嫁重耳?”
穆姬溫柔體貼的拉過懷嬴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我那弟弟子圉,為人刻薄寡恩、忘恩負義。
上次他就表示不讓你回國,這和拋棄你有何區別?你們夫妻早已恩斷義絕,你又何必為他苦苦守候?
況且我這個弟弟重耳,與其他公子不同,素來賢德,身邊英雄豪傑雲集。
如今你父親已答應幫他回國奪位,到時候他必定能成為晉國國君,而你就是晉國夫人,秦晉兩國也能世世代代結為姻親,你也能洗刷被晉懷公拋棄的恥辱,尊貴無比。”
懷嬴低頭沉默許久,最終輕聲說道:“既然我再嫁重耳能帶來尊崇,還能使秦晉交好,不再兵戎相見,那我便不再為那個忘恩負義的姬圉苦守,我願意為兩國的友好而嫁給重耳。”
穆姬聞言,麵露喜色,回來將此事告知秦穆公。秦穆公大喜,對穆姬說:“這件事還是你去找重耳商議,為了不讓他覺得娶了二婚的懷嬴委屈,我會再把最喜愛的女兒辰嬴和其他三個女兒一起嫁給他。”
穆姬來到重耳住處,重耳連忙上前施禮。穆姬微笑著說:“弟弟,姐姐來給你道喜啦!國君不但說要派兵護送你回國,幫你奪取晉侯之位,還把懷嬴以及其他四個女兒許配給你。
其中還有才華橫溢的辰嬴,她可是國君和我最為疼愛的嫡親女兒,才貌雙全呢!”
重耳聽後,不禁一愣。秦穆公送美女給他,他並非不願接受,可晉懷公姬圉和他是叔侄關係,懷嬴就是他嫡親的侄媳婦。
若答應迎娶懷嬴,隻怕有傷倫理道德,於是便想推辭這門親事,說道:“秦夫人,我與那懷嬴乃是叔侄媳關係,我來迎娶她,恐怕有所不妥吧!”
還沒等穆姬搭話,趙衰連忙接過話茬勸道:“公子,我聽說懷嬴貌美如花,且賢良淑德,秦君和夫人都十分鍾愛她。你若不娶秦女,便是嫌棄她是被姬圉拋棄的棄婦。
如此一來,會讓秦君和夫人難堪,秦國百姓知道了,定然會把你和晉惠公,晉懷公當成是一樣的人,自然也不會擁戴公子,那公子還談何回國複位?
我常聽人說:‘欲人愛己,必先愛人,欲人從已,必先從人。’你不尊重懷嬴和秦君,得不到秦君和秦人的擁戴,卻想借助秦國的力量回國繼位,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公子休要推辭!”
重耳急忙解釋:“趙大夫,我沒有嫌棄懷嬴是晉懷公棄婦的意思,也沒有看不起她。隻是周禮婚禮有規定,同姓不能結婚,何況是親如子侄呢?”
重耳的老師胥臣也上前說道:“公子,這裏所說的同姓不能結婚是有誤差的。
上古所說的同姓,是指同德,而非同族。從前黃帝和炎帝,都是有熊國君少典的兒子,黃帝生在姬水,所以姓姬,炎帝生在薑水,所以姓薑。
二位帝就是嫡親,同出一脈卻是異德,所以黃帝姓姬,炎帝姓薑。
而姬、薑同族,如今世代結為婚姻。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有姓的有十四人,卻隻有姬、己各占二姓,這便是同德的緣故。德同姓同,血統不管多遠,姬姓和己姓不通婚;而德異姓異,血統雖近,也不必回避男女之親。
唐堯是帝嚳的兒子,是黃帝第五代孫,而帝舜是黃帝第八代孫,唐堯的女兒娥皇、女英按輩分是帝舜的姑奶奶。
但唐堯卻把她們嫁給了帝舜,帝舜也沒有推辭這樁婚事,這便是婚姻的禮法。
如今以德而論,姬圉顯然不能和公子相比;若以親而論,秦女懷嬴遠遠比不上祖姑母血緣近吧!而且是收娶晉懷公所拋棄的棄婦,並不是奪子侄所愛,又有什麽可顧慮的呢?”
重耳聽後,又和狐偃商量:“舅舅,您認為這樣合適嗎?”
狐偃說道:“太傅胥臣說的沒錯,以德論婚嫁。
再說了,我問問你,公子現在要回晉國去,是要準備侍奉晉懷公為君,自己做臣子呢?還是要奪取他的君位?做晉國國君”。
歡迎閱讀下一章,文嬴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