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陽處父求官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A+A-


    晉文公想要廢掉衛成公,讓姬叔武繼位衛國國君,誰知道姬叔武是個懦弱無能之輩,他和元晅二人跪地求情,要求晉文公原諒衛成公,讓衛成公回國複位。
    晉文公心裏那個氣啊!心說真是爛泥扶不上牆,這衛國這些年都出的什麽玩意兒,國家能不衰敗嗎?不是玩鶴的,就是昏庸無能的。
    但是人家不願意做國君,你也不能去逼他吧!正所謂牛不喝水強摁頭也不是個事兒,畢竟這是人家衛國的事情。
    晉文公隻好答應了姬叔武,告訴他,我可以放過衛國,讓衛成公繼位,但是今後他不許違背晉國,姬叔武和元晅趕緊叩頭道謝。
    晉文公處理完了這些事情,這才率領大軍回到晉國都城絳城,然後就是帶領文武群臣,拿著周天子賞賜的各種物品,來到宗廟祭祀先祖。
    大祝官宣讀祭文,告訴晉國列祖列宗,如今的晉國在晉文公的帶領下,沒有辜負先祖期望,最終使得晉國稱霸天下,成為當今第一強國。
    晉文公將周襄王賜給他的甜酒,敬獻給宗廟祖先神靈,感謝列祖列宗的保佑。
    晉文公祭祀完宗廟,然後召開朝議,對這次出征功臣進行賞賜,最大功勞的莫過於中軍元帥先珍。
    晉文公提拔先軫為三軍主帥卿大夫的正卿,決定從今之後,正式實行三軍六卿製度。
    今後國政,軍政合一,所有大事皆由六卿議定後,上報國君批複。
    並且中軍將的上卿為正卿,也叫“執政卿”,在六卿當中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其實就是晉國的宰相。
    並且晉文公將雒邑附近最為富庶的原城,賞賜給先軫作為封地,先軫後世子孫以原城地名,先,原,源為姓,是先氏和原氏祖先。
    郤溱成為郤氏宗族長,享受郤芮原先的封地。
    城濮之戰中起到決定作用的下軍將欒枝,下軍佐胥臣,分別得到了欒地河北欒城)和臼地山西運城)。
    晉文公對著舅舅狐毛道“舅父還曾記得嗎?當年咱們過五鹿,向衛國那位老農要飯,他卻隻給我們一塊土坷垃。
    是舅舅說,得到土地就是得到天下,如今果然如舅父所言,寡人就將衛國五鹿單獨賞賜給舅父,以紀念舅父當年吉言”。
    而宋國為了感謝晉文公救援宋國,於是將芒地獻給晉國現今永城芒碭山),寡人就將這塊土地賞賜給舅父狐偃,就是後來的狐父城。
    於是狐氏一族,除了原來的狐氏大戎所屬封地之外,狐偃擁有了永城,狐毛擁有五鹿,而狐毛的兒子狐溱擁有溫地,一時間狐氏一族成為晉國第一大族。
    晉文公對於其他有功將領,論功行賞,一一都有賞賜 ,但是晉文公知道,這次稱霸之戰雖然勝利,但是當中也暴漏出很多問題。
    晉文公道“寡人向來賞罰分明,賞不記仇,罰不避親,既然有功之人當賞,那有罪之人,理應處罰”。
    先前魏犨和顛頡違抗軍令,顛頡已經伏法,魏犨大戰中立功,算是功過相抵,官複原職。
    現在仍舊有兩個人需要以律嚴懲,一個是中軍守將祁瞞,一個是大夫舟之僑。
    此二人交給執政卿先軫和三軍軍司馬趙衰處置。
    趙衰找到先軫,告訴他,舟之僑違抗軍令,擅離職守,私自回家,導致耽誤大軍行程,一律當斬。
    先軫點頭同意,於是舟之僑被定為死罪,二人正要談論祁瞞之罪,這時候先都前來求見。
    先都見到先軫和趙衰,趕緊跪地求情,原來祁瞞兒子先都得知父親要被治罪,趕緊前來找先軫求情。
    趙衰為人機智圓滑,看到先都前來求情,於是道“執政,祁瞞乃是您家族之人,看在先都份上,祁瞞雖然違抗軍令,私自出戰,隻是立功心切,咱們以罰代誅,繞他一命吧!”
    先軫心說,這趙衰個老狐狸,你給舟之僑定個死罪,我家族的祁瞞怎麽辦?我饒他一死,主公到時候定然會說我這是徇私枉法。
    再說了,我剛剛當上執政卿,如果放了祁瞞,就會在晉國朝臣眼中失去威望。
    於是先軫道“祁瞞和舟之僑先後違抗軍令,國君當時殺顛頡時候已經講過,今後不管何人,違抗軍令者,一律處死。
    再說了,舟之僑耽誤大軍行程,都是戰後,對於戰局沒有影響,一樣被定為死罪。
    而祁瞞是在大戰之中違抗軍令,私自出戰,並且被楚國兩員小將擊敗,突破中軍防禦,差點讓鬥越椒射中國君。
    要不是上軍和下軍及時擊敗楚國軍隊,趕到中軍支援,隻怕國君凶多吉少,此大罪斷不可饒恕,舟之僑,祁瞞,一律當斬”。
    先軫毫不留情,將祁瞞和舟之僑梟首示眾,以示軍法無情,晉國人無不懼怕先軫威嚴。
    但是此舉導致了先都極為不滿,先都從此恨上了先軫,埋下仇恨的種子,成為後來先氏內亂的原因之一。
    狐毛,狐偃雖然在六卿之中不是執政卿,但是作為晉文公的舅父,有是跟隨晉文公流亡輔佐的大功臣,自然是權勢滔天。
    先軫雖然是執政卿,但是大小事務自己也不敢私自做主,基本上都是先要和狐毛商議,因為狐偃為人低調,又忠厚老實,所以大小事情主要是狐毛說了算。
    而弟弟狐毛就不同了,為人處世機敏睿智,殺伐果斷,雷厲風行,眼裏揉不得沙子。
    從晉文公回國後,晉國人都很清楚,狐毛,狐偃兄弟才是晉文公身邊權臣,畢竟他們是外戚。
    這樣的話,晉國一些人就想要走狐毛的門路,在晉文公那裏獲取一官半職,一時間狐毛府邸門庭若市,前來結交的人絡繹不絕。
    這其中就有一個人,在當時小有名氣,那就是陽處父,此人頗具學識,自視清高,有點小聰明。
    於是他覺得晉文公繼位,下一步必定帶領晉國加入爭霸行列,如果此時得到晉文公賞識,那麽建功立業,封侯拜將也就不遠了 。
    陽處父不是晉國大族世家,也沒有後台,自然沒有路子擠進晉國朝堂,隻好也來找狐毛求官。
    狐毛見了陽處父,陽處父誇誇其談,辭藻華麗,吹的天花亂墜,無奈狐毛可不是碌碌無為之輩。
    狐毛知道,晉文公下一步要中原爭霸,需要的都是真材實料之人,這陽處父一沒有顯赫家族背景,而聽他言論,理論性東西大於實際行動。
    這樣的人不適合目前用人需求,於是狐毛就告訴陽處父,你先回去等待時機,我找到機會定然會推舉你為官。
    歡迎閱讀下一章,趙氏初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