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踐土會盟
字數:3809 加入書籤
王子虎宣讀完晉文公的報捷書,周襄王趕緊道“叔父維護王室,盡心盡責,實乃國之柱石”。
晉文公趕緊跪地叩謝,隨即晉文公舉行了獻俘禮,獻上擄獲的楚國戰利品:以及上百乘披甲的戰馬戰車,數千名俘虜以及十幾車的兵器輜重,陳列在外麵廣場上,供周襄王巡視。
周襄王大喜,親自前來攙扶慰勞晉文公,周襄王道:“自從伯舅齊桓公去世以後,荊楚日益強盛,無端攻打宋國,欺壓中原諸侯。
如今仰仗叔父仗義征討,翦除禍患,保住了周王室的尊嚴。
自文王、武王以來,王室多依仗晉國的蔭庇,曆代先王及寡人無不感激!”
晉文公又趕緊重新叩拜稽首,然後悠悠道:“啟稟陛下,重耳有幸擊敗楚國,全是仰仗天子之威,將士之奮勇殺敵,重耳何功之有,不敢竊功!”
周襄王趕緊說些冠冕堂皇之言,勉勵晉文公一番,然後周襄王拿出來親自為晉文公寫好的冊命《文侯之命》交給冊命官太宰文公。
冊命官太宰文公接過周襄王的冊命書,然後高聲宣讀。
孤王昭告:叔父義和!
昔文王、武王,聖德昭彰,以慎行德,光輝上達天庭,美譽廣布人間。
故而天命所歸,降大統於文、武二王。彼時公卿大夫,皆能忠心輔佐,悉心引導,全力侍奉君主,無論大小謀略,無不遵從。
正因如此,我先祖方能穩坐江山社稷,國泰民安。
奈何孤以幼弱之軀承繼大統,卻遭上天嚴懲。至今未能廣施恩澤於百姓,致使蠻夷屢屢來犯,侵擾我邦國。
如今朝堂之上,治事之臣多無資深耆宿,孤實感力不從心,難以擔此重任。
寡人曾長歎高呼:“列祖列宗,諸位父輩諸侯,當為孤分憂啊!”
幸甚至哉,終得叔父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保我社稷安穩,實乃孤之萬幸!
叔父義和,您能承繼先祖唐叔虞之榮光,勤勉治國,統禦百官,會盟諸侯,延續國祚,追慕文王、武王之德業。
值此艱難之際,護寡人之周全,功高至偉,寡人對您的功績,讚佩有加!
今叔父且歸,治理屬民,安定邦國。
寡人特賜
晉侯黑黍釀造的香酒一卣,虎賁軍三百名,黑色執政卿衣服兩套,天子駕乘大駱一輛,天子戎車一輛,天子紅彤弓一張,天子朱漆寶箭百支,黑色良弓十張,黑羽箭千支,駿馬四匹。
從今以後,叔父上可射無道昏君,下可殺夷狄蠻族。
望叔父榮歸之後,懷柔遠邦,善待近鄰,關愛百姓,使民生安樂。
切不可荒廢政務,貪圖享樂。一心治理國家,成就您的不朽功業,彰顯您的赫赫大德。
叔父,啟程吧!願我成周與晉國,國運昌隆,永享太平!
晉文公和晉國群臣聽聞,無不歡欣雀躍,此乃冊命乃是認可晉文公霸主之地位,晉文公終於名正言順成為成周執政卿,周天子承認的天下霸主。
周襄王還當眾宣布,決定次日再為晉文公舉行盛大的慶功宴,以表彰晉文公之功。
次日,周襄王設酒席宴請晉文,同時宣布:“任命晉文公為成周執政卿,專事征戰討伐,以消除王室的禍患。”
周襄王又命王子虎宣讀冊命,正式冊封晉文公為天下盟主,立即在踐土主持諸侯會盟之事。
第三日,晉文公率領眾諸侯先到離宮,前來行覲見周天子之禮,然後前往踐土盟會之地。
王子虎代表周襄王作為會盟特使,全程監察會盟過程,晉文公首先登上盟壇,手執牛耳的盤子,宣示自己盟主地位。
其他齊昭公,鄭文公,魯僖公,陳穆公,等諸侯緊跟其後,依次登上高台。
因為會盟之前,衛國大夫元咺已經引見姬叔武,先行拜見過晉文公,表示衛國希望與晉國講和,擁護晉文公為霸主。
所以晉文公允許姬叔武代替衛國君主之位,參加踐土會盟,排在了盟約諸侯的最後一位。
王子虎然後當眾宣讀誓詞:“此次踐土之會,凡是參與此次同盟之諸侯,皆需全心全意地輔佐王室,不得相互侵害。
若有人膽敢違背此盟誓,上蒼神明定會降下嚴懲,不僅會誅殺其本人,更會讓這災禍殃及其子孫後代,使其家族香火斷絕,從此絕後!”
此時,眾多諸侯齊聲回應道:“天子之旨意乃是為了天下和睦、邦交修好,我等又豈敢不敬從?
自當恭恭敬敬地遵循命令!”言畢,他們紛紛走上前來,以鮮血立下誓言作為見證。隻見那一碗碗鮮紅的血液,仿佛象征著眾人堅定的決心和不可動搖的信念。
在這一刻,整個場麵莊嚴肅穆,氣氛凝重而神聖。
晉文公當眾宣布,之前有人勾結荊楚,背離王室,理應誅殺逆賊,滅國毀其宗廟。
但是我王仁慈,年紀同宗同源,姑且饒他一命,既往不咎,希望你們感恩天子之德,引以為戒,不得再犯。
從今以後擁護王室,否則寡人以方伯之命,討伐之。
大家一聽就知道,這是說給衛國,鄭國,曹,蔡國,魯國聽得,你們背叛王室,和楚國勾結,權且放過你們。
底下諸侯們趕緊道“我等今後定然擁護周王室,唯晉侯馬首是瞻”。
晉文公很是滿意,然後踐土會盟完滿結束,大家這才安下心來,晉文公然後過來抓住姬叔武的手道。
“叔武,晉國和衛國乃是同宗姬姓,原本都是至親,但是姬鄭無道,不顧宗親之情,疏遠至親。
如今那姬鄭逃亡陳國,不肯悔過,寡人這就帶你去麵見周天子,廢掉姬鄭,冊立你為衛國國君。
今後衛國要擁護周王室,與晉國一道尊王攘夷,共襄安天下之大計”。
那姬叔武就是個軟弱之人,天生懦弱,胸無大誌,聽到晉文公要立他為君,廢掉哥哥衛成公 ,於是趕緊跪地哭訴。
“之前齊桓公的寧母之會,鄭國世子鄭子華,想要篡奪父位,齊桓公拒絕此事,乃是仁義之舉。
今天晉侯剛剛繼承桓公的霸業,便要叔武兄弟相殘,篡奪兄位嗎?
晉侯如果真的要施恩於我,還請晉侯寬宏大度,原諒我哥哥姬鄭,恢複他的君位。
從今以後,他定然會改過自新,聽從大王的命令,不敢不擁護晉侯!”
元咺也跟著趕緊叩頭,揮淚請求晉文公,恢複衛國國土,讓衛成公複位。
歡迎閱讀下一章,陽處父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