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溫地會盟
字數:3658 加入書籤
晉文公和子虎依照刑律,殺了士榮,鍼莊子被砍去雙足,然後把衛成公裝入囚車,帶著雙方證詞一起前去麵見周天子。
晉文公見到周襄王,然後告訴周襄王,此案已經審理完畢,根據衛國君臣兩方獄詞判定,衛成公濫殺無辜,忠奸不辯,殘暴不仁。
如此冤情理應得到昭雪,如果不殺姬鄭,國法天理不容,百姓人心不服。
臣乞請天子昭命,傳令大司寇,以律對姬鄭施行刑法,誅殺無道,以彰揚天子禮法之威嚴,對罪惡的懲罰!可以震懾天下宵小之輩”
周襄王心說,你要殺人就殺人,你來讓我批複,姬鄭乃是宗親姬姓,他殺兄弟不仁,我殺宗室一樣也不仁不義啊!
我才不給你背鍋,於是周襄王道:“叔父明斷訟案,辨別是非,明了清楚。
隻是叔父這般,還不足為訓。寡人聽說,‘《周禮》設置雙方訴訟,乃是為了審訊平民,您什麽時候聽說過有君臣之間的訴訟,什麽時候有父子間的訴訟。’
倘若天下臣與君爭辯是非,子與父爭辯對錯,這天下便沒有尊卑,長幼,君臣,父子之分了。
叔父,倘若今天斷臣子勝,為臣而殺君,你有沒有考慮過,這樣真的能懲惡揚嗎?
寡人倒是覺得事與願違,隻怕今後這世道要倒行逆施,以下犯上的事情比比皆是。到時候君主隨時都有可能被臣子……?”。
晉文公聽聞也是一驚,心說周天子說的沒錯,如果臣子贏了殺君,誰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到時候臣子就可以名正言順殺了自己。
晉文公誠惶誠恐,趕緊跪地謝罪道:“微臣魯莽,未能考慮周全,既然天子不誅殺姬鄭,他也不能免除處罰。
以微臣之見,用囚車將姬鄭送往京師雒邑,聽候司寇府裁決。”
晉文公的意思就是,不管怎樣,不能放衛成公回去繼續當國君,把他扣押了,把衛成公羈押在公館,令軍士嚴加看管。
然後告訴元咺,你立即回到衛國,另行冊立英明的君主,以取代姬鄭的衛國君位。
元咺領命回去,他也不希望衛成公繼續成為國君,到達衛國楚丘之後,便與群臣商議。
“國君在溫地訴訟失敗,天子已經批複了他的死刑,今天我奉了周天子的旨意,讓衛國選立賢德的新君主。”
於是便和群臣商議,共同推叔武的胞弟,名適,字子瑕,此人十分寬厚,可以立為國君。
元咺道:“立這姬瑕為君,符合‘兄終弟及’之禮。”
元晅和衛國君臣都害怕衛成公萬一沒死回來了怎麽辦?,於是,元晅提議,大家盟誓,不管姬鄭是否被處死,大家都不再擁護他為國君,奉舉公子瑕即位。
隨後元咺等人擁立姬瑕為衛國國君,史稱“衛中廢公”。
元晅任命為丞相,並有司馬瞞、孫炎、周歂、治廑一班文臣武將輔佐。衛國的新政權,大致已定。
元晅隨後派人前去溫邑,回稟晉文公,國內姬瑕繼位,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千萬別放姬鄭回國,做好是殺了他,永絕後患。
晉文公也記恨衛成公,這玩意兒不識好歹,衛國換個國君最好,於是答應了元晅,定然讓衛成公死在雒邑。
周襄王處理完所有事務,立即返回雒邑,晉文公找到先蔑,告訴他,你帶上太醫,找個機會把姬鄭毒死算了,事情要機密,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先蔑領命而去,押送衛成公前往雒邑接受審判,而晉文公留在溫邑繼續處理政務。
晉文公立即召集諸侯在溫地舉行會盟,其實這次會盟主要是為秦國加入舉行的,溫地會盟是踐土會盟的加強版,秦晉並且聯合發表盟誓,秦晉結為軍事同盟。
從今以後,晉國出兵,秦國協助,秦國出兵,晉國協助,兩國軍隊高度合作。
然後晉文公對眾諸侯道:“寡人如今是方伯諸侯長,假王命斧鉞,奉天子之命,專事征戰討伐一切不軌諸侯。
現在仍舊有許國許僖公不知悔改,一心奉楚國的命令,不尊王,不同中原諸侯通好。
王駕這次駕臨巡視溫地,諸位諸侯立即前來朝覲,謹遵周禮禮法,而許國賞賜穎陽近在咫尺,許僖公卻置若罔聞,裝傻充愣不來朝覲周天子。
許國國君欺君罔上,寡人決定偕同諸君對許國興師問罪,討伐許國,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看到衛成公的下場,誰都不敢得罪晉文公,立即高聲回答:“願遵從盟主的命令,起兵討伐許僖公。”
公元前632年十一月,以晉國軍隊為主,晉文公集合了齊、宋、魯、曹,蔡、陳、秦、莒、邾九國諸侯,率領聯軍一路直奔許國都城穎陽。
隻有鄭文公前來向晉文公告假,晉文公原本就是第一個背叛齊國,與楚國結盟,是楚成王的鐵杆粉絲,如今因為城濮之戰楚國戰敗,懼怕晉文公找他算賬,所以才趕緊依附晉國。
當他看到晉文公討伐處置曹、衛兩國國君,並非全是尊王攘夷,而是有泄私憤之嫌,並且直接廢掉衛成公,鄭文公心中頗有不平,暗心中暗自思量:“這曹衛挨揍,不就是當年晉侯逃亡時,他們沒有好好招待他,現在是公報私仇來了。
問題是自己當年也曾對他失禮,拒絕收留重耳,並且還派兵殺他,當時踐土會盟說好的恢複曹衛國君政權,還給他們土地,現在衛成公被廢,曹國領土尚未歸還給曹國。
晉文公肯定不不會忘了同鄭國的那段舊事,於是晉文公和叔詹商議,咱們不能一棵樹上吊死,不如留下楚國這條後路,萬一將來晉文公找鄭國麻煩,也有楚國做依靠。”
上卿叔詹見到鄭文公又要砌牆,想在晉楚之間走鋼絲,現在要背棄晉國,立即勸阻道:“主公不可啊!鄭國在衡雍已經和晉侯談妥,說好了既往不咎!
那晉文公知道鄭國的戰略要地,遏製楚國的前哨,隻要我們斷絕和楚國關係,晉文公就不會動手攻打鄭國,主公此時千萬不要有二心,你這樣來回橫跳,搞不好會身敗名裂。”
鄭文公卻不聽叔詹勸說,然後派人在鄭國國內四處造謠,說是鄭國國內發生瘟疫疾病,請求國君立即回國祭祀神靈,拯救萬民。
然後鄭文公立即前去求見晉文公,以國內發生疫情,自己必須親自祈禱神靈為名,辭別晉文公提前返回鄭國,沒有跟隨晉文公伐許。
鄭文公回國後,火速派人捎信給楚成王,告訴楚成王:“晉侯攻打許國,乃是惱恨許國親近貴國,已經率諸侯前去興師問罪。
我和楚國乃是盟友,豈能幫助晉文公,所以寡人不敢派兵前去,但是鄭國勢單力薄,如果不救許國,楚國聯盟將會崩塌,望楚王親率大軍救援許國,對抗晉文公。
歡迎閱讀下一章,晉文公伐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