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晉文公斷獄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A+A-


    周襄王表麵上是接受諸侯朝拜,風光無限,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給晉文公站台而已。
    等到典禮完畢之後,晉文公立即向周襄王參奏衛國國君衛成公,
    衛成公昏庸無道,不尊王在先,後將姬叔武殺害在後,如此不仁不義之人,定要嚴懲不貸,希望周襄王下令徹查此事。
    周襄王點頭同意,於是讓晉文公負責調查衛國血案,並讓卿士王子虎協同晉文公審理衛國一案。
    晉文公於王子虎來到晉國大營,賓主按順序落座,然後派人以周天子之命傳訊衛成公。
    不多時,衛成公被侍衛押來,晉文公直接給衛成公換上囚服,以表示侮辱衛成公,此刻衛大夫元咺也被請到這裏了,卻可以坐在下垂手。
    王子虎一看情景立即勸諫晉文公稱:“這君臣不能當麵對峙,國君被押,臣子坐著,這有失禮法,不如讓人代替衛成公辯護。”
    晉文公同意,於是便叫衛成公押在廊房等候,寧俞負責守護衛成公,衛成公委派鍼莊子代替自己前去辯護,跟元咺對質,士榮則代表衛國司法刑律的官員,負責最終判定。
    晉文公告訴元晅,你有什麽就說什麽,不害怕,有周天子給你做主。
    元咺聽到晉文公如此暗示自己,自然是心領神會,於是開始將當初從衛成公昏庸無道,於楚國聯姻將妹妹嫁給楚王,然後竟然擁護楚君為王。
    到了晉文公盟主討伐衛國無道,他毫無擔當,竟然舍棄都城逃到襄牛,當初衛成公貪生怕死,留下姬叔武守護都城,囑咐太叔留守國政,可以取代自己為君。
    姬叔武恪守禮法,隻肯幫助哥哥衛成公暫時理政,就連上朝時候,都坐在偏座,以表示自己沒有篡位之心。
    再後來,衛成公流亡陳國,我和叔武祈求晉侯赦免衛成公罪狀,允許其回國繼位。
    誰知道他竟然構陷我們謀反,先殺我子元角,再回都城殺太叔,還要殺我滅口,幸虧我及時逃走,要不然就被他殺害。
    晉侯乃是天下盟主,踐土會盟說的清清楚楚,諸侯國恪守周禮禮法,不得至親骨肉相殘。
    衛成公姬鄭昏庸無道,殘暴不仁,無端誅殺胞弟及衛國卿士,實乃十惡不赦,桀紂在世,請周天子和晉侯為正禮法,以律嚴懲姬鄭。
    晉文公厲聲道“元晅大夫所言非虛,你們衛國人有何反駁”。
    鍼莊子趕緊說道:“啟稟晉侯,元晅所言確有此事,但是這都是公子歂犬從中進獻讒言,造成我們國君的誤聽,然後造成誤會,這不能算在我們國君頭上。”
    元咺怒道:“公子歂犬一開始就和我商議,要擁立太叔為君,倘若當時老夫聽了公子歂犬的主意,姬鄭豈回國為君?
    我當初仰慕體諒太叔愛兄之仁德,所以當即拒絕了公子歂犬的要求,不料他惱羞成怒,反咬一口。
    姬鄭如果沒有猜忌太叔謀反意思,公子歂犬的誹謗,他自然不會聽取,我派兒子元角去陪從主公,正是要表明自己的心跡,防止有人從中挑唆,本是一片好意。
    誰料到姬鄭不分青紅皂白,將我兒元角殘忍殺害,又提前回到都城射殺太叔,實乃罪不可恕。”
    士榮立即打斷元晅道:“元晅心懷殺子的怨恨,狀告國君不是為太叔,而是為了私仇。”
    元咺說:“‘殺子是私怨,守衛國家是大事’我雖不好,卻不敢以私怨荒廢大事。
    當時太叔報信致晉侯,請求恢複他兄長的君位,我們二人一心擁護國君回國,太叔卻慘遭殺害,難道這不是事實嘛。”
    士榮狡辯道:“太叔沒有篡位的心思,我們主公已然明察,他慘遭公子歂犬的毒手,這不能算到國君頭上。”
    元咺道:“就算主公知道太叔沒有篡位的心思,就應該知道公子歂犬的話是奸邪之言,就該以律嚴懲,怎麽能聽信公子歂犬之言,提早動身回國?
    等到入國返回都城,又命令公子歂犬先行進入都城行凶,這分明是國君要借刀殺人,讓公子歂犬弑殺太叔,以逃避自己罪責,其心可誅。”
    鍼莊子自覺理虧,便低頭不語。而士榮反駁道:“太叔雖遭冤枉被殺,但是太叔是臣,國君是君。
    自古以來,為人臣被君枉殺的,多不可勝數,何況國君已經將公子歂犬處以極刑,又讓太叔以國君之禮厚葬,也算是賞罰分明,怎麽還要追究他的罪過呢?”
    元咺說:“當年暴君夏桀枉殺大夫關龍逢,商湯滅掉夏桀,商紂王枉殺王叔比幹,先祖武王討伐滅掉商紂王。
    商湯和武王,同是夏桀與商紂王的臣子,就是因為看到忠良枉受冤屈,所以發動正義之師,討伐誅滅無道君王,來安撫天下百姓。
    而太叔是國君兄弟,又有攝守保護國家的功勞,可比關龍逢,比幹。而國君不過是個諸侯,上聽命於天子,下聽命於方伯,怎麽能和擁有四海的夏桀,商紂王相比,他們二人枉殺大臣都得到嚴懲,你姬鄭怎麽能免罪?”
    士榮被元晅懟的啞口無言,又繼續狡辯道:“不管怎樣,你也是衛國臣子,當一心為主,你卻以下犯上,以臣告君,是不忠不義,理應治你的罪”。
    這個士榮一看說不過元晅,開始無理耍賴。
    元咺道:“君主有錯,理應直言不諱,這才是忠臣所謂!忠臣保社稷,隻有你們這些奸臣,才會不辨黑白,跟著國君為非作歹”。
    晉文公眉頭緊皺,聽完三人辯論,於是回頭對王子虎道:“特使大人,我看看士榮、元晅各執己見,相互辯駁,誰是誰非已經明了。
    衛侯姬鄭是諸侯,天子之臣,他沒有擅自誅殺宗親和三公特權,很顯然這次訴訟姬鄭敗訴。
    衛國朝堂君臣昏庸無道,不但是國君昏聵,還有就是奸臣當道,如今案子已經明了,那就先懲罰衛國的奸臣,以正國法。”
    晉文公道:“來人啊!凡是跟隨姬鄭的人,全部斬首示眾。”
    王子虎大驚,趕緊勸阻道:“晉伯且慢,我聽聞大夫寧俞乃是有名的仁德賢良之士。
    這次衛國之亂,寧俞曾經往返都城和陳國之間,調解姬鄭和叔武兄弟君臣之間矛盾,無奈衛侯昏聵,不聽他的勸諫?
    況且這場官司不牽連寧俞不,殺他不合禮法。我看這個士榮主管刑律,代為衛國士師,卻偏袒姬鄭,徇私枉法,斷案不明,理應給予嚴懲。
    至於鍼莊子代替姬鄭辯護,卻能夠實話實說,理虧之時一言不發,能夠認罪,可以對他從輕發落,至於何種處罰,煩請晉伯斟酌!”
    晉文公點頭同意,於是決定將士榮斬首示眾,而鍼莊子受肉刑砍掉雙腳,寧俞暫且赦免不予追究。
    歡迎閱讀下一章,溫地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