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郤缺伐蔡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鬥克和公子燮見事情敗露,自知無法抵擋成嘉,潘崇和鬥越椒三路大軍,於是和公子燮商議。
咱們孤注一擲,挾持楚王,逃往商密,我和秦國有些交情,咱們去秦國讓秦康公出兵幫助咱們,以成嘉,潘崇和鬥越椒謀反為由,再以楚王名義討伐他們,大事可成。
公子燮點頭同意,於是他們二人挾持著楚莊王,在夜色的掩護下,突破了成嘉軍隊的包圍圈,一路向商密方向逃竄。
當鬥克和公子燮的隊伍行至廬地時,廬邑大夫廬戢梨和叔麇得知楚莊王被鬥克挾持,於是兩人商議,決定設計營救楚莊王。
於是他們假意迎接鬥克和公子燮,以豐盛的酒食招待。鬥克和公子燮原本就是酒囊飯袋之人,於是放鬆了警惕,在酒宴之上喝得酩酊大醉。
當天深夜,廬戢梨和叔麇趁著鬥克和公子燮睡著之後,發動襲擊,鬥克和公子燮聽到喊聲大驚,於是拿起寶劍抵抗,最終被廬戢梨和叔麇殺死。
廬戢梨和叔麇來到關押楚莊王的大營,將楚莊王解救出來,然後送回郢都,半路上正好遇到成嘉和潘崇等人,雙方交接完畢,成嘉大大獎勵了廬戢梨和叔麇,然後護送楚莊王回到郢都。
成嘉,潘崇和鬥越椒立即逮捕了和鬥克,公子燮的家人,以及和他們相關的謀反涉案人員,全部處死。
鬥克之亂被成功平息,但是成嘉卻傷勢嚴重,原來刺客那把劍上有毒,兩個月後,成嘉傷勢複發毒發身亡。
而太傅潘崇年事已高,也一病不起,兩人一前一後去世,留下楚國兩個重要位置。
楚莊王被鬥克和公子燮劫持,到最後被解救,然後成嘉等人又誅殺鬥克和公子燮,這些事情發生楚莊王作為楚王,卻毫無辦法阻止,甚至誅殺鬥克和公子燮等人,都是事後匯報給楚莊王的。
楚莊王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不是傻子,他知道,現在楚國軍政大權都在鬥氏手裏,自己完全就是一個傀儡,長久下去,自己早晚被廢。
由於成嘉和潘崇去世,令尹和環列之尹兩個重要的位置留下空缺,這又成了楚國權臣鬥般和鬥越椒,蒍賈之間展開的爭奪。
鬥越椒雖然年紀輩分不大,但是成大心和成嘉都比他還小,兩個人輪番做令尹,鬥越椒雖然已經是楚國大司馬,但是楚國令尹才是主管國政和軍政的一把手,而如今的大司馬,莫敖隻是輔佐令尹而已。
鬥越椒對於不能任職令尹,自然是心有不甘,但是成大心輔佐楚穆王奪位有功,所以令尹在成大心和弟弟成嘉直接傳襲,鬥越椒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不同了,成大心沒有子嗣去世,成嘉也沒有子嗣,鬥越椒立即出來爭取令尹一職。
而蒍賈可算是楚成王時期的老臣,他是老太傅蒍呂臣的兒子,此人精於心計,聰明絕頂,曾經十二歲時候就預測了成得臣的結局。
他如今也算是三朝老臣 自然也有能力出來競爭令尹,但是他知道自己沒戲,因為一個外姓肯定競爭不過鬥氏,但是仍舊可以利用鬥越椒和鬥般直接競爭關係,
蒍賈找到鬥般,答應鬥般幫助他獲取令尹之位,但是作為回報,鬥般坐上令尹之後,提拔他為環列之尹,鬥般立即答應蒍賈,相互幫忙。
隨後蒍賈聯絡了郢都朝臣,讓他們以鬥般乃是子文之後,頗有子文的賢良,並且輩分和能力都高,擁護鬥般子揚為楚國令尹。
楚莊王心說反正都是鬥氏,誰做令尹都一個德行,讓你們自己人鬥去吧!於是任命子揚為令尹,而鬥般卻沒有依照約定,提拔蒍賈為環列之尹,隻是任命他為工尹。
因為鬥般知道,潘崇雖然死了,但是太傅位高權重,他不敢得罪潘氏,而把環列之尹的職務由潘崇的兒子潘尪繼承,這引起了蒍賈的極度不滿,於是兩人產生矛盾。
公元前612年夏,蔡莊侯去世,其子姬申繼位,史稱“蔡文侯。”
蒍賈向楚莊王進言,晉國先後在新城和扈地舉行會盟,試圖組建聯軍討伐楚國,所以我們不能勢弱,否則楚國將會逐漸失去威望。
加上楚國境內百濮,群舒,巴國,以及江南淮夷組成,一旦楚國處於弱勢,這些部落將會趁機作亂。
現在蔡莊侯去世,蔡文侯繼位,正是我們楚國拿蔡國立威的時候,建議出兵討伐蔡國。
楚莊王道“蒍賈大夫所言極是,子揚,這次討伐蔡國,勞駕您走一趟吧!”。
鬥般領命帶著楚國軍隊來到蔡國,蔡文侯一看楚國大軍來臨,趕緊開城迎接鬥般,他告訴鬥般,蔡國一直都是蔡國盟友,之前都是迫不得已和晉國結盟。
你沒看趙盾主持扈地會盟,討論聯軍伐楚,而我們蔡國都沒參加,我們蔡國願意和楚國結盟。
鬥般大喜,於是蔡國立即和鬥般結盟,背棄晉國。
消息傳到晉國,趙盾大怒,上次扈地會盟,蔡國就沒來,原來是蔡國又背棄晉國,這玩意看來不打是不行了。
公元前612年七月,趙盾任命郤缺為主將,臾駢為副將,出兵兩萬討伐蔡國。
蔡文侯一看情景不妙,立即求援楚莊王,楚莊王於是召開朝議,再次任命鬥般為主將,前去救援蔡國。
等到鬥般大軍集結完畢,然後準備出征時候,蒍賈找到鬥般,告訴鬥般,此次討伐將軍點到為止,最好不要和郤缺交戰。
鬥般詢問是何緣故,蒍賈告訴他,咱們楚國從春季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下雨,如今是赤地千裏,溝壑幹裂,苗禾枯萎,今年搞不好顆粒無收。
如果楚國大旱饑荒,晉國一定會聯合中原國家,拒絕出售糧食,到時候再加上國內百濮,群舒,淮夷就要作亂,楚國危矣。
此次去蔡國,陳兵邊境,恐嚇晉軍即可,萬一嚇不到咱們就撤,保存實力。
鬥般點頭同意,於是率軍而去,郤缺看到鬥般將軍隊駐紮在楚國和楚國邊境,就料定楚國這次仍舊是觀望狀態,有可能不敢和晉國交戰。
郤缺立即親率大軍和鬥般對峙,另一麵讓臾駢率軍攻打蔡國都城,蔡文侯一看鬥般並不出兵救援,於是立即放棄抵抗,請求與晉國結盟。
郤缺於是和蔡文侯簽下城下之盟,蔡國轉頭背棄蔡國,轉投晉國懷抱。
歡迎閱讀下一章,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