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唐兵部增設軍醫署,開啟戰場救援新篇

字數:3688   加入書籤

A+A-


    國子監的那場風波,在武媚的鐵腕與智謀之下,如同洶湧潮水漸漸退去,終是趨於平靜。朝堂之上,原本緊繃得似要斷裂的氛圍,也隨之稍稍舒緩。然而,這場風波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眾人的心間,讓所有人都深切地意識到,大唐若想長久地屹立於天下,實現長治久安,改革已然是迫在眉睫,容不得絲毫拖延。
    這一日,暖煦的陽光透過雕花精美的窗欞,絲絲縷縷地傾灑在太極殿那光亮如鏡的金磚之上,映出一片耀眼奪目的金黃。殿內,早朝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大臣們依照次序,一一上前奏報著各項事務。他們的聲音或沉穩、或激昂,在這空曠的大殿內回蕩。待眾人發言皆已完畢,兵部尚書林羽,身姿挺拔如鬆,身著威嚴的官服,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向前踏出一步。他雙手抱拳,身姿微微下躬,極為恭敬地向李治和武媚行了一禮。
    林羽自擔任兵部尚書一職以來,便全身心地撲在軍事體係的完善與革新之上。他日夜鑽研,對軍中的大小事務了如指掌,猶如熟悉自家後院一般。此刻,他神色凝重,仿若背負著千鈞重擔,目光卻堅定得如同寒夜中的北極星,沒有絲毫動搖。他微微啟唇,聲音清晰而有力地緩緩響起:“陛下,娘娘,臣近日來反複思索,寢食難安。此次國子監發生的鬥毆事件,致使兩位公子重傷身亡,這一慘痛悲劇,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進臣的心窩,讓臣深刻且痛徹地意識到緊急救治的關鍵意義與重要性。推而廣之,在那殘酷無情的戰場之上,將士們懷揣著一腔熱血,舍生忘死,奮勇拚殺,隻為守護我大唐的疆土與尊嚴。可他們一旦受傷,若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妥善且有效的救治,那將白白犧牲眾多英勇無畏之士。這不僅是一條條鮮活生命的消逝,更將大大折損我軍的戰力,對戰事的勝負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甚至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故而,臣在此鬥膽懇請陛下與娘娘,在兵部增設軍醫署,專門司職戰時急救,為我大唐的將士們築牢生命的防線。”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猶如炸開了鍋一般,議論紛紛。支持改革的大臣們,眼中刹那間閃過一絲驚喜的光亮,那光亮仿若夜空中突然綻放的璀璨煙花。他們紛紛下意識地點頭,以這種無聲卻有力的方式,表示著對林羽提議的讚同。太子李賢,更是目光猛地一亮,那眼神中透露出的興奮與期待,仿佛看到了大唐軍隊未來的輝煌。他一直以來都密切關注著軍事改革,對軍事發展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深知軍醫署的設立,對於提升軍隊戰鬥力而言,猶如一場久旱後的甘霖,意義非凡。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向前邁出一步,聲音洪亮且充滿激情地說道:“父皇,母後,兒臣認為林尚書所言極是,實乃高瞻遠矚之策。我大唐軍隊南征北戰,曆經無數艱難險阻。若能在戰場上為將士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治,那無疑是給他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這不僅能大大降低傷亡率,減少我軍無畏的損失,更能極大地提升士氣,讓將士們在戰場上毫無後顧之憂,奮勇殺敵,從而增強我軍的整體戰鬥力,為我大唐的開疆拓土、保家衛國奠定堅實基礎。”
    然而,反對改革的保守派大臣們,聽聞此言,卻紛紛麵露難色。他們的眉頭緊緊皺起,仿若被千斤重擔壓著,難以舒展。左武衛大將軍張猛,更是滿臉的不讚同,他皺著那猶如溝壑般的眉頭,大聲地說道:“林尚書,你這想法聽起來確實不錯,可增設軍醫署,談何容易?這其中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何而來?如今國庫本就因為諸多事務而緊張,哪還有閑錢來搞這些看似無用的新花樣?而且,軍中向來有自己的醫療體係,雖說稱不上完美,但也一直運轉至今,何必再費如此大的周折,多此一舉呢?”
    林羽早料到會有這般質疑之聲,他神色鎮定自若,仿若一潭平靜的湖水,沒有絲毫波瀾。他再次恭敬地行禮後,有條不紊地說道:“張將軍所言,並非毫無道理。如今軍中的醫療體係,大多隻是進行簡單的包紮處理,一旦遇到重傷士兵,往往隻能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生命消逝。而設立軍醫署,意義重大。它可集中力量培養專業的軍醫,為他們配備精良的醫療器具和充足的藥品。平日裏,軍醫們可深入軍中,普及急救知識,讓將士們掌握基本的自救與互救技能;戰時,他們便能迅速奔赴戰場,憑借專業的醫術,為受傷將士提供及時、專業的救治。至於張將軍所擔憂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問題,臣已深思熟慮許久。在人力方麵,可從太醫院抽調經驗豐富、醫術精湛的太醫,再從各地選拔那些醫術高超之人,將他們集中起來進行係統培訓。物力和財力方麵,可先從部分軍餉中,合理地撥出一小部分,作為啟動資金。同時,朝廷可發布告示,廣而告之,鼓勵民間醫者投身軍中,為保家衛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於那些慷慨捐贈藥材和醫療器具的商戶,朝廷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以此激勵更多人參與。如此這般,假以時日,軍醫署必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成為我大唐軍隊的堅實後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羽這一番有理有據、條理清晰的陳述,仿若一陣強勁的春風,吹進了不少原本心存疑慮的大臣們的心中。他們紛紛陷入了沉思,腦海中不斷權衡著利弊。武媚微微點頭,那優雅的動作中透露出對林羽言論的認可。她的目光輕輕轉向李治,眼中滿是詢問之意,似乎在等待著李治的決斷。李治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凝重,他思索片刻,仿若在心中反複斟酌著每一個字。隨後,他開口道:“林愛卿所言,甚合朕意。如今我大唐邊疆,時有戰事發生,將士們的安危,直接關乎國家的存亡。增設軍醫署,確實是利國利民之舉。眾愛卿,可有異議?”
    見皇帝已然明確表態,支持改革的大臣們頓時紛紛響應,他們的聲音整齊而洪亮,高呼萬歲,那聲音仿若洶湧的浪潮,在大殿內久久回蕩。保守派大臣們雖心有不甘,滿心不情願,但在這朝堂之上,麵對聖意,他們也不敢公然違抗,隻能暗自歎息,默默默認。
    於是,在眾人的一番商議之後,兵部增設軍醫署一事,正式敲定下來。林羽作為兵部尚書,肩負起了親自負責軍醫署籌建工作的重任。從挑選合適的人員,到製定詳細周全的培訓計劃,再到籌備各類物資,各項事宜都在他的精心統籌安排下,有條不紊地穩步推進著。太子李賢,也對這一舉措全力支持,他時常放下手中的事務,與林羽促膝長談,商討籌建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為軍醫署的順利設立出謀劃策,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軍醫署的籌建工作穩步前行。各地的優秀醫者,聽聞朝廷的號召,懷揣著一顆報國之心,紛紛收拾行囊,奔赴長安。他們如同點點繁星,匯聚在一起,加入到軍醫署的籌備隊伍中。太醫院的太醫們,也展現出了無私的胸懷,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傳授給新選拔的軍醫們。在長安城內,一所專門用於培訓軍醫的醫館也順利建立起來。每天,從那醫館內都能傳出講解醫理的聲音,或沉穩、或激昂,還有演示急救方法時的動作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充滿希望的樂章。
    數月之後,軍醫署已然初見雛形。一批批經過嚴格培訓、醫術精湛的軍醫,帶著先進的醫療器具和充足的藥品,精神抖擻地奔赴各個軍營。他們在軍中積極開展急救知識講座,親自耐心地示範傷口包紮、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將士們圍在四周,聽得認真,學得仔細,眼中漸漸燃起了對自身安全保障的信心之火。
    而在那遙遠的邊疆戰場上,軍醫署的作用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一場激烈殘酷的戰鬥過後,硝煙尚未完全散去,受傷的將士們便被迅速抬到臨時搭建的醫療帳篷中。軍醫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救治工作。止血、包紮、縫合…… 他們的操作熟練而精準,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在他們的努力下,許多原本可能因傷勢過重而失去生命的將士,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看著一個個戰友在軍醫的救治下轉危為安,軍中將士們對軍醫署的感激之情,猶如滔滔江水,洶湧澎湃,溢於言表。而這股感激之情,也化作了強大的動力,讓軍隊的士氣大振,在後續的戰鬥中,將士們更加奮勇殺敵,所向披靡。
    隨著軍醫署在軍中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顯著提升。而這一切的起源,都源於林羽當初在朝堂上的那一番提議。他的這一舉措,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為大唐的軍事改革書寫了新的壯麗篇章,也讓大唐在繁榮昌盛、長治久安的道路上,又堅定地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
    喜歡醫途大唐請大家收藏:()醫途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