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鬆香豆腐羹和煙熏米皮卷(上)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酒足飯飽,宴席吃畢,壽星便要告辭。
那國王又上前跪拜壽星,求去病延年的方子。
壽星笑道:“我是來尋鹿的,沒帶丹藥。你已吃了我的仙棗做成的點心,以後善自保養,年壽無虞。”
那國王高興極了,連連道謝。
壽星出了東閣,回身謝了國王的招待。叫上白鹿,跨在它的背上,踏雲而去。
唐僧便說道:“徒弟們,收拾一下,咱們準備出發了。”
那國王卻苦苦挽留,求教治國的方法。
悟空隻勸他:“少貪色欲,多體恤百黎民百姓。”
國王又拿出兩盤金銀,捧給唐僧,說是路費。
唐僧自然是不要的。
國王沒了辦法,就命令擺駕。
請唐僧坐龍車,自己帶著滿宮的妃嬪和大臣跟在後頭,親自送唐僧出城。
出了宮門,城裏的老百姓也都跟著護送。
才出了城門,忽然聽到半空中一聲風響。
路兩邊落下一千一百一十一個鵝籠,籠子裏頭有小兒啼哭。
原本奉命守護的城隍、土地、揭諦、功曹,便都高聲叫道:
“大聖,我等蒙大聖吩咐,攝去小兒。如今大聖功成啟行,一一送來。”
那跟隨送行的眾人,聞言又都下拜。
城裏丟了孩子的人家,都跑出來認領小孩。
一時各人闔家團圓,歡歡喜喜。抱著自家的孩子,有的哭,有的笑,有的跳,有的叫。
唐僧被擁簇在人群之中,笑得合不攏嘴,比那找回小孩子的娘親還高興呢。
老百姓們都自發的喊著:“扯住唐朝來的爺爺,到我家奉謝救兒的恩情。”
一時之間無大無小,也都不怕唐僧這幾個徒弟相貌醜陋。
抬著八戒,扛著悟淨,頂著悟空,撮著唐僧,挽著朱圓圓。
牽馬的牽馬,挑擔的挑擔,一擁又回到了城裏。
那國王也無法下令禁止。
一時家家戶戶都開宴設席,輪不著請的,連夜做了僧帽、僧鞋、衣裳、襪子,裏裏外外大大小小都來相送。
唐僧師徒吃了東家吃西家,吃了南家吃北家,如此耽擱了又有個把月,這才被老百姓放出城去。
出城的時候,一行人都換上了簇新的衣服,暖暖和和的。
唐僧騎在馬上,嘴角咧著,不知在想什麽。
他一向對合家團圓這件事,有著很深的執念。
此番救了不少鵝籠中的孩子,可以看出,唐僧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連老百姓留飯的事情,也沒有堅決的推辭。
反而由著徒弟們高高興興的去做客,吃了各家的席麵,好好歡慶了一段時間。
他在家家戶戶中穿梭,並不為吃席,隻為看一看那些孩子。和眾人一起感受闔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朱圓圓把這一切看在眼裏,不由得對唐僧的身世,多了幾分感傷。
都說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唐僧看起來雖然無欲無求、四大皆空。但從他的許多次忘情的舉動,卻都能看出來,早年失去母親和父親的事情,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內心深處是無比渴望能夠和家人團聚的。
朱圓圓覺得,雖然這件事情,幾乎已經成了奢望。但唐僧多次提出,他的母親是失蹤了,而並不是像西遊記的原著中所說的——上吊自殺。
這件事說不定還有轉圜的機會。
盡管這機會微乎其微,極其渺茫。
朱圓圓抓了抓腦袋:到底為什麽會有這種出入呢?找個機會問問唐僧才行。
師徒一行人離開比丘國,繼續往西。
不知不覺,又過了冬殘春盡,乃是一年夏天。
這時節景物芳菲,前麵又見一座高山峻嶺。
那山上是一片密密的黑鬆大林,唐僧越走越害怕。忍不住說道:
“悟空,咱們方才翻山,已經路徑崎嶇,好容易過了山路,怎麽又遇到這深黑的鬆林?一定得當心呀。”
悟空滿不在乎的說道:“怕什麽?”
唐僧卻道:“這是說哪裏話?不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咱們一路上走過許多處鬆林,不像這林一般深遠。”
悟空隻管不怕,用金箍棒劈開大路,引唐僧一路往西。
又走了大概半天的功夫,眼看這森林沒有盡頭。唐僧忍不住說道:
“悟空,咱們就在這裏歇歇吧。讓馬歇歇腳。為師肚子也餓了,咱們弄點齋飯吃吃。”
八戒一聽這話,自然是舉雙手雙腳的讚成,連忙扶著唐僧下馬,說道:“師傅,餓了不早說。徒弟也餓了。”
朱圓圓道:“在這鬆林休息正好,用這鬆枝燒火做飯,那食物都有一股清香。師傅就等著吃好吃的吧。”
唐僧又呼喚道:“悟空!”
“怎麽了師傅?”
“此間雖然清雅,到底是山路崎嶇,為師總怕前方有些凶險,你再去探探路吧。”
悟空有些無語,不過既然唐僧提出來了,他還是任勞任怨的答應了一聲,說道:“師傅,在此稍坐一會兒,老孫往西看上一圈兒,很快回來。”說著,腳尖兒點地就飛走了。
朱圓圓道:“師傅,稍等一會兒,飯馬上就好。”
沙悟淨便在周圍撿了一些幹枯的鬆枝和鬆針,用來燒火。
朱圓圓把小陶鍋掏出來,又從香囊裏找出藕、青瓜等新鮮的食材,打算就這鬆林就地取材,做一個鬆香豆腐羹和煙熏米皮卷。
八戒把馬拴在了樹上,嘴裏說著幫忙找柴火,其實溜溜達達的,不幹正事。到處去摘花,或者撿些野果子閑耍。
朱圓圓看穿了八戒想偷懶,偏偏不讓他如意,便吩咐道:“豬哥,你不用幫忙撿柴火。去收集一些新鮮幹淨的鬆針,我要煮湯給你們喝。”
八戒“啊”了一聲:“鬆針煮湯能好喝嗎?”
喜歡我在西遊,靠美食殺穿請大家收藏:()我在西遊,靠美食殺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