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大餐來了
字數:4375 加入書籤
1995 年,三田正悄然醞釀著一場汽車工業的變革。
彼時全球汽車市場仍被傳統燃油車主導,尾氣排放與燃油消耗問題逐漸引發關注,而電動車技術尚處萌芽階段,續航與成本瓶頸難以突破。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田工程師團隊已秘密啟動 “g21 項目”,目標是打造一款 “21 世紀的全球戰略車”,混合動力技術成為核心方向。
當時的三田社長奧田碩提出 “要創造出油耗比現有車型低一半的汽車”,這在業內看來近乎天方夜譚。
研發團隊麵臨著諸多難題:如何讓汽油發動機與電動機無縫協同?
如何解決電池體積過大與續航不足的矛盾?
他們在靜岡縣的試驗場反複測試,僅混動係統的動力分配邏輯就經曆了 3000 多次調整。
1995 年的三田車間裏,原型車的組裝還依賴手工調試。
工程師們用膠帶固定臨時線路,在儀表盤上貼滿測試數據貼紙,每天記錄不同轉速下的能耗曲線。
彼時他們用於汽車的鎳氫電池技術剛起步,團隊不得不與鬆下合作,定製能承受頻繁充放電的電池組,僅電池冷卻係統就推翻了 17 版設計方案。
這一年,三田內部對混動技術的爭議從未停止。
售部門擔憂高價技術會讓消費者卻步,生產部門抱怨複雜的雙動力係統難以量產。
但在技術人員的堅持下,第一台搭載 ths三田混合動力係統)的試驗車已能實現市區工況下百公裏油耗 5 升的突破,這在當時的燃油車普遍油耗 10 升以上的時代,無疑是革命性的進展。
1995 年底,三田已為混動係統申請了 200 多項專利,那個後來改變世界的名字 ——“普普斯”,正在研發圖紙上逐漸清晰。
一場關於汽車能源的變革,似乎正從準備從小日子的愛知縣的工廠走向世界。
但是,正當他們準備采購原材料,準備量產的時候。
社長助理慌張的跑進來,“社長,大事不好了。”
“急什麽,慌慌張張何體統。”
“說吧,發生了什麽事。”
“社長,鎳礦的價格從1萬美元漲到500萬美元一噸。整整漲了500倍。”
“什麽?”
社長猛然站起來,把椅子也帶倒了。
“這是哪裏的報價,這麽離譜。”
“我們聯係了所有的鎳礦企業,他們的報價出奇的一致。”
“我懷疑是有人知道我們在開發混合動力汽車。”
“故意針對我們。”
其實還真冤枉肖愛國了。
他隻是要推出新產品而已。
“難道世界上就沒有鎳礦了嗎?”
“有,但是除了這些鎳礦外,根本沒有開發價值,產量非常低。”
“如果是小規模試驗用沒問量。”
“但量產根本不可能。”
“你召集所有董事,我們馬上開一個會。”
二個小時後:
社長豐田章一郎將最新的成本報表甩在會議桌上,震得鎳氫電池樣品盒裏的電極片嘩啦作響:
\"看看這個!現在鎳礦價格也翻了500倍!我們的混動汽車成本已經失控!\"
“我們原來每輛車的定價才4萬美元。”
“但如果接受現在的價格,那我們光是電池就要24萬美元。”
“馬上重新尋找新的礦產。”
一個董事搖搖頭。
“先不說能不能找到,要花多久才能找到?”
“而且能保證找到新的鎳礦後,別人還會以之前的價格賣給我們?”
“現在價格這麽高,價格肯定是跟行情統一的。”
“那換成鋰呢,”
“納呢”
“納密度太差了,不適合我們的汽車”
“也不行。”
“聽說漲到800萬美元一噸了。”
“聽說索泥前兩年和肖愛國簽了1萬美元一噸,我們還在嘲笑他們。”
“但沒想到現在竟然輪到自己被漲價了。”
“不能任由他們漲價。”
“我們要抗議。”
“對,我們的 鎳礦有一部分是來自大華國,我們可以向大華國投訴。”
很快,大華國就到到了抗議信。
……
大國華高層會議室為避免因審核不過關,特意模糊化。請自行腦補100字):“關於鎳礦提價到800萬美元,鋰礦提價至500萬美元一噸的方案,各位有何看法?”
財政部長:“這是好事,一旦提價,光是企業所得稅,每年就能增加至少8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這筆錢,足夠支撐三個五年計劃的科技研發投入!”
“可如此一來,國際輿論恐怕......”外交大臣眉頭緊鎖,
“歐盟和老鷹國必然會聯合發起反壟斷調查。”
“輿論?當他們不得不求我們時,那些抗議聲自然會消失。更何況——”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況且,錦秀集團承包了我們30年的礦產。”
“我們沒理由撕毀協議,而且這是和一個國王簽的協議。”
“這可是交外大事!建國的好處之一)”
工業部長沉吟片刻,提出擔憂:“可是,萬一三星、索尼這些企業一旦轉向其他鋰礦供應商......”
“沒有可是,肖愛國前幾年就已經控了全世界90之前有布局)的礦產和產能。產能是因為是國有,不能買)”
“除掉90,“剩下的鋰礦資源,要麽品質低劣,要麽在我的掌控範圍內。
“他們若敢另尋出路,大華國的專利大棒隨時落下!”
“他們走投無路才會來找我們。”
“但是我們的企業如果想進入相關行業,同樣會因提價後成本大增。”
財政部長這時又說:“這個好辦”
“提價後,他們無非是價格高了,老百姓買不起。”
“提價後的增加的稅收,我們可以拿出一部分做補貼相行行業之前大華國的新能源汽車,政府就有給他們補貼)。”
一天後,大華國商務部回話了,隻有一句話:
“鎳礦的價格是企業自行定價,政府無權幹涉。”
ps.下麵幾章還有個精彩的情節。之前的布局現在結果了,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