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賺錢的船票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漢城九星電子總部頂樓的玻璃幕牆外,黑雲壓城。
金宇中會長將未抽完的雪茄狠狠碾滅在龍形煙灰缸裏,火星濺落在鋪滿3g手機設計圖紙的檀木會議桌上,
“美華王國的肖愛國瘋了!800萬美元一噸的鋰礦!”
再加上卡脖子的鋰電池專利,3g手機專利,這分明是要把我們九星生吞活剝!\"
首席技術官崔成浩推了推金絲眼鏡,平板電腦上的專利比對圖泛著刺目的紅光,
“會長,我們最新研發的鋰電池技術,在電極材料配比、熱管理係統等七個核心領域,全部落入美華王國的專利陷阱。”
“更致命的是,他們上個月他們製定了專利法成立國家的好處之一),規定所有新能源專利糾紛必須在美華皇家法院仲裁。”
“屁話,他就是國王,他難道還能讓他輸?”
法務總監樸正勳猛地拍案而起,“這根本就是霸王條款!我們可以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申訴,揭露肖愛國的惡意壟斷行徑!”
“申訴?\"
財務官李在賢冷笑一聲,調出國際專利數據庫,
“看看這些數據:美華王國掌控全球92的3g通信專利、91的鋰電池製造專利,就連美華王國專利仲裁庭的首席大法官,都是肖愛國親自任命的堂弟。”
“我們去申訴,無異於羊入虎口。”
金宇中沉默良久,突然抓起桌上的衛星電話,“備機,我要親自去美華王國會會這個肖愛國。”
三天後,美華王國臨時官殿裏,肖愛國身著繡有大華國國徽的黑色西裝,指尖把玩著一枚鋰礦石打磨的戒指,
“金會長遠道而來,是為了專利授權,還是鋰礦采購?”
“肖先生,800萬美元一噸的鋰礦,已經遠遠超出市場合理範圍。”
金宇中強壓怒火,將一份行業分析報告推過檀木長桌,
“更何況,貴國的專利授權費高達每塊電池15,這讓三星根本無法......”
“市場?合理?”
肖愛國突然放聲大笑,身後的全息投影驟然亮起:
“金會長,當我們掌控著從鋰礦開采到電池製造的全產業鏈,所謂的"市場",”
“不過是我書寫的規則。”
“你知道我的3g手機賣多少錢嗎?”
“青春版2980美元,標準版3980美元,豪華版5980美元。
“即便你們加上專利費和鋰電池成本,利潤依然可觀。”
“算起來,800萬美元每噸的價格,讓你們的每台手機隻增加了500美元。
“500美元隻是銷售價格的10。”
“對比起來,我的這售價並不高。”
三星法務總監忍不住起身反駁:\"肖先生的做法,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反壟斷協議》!”
“現在是你們在求我賣給你們。”
“如果不賣給你們,”
“我們還可以獨占市場,賺更多的錢。”
“金會長有點遲疑,肖愛國也說得在理。”
關鍵這些專利實在繞不開。
交專利費,反而可以加快研發。
第二個吃肉。
也不是不行。
畢竟如果不買鋰礦,就生產不了鋰電池。
沒有鋰電池,就生產不了3g手機。
生產不了,何談貴?
肖愛國看到他們還在猶豫:“在美華王國,我的話就是法律。”
肖愛國眼神驟冷,鋼筆重重敲擊桌麵,
“要麽簽署專利授權協議,支付入門費和15專利費;
要麽看著九星的3g手機胎死腹中。
“哦,對了,”
“麻托羅拉改名)、西門爺、愛立信、索泥、東芝、諾大亞,他們全部都找我們合作。”
“你們誰第一個簽,第一個吃蛋糕的就是他們。”
“現在3g手機剛興起,市場非常大。”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金會長,你應該知道,拒絕合作的後果。”
“你看看市場,消費者願意為3g手機的先進技術和性能買單,而你們九星,現在連進入市場的門票都沒有。”
回到九星總部,金會長耳邊還響起肖愛國的聲音:
“這是一個有上百億部的大蛋糕。”
“就看你敢不敢吃了?”
“在科技戰爭中,勝利者,才有資格書寫曆史。”
“而現在,消費者用錢包投票,選擇了3g手機,淘汰了1g手機。”
“這是你們的機會,也是我們的機會。”
……
金宇中剛踏入會議室,李在賢就把一份成本核算表放在桌上:
“會長,按肖愛國的條件,我們每台手機毛利會壓縮到 38,但市場部預測全球 3g 手機年銷量將突破 2 億台,就算隻占 15 份額,年利潤也能達到 120 億美元。”
“利潤?” 旁邊的樸正勳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回複函摔得作響,
“他們的專利仲裁庭昨天駁回了麻托羅拉的申訴!”
“我們簽了協議,就等於把脖子伸進絞索!”
崔成浩推來新的技術報告:“但我們的實驗室昨晚有了新發現 —— 美華的熱管理專利有個微小漏洞,隻要投入 8000 萬美元研發,或許能在 14 個月後繞開。”
“14 個月?” 金宇中猛地扯開領帶,
“等我們繞開時,美華的固態電池都該上市了!
“他們還有幾百個專利,都能繞過?”
“你還不如說等20年後專利到期,我們再進入這個市場!”
崔成浩表情有點尷尬的閉了嘴。
李在賢突然站起來:“法務部算過,就算支付 15 專利費,我們的成本仍比西門爺低 7。”
“他們用三座鈷礦換配額,我們隻用現金,已經占了便宜。”
樸正勳還想說什麽,會議室的屏幕突然亮起 —— 諾大亞的 3g 手機廣告正在全球熱播,字幕顯示 “采用錦秀專利技術”。
金宇中抓起筆重重戳在協議上:
“崔成浩,明天帶團隊去美華對接技術”;
“李在賢,準備 10 億美元預付款;”
“樸總監,給美華法務部發確認函。”
他把筆扔給秘書:“告訴肖愛國,我們接受所有條件,但要求每月增加 100 噸鋰礦配額。”
樸正勳盯著他:“會長,這可是……”
“這是活下去的唯一辦法。” 金宇中打斷他,“3g 時代的船票,再貴也得買。”
ps.下章是針對國內的企業。想到是誰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