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密謀叛亂

字數:3122   加入書籤

A+A-


    一直在低頭思索的何必任歎了一口氣,說:
    “屬下確實也曾拿到過鄭元凱給的好處,可是,咱們在這不毛之地戍邊十餘年,家裏老人去世了都不能回去奔喪,這麽流汗流血,圖的是什麽?無非圖幾兩碎銀,讓自己的孩子老人日子過的舒坦一些。可是,這高笙書的心思不是放在如何擊敗柔然蠻夷,而是挖空心思斷了咱們的財路,屬下真咽不下這口氣。”
    施再彥也說:
    “趙大人,咱們這個指揮使在前方浴血拚殺,餉銀卻比大頭兵多不了多少,但一旦貽誤戰機,這天大的罪責就會落在咱們頭上。說起這好處,唯一的好處就是部隊有幾名缺額,咱們可以撈點好處。而看京城那些做官的,象戶部的郎官、主事,他們不用上前線,平常購買製作軍械物質、采辦糧草啥的,撈的好處還少啊?末將落一句話在這,如果那高笙書查到咱們六營,末將就反了他!”
    在旁的茅初善隻是九營負責作戰的左校尉,他聽著也叫嚷起來:
    “趙大人,末將雖不是指揮使,但手下也有幾百弟兄都會聽咱的話,隻要你一句話,咱的人就會順著你的指向殺向那裏,咱也認不得什麽大元帥,咱隻認趙大人!”
    眼見朱如宋等人群情激憤,趙友林心中暗喜,說:
    “諸位,本官也聽從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這個高笙書既非皇親,也無軍中戰績,就憑著幾手對弈的手段,就獲得了聖上的青睞,然後平步青雲。此次聖上點他為征討大元帥的時候,朝中重臣頗多非議,俱是認為他才不堪任。怎奈聖上一意孤行,還賜給高笙書國姓,一定要讓他做這個大元帥才罷。哎,不是本官非議聖上,隻是諸位與我肝膽相照,本官說了實情而已。”
    朱如宋說:
    “趙大人說的是,就是上回神秘穀大捷,還不是咱們將士拚命,才殲敵數千人,假如此戰是趙大人指揮,哪還會讓敵酋逃之夭夭?咱們都一把胡子的人了,也曾血染疆場,現在卻要聽那高笙書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兒指揮,現在更要被他秋後算賬,屬下想想都覺得窩囊。趙大人,你有啥主意,你就直說吧,咱們幾個都聽你的。”
    趙友林對著另外幾位虛指了一下,問道:
    “你們幾位呢,是不是和朱將軍一樣的心思?”
    何必任三人齊刷刷地起身致禮,說:
    “末將都聽趙大人號令!”
    “好,既然諸位都信得過本官,本官也和你們再透露一個消息,因為怕高笙書才不堪任,當朝恕親王總理大臣幾日前給本官發了密函,要求本官要對這個高笙書看著點,防止他借機排斥異己,擴大自己的勢力。如此看來,恕親王殿下真是有先見之明,原來丹宇大元帥在的時候,曾公開說過關於營官有吞吃空餉行為的,隻要真心悔改,可以既往不咎。
    “而這高笙書剛換了頭銜,就要舊事重提,這分明就是他要培植親信的手段。為了咱們大梁國的江山社稷,本官拚著老命也要和他好好論理一番,決不讓他的陰謀得逞。”
    看著幾位眼神裏似乎不甚堅決,趙友林又說:
    “本官在和你們諸位說罷,那新來的秦公公也對高笙書的非橫跋扈多有怨言。那日雲州城法場,秦公公作為監斬官,本來要公開處決延誤軍糧交割的奸商。可是,高笙書竟然縱容他家的潑婦大鬧法場,讓秦公公好生沒麵子。而且,秦公公還同本官說過,此次他還奉了聖上的密旨,說高笙書若有不軌行為,他便可會同本官拿下高笙書。”
    在高笙書打草驚蛇策略的威逼下,作惡多端,心中有鬼的趙友林慌不擇路,準備通過政變的手段拿下高笙書,為了這場政變的合法性,他又編造了秦午術身上所謂的密旨。朱如宋聽了頗為興奮,說:
    “秦公公身上竟還有密旨,這簡直太及時了,本來咱們拿下高笙書,還需趙大人對眾位將士費一番口舌,現在既然有了聖上的密旨,到時隻要讓秦公公對著眾位將士宣讀便是,誰還敢再有異議?”
    “朱將軍所言極是,隻要咱們的人製住了高笙書,然後趁著秦公公宣讀密旨之際,末將自會瞅準機會,一刀結果了這高笙書。到時隻要大家說他企圖頑抗,末將即使承擔一些罪責,也在所不辭。”
    茅初善趕緊對趙友林表忠心。趙友林大喜,說:
    “既然諸位都有這樣的意思,那咱們就好好分析高笙書這廝身邊的警衛布置,到時一旦出手,就要如泰山壓頂,讓高笙書插翅難逃。”
    何必任說:
    “根據中軍行轅警衛隊伍的安排,高笙書身邊共有兩個直屬大營3000餘人,末將和施將軍各統領一個大營,也有2000多人,還有茅校尉可以指揮的數百人,咱們與中軍護衛大營的兵力相當,如果想在急切之間拿下那高笙書,真是還有些難呢。”
    朱如宋道:
    “何將軍不必擔心,本將手下也有直屬衛隊1000餘人,還有雲嵐衛的項將軍與本將交情深厚,到時我自會說動他一起參與,他那2000餘人,便就是咱們的人。”
    趙友林起身踱步,過了一會,緩緩地說:
    “對那高笙書,咱們隻可智取,如果靠著這5000來人強攻中軍行轅,如果他們勉力抵抗,隻要支撐半個時辰,其餘各營必定知曉。如果那高笙書舉著帥旗,隻怕其他各營受他蠱惑,向著咱們的人攻擊,那咱們就有可能功敗垂成呢。況且,還有那段友山勇冠三軍,他所率領的幾個營,都是從各地調集過來不久,本官無法指揮他們啊。”
    “趙大人說得對,畢竟高笙書這廝是大元帥,很多將士都會受他蠱惑,末將的意思也是智取。趙大人,咱們是不是等著那高笙書離開軍營的時候,咱們再進行伏擊,趁他猝不及防之際,咱們拿下他。如果不能生擒,那就就地斬殺,反正咱們有聖上的密旨。”
    施再彥在旁獻計,趙友林一聽,頓時眉頭舒展開來,說:
    “施將軍此計大妙,都說虎落平陽被犬欺,隻要咱們調虎離山,就不怕那高笙書不著了咱們的道兒。”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