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校場點將
字數:3075 加入書籤
天剛破曉,晨曦的微光灑落在定州城中軍行轅外的校場上。這座校場方圓數裏,是當年韓國公魏金祥戍邊的時候擴建,這裏平常是邊關將士演練陣法的地方。上回,高笙書為了選拔敵後驍騎營,也曾在這裏讓那些弓馬嫻熟的將士進行過公開的演示。
隨著一陣響亮的號角劃破長空,原本還是寂靜無聲的校場頓時喧鬧起來。身披甲胄的將士們潮水般的從各個營帳湧出,紛紛奔向自己指定的位置。還有從一些從定州城外趕來的將士,他們也陸續都在校場外下馬,然後列隊緩緩地走向校場。隻見校場內旌旗招展,鎧甲如雲,一杆杆長槍的紅纓迎風飛舞,雪亮的槍尖在黎明的曙光中閃爍著冷冷地光芒。
隨著幾通鼓響,校場上眾位將士的眼光立刻齊刷刷地注視著校場中央的高台,今天,他們要聆聽邊關最高統帥的訓話。
這時,隻見數十名甲胄鮮明的健兒,簇擁著一位身著黃金鎖子甲,肩披紫色大氅,外貌俊朗的年輕將領,騎著一匹純白的駿馬緩步奔向中央的高台。這位年輕將領正是當朝景德帝禦封的征討蠻夷大元帥,笙親王高笙書。
高笙書來到高台下,飛身下馬,然後目不斜視,緩緩地走上高台,身後跟隨的楚中天和楊征北兩人,手中分別捧著尚方寶劍和大元帥的印信,也一起走上了高台。
這是高笙書擔任征討大元帥之後的首次校場點將,今天定州雲州一帶的八萬來名邊兵,除了一些鎮守關鍵關隘的人員,其餘能來的將士都來到了這座校場。高笙書從台上望去,台下雖然是千軍萬馬,旌旗蔽日,但整個校場秩序井然,鴉雀無聲。
根據高笙書的安排,他今天要在這裏公開宣布各旅指揮使的任命,以及各營指揮使的人選,有好幾名營指揮使被提拔到旅指揮使的位置,所以,相應空缺的營指揮使必須補充。
高笙書緩步走到高台中央,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
“眾位將士,蠻夷殘暴,多次入侵咱們大梁國土燒殺擄掠,咱們大梁子民不堪其苦,聖上身在京城,但心中一直掛念咱們百姓子民,所以命本帥擔任征討大元帥,並授本帥尚方寶劍。本帥既已來到邊關,決心與諸位弟兄們一道與那蠻夷決一死戰。本帥出兵之時,曾在聖上麵前立下軍令狀,不破蠻夷,誓不收兵!”
台下將士們聽到此處,都高舉拳頭,口中大呼:
“必勝!必勝!!必勝!!!”
等眾人呼喊了一陣子,高笙書猛地一揮手,台下頓時倏然無聲,高笙書繼續說:
“如今,咱們定州雲州邊關有八萬兵馬,可謂兵強馬壯,兵多將廣。為了更好的應對蠻夷的狡詐和陣型的多變,也更方便中軍行轅指揮作戰,本帥決定在各營指揮使之上增設七個旅指揮使,每個旅下轄八到十個營,這樣,咱的隊伍今後在進軍草原的時候,就能各自為戰,從而讓蠻夷防不勝防。現在,本帥宣布各旅指揮使的委任。
“第一旅指揮使,胡運超,下轄一營到九營;
“第二旅指揮使,何必任,下轄十營到十八營;
“第三旅指揮使,施再彥,下轄十九營到二十五營;
“第四旅指揮使,黃醇浩,下轄二十六營到三十四營;
“第五旅指揮使,楊征北,下轄三十五營到四十二營;
“第六旅指揮使,胡翰初,下轄四十三營到五十營;
“第七旅指揮使,趙勇高,下轄五十一營到六十營。
“各旅指揮使的職銜均是四品,本帥已呈報朝廷兵部和吏部。同時,本帥中軍行轅下設一個直屬護衛旅,下轄六十一營到六十五營,旅指揮使為楚中天……”
關於這些旅指揮使的人選,高笙書心中自有考慮。
胡運超本來就是西路行軍總管,他被派遣到後方屯田,其實是當初丹宇為了讓高笙書能直接掌兵,而對他做出貶低性的安排。不過,胡運超倒是規規矩矩,雖然趙友林對他也有拉攏,可他始終不為所動,最終沒有參與叛亂。
盡管胡運超也曾參與吞吃空餉,但高笙書明白水至清則無魚,吞吃空餉一向是邊關將軍撈錢的伎倆,如果對此事都揪住不放,那軍中很多將官都是打擊處置對象。而且胡運超在邊關鎮守多年,在軍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脈,所以,高笙書幾經考慮之後,這次對他重新啟用,把他安排到第一旅指揮使的重要位置。
而何必任和施再彥,這次對趙友林反戈一擊,向高笙書送了一個大大的投名狀,加上他們兩位也有一定的資曆,所以也被高笙書安排到旅指揮使的位置上。另外黃醇浩擔任營指揮使時間較久,指揮作戰時中規中矩,跟著胡運超屯田時,也是任勞任怨,平常軍中口碑甚好,高笙書雖然對此人不甚了解,但他也是從善如流,提拔了黃醇浩。
至於楊征北和楚中天,則是高笙書絕對信任的嫡係,自然得到了提拔,而胡翰初則是在軍中為數不多讀過好多年書的儒將,平常領兵作戰自有一套,況且他手下也有幾千人從雲頂山投軍的隊伍,高笙書自然要對他重用。不過,他在對三人提拔做出決定之前,他也征求了段友山的意見,段友山現在對高笙書可謂是唯命是從,他說:
“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此三人既是深得大元帥信任,那大元帥就不妨大膽啟用。況且老夫對此三人也曾暗暗端詳,他們雖然從軍的資曆嫩了些,但憑著他們對大元帥的忠心耿耿,今後假以時日,加以曆練,他們絕對都能獨當一麵。隻要大元帥決定任用他們,老夫出去自會多說他們的好處,不是老夫誇口,如果老夫說了他們的好,大家也沒人敢會對他們品頭論足了。”
有了段友山的支持,高笙書終於下了決心,任用了楊征北等三人。
關於趙勇高的任用,高笙書心中卻有疑慮,雖然趙勇高領兵布陣頗有章法,軍中將士口碑也是不錯,但高笙書對自己在雲頂山下遭襲一事仍然對他心存疑慮,可是,他身邊也無可用之人,最後,他還是下決心任用了趙勇高,不過,他暗中還留了一手,在任用趙勇高為七旅指揮使的同時,還任命了虎娃為七旅指揮副使。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