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澄如的擔心

字數:3451   加入書籤

A+A-


    清明節這天,剛過辰時,隻見八匹純白色駿馬,拉著一輛覆蓋著明黃色錦緞的車乘從皇宮緩緩而出。這是景德帝的龍輦,他已經好多年沒有出宮了。
    禦駕出行,非同小可,負責警戒護衛的京兆尹胡聰亞不敢怠慢,指揮數千名甲胄鮮明的禦林軍早在宮外等候多時,他們一見景德帝的龍輦,便齊刷刷地圍在龍輦周邊,保護著龍輦緩緩走過宮前街,向西郊走去。
    京兆尹胡聰亞和玄城縣令範嘉言早已命人沿路灑水靜道,因此路邊除了負責警戒的府兵,一路上並無閑人。
    景德帝今天要去西郊皇家陵寢祭拜先祖,澄如和澄歡、澄陽等幾個親王、郡王的車乘,以及高家皇親與幾個朝中重臣也跟著隨行,一路上浩浩蕩蕩,好不熱鬧。
    曹師堂也坐在澄如的車內,兩人就趁機分析宮中與朝廷近來的一些情況,澄如問:
    “舅舅,本王前些日子聽說父皇今年清明節要親自前往皇家陵寢,心中就有些詫異,往年這個差事都是委托本王或者英郡王澄陽去的,父皇今年為何一反常態呢?”
    曹師堂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殿下近來有沒有聽說宮中的一些情況?”
    “這個……這個郭公公近日沒到本王府上走動,本王近來也一直忙於連城、廣陵等幾個州郡災荒救濟事宜,所以,也沒有同郭公公遇上,所以,宮中最近發生了什麽,本王委實不是十分清楚。”
    “殿下現在公務繁忙,老夫十分清楚,不過,殿下現在既是總理事務大臣,這眼睛不能隻盯著那些瑣碎事務,聖上那邊你也要多多過問啊,萬一哪天聖上龍體欠安,殿下不可讓那誠郡王和英郡王撿了便宜啊。”
    澄如一聽,感覺曹師堂話中有話,就趕忙說:
    “舅舅,咱們之間想來都是有話直說啊,今日你是怎麽啦,有什麽話快快說來便是。”
    “嗬嗬,殿下不要心急,前些日子,我聽幾個宮人隱約傳出來,說宮中好幾個剛剛選秀入宮彩女都被聖上寵幸,聽說還有人懷了聖上的龍種呢。”
    按照大梁國的規製,後宮除了皇後,還有貴妃、美人、彩女和良人,良人屬於最低等次的嬪妃,她們在宮中還一起幹些雜務,所以,她們幾乎沒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寵幸,一般到了23歲之後,便會出宮。
    而彩人一般都是被選秀入宮後,還沒有受到皇帝的寵幸的嬪妃,但由於她們姿色出眾,所以,她們一進宮,大都便被冊封為彩人,平常在宮內也有自己專門的寢宮和月例。由於景德帝後宮也有數百的嬪妃,因此,許多一輩子沒受到寵幸的彩人都是鬱鬱而終。
    “舅舅,這是好事啊,一來說明父皇依然龍精虎猛,這是咱們做兒子的福氣。二來後宮彩人有了龍種,說明咱們高家人丁興旺,將來可造萬事基業啊。
    “嗬嗬,殿下恕老夫直說,殿下心裏想的真如殿下口中所說的嗎?”
    曹師堂的話讓澄如一愣,這話確實戳中了他的內心。他口口聲聲父皇龍精虎猛是他的福氣,可他心裏巴不得景德帝立刻一命嗚呼,自己就可以早一日穿上龍袍,指點江山。他說自己希望高家人丁興旺,可他下手做掉了丹宇,這邊還防著澄歡與澄陽,巴不得景德帝隻他一個後人。所以,他剛才脫口而出的話其實有些言不由衷,好似一個人說慣了謊話,一開口就不會說真話了。
    曹師堂的信息雖觸動了他的心事,但他麵上仍要裝出一副父慈子孝的樣子。不過,曹師堂這麽一問,他頓時明白不能再裝了,畢竟他最信任的就是眼前這位舅舅曹師堂。
    “舅舅,你的意思是?”
    “殿下不妨想想,這十餘年來,宮中從未傳出過貴妃美人懷上龍種的事,為何近期突然傳出這樣的事呢?”
    “嗯,是不是那個丘道成的丹藥頗有療效,讓父皇重振了雄風?”
    “這個當然也有可能,不過,老夫以為聖上而今年歲已高,龍體已非壯年盛時,氣血漸虧,筋骨漸弱,縱欲耗精傷氣,損神伐體,聖上如此恣意盡興,時日斷不可持久,殿下應該早做打算才是。”
    澄如一聽,頓時來勁了,說:
    “舅舅,那咱們是不是讓那丘真人給聖上加大丹藥服用的劑量,本王這邊也好早做安排。”
    “讓丘道成那邊加大劑量,老夫以為也不在於這一時一刻,但殿下這邊早做安排倒是真的。”
    澄如坐在那邊想了一會,說:
    “本王平常在府中也有思慮,父皇給本王派了總理事務大臣這個差使,這些時日幹下來,一旦父皇龍體有恙,本王掌握朝局應當不在話下,但本王就是擔心邊關那個高笙書,他如果倒向澄歡或者澄陽,本王會非常棘手,畢竟我朝的重兵都在那邊啊。”
    “殿下,上回劉宇涵大人說的,要對邊關的餉銀從緊掌握,不知道此事開始辦了沒有?”
    “本王這些日子忙的就是這件事,連城、廣陵等地要求賑災的折子這幾日陸續到了朝中,我已批轉戶部安排賑災銀兩,等戶部有了具體安排之後,我自會向父皇稟報……”
    正說到此處,忽然,恕親王府的侍衛長前來稟報:
    “稟告殿下,王文涵大人來了,他說有急事稟告殿下。殿下是要見見他嗎?”
    現在王文涵雖在戶部掛了五品職銜的郎官,但平常辦公都在恕親王府,主要就是協助澄如處置各地的來函文告,並提出擬辦意見,相當於就是恕親王府的幕僚長。根據大梁國的規製,王文涵這樣層次的官吏沒有資格參與皇家的清明祭拜,現在他突然趕了過來,必定有急事。
    澄如趕緊交代侍衛長說:
    “你趕緊請王大人過來,讓他長話短說,本王的車乘不能停的太久。”
    不一會,王文涵策馬來到澄如的車旁,澄如打開車窗,笑著問道:
    “文涵,你有什麽急事啊,這邊的祭拜一結束,本王馬上就會回府,這一刻你都等不得嗎?”
    王文涵從袖袋拿出一疊文告,神色嚴峻地說:
    “殿下,這是從定州那邊來的,屬下一時也不知如何處置,殿下先看看,屬下這就先告退。”
    王文涵遞過文告後就匆忙離開了。澄如看了幾眼,頓時臉露喜色,說:
    “舅舅,這個高笙書的折子真是來得太及時了,本王這回一定要讓他好看。”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