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終於通過
字數:3544 加入書籤
劉宇涵的話句句在理,也很尖銳,澄如聽的仔細。他以為景德帝平常非常在意維護朝廷權威及皇帝個人的尊嚴,此次高笙書這番擅自越權的操作,自然會惹得景德帝龍顏大怒,他便可以從中得利,趁機唆使景德帝拿下高笙書。
可是,景德帝看了折子竟然還是波瀾不驚,澄如希望劉宇涵這番話能打動景德帝,自己就可以在旁煽風點火。哪知,景德帝卻說:
“劉宇涵,你說的道理是不錯,高笙書如此操弄是違反了朝廷律例,但朕問你,朝廷律例的本意是維護國家安寧平穩,讓百姓安居樂業,可現在,國家安寧得不到保障,邊關百姓屢受蠻夷襲擾,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依朕看來,維護朝廷律例是表,固守國土,確保百姓生活安寧才是根本。”
澄如和劉宇涵、曹師堂頓時目瞪口呆,而澄歡則是頻頻點頭,說:
“父皇這番話真是高屋建瓴,令兒臣醍醐灌頂,不管祖製還是朝廷律法,其最根本的目標就是維護國家安寧,讓百姓沐浴皇恩,安居樂業。而今,高笙書的做法雖然有違祖製,也與朝廷律法有所不符,但是,他這麽做能籌到銀子,可以繼續揮師北上,討伐蠻夷,如果朝廷對他求全責備,難免讓他感到寒心。”
景德帝聽了澄歡的話,臉色變得緩和,說:
“老三這些日子倒有長進,朕甚欣慰。祖製和律法,乃國之重器,治世之繩墨也,然事易時移,祖製和律法亦不可固步自封,須與時俱進,方能應世變,保民安,興國運。
“世有變遷,治道亦異,昔日桑弘羊壟斷鹽鐵官營,有利朝廷,而今,高笙書放開鹽鐵專營,放開開礦限製,也是因為世道變遷,為了籌措軍費,他才不得已而為之,如此做法,實乃有利朝廷。故此,爾等應該大力支持,多開方便之門,讓他早日徹底擊破蠻夷,永保我國邊境安寧。”
這時,曹師堂忽道:
“陛下,老臣聽了陛下的一席話,方才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陛下之所以不對高笙書如此操弄立刻處置,都是為了我朝安寧,百姓安居樂業。不過,老臣有一事想問,除了邊關十三州,那我國其他州郡可否也要取消鹽鐵官營,放開開礦冶煉限製呢?”
曹師堂老奸巨猾,他從景德帝的話語中聽出,朝廷準備對高笙書這一係列做法會聽之任之,所以,他趕緊拋出了這個問題,從側麵來促使景德帝的看法得到改變。可是,景德帝做了這麽多年的皇帝,他豈會輕易上了曹師堂的當?
他心中準備對高笙書的一係列操弄不了了之,是因為他作為最高的統治者,他深知眼下徹底消滅蠻夷的重要性,既然戶部拿不出銀子,就讓高笙書在那邊折騰,反正那十三個州都是窮鄉僻壤,高笙書能折騰出銀子來,他倒是樂見其成。但是,對於其他州郡地方,他是絕對不允許朝廷的權威受到挑戰。
不過,他自然不會自己來駁斥曹師堂,而是把球拋給了劉宇涵:
“劉宇涵,適才吳國公的這個提議如何,你這個戶部尚書也替朕出出點子吧。”
曹師堂這個問題事先沒同劉宇涵商量,他一時也不明白曹師堂的用意,對於劉宇涵這個戶部尚書來說,鹽鐵官營和礦產官辦是一塊大肥肉,他豈會同意這麽隨隨便便把這項權力放棄。
眼見自己無法改變景德帝支持高笙書的決定,但他必須要保住其他地方的官營之策。於是他趕緊說:
“陛下聖明,臣適才聆聽了陛下金口玉言,臣才明白了陛下的一片苦心。那高笙書擅自取消邊關十三個州郡的鹽鐵官營和開礦限製之策,乃事出有因,臣建議,待他徹底擊破蠻夷後,再將那些州郡鹽鐵礦產恢複官營。至於其他州那地方,臣建議不可盲目跟從,一旦形成氣候,難免傷及朝廷根本。望陛下三思。”
景德帝聽著劉宇涵的話,微微一笑,說:
“嗬嗬,據你劉宇涵如此說來,這邊關十三個州郡倒暫時成了獨立王國了,嗯,上回朕既然準了你們戶部的條陳,下旨削減了邊關軍費,那這回朕再準了你劉宇涵的提議。待高笙書討伐蠻夷凱旋歸來,那些州郡立刻恢複原來的官營之製。至於其他州郡地方,都不可擅自改變官營之製,否則,嚴懲不貸!”
到了此時,澄如已經知道再也無法改變景德帝的意見,他隻好與澄歡、澄陽齊聲說:
“父皇英明!”
“嗯,罷了,老二,高笙書還在折子裏提出要任用柳升威為三品礦務都督,程道刊為四品礦務協理,你以為如何?”
“父皇,那折子上說高笙書要馬上率軍北上,邊關十三州個州郡需要一個人來統籌他的新政。兒臣以為,既然朝廷同意了他的新政,如果沒有人主持確實會有些混亂,不過,這人選問題還需要斟酌才是。”
“老二,你是不是有什麽人選,不妨說來讓朕聽聽。”
雖然沒能唆使景德帝否決高笙書的一係列新政,但對統籌邊關十三個州郡的人選,他當然更要據理力爭一番,爭取他自己的人能得到這個位子。於是,他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父皇,戶部侍郎王文涵這些日子跟著兒臣辦差,兒臣覺得他精明能幹,而且,此番高笙書的這一係列操弄,都是為了更好地征收賦稅,與戶部職責有關,故此,兒臣推薦王文涵出任邊關十三個州郡的礦務都督,協調各州郡相關事宜。請父皇恩準。”
景德帝聽了之後,正在躊躇,忽聽澄歡說道:
“父皇,兒臣也有一言。”
“嗯,那你說吧。”
“兒臣以為,戶部侍郎王文涵雖然精明能幹,但他長期都在京城朝廷部堂,並無州縣曆練經驗,如果突然任命他為四品礦務都督,隻怕他一時難以勝任。
“而高笙書推薦的柳升威,兒臣也對他多有了解,他常年在邊關州郡擔任郡守,十分熟悉那邊的政務民俗,況且那要開采的煤礦,也在雲州境內,故此,兒臣以為柳升威是擔任礦務都督的最佳人選。”
澄歡知道這個礦務都督將來肯定是個大肥差,他當然也要培植自己的親信擔任,以便自己將來萬一要多用銀子也會方便一些。不過,景德帝卻在此時玩了一個平衡,說:
“老二,你是總理大臣,朕要給你麵子,但老三的話也頗在理,這樣吧,朕先準了高笙書的折子。另外朕委任王文涵為特別欽差,代朕巡視西北十三個州郡的新政,如有不妥之處,可以直接向朕稟報。”
然後,景德帝打了一個哈欠,伸了一個懶腰,說
“朕乏了,來呀,擺駕慈寧宮。”
澄如聽到此言,和郭濤然對視一眼,卻裝作不動聲色。慈寧宮的雲妃前些日子在澄如和郭濤然的安排下剛剛進宮,看來深受景德帝寵愛,他們此時頗有些欣慰,彼此心照不宣。
喜歡笙書傳請大家收藏:()笙書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