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接著散

字數:2796   加入書籤

A+A-


    李恪回到長安的第四天清晨,用完早膳後就準備開始去崇文館上學了,因為李世民給的三天休息的時間到了,到了崇文館後和各位熟人打了招呼後,便開始了一上午的學業。放學後李恪也沒有和眾人打招呼就直奔太極宮而去!
    “兒臣李恪參見父皇!”
    “嗯!不錯知道今日來上學,看來也不是這麽貪玩!怎麽樣都安排好了?”
    “嘿嘿!回父皇!兒臣此次前來就是為了一些事來向您求個恩典!”
    “嗬嗬!還一些事!你先說來聽聽。”
    “好的父皇,首先是孩兒親軍駐地的事,您看能不能給兒臣在城外找塊地方?”
    “嗯!這個好說,城外還有幾個皇莊,你自己看著選個就行,最好是別占用上等的耕地!”
    “兒臣謝過父皇!其次是親戚的事,隻是這個親戚有點特殊。”
    “哼!可是那楊政道?”
    李恪聽後又躬身道“望父皇開恩!”
    李世民眉頭緊皺,眼神變得冷峻起來:“恪兒,你可知這楊政道身份特殊,他乃是隋朝皇室後裔。”李恪趕忙回應:“父皇,兒臣明白,但如今大唐盛世,海納百川。楊政道早已無複國之心,他一心隻想安穩度日,而且他飽讀詩書,若能為我大唐所用,也是幸事。”
    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朕並非怕他有二心,隻是朝堂之上,眾大臣必然反對,朕需考慮周全。”李恪向前一步,懇切地說:“父皇聖明,兒臣願以自身擔保。楊政道才華橫溢,若將他閑置,甚是可惜。倘若父皇接納於他,天下人也會讚父皇胸懷寬廣,更顯我大唐氣度不凡。”
    李世民凝視著李恪,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恪兒,你如此為他求情,想必此人定有過人之處。朕可以給他一個機會,但要先將他置於朕的眼皮子底下考察一番。不過他現在年紀尚小待他大些給他個閑散的文官先幹幹看!”
    李恪大喜,連忙叩拜:“兒臣代楊政道謝過父皇隆恩。還有就是兒臣想著把生意不怎麽好的茹慧齋轉讓於他,好讓他能自食其力,也算是盡了親戚的最後一點力!”
    “嗯!不錯,怎麽說你與他算是姑舅之親,這樣也好,有個既讓他多個營生不至於太過寒酸,又保全了你的名聲,還有其他的嗎?”
    “還有就是關於暖棚的事,兒臣想著把這個事傳播於眾,特別是北方地區。”
    “吆!這是怎麽了?又是茹慧齋又是暖棚的,怎麽!舍得往外散了!”
    “嘿嘿!父皇這暖棚畢竟是農耕之術,傳播出去利國利民,既可以讓百姓增加一點收入,又可以讓大唐在冬日能有鮮蔬食用,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呀!”
    “豈止是兩得,你的名聲也會隨著暖棚的傳播而傳播!嗬嗬!算盤打的不錯,朕還無法拒絕於你!”
    “啊!父皇您這是哪裏話,兒臣可不想參與於此!”
    “真的?”
    “兒臣想著讓兩個合夥人去辦此事,一個是表兄長孫渙,一個是程家老二程懷亮。嘿嘿!還請父皇給他們安排的一官半職的也好……”
    “哼!你這打算是散夥了唄!你當大唐的官員是什麽!是你用來當籌碼的嗎!”
    “父皇請息怒!兒臣這不是沒辦法了嗎?”
    “恪兒你這樣做太明顯了,哎!算了朕答應你便是,想來輔機也會趁此機會給長孫渙安排一下,程家也會促進此事,你這樣做到底還是你自己吃虧!以後呀做事還是要考慮周到才行!”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行了!沒有其他的事了吧!這段時間消停點,等李靖他們班師回朝後再給你換個封地吧!也算給你的獎賞,你覺得吳王怎麽樣?”
    李恪聽心裏一驚不是還得等幾年嗎?怎麽現在就提起了,造船的事我還沒找好人呢!……傻呀!靠海才有這樣的人才呢,內陸也就是江河!北方才……
    “怎麽?你不願意?”
    “謝父皇恩典!兒臣隻是在想吳王的封地在哪?”
    “怎麽你真有心思?”
    “全憑父皇做主!”
    …………
    李恪出來後想了想,又帶著三德子他們來到了立政殿。
    “兒臣見過母後!”
    “恪兒快免禮!今日剛剛就學怎麽就來本宮這了!”
    “兒臣剛剛先去的太極宮……”,李恪如實的複述了一遍與李世民的對話後,看向長孫皇後。
    “這樣呀!都做的不錯!親王的親軍理應有個駐地,那前隋的後裔你們父子也算仁至義盡。暖棚之事利國利民,但渙兒他們當官就算了吧!算算也比你大點有限,他們還不能當此大任!”,長孫皇後頓了頓繼續道“至於吳地本宮也不好參與,其實吧本宮想著你們年紀都不算大,不必為此糾結!”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