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尉遲寶琪的加入
字數:3100 加入書籤
得!等於沒有說!聽完長孫皇後的回答李恪就知道在她這得不到什麽,不過已經把長孫渙推出來了,不相信她不為她娘家人著想。李恪還真是誤會長孫皇後了,她的確不想讓長孫渙現在就出仕,因為一是這個事出仕估計官位不大,二是長孫渙的事有長孫無忌呢她並不擔心,再者就是這個年代的人嫁夫後是真心想著夫家的事,所以她還真不想管。
李恪出了立政殿又到了崇仁殿和楊妃待了會兒,告訴他李愔在他那裏挺好的,用了午膳後便回到了王府,還沒有來得及眯會兒,三德子報尉遲寶琪來訪。
“二哥快請坐,三德子上茶!”
“不用麻煩了王爺,這次來訪是想求王爺您點事!”
“二哥怎麽還求上了。有事你說本王能辦的肯定給你辦!”
“是這麽回事,這不從去年開始就不在去就學了嗎,剛開始有火爐生意俺還有點事坐做,現在吧火爐生意也慢慢進入正軌,俺反而閑了下來,雖然陛下給俺封了個宣節校尉,可也是個虛職的武散官,俺這不聽說您成立了三千的親軍護衛,就想著還跟著您……”
“尉遲叔伯知道嗎?”,李恪沒等寶琪說完就問道。
“俺和俺阿爺說了,他沒說什麽,隻說了句俺也不小了,讓俺自己看著辦,家裏的爵位肯定是大哥的,何況俺還有個弟弟,俺本身腦子也笨讀書不如他,所以俺想來想去還是想跟著王爺您。畢竟隻有您當時幫俺改過課業,不嫌棄俺!”
李恪沒有急著接尉遲寶琪的話而是仔細的看著他,其實他說的也正是李恪想的,不過李恪也知道如果痛快的答應了他,就怕尉遲敬德會對自己有想法。於是假裝思索了下道“二哥,其實你要是跟著本王,本王自然非常樂意,歡迎至極。但你也知道本王遲早是要去封地的,到時就怕尉遲叔伯那不願意你跟著本王去,所以本王覺得你還是和他商議好了,別到時候出了差錯影響本王與你的友情!還有就是你到了親軍那裏本王也給不了你太大的官職,最多和現在一樣,倒是可以帶一隊人馬!”
“行!王爺隻要您不嫌棄俺就行,俺這就回去和阿爺在商量一下,正好俺也不想一輩子待在這長安城中!俺先告辭了!”,尉遲寶琪說完就對李恪拱了拱手轉身出門而去。
“三德子替本王送送二哥!”
尉遲寶琪離開後,李恪站在原地沉思良久。他深知尉遲寶琪雖性子憨直,但忠心耿耿,武力值也不錯,若能得他相助,日後前往封地必多一份助力。就目前來看李辰,李信,周康,張揚再加上他鍛煉上幾年後基本上就是將領的好苗子,現在自己散出去了家具和暖棚,茹慧齋也打算轉給楊政道,全城居倒是沒什麽技術含量,應該可以了。至於桂老頭提出的紈絝還是不做了,畢竟自己的人設不能輕易放棄……
晚膳後,就在李恪準備練功時三德子報裴承先來了。李恪心道看來他還是沉不住氣呀!也是裴寂走了,那陣我也沒在,能現在才來找自己算是不錯了!
二人見麵寒暄後,裴承先直接歎氣道“王爺,您看我該如何是好?自從祖父一走,我這心裏沒著沒落的,西市的商販還好,可手底下那幫人都開始議論我了,甚至有的都對我陽奉陰違了!”
“那表兄你怎麽想的?”
“哎!我想著實在不行就去找我阿爺,反正將來……”
“反正將來你也能繼承爵位,錢也掙了不少了,不如辭官而去?”
“差不多吧!”
“哼!那你還來找本王作甚!”
“啊!不是,我想著讓王爺給我出出主意,就算我不辭官,估計等不了多久陛下就會……”
“那就主動辭官!”
“啊!”
“啊什麽啊!皇祖父說了先在萬年幹個縣丞,再過幾年下放到下麵幹個縣令,再慢慢往上爬,估計怎麽也能弄個刺史什麽的!你可願意?”
“這太上皇的意思?”
“怎麽不願意?那本王明日就去找皇祖父說!”
“不是王爺!當然願意,全憑太上皇安排!”
“其實呢讓你現在下去當個縣令也不是不行,但本王總是覺得和表兄特別親近,想著等本王去了封地後,再把表兄安排到本王下麵的縣城,這樣用自己的人多放心呀!再者萬年縣咱不是還有個項目……”
幾日後,尉遲寶琪滿臉喜色地前來。“王爺,俺阿爺同意了!他說男兒誌在四方,跟著王爺定能有所作為。”李恪大喜,忙拉著尉遲寶琪進府詳談。
又過了幾日早朝之上,李世民當眾拿出了裴承先辭官的折子讓阿難宣讀了一遍,引得朝堂上下議論紛紛。東宮集團首先發難推薦東宮一係爭奪其位,蕭瑀也趁此機會提議將裴承先安排到下州刺史,房玄齡等人肯定不允,後經一番唇槍舌戰之後,由東宮一派掌管西市,而裴承先被安排到了萬年縣,任縣丞一職!
隨後李世民又將程家與長孫家誇獎了一番,原因是兩家為百姓著欲將冬日暖棚技術傳於民間,特此冊封程懷亮和長孫渙為司元主事負責傳播一事,這等小事倒沒有起什麽波瀾。
處理完這兩件事後,禮部尚書見無其他事宜便出列開口“臣彈劾兵部尚書李靖,討伐突厥時,為一己之私焚殺突厥王後,前隋義成公主!望陛下……”
李恪雖身處崇文館,但也感覺到了今日早朝的不一般,倒不是擔心裴承先和長孫渙他們的事,畢竟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感覺忽略了什麽,一時也想不起來。忽然他看到了笑嗬嗬的李泰……
三月二十,李世民降旨宣李靖等班師回朝。消息傳來,整個長安城都熱鬧起來。李恪心中明白,隨著大軍歸來,朝中各方勢力定會重新洗牌。而他,必須在這複雜的局勢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帶著尉遲寶琪及一眾親信,或明哲保身,或早早就封。此時,他目光堅定地望著宮城方向,仿佛要看穿重重宮牆後的風雲變幻。
喜歡意外唐朝請大家收藏:()意外唐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