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老槐樹的年輪

字數:5138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老槐樹的年輪
    一、槐花飄進工具箱
    小滿剛過,汽修鋪門口的老槐樹就撒開了歡。米白色的花瓣簌簌往下落,有的沾在李淵剛擦亮的工具箱上,有的鑽進李陽攤開的維修圖紙裏,還有幾片乘著風,溜進了蘇瑤正在縫補的迷彩布套子。
    “爸,這樹也太能鬧騰了。”李陽舉著吹風機往工具箱裏送風,花瓣被卷得打著旋兒飛出來,“我看還是請人來修修枝吧,不然掉得滿地都是,客戶還以為咱們鋪子不幹淨。”
    李淵正用蜂蠟給扳手做保養,聞言頭也沒抬:“這樹比你歲數都大。當年我剛開鋪子,它才碗口粗,現在都能遮半條街了。”他指尖沾著的蜂蠟蹭在鐵皮箱上,留下道淡黃色的印子,像給箱子添了道年輪。
    蘇瑤把縫好的布套子往工具箱上一套,迷彩底色上繡著圈槐花,是她照著飄落的花瓣繡的。“你爸年輕時在樹下給人修過自行車,”她笑著拍掉李淵肩頭的花瓣,“有回下大雨,他就把工具箱塞樹洞裏,自己淋成了落湯雞。”
    李悅舉著手機在直播,鏡頭從槐花搖到工具箱,聲音甜得發膩:“家人們看這老槐樹,是不是很有故事感?我爸說這樹能帶來好運,自從它開花,咱們鋪的生意都多了三成呢!”
    評論區刷過一串“想看槐花餡餃子”的留言。李悅眼睛一亮,舉著手機湊到蘇瑤身邊:“媽,要不咱們今天直播包槐花餃子?就用工具箱當桌子,肯定有話題度。”
    李淵把手裏的扳手往箱子裏一扔,“哐當”一聲:“胡鬧!工具箱是裝工具的,不是和麵的板子!”他看著女兒手機屏幕上跳動的點讚數,眉頭皺得像擰成繩的鐵絲,“當年在部隊,吃飯都得講規矩,哪能這麽瞎折騰。”
    李陽悄悄碰了碰李悅的胳膊,示意她別跟父親強。他點開電腦裏的庫存表,指著其中一行說:“爸,王叔叔的廠又送了批車載充電器,這次的新款帶藍牙功能,小悅說直播間的年輕人肯定喜歡。”
    李淵的目光落在庫存表的數字上,突然覺得那些方塊字像部隊的密碼,看著熟悉,卻認不全。他起身走到老槐樹下,摸著粗糙的樹皮,樹皮上還留著李陽小時候刻的歪歪扭扭的“1”,那是他第一次考了全班第一時,非要刻在樹上做紀念。
    二、樹洞裏的秘密
    暴雨是半夜來的,像要把整個世界都澆透。李淵被雷聲驚醒時,第一反應就是往窗邊跑——他總擔心老槐樹的枝椏會被風吹斷,砸到停在樹下的客戶的車。
    “你別動,我去看看。”蘇瑤拽住他的胳膊,往他手裏塞了把傘,“我已經讓小陽把客戶的車挪到庫房了,他說用監控看著呢,樹倒不了。”
    李淵沒接傘,披著件舊雨衣就衝進了雨裏。老槐樹在狂風裏搖得像要散架,樹葉嘩嘩作響,像無數人在哭。他繞著樹轉了圈,發現西側的枝椏果然斷了根細的,正搭在工具箱上。
    他伸手去撥斷枝時,指尖突然觸到個硬東西。樹洞裏塞著個油紙包,被雨水泡得發脹。李淵的心猛地一跳——這是他當年藏工具箱的樹洞,後來堵上了,怎麽會有油紙包?
    回到屋裏,蘇瑤已經把吹風機找了出來。李淵小心翼翼地剝開油紙,裏麵是本紅色的筆記本,封麵上印著“優秀士兵”四個字,紙頁皺巴巴的,卻沒爛透。
    “這是你的吧?”蘇瑤指著扉頁上的名字,“我記得你說過,當年退伍時,王班長給你寫了本維修心得,後來找不到了。”
    李淵的手指在紙頁上顫抖。筆記本裏確實是王班長的字跡,記錄著各種機械故障的處理方法,最後幾頁卻不是維修筆記,是寫給“小李”的信:
    “知道你舍不得部隊,但到了地方,照樣能發光。別總想著硬碰硬,有時候像老槐樹那樣,彎彎腰,才能長得更直。”
    “你媳婦是個好姑娘,記得多聽她的。過日子不是修坦克,不用總繃著弦。”
    “等你有了孩子,教他們認認工具箱裏的扳手,告訴他們這叫‘責任’,那叫‘擔當’。”
    李淵的眼眶熱了。他一直以為這本筆記丟了,原來是當年藏工具箱時不小心掉進去的。他想起王班長犧牲那天,也是這樣的暴雨,他抱著這本筆記在泥裏打滾,後來就再也沒見過它。
    “爸,你怎麽了?”李陽端著杯熱水進來,看見父親手裏的筆記本,“這是……”
    “你王爺爺寫的。”李淵把筆記本遞給他,聲音沙啞,“他說,修東西和過日子一樣,得懂變通。”
    李陽翻到最後一頁,忽然指著其中一行笑了:“爸,王爺爺還說,讓你別總跟自己較勁。你看你現在,跟我較勁,跟小悅較勁,跟這棵老槐樹較勁。”
    李悅湊過來看,忽然掏出手機對著筆記本拍照:“爸,我能把這個發到直播間嗎?就說這是‘兵王老爸的傳家寶’,肯定能讓大家知道,你不是故意凶我。”
    李淵沒說話,隻是把筆記本放進那隻軍綠色的鐵皮箱。箱子裏的軍功章旁邊,多了本皺巴巴的紅筆記本,像老樹多了圈年輪。
    三、槐花餃子裏的鹹
    第二天一早,李悅的直播間果然熱鬧起來。她把王班長的筆記本擺在工具箱上,對著鏡頭講起了父親的故事,說到王班長犧牲時,聲音哽咽了。
    “家人們,我以前總覺得我爸古板,不懂我直播,”李悅擦了擦眼淚,“現在才知道,他不是不懂,是把所有的溫柔都藏在工具箱裏了。”
    評論區刷過一片“淚目”,還有人說要來看老槐樹,嚐嚐蘇瑤做的槐花餃子。李陽看著不斷上漲的觀看人數,突然對李悅說:“要不……咱們真包餃子吧?就在樹下擺張桌子,用爸的工具箱當案板。”
    李淵正在給一輛越野車換輪胎,聞言動作頓了頓。李陽趕緊補充:“王爺爺的筆記裏不是說要變通嗎?咱們就當是……給老槐樹過個節。”
    蘇瑤已經把槐花摘好了,正坐在門口擇菜。“我這就和麵,”她對著李淵笑,“用你昨天剩的蜂蠟,給餃子皮加點韌勁。”
    包餃子的時候,汽修鋪門口圍了不少人。有來看熱鬧的街坊,有特意趕來的粉絲,還有幾個穿著軍裝的老兵,說是看了直播過來的。
    “老李,你這箱子夠年頭啊!”一個老兵摸著鐵皮箱,“跟我當年用的一模一樣,就是你這漆補得比我的好看。”
    “這是我女兒繡的布套子。”李淵的語氣裏帶著點得意,“她說這樣顯得溫柔。”
    李陽負責擀皮,擀得又快又圓。他忽然想起父親昨天說的,王班長講過“變通”,於是把其中幾個餃子捏成了扳手的形狀,引得大家一陣笑。
    李悅舉著手機四處拍,鏡頭裏,李淵正笨拙地給一個小姑娘包槐花餃子,蘇瑤在給老兵們端茶水,李陽的扳手餃子被搶著要嚐。陽光透過槐樹葉灑下來,落在每個人的臉上,暖融融的。
    “爸,你看這點讚數!”李悅舉著手機給李淵看,屏幕上的數字已經突破了十萬,“大家都說,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李淵咬了口餃子,槐花的清香裏帶著點鹹。他知道這鹹不是鹽放多了,是剛才不小心掉進去的眼淚。他看著眼前的熱鬧,突然覺得,王班長說得對,過日子不用總繃著弦,像老槐樹那樣,給別人遮遮蔭,聽聽風聲,挺好。
    四、年輪裏的春天
    暴雨過後的老槐樹,非但沒蔫,反而冒出了更多新芽。李陽沒請人來修枝,而是買了把修枝剪,跟著李淵在樹下琢磨怎麽剪才不影響開花。
    “這邊的枝椏得剪短點,不然擋住客戶開車門。”李陽比劃著,“但這根不能剪,上麵有個鳥窩。”
    李淵點點頭,想起王班長的話:“彎彎腰,才能長得更直。”他接過修枝剪,動作比平時輕了許多,像在撫摸老朋友的胳膊。
    蘇瑤把王班長的筆記本裏的維修心得,抄到了李陽的電子文檔裏。她用不同顏色的字體標注:黑色是原文,紅色是李淵補充的經驗,藍色是李陽查的現代數據,最後打印出來,訂成一本新的手冊,放在鐵皮箱最上層。
    “這樣不管是你爸看,還是小陽看,都方便。”蘇瑤把手冊遞給李淵,封麵上貼了張全家福,是昨天包餃子時拍的,四個人的臉上都沾著麵粉,像開了朵槐花。
    李悅的直播間多了個固定欄目,叫“老槐樹底下說故事”。她不再隻賣車載充電器,還開始賣李淵保養工具用的蜂蠟、蘇瑤繡的布套子,甚至幫街坊們直播賣自家種的菜。
    “家人們看,這是我爸用了十五年的扳手,”李悅舉著那把梅花扳手,鏡頭懟到裂縫處,“這裏麵纏過橡皮筋,塗過蜂蠟,就像我爸對我們,看著硬,其實軟著呢。”
    李淵坐在工具箱上,看著女兒在鏡頭前笑,看著兒子在電腦前研究維修方案,看著蘇瑤在老槐樹下翻曬槐花幹。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像在數著這家人的日子。
    他忽然起身,回屋拖出那隻軍綠色的鐵皮箱,把所有人叫到一起。
    “今天咱們給這箱子添點新東西。”李淵打開箱子,李陽放進去他的新維修手冊,李悅放進去她的直播支架,蘇瑤放進去她繡的槐花布,李淵自己則放進去那把修枝剪,“以後,這就是咱們家的‘年輪箱’,每年都添點東西,就像老槐樹長年輪。”
    夕陽把老槐樹的影子拉得很長,罩住了汽修鋪,罩住了鐵皮箱,罩住了這一家人。樹影裏,仿佛能看見王班長的笑臉,看見年輕時的李淵在樹下修自行車,看見李陽小時候刻的“1”,看見李悅舉著手機跑向鏡頭。
    李淵知道,日子就像這老槐樹,會經曆風雨,會有枯枝,但隻要根還在,隻要一家人像年輪那樣,一圈圈緊緊裹在一起,就總能長出新的綠,開出新的花。
    就像工具箱裏的春天,從來都不是憑空來的。是舊物件裏的回憶,是新想法裏的盼頭,是每個人把自己的那道年輪,刻進了同一個家的故事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