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章 工具箱裏的星辰

字數:5065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工具箱裏的星辰
    一、夜修鋪的暖光
    立秋的夜風帶著潮氣,卷著老槐樹的葉子,撲在汽修鋪的玻璃窗上。李淵擰亮工作台上的台燈,暖黃的光淌過攤開的維修手冊,在頁腳那行“王建軍 98.7.1”的字跡上打了個圈。這是他今天從鐵皮箱底層翻出來的,紙頁邊緣已經發脆,卻被細心地用透明膠帶粘過,是蘇瑤的手筆。
    “爸,還在看呢?”李陽拖著輛摩托車的發動機進來,油汙在工裝褲上洇出深色的花,“張叔那輛越野的變速箱配件到了,我按你說的,對照王爺爺的筆記拆了三遍,總算摸透了門路。”
    李淵抬頭,看見兒子指尖纏著的紗布——早上拆發動機時被齒輪劃了道口子,蘇瑤給他用槐花粉混著凡士林敷了,說“老法子止血快”。“手冊上記的‘反向卡環拆卸法’,你用著順手?”他指著其中一頁的批注,那是王班長用紅筆寫的:“硬拆傷零件,不如順著紋路找巧勁”。
    李陽咧嘴笑,露出顆小虎牙:“太順手了!比電腦教程裏的‘暴力拆解法’省一半時間。我給直播間的粉絲拍了拆解視頻,就說這是‘兵王老爸的祖傳秘籍’,點讚都破萬了。”
    “又拿你爸當噱頭。”蘇瑤端著碗綠豆湯進來,瓷碗在滿是油汙的工作台上頓了頓,發出清脆的響,“小悅剛發微信,說她在汽配城幫你淘了個進口軸承,讓你明早去取。”
    李淵的目光落在碗沿那圈淡青色的花紋上——這是他們結婚時買的搪瓷碗,當年在部隊探親房裏用了三年,後來帶回來裝雜物,去年被李悅翻出來當“複古道具”拍視頻,現在倒成了家裏的常用碗。“小悅那丫頭,總算知道幫襯鋪子的事了。”他舀了勺綠豆湯,甜味裏混著淡淡的槐花香,是蘇瑤特意加的槐花蜜。
    窗外傳來電動車的刹車聲,李悅舉著手機衝進來說:“爸!快看我拍的‘夜訪汽修鋪’vog,彈幕都在問你那盞台燈在哪買的,說‘有年代感的暖光最治愈’!”
    視頻裏,台燈的光暈裹著鐵皮箱上的軍綠色漆皮,李陽蹲在地上拆零件的側影被拉得很長,李淵低頭看手冊的樣子剛好被門框框住,背景裏隱約能聽見蘇瑤在廚房洗碗的水聲。“你看這條評論,”李悅指著屏幕,“‘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有老物件的溫度,有年輕人的闖勁’。”
    李淵沒說話,隻是伸手把台燈往兒子那邊推了推,讓光更多地落在發動機零件上。李陽趁機把手機鏡頭轉向鐵皮箱,裏麵的軍功章在光裏閃著冷光,旁邊的梅花扳手裂縫裏,還嵌著點沒清理幹淨的黃油——是李淵按舊貨市場那老頭說的法子,用蜂蠟混黃油補的,比橡皮筋結實百倍。
    二、鐵皮箱裏的星辰
    後半夜,暴雨突然砸下來。李淵被雷聲驚醒時,聽見院裏傳來“哐當”一聲,像是鐵皮落地的響。他披衣下床,看見那隻軍綠色的鐵皮箱翻倒在老槐樹下,箱蓋敞著,裏麵的軍功章、手冊、扳手散了一地,正被雨水泡著。
    “你慢點!”蘇瑤舉著傘追出來,看見李淵正跪在泥水裏撿軍功章,手指被箱角的鐵皮劃破了也沒察覺,“我拿毛巾來擦,別用手揉。”
    李陽和李悅也被吵醒了,兄妹倆合力把鐵皮箱抬進庫房。李陽找來電吹風對著手冊吹,李悅則用棉簽蘸著酒精給軍功章去汙,李淵蹲在一旁,看著散落的物件,忽然說:“當年在部隊拉練,這箱子從半山腰滾下去,裏麵的東西愣是沒亂。”
    “爸,這箱子的鎖扣早鏽了,我明天找個鐵匠修修。”李陽忽然想起什麽,從工具箱裏翻出根銅條,“王爺爺的筆記裏不是說‘萬物皆可修’嗎?我試試能不能給它加個新鎖扣。”
    蘇瑤把擦幹的軍功章擺在桌上,忽然指著其中一枚二級英模獎章說:“這枚章背後,是不是刻著字?”李淵湊過去看,果然在獎章背麵的邊緣處,刻著個極小的“瑤”字——是當年他在部隊刻的,想給蘇瑤一個驚喜,後來卻忘了告訴她。
    “爸,你也太浪漫了吧!”李悅舉著手機拍個不停,“這要是發到直播間,肯定有人說‘硬漢的溫柔最致命’!”
    李淵的耳根有點紅,拿起那枚獎章摩挲著說:“當年條件苦,沒給你媽買過像樣的禮物。這枚章是我能拿出的最金貴的東西。”
    雨停時,天邊已經泛白。四個人圍著鐵皮箱坐下,李陽用銅條敲敲打打的聲音,李悅給粉絲回複評論的鍵盤聲,蘇瑤縫補箱內襯的針線聲,還有李淵給扳手塗黃油的摩擦聲,在晨光裏織成一張柔軟的網。
    “我想給箱子加個隔層,”李陽忽然說,“左邊放工具,右邊放咱們家的老物件——媽結婚時的紅手帕,我小時候的獎狀,小悅的第一支口紅,還有爸這枚刻字的獎章。”
    李悅眼睛一亮:“再在箱蓋內側貼張全家福!就用上次包槐花餃子時拍的那張,爸臉上還沾著麵粉呢!”
    李淵看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規劃,忽然覺得這隻鐵皮箱不再是裝工具的容器,倒像個小小的星空,裏麵盛著的,都是家裏的星辰。
    三、槐樹下的約定
    周末的汽修鋪像個熱鬧的集市。李悅的粉絲們帶著孩子來“打卡”,有的在老槐樹下拍照,有的圍著鐵皮箱看軍功章,還有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捧著本機械設計專業的書,非要拜李淵為師。
    “李師傅,我在網上看了您兒子拆變速箱的視頻,那手法太絕了!”年輕人遞過來一瓶礦泉水,瓶身上印著“軍工品質”的字樣,“我畢業設計想做‘傳統維修工藝數字化’,能不能請您給我講講王班長筆記裏的竅門?”
    李淵愣了愣,看向李陽。兒子立刻說:“爸,這是好事啊!把王爺爺的法子傳到大學裏去,比咱們在直播間說一百遍都管用。”
    蘇瑤在一旁給大家分槐花餅,聽見這話笑著說:“我這就去把筆記複印一份,讓孩子帶回去慢慢看。”她轉身時,圍裙上的槐花紋路在陽光下閃了閃——這是李悅用直播間賺的錢給她買的新圍裙,說“媽得穿得漂漂亮亮的當‘汽修鋪老板娘’”。
    李陽帶著年輕人去看他新改的摩托車發動機:“你看這曲軸,我按王爺爺說的‘配重平衡法’調了,震動比原來小一半。”他指著發動機上貼著的小紙條,上麵是李淵寫的:“轉速超過8000,記得檢查軸承間隙”。
    李淵坐在老槐樹下,看著這一切。有個老太太牽著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走過來,指著鐵皮箱問:“這箱子能裝下我的縫紉機零件不?我家老頭子留下的,扔了可惜,想找人修修。”
    “能裝下。”李淵打開箱蓋,指著李陽新做的隔層,“你看這格子,放縫紉機的小零件正合適。我讓我兒子幫你修,保證跟新的一樣。”
    小姑娘伸手摸了摸箱角的鐵皮,忽然說:“爺爺,這箱子上的漆掉了,我給你畫朵槐花吧?”她從兜裏掏出支蠟筆,在剝落的漆皮處畫了朵歪歪扭扭的花,黃色的蠟筆在銀灰色的鐵皮上,像顆小小的太陽。
    李悅舉著手機把這一幕拍下來,直播間的評論瞬間刷屏:
    “這才是傳承啊!”
    “我也想給我爺爺的工具箱畫朵花。”
    “求問老槐樹的地址,我也要去打卡!”
    李淵看著小姑娘認真畫畫的樣子,忽然對蘇瑤說:“等秋收了,咱們把老槐樹周圍的地麵鋪成青石板吧,再搭個涼棚,讓街坊們平時能來坐坐。”
    蘇瑤笑著點頭:“我再在涼棚上爬滿牽牛花,到時候你修你的車,我賣我的槐花餅,小陽和小悅忙他們的直播,多好。”
    四、工具箱裏的永恒
    深秋的第一個周末,汽修鋪的青石板地麵鋪好了。李陽在老槐樹下搭了個原木涼棚,李悅在棚柱上掛了串風鈴——是用鐵皮箱上掉下來的鉚釘做的,風吹過時,發出叮叮當當的響,像在唱支老調子。
    李淵蹲在涼棚下,給鐵皮箱刷最後一遍漆。軍綠色的漆裏,李悅特意加了點金色的顏料,說“這樣在陽光下看,像有星星在閃”。蘇瑤把新拍的全家福貼在箱蓋內側,照片上,四個人的身後是掛滿牽牛花的涼棚,老槐樹的葉子在頭頂鋪成綠色的雲。
    “爸,王爺爺的筆記被那大學生編成電子版了,他說要放到學校的數據庫裏,供學弟學妹們參考。”李陽拿著平板電腦跑過來,屏幕上是掃描好的筆記,每一頁都標注了“傳統工藝改良建議”。
    李淵接過平板,指尖在王班長的字跡上輕輕點了點。他忽然想起王班長犧牲那天,把這筆記本塞給他時說:“老李,咱們修的是機器,守的是人心。不管到了啥時候,別丟了這份熱乎氣。”
    李悅的直播間正在搞“老物件征集”活動,粉絲們寄來的舊工具堆滿了半個庫房。有磨得發亮的螺絲刀,有斷了柄的錘子,還有個跟李淵那隻一模一樣的鐵皮箱,鎖扣上掛著張泛黃的黑白照片,是對年輕夫婦在部隊門口的合影。
    “家人們看,這就是今天的‘鎮場之寶’,”李悅舉著那隻舊箱子說,“它的主人說,這是他父親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用的,現在我們把它修好了,以後就擺在咱們的‘老物件博物館’裏。”
    李淵看著那隻箱子,忽然覺得,王班長說的“熱乎氣”,從來就沒冷過。它藏在鐵皮箱的漆皮裏,在維修手冊的字跡裏,在孩子們的笑聲裏,在蘇瑤熬的綠豆湯裏,在老槐樹年複一年落下的槐花裏。
    暮色漫上來時,涼棚下的燈亮了。李淵把鐵皮箱鎖好,鑰匙遞給李陽,說:“以後這箱子就交給你了。記住,裏麵裝的不隻是工具,是咱們家的根。”
    李陽接過鑰匙,鑰匙鏈是他用舊扳手磨的,上麵刻著個小小的“家”字。李悅舉著手機,把這一幕拍進視頻,鏡頭最後落在老槐樹上,幾片晚落的葉子打著旋兒飄下來,剛好落在鐵皮箱上,像給這家人的故事,蓋了個溫柔的章。
    夜風穿過涼棚,牽牛花的影子在地上輕輕晃,鐵皮箱上的軍綠色漆在燈光裏泛著柔和的光,像塊浸在時光裏的琥珀,把所有的溫暖與堅守,都封存在了這方寸之間。而工具箱裏的星辰,才剛剛開始發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