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草原晨風攜暖意,跨洋情誼譜新篇
字數:7337 加入書籤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草原晨風攜暖意,跨洋情誼譜新篇
天還未亮,草原上的晨霧還帶著幾分涼意,中埃職業技術學校的實訓車間已亮起了燈。李淵穿著藍色工裝,正蹲在汽車底盤旁,手裏拿著扳手調試零件,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滿是機油的地麵上,暈開一小片深色痕跡。
“李工,您這也太拚了,才五點就來車間了!”門口傳來腳步聲,是埃及教師卡裏姆,手裏提著兩個熱氣騰騰的饢,“我妻子早上剛烤的,您嚐嚐,配著羊奶喝最香。”
李淵直起身,接過饢,指尖觸到溫熱的麥香,心裏泛起一陣暖意“謝了卡裏姆,你也來得早,今天不是輪到你帶理論課嗎?”
“理論課要等八點,我想著來跟您多學幾招實操技巧。”卡裏姆蹲在底盤另一側,眼神裏滿是求知欲,“上次您教的發動機故障排查法,我試著教給學生,他們昨天成功修好了村裏一台壞了半年的拖拉機,老牧民特意送了一袋椰棗來感謝!”
李淵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將扳手遞過去“來,今天教你拆變速箱,這個部件在非洲的路況下容易出問題,學會了能幫村民省不少事。”
兩人湊在底盤旁,一個示範一個學,扳手轉動的“哢嗒”聲、零件碰撞的輕響,在晨霧彌漫的車間裏格外清晰。窗外,天漸漸亮了,草原上的金合歡樹露出輪廓,幾隻鳥兒落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唱著歌。
“爸!爸!”車間門口傳來李陽的聲音,少年背著書包,手裏還提著一個保溫桶,“媽讓我給您送早餐,說您早上沒吃就來車間了。”
李淵接過保溫桶,打開蓋子,裏麵是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和茶葉蛋,還有蘇瑤特意醃的小鹹菜。他遞給卡裏姆一個茶葉蛋“嚐嚐中國的早餐,補充體力。”
卡裏姆接過雞蛋,小心翼翼地剝著殼,咬了一口,眼睛瞬間亮了“太好吃了!比我們的煮雞蛋香多了,蘇老師的手藝真好!”
正說著,蘇瑤也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摞教案“剛去教室看了一眼,學生們都到得差不多了,還有幾個牧民家的孩子,提前半小時就坐在教室裏等著了。”她看向卡裏姆,笑著補充,“昨天哈桑大叔還跟我說,他孫子每天晚上都抱著汽修課本睡覺,說以後要像李工一樣,當能修所有車的‘技術大神’。”
卡裏姆聞言,忍不住笑了“現在學校裏的孩子,都把李工當成偶像了,連我兒子都吵著要轉去汽修班,說跟著李工學技術,以後能讓家裏的生活變好。”
七點半,學生們陸續走進實訓車間,二十幾個年輕麵孔裏,有穿著校服的少年,有皮膚黝黑的牧民青年,還有幾個戴著頭巾的女孩——這是學校第一次有女生報名汽修班,剛開始還有人質疑“女生學不好機械”,可半個月下來,她們的實操成績比不少男生還好。
“今天我們學習變速箱拆裝,大家先看我和卡裏姆老師示範,注意零件的拆卸順序和安裝力度,千萬別碰壞精密部件。”李淵站在車間中央,手裏拿著拆解圖,聲音洪亮,“非洲的路況複雜,變速箱承受的壓力大,大家學會了,不僅能修汽車,還能修拖拉機、收割機,幫家裏、幫村裏解決大問題。”
學生們圍在周圍,眼神專注地看著示範,有人拿出筆記本快速記錄,有人用手機拍下拆解步驟。李陽也擠在人群裏,偶爾幫著遞工具,遇到同學不懂的地方,還會用阿拉伯語幫忙解釋——這三個月,他的阿拉伯語進步飛快,已經能流利地和當地學生交流。
上午的實操課結束時,已近正午。李淵剛摘下手套,就看到蘇瑤在車間門口招手,身後還跟著幾個村民,為首的是老牧民哈桑,手裏牽著一頭小羊羔,羊身上係著紅繩。
“李工!蘇老師!”哈桑快步走過來,臉上滿是笑容,“這頭小羊羔是我家剛生的,最壯實的一隻,送給你們家李悅,感謝你們教孩子們技術,還幫我們修灌溉設備!”
蘇瑤連忙推辭“哈桑大叔,您太客氣了,我們教孩子是應該的,怎麽能要您的羊呢?”
“不行不行!”哈桑把羊羔往蘇瑤手裏塞,語氣堅定,“這是我們草原的規矩,受人恩惠要報答!你們幫了我們這麽多,一隻羊算什麽?要是你們不收,我就天天來學校門口等!”
正僵持著,李悅蹦蹦跳跳地跑過來,看到小羊羔眼睛一亮“哇!好可愛的小羊!”她伸手摸了摸羊羔的絨毛,抬頭看向蘇瑤,“媽媽,我們收下吧,我會好好照顧它的,還能跟阿米娜一起給它喂草!”
蘇瑤看著女兒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哈桑真誠的表情,隻好點頭“那太謝謝您了,哈桑大叔,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它。”
哈桑見她收下,笑得更開心了,又從口袋裏掏出一袋曬幹的草藥“這是我們草原上的安神草,泡水喝能睡得香,你們在這邊辛苦,多喝點對身體好。”
送走哈桑和村民,李悅抱著小羊羔,蹦蹦跳跳地去找阿米娜。蘇瑤看著女兒的背影,轉頭對李淵說“剛才去辦公室,收到國內寄來的包裹,裏麵有你最愛吃的辣椒醬,還有給孩子們帶的課外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兩人並肩往辦公室走,草原上的晨風拂過,帶著金合歡的香氣,遠處傳來學生們的笑聲和牛羊的叫聲,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走進辦公室,蘇瑤打開包裹,掏出一瓶辣椒醬,遞給李淵“你上次說這邊的菜太淡,現在能解饞了。”
李淵接過辣椒醬,打開蓋子聞了聞,熟悉的香味讓他想起了國內的家。他忽然想起三個月前,剛接到去非洲的任務時,蘇瑤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還說“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裏都是家”。當時他還擔心孩子們不適應,可現在看來,李陽和李悅不僅適應了,還愛上了這片草原。
“對了,剛才接到中車集團的電話,說下個月要派考察團來這邊,看看項目進展,還要和埃及的汽車製造廠簽訂合作協議。”蘇瑤拿出手機,翻出信息,“他們還問要不要給我們帶點東西,我跟他們說,帶點中文教材和兒童讀物就行,這邊的孩子都想學中文。”
李淵點頭“考察團來的時候,正好可以讓他們看看學生們的成果,上個月我們帶學生修好了十台村民的拖拉機,還有兩台收割機,現在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知道咱們學校了,昨天還有從兩百公裏外趕來報名的學生。”
正說著,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李悅和阿米娜跑了進來,手裏各拿著一個紙折的小船。“媽媽,你看!這是我和阿米娜折的船,我們要去學校後麵的小河裏放船!”李悅舉著小船,臉上滿是興奮。
阿米娜也跟著點頭,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蘇老師,我……我想跟李悅一起學中文,以後……以後去中國看熊貓!”
蘇瑤蹲下身,摸了摸阿米娜的頭“好啊,以後蘇老師教你中文,等你學好了,我們一起去中國看熊貓。”
兩個小姑娘手拉手跑了出去,笑聲像銀鈴一樣在走廊裏回蕩。李淵看著她們的背影,心裏滿是感慨“你說咱們這趟來非洲,最值得的是什麽?不是完成了項目,而是讓孩子們學會了用真誠對待不同的文化,收獲了這麽珍貴的友誼。”
蘇瑤靠在他肩上,輕聲說“我也是這麽想的,以前總覺得非洲離我們很遠,來了才知道,不管膚色、語言有什麽不同,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樣的。我們教他們技術,他們也教我們熱愛生活,這份情誼,比什麽都珍貴。”
下午,李淵帶著幾個學生去村裏修一台故障發電機。村子離學校有十公裏,他們騎著摩托車,穿梭在草原上。沿途的牧民看到他們,都熱情地揮手打招呼,有的還拿出水果、椰棗塞給他們。
到了村裏,老牧民奧馬爾早已在門口等候,手裏拿著一壺冰鎮的薄荷茶。“李工,你們可來了!這發電機壞了,村裏的水泵沒法用,地裏的蔬菜都快幹死了!”奧馬爾拉著李淵的手,語氣裏滿是焦急。
李淵跟著他走進院子,發電機就放在牆角,外殼上滿是灰塵。他打開工具箱,拿出萬用表開始檢測,學生們圍在旁邊,認真地看著每一個步驟。
“是線圈燒了,需要換個新的線圈。”李淵很快找出故障原因,從工具箱裏拿出備用線圈,“來,你們誰來試試安裝?記得先斷電,注意接線順序。”
一個叫穆罕默德的學生舉起手,接過線圈,按照李淵教的步驟,小心翼翼地安裝起來。其他學生在旁邊幫忙遞工具,偶爾提出疑問,李淵耐心地一一解答。
半個多小時後,發電機成功啟動,“嗡嗡”的運轉聲在院子裏響起。奧馬爾激動得熱淚盈眶,拉著李淵的手,非要留他們吃晚飯。“一定要留下!我妻子做了庫莎麗,還有烤雞,都是你們愛吃的!”
李淵推辭不過,隻好答應。晚飯時,奧馬爾的妻子端上一大盤庫莎麗,還有烤得金黃的雞肉,香氣撲鼻。學生們和奧馬爾的家人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漢語和阿拉伯語交織在一起,偶爾還夾雜著手勢,卻絲毫不影響彼此的交流。
“李工,我兒子下個月就要去開羅的汽車製造廠實習了,都是多虧了您教的技術!”奧馬爾端起茶杯,對著李淵舉了舉,“我代表全家,感謝您給我們村帶來的希望!”
李淵也舉起茶杯“這是孩子們自己努力的結果,隻要他們肯學,以後一定能有更好的生活。”
晚飯過後,天色已暗,草原上的星星亮了起來,像撒在黑絲絨上的碎鑽。李淵帶著學生們騎著摩托車返回學校,沿途的牧民家都亮著燈,偶爾能聽到傳來的歌聲和笑聲。
回到學校,蘇瑤和李陽正在宿舍門口等他們。“爸,你們可回來了,媽做了麵條,還熱著呢。”李陽接過李淵的工具箱,“今天阿米娜的媽媽送了一件手工編織的毛衣給我,說冬天快到了,讓我保暖。”
蘇瑤也笑著說“剛才卡裏姆老師來電話,說明天要帶我們去他家做客,他妻子要教我做埃及傳統的甜點。”
李淵走進宿舍,看著桌上熱氣騰騰的麵條,看著妻兒臉上的笑容,心裏滿是踏實。他知道,這趟非洲之旅,早已不是簡單的工作任務,而是一段充滿溫暖與感動的人生旅程。他們在這裏播下技術的種子,收獲了跨越國界的情誼;他們用真誠對待每一個人,也得到了最真摯的回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夜裏,李淵躺在床上,聽著窗外草原上的風聲,還有遠處傳來的牛羊低鳴,心裏忽然想起剛退伍時的情景。那時他從部隊轉業,心裏還帶著幾分迷茫,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麽。是蘇瑤鼓勵他,說“你有一身技術,不如用技術幫更多人”。現在想來,他做到了——在國內,他幫偏遠地區的村民修農機;在非洲,他教當地學生學技術,幫他們實現夢想。
“在想什麽呢?”蘇瑤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李淵轉過身,握住她的手“在想,咱們以後要不要多來非洲看看,這裏的孩子需要技術,這裏的百姓需要幫助,咱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蘇瑤靠在他懷裏,輕聲說“好啊,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去哪裏都好。等孩子們再大一點,我們可以帶他們去更多地方,教更多人技術,讓華夏的薪火,在更多地方點亮希望。”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兩人身上,溫柔而寧靜。草原上的夜,依舊帶著幾分涼意,可宿舍裏的溫度,卻溫暖得讓人安心。
第二天一早,李淵一家跟著卡裏姆去他家做客。卡裏姆的家在草原深處的一個小村落裏,院子裏種滿了三角梅,開得熱烈而鮮豔。卡裏姆的妻子法蒂瑪熱情地迎接他們,手裏端著香甜的薄荷茶,還拿出自己編織的桌布鋪在桌子上。
“蘇老師,快來,我教你做巴克拉瓦。”法蒂瑪拉著蘇瑤走進廚房,裏麵早已準備好麵粉、蜂蜜和堅果,“這是埃及最傳統的甜點,用蜂蜜和堅果做的,甜而不膩。”
蘇瑤跟著法蒂瑪學做巴克拉瓦,手指捏著薄如蟬翼的麵皮,裹上堅果碎,再刷上一層蜂蜜,放進烤箱裏。廚房裏彌漫著蜂蜜和堅果的香氣,兩個女人一邊做一邊聊天,雖然語言不太通,卻能從彼此的眼神裏感受到善意。
李淵和卡裏姆坐在院子裏,喝著茶聊著天。卡裏姆拿出一張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年輕的男人,穿著軍裝,笑容燦爛。“這是我父親,他年輕時去過中國,說中國是個很溫暖的國家,中國人都很熱情。”卡裏姆指著照片,眼神裏滿是懷念,“他要是還在,看到我現在和中國朋友一起工作,一定會很開心。”
李淵看著照片,心裏泛起一陣暖流“中埃友誼已經有很多年了,現在我們通過技術合作,讓這份友誼更加深厚,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中國人來非洲,更多的非洲人去中國,我們的友誼會一直延續下去。”
李陽和李悅則在院子裏和卡裏姆的孩子們一起玩,他們用樹枝在地上畫畫,一會兒畫中國的長城,一會兒畫埃及的金字塔,偶爾還會教對方說自己的母語,笑聲在院子裏此起彼伏。
中午,法蒂瑪和蘇瑤端著剛烤好的巴克拉瓦走出廚房,金黃的甜點上淋著蜂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大家圍坐在桌子旁,品嚐著巴克拉瓦,喝著埃及紅茶,聊著各自的生活,陽光灑在院子裏,溫暖而愜意。
“太好吃了!蘇老師,你學得真快!”法蒂瑪拉著蘇瑤的手,臉上滿是笑容,“以後你要常來我家,我教你做更多埃及美食。”
蘇瑤笑著點頭“好啊,下次我教你做中國的餃子,咱們一起做一頓中埃融合大餐。”
離開卡裏姆家時,法蒂瑪給他們裝了滿滿一袋巴克拉瓦,還有自己織的圍巾。“天冷了,戴著圍巾暖和。”她把圍巾遞給李悅,輕輕摸了摸她的頭,“常來玩啊。”
坐在返回學校的車上,李悅戴著新圍巾,手裏拿著巴克拉瓦,笑得合不攏嘴“媽媽,法蒂瑪阿姨真好,她做的巴克拉瓦太好吃了,我下次還要去她家學做甜點。”
蘇瑤笑著揉了揉她的頭發“好,等下次有空,咱們再去。”
李淵看著窗外掠過的草原景色,心裏滿是感慨。他知道,這段非洲之旅,會成為他們一家人最珍貴的回憶。在這裏,他們不僅完成了工作任務,更收獲了跨越國界的友誼,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碰撞出的溫暖火花。未來,他們還會帶著這份記憶,這份責任,繼續前行,讓華夏的薪火在異國他鄉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讓中埃友誼的橋梁,永遠堅固,永遠暢通。
回到學校時,夕陽已經西下,草原被染成了金黃色。學生們正在操場上打籃球,歡聲笑語回蕩在校園裏。實訓車間的燈又亮了起來,幾個學生還在裏麵鑽研技術,卡裏姆也在一旁指導著。李淵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裏忽然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這裏不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一個傳遞希望、傳遞友誼的平台,而他們,正用自己的雙手,讓這個平台變得更加堅實,更加溫暖。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