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中非攜手育新苗,草原深處譜華章
字數:6021 加入書籤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中非攜手育新苗,草原深處譜華章
草原的晨光剛漫過中埃職業技術學校的紅磚牆,實訓車間外的空地上就圍滿了人。埃及汽車製造廠的總工程師阿卜杜勒帶著技術團隊站在最前排,手裏拿著圖紙,眼神裏滿是期待——今天是學校汽修班學生首次獨立完成汽車大修的日子,也是廠校合作“訂單式培養”的首次成果檢驗。
“李工,真沒想到才半年,學生們就能獨立拆解發動機了!”阿卜杜勒握著李淵的手,語氣裏滿是讚歎,“我們廠的學徒至少要學一年才能上手,你們的教學方法太高效了!”
李淵笑著搖頭,目光轉向正在忙碌的學生“不是我們方法好,是孩子們肯吃苦。非洲的孩子知道技術能改變生活,學習起來比誰都認真。你看那個叫穆罕默德的小夥子,每天提前兩小時來車間練習,手上的繭子比我都厚。”
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穆罕默德正蹲在汽車旁,手裏拿著扳手精準拆卸著螺栓,額角的汗珠順著黝黑的臉頰滑落,卻絲毫沒影響他的動作。旁邊的女生薩拉拿著筆記本記錄數據,偶爾提醒穆罕默德“螺栓力度再輕一點”,兩人配合得默契十足。
蘇瑤帶著李悅和阿米娜站在人群外圍,手裏提著裝滿水的保溫壺“等會兒學生們修完,得讓他們喝點水歇一歇,從早上六點忙到現在,都沒顧上休息。”李悅手裏還拿著幾條毛巾,是她和阿米娜一起洗幹淨的,準備給學生們擦汗。
“媽媽,你看薩拉姐姐好厲害!”李悅指著薩拉,眼裏滿是崇拜,“她昨天還教我看汽車電路圖呢,說以後要設計適合非洲路況的汽車,讓大家不用再擔心半路拋錨。”
阿米娜也跟著點頭,用中文說道“薩拉是我們的驕傲!以前村裏的人都說女生學不好機械,現在她比男生修得都好,我也要跟她一樣,學好技術幫家裏做事。”
上午十點,隨著穆罕默德擰緊最後一顆螺栓,汽車發動機成功啟動,“嗡嗡”的運轉聲在空地上響起,圍觀的人群瞬間爆發出掌聲。阿卜杜勒走上前,仔細檢查了發動機的運行數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完美!各項指標都達標,比我們廠的資深技工修得都好!”
他轉身對李淵說“李工,這批學生我們廠全要了!下個月就讓他們來實習,實習期滿直接轉正,薪資按正式技工標準算!”
學生們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互相擁抱,穆罕默德更是紅了眼眶“謝謝李工!謝謝學校!我終於能讓我爸媽過上好日子了!”
李淵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以後在廠裏要繼續加油,多學技術,爭取成為最優秀的技工。”
中午,學校食堂特意準備了慶祝餐,埃及大餅、烤雞、中國餃子擺了滿滿一桌。阿卜杜勒和技術團隊、學校師生、附近村民圍坐在一起,舉杯慶祝這次成功的合作。老牧民哈桑端著酒杯,走到李淵麵前,哽咽著說“李工,您給我們草原帶來了希望,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李淵接過酒杯,和他碰了碰“哈桑大叔,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中埃兩國合作的成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以後會有更多的中國技術人員來這裏,會有更多的非洲孩子學到技術,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飯後,阿卜杜勒邀請李淵一家和學校教師去埃及汽車製造廠參觀。汽車行駛在草原公路上,沿途能看到不少正在建設的房屋和農田,卡裏姆指著窗外說“以前這條公路坑坑窪窪,開車要兩小時才能到開羅,現在中國公司幫我們修了新路,一個小時就能到了,還通了公交車,村民們去城裏看病、買東西都方便多了。”
到了汽車製造廠,阿卜杜勒帶著大家參觀生產線。自動化的生產設備、整齊排列的汽車零件、穿著統一工裝的工人,讓學生們看得目不轉睛。“以後你們就會在這裏工作,跟著資深技工學習汽車組裝和調試,我們還會派你們去中國的工廠培訓,學習最先進的技術。”阿卜杜勒對學生們說。
李陽看著生產線,眼裏滿是向往“爸,以後我也要來這裏工作,跟著您學技術,幫非洲的朋友造更好的汽車。”
李淵笑著點頭“隻要你肯努力,以後一定能做到。不僅是汽車製造,還有很多領域需要技術人才,你要好好學習,將來為中非合作出一份力。”
參觀結束時,阿卜杜勒送給李淵一套汽車設計圖紙“這是我們廠最新的汽車設計方案,想請中國的技術團隊幫忙優化,讓它更適合非洲的路況和氣候。以後我們還要和中國公司合作建汽車零部件廠,讓非洲也能生產自己的汽車零件。”
返回學校的路上,蘇瑤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輕聲說“今天看到學生們的成果,看到中埃合作的希望,我真的很開心。以前總覺得‘一帶一路’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知道,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這些孩子的笑容裏,就在這些合作的成果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淵握住她的手“是啊,我們隻是千萬個中非合作參與者中的一員,還有很多人在非洲的各個角落,用技術、用真誠搭建著友誼的橋梁。我們要把這份工作繼續做好,讓更多的非洲孩子實現夢想,讓中非友誼永遠傳承下去。”
回到學校時,已是深夜。實訓車間的燈還亮著,幾個學生還在裏麵研究白天拆卸的發動機,卡裏姆在一旁指導著。李淵走進去,看著他們專注的眼神,心裏滿是欣慰。他拿起工具,走到學生身邊,和他們一起討論技術問題,車間裏的燈光映著他們的身影,溫暖而堅定。
接下來的日子裏,學校的發展越來越好。中車集團又捐贈了一批新的實訓設備,包括數控機床、汽車檢測儀器等,還派了兩名資深教師來學校支教。中國的愛心企業也紛紛伸出援手,捐贈了圖書、電腦和學習用品,設立了獎學金,鼓勵優秀學生繼續深造。
李陽和馬哈茂德的友誼也越來越深厚。馬哈茂德教李陽騎駱駝、認草原上的草藥,李陽則教馬哈茂德學中文、用電腦查資料。周末的時候,他們還會一起去草原上放牧,躺在草地上看星星,聊著各自的夢想——李陽想成為一名汽車工程師,馬哈茂德則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汽修廠,讓村裏的人不用再跑遠路修汽車。
李悅和阿米娜則迷上了手工製作。她們用草原上的幹草編織籃子,用彩色的石頭畫畫,還一起寫了一本“中非友誼手冊”,裏麵記錄著她們的故事、學校的變化和草原的美景。手冊的最後一頁,她們畫了一幅畫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金字塔手拉手,旁邊站著黃皮膚、黑皮膚的孩子,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
蘇瑤也沒閑著。她組織了“中文角”,每天晚上教學生和村民學中文,從簡單的問候語到日常對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她還和埃及的教師一起編寫了“中埃文化教材”,裏麵介紹了中國的春節、端午節,也介紹了埃及的開齋節、尼羅河節,讓兩國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這天,學校接到一個好消息中國政府將為學校全額獎學金,資助十名優秀學生去中國的職業技術學院深造。消息傳來,全校沸騰了,學生們紛紛報名,希望能有機會去中國學習。
經過篩選,穆罕默德、薩拉等十名學生獲得了獎學金。出發前,李淵一家和村民們為他們舉行了歡送會。哈桑大叔給每個學生送了一袋草原上的瑪瑙,說“這是我們草原的祝福,希望你們在中國好好學習,將來回來建設我們的家鄉。”
蘇瑤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中文詞典和一套中國傳統服飾“到了中國,要好好學中文,多了解中國的文化,把中國的好技術、好經驗帶回來。我們在非洲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學生們抱著禮物,泣不成聲“李工,蘇老師,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看著學生們遠去的背影,李淵心裏滿是感慨。他知道,這些學生就像種子,帶著中非友誼的希望,在中國的土壤裏生根發芽,將來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為中非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日子一天天過去,草原上的草綠了又黃,學校裏的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李淵一家在非洲待了兩年,這兩年裏,他們見證了學校的成長,見證了學生們的蛻變,也見證了中非友誼的深厚。
這天,中車集團傳來消息,要調李淵回國內擔任技術總監。接到消息時,李淵一家正在草原上和村民們一起慶祝豐收節,篝火旁,大家唱著歌、跳著舞,歡聲笑語回蕩在草原上。
“要走了嗎?”蘇瑤看著李淵,眼裏滿是不舍,“我還挺舍不得這裏的,舍不得這些朋友,舍不得這些孩子。”
李陽和李悅也低著頭,小聲說“我們不想走,我們還想和馬哈茂德、阿米娜一起玩,還想教更多的學生學技術。”
李淵摸了摸孩子們的頭,心裏也滿是不舍。這兩年,他早已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把村民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可是,國內還有更重要的工作等著他,還有更多的技術需要他去推廣。
“我們還會回來的。”李淵看著大家,語氣堅定,“等國內的工作穩定了,我們就回來看看,看看學校的發展,看看孩子們的成長。而且,現在交通這麽方便,我們可以經常視頻聊天,你們也可以去中國看我們。”
離別的那天,草原上的村民都來送行了。哈桑大叔牽著小羊羔,非要讓他們帶上“這是我們草原的心意,你們到了中國,看到它就像看到我們一樣。”
阿米娜抱著李悅,哭著說“你一定要回來,我們還要一起折紙船,一起學中文。”
馬哈茂德則遞給李陽一個手工做的汽車模型“這是我自己做的,送給你,希望你以後能成為最厲害的汽車工程師。”
汽車緩緩駛離學校,李淵一家坐在車裏,看著窗外揮手告別的村民和學生,眼裏滿是淚水。草原上的金合歡樹漸漸遠去,學校的紅磚牆慢慢消失在視線裏,可那份深厚的中非情誼,卻永遠留在了他們的心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回到國內後,李淵擔任了中車集團的技術總監,他把在非洲的經驗運用到工作中,推動了更多的中非技術合作項目。蘇瑤則在國內的職業技術學校擔任教師,把中埃文化交流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鼓勵他們參與到中非合作中去。
李陽和李悅也沒有忘記非洲的朋友。他們經常和馬哈茂德、阿米娜視頻聊天,分享彼此的學習和生活。李陽還在學校組織了“中非友誼社團”,向同學們介紹非洲的文化和中非合作的成果,吸引了很多同學的加入。
一年後,穆罕默德等十名學生從中國學成歸來。他們帶回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有的留在埃及汽車製造廠擔任技術骨幹,有的回到中埃職業技術學校擔任教師,還有的開了自己的汽修廠,為當地村民服務。
穆罕默德回到學校後,第一時間給李淵打了視頻電話“李工,我們回來了!現在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我們還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以後要讓非洲的汽車都用上清潔能源!”
看著視頻裏自信滿滿的穆罕默德,李淵心裏滿是欣慰。他知道,中非友誼的種子已經在非洲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正在長成參天大樹。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人走進非洲,會有更多的非洲人來到中國,兩國人民會在合作中共同發展,在交流中增進友誼,共同譜寫中非合作的美好華章。
這天晚上,李淵一家坐在陽台上,看著天上的星星。李悅忽然說“爸爸,媽媽,我們什麽時候再去非洲啊?我想阿米娜了,想草原上的小羊羔了。”
李淵抱著女兒,笑著說“等明年暑假,我們就去非洲,看看我們的朋友,看看我們曾經工作過的學校。到時候,我們還要和馬哈茂德、阿米娜一起,在草原上放紙船,一起看星星。”
蘇瑤靠在李淵身邊,輕聲說“不管我們在哪裏,中非友誼的這份記憶,永遠都不會忘記。它會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永遠照亮我們的人生,也照亮中非合作的未來。”
夜風吹過,帶著淡淡的花香,仿佛又回到了非洲的草原。李淵知道,這段跨越國界的情誼,這份難忘的人生經曆,會成為他們一家人最珍貴的財富,也會成為中非友誼長河中,一朵璀璨的浪花,永遠閃耀,永遠傳承。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