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跨洋牽念續溫情,薪火相傳啟新程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A+A-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跨洋牽念續溫情,薪火相傳啟新程
    國內的春日,暖風拂過中車集團總部的玻璃窗,李淵站在辦公室裏,手裏握著一份剛擬好的《中非技術合作升級方案》,指尖劃過“中埃職業技術學校新能源實訓基地”的字樣,眼前不自覺浮現出非洲草原上那片熟悉的紅磚牆。
    “在想非洲的事?”蘇瑤端著一杯熱茶走進來,杯壁上印著小小的金合歡花紋——這是她特意定製的杯子,每次看到,都能想起草原上的日子。“剛才李陽打電話回來,說學校的‘中非友誼社團’招了不少新成員,他們準備下周辦一場非洲文化展,還讓咱們幫忙找些非洲的照片和手工藝品。”
    李淵接過熱茶,暖意順著掌心蔓延開來“正好,我這份方案裏提到要給中埃學校捐一批新能源汽車實訓設備,下周可以讓社團的孩子一起整理設備資料,順便把照片和手工藝品一起寄過去,讓非洲的孩子們也看看中國學生的心意。”
    正說著,辦公桌上的視頻電話突然響起,屏幕上跳出“馬哈茂德”的名字。李淵連忙接起,畫麵裏立刻出現少年黝黑的笑臉,身後還站著抱著小羊羔的阿米娜。
    “李叔叔!蘇阿姨!”馬哈茂德的聲音帶著雀躍,“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和阿米娜考上中埃學校的新能源汽修班了!穆罕默德老師說,等我們學好技術,就能幫村裏裝太陽能充電樁,以後大家的電動車再也不用跑幾十公裏充電了!”
    阿米娜也湊到鏡頭前,手裏舉著一隻紙船,船身上用中文寫著“想你們”“蘇阿姨,這是我折的紙船,我每天都折一隻,等著你們回來一起去小河裏放。”
    蘇瑤看著屏幕裏的兩個孩子,眼眶微微發熱“阿米娜真乖,我們也很想你們。下周我們會給你們寄一些中國的故事書和新能源汽車的圖紙,你們要好好學,以後我們一起在草原上建太陽能電站好不好?”
    掛了電話,李淵看著方案上的條款,心裏忽然有了新的想法“不如我們發起一個‘中非技術結對’計劃,讓國內職業學校的學生和中埃學校的學生結成對子,互相分享學習心得,還能一起做技術項目。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們延續友誼,還能促進技術交流。”
    蘇瑤笑著點頭“這個主意好!我明天就去聯係我所在的職業學校,相信老師們和學生們都會很樂意參與的。對了,昨天收到哈桑大叔寄來的包裹,裏麵是他自己曬的椰棗和一張草原的照片,照片上的學校比以前更漂亮了,操場上還多了幾個籃球架。”
    兩人正說著,李陽和李悅放學回來了。李陽一進門就舉著一張海報“爸!媽!你們看,這是我們社團非洲文化展的海報,我們還準備了埃及舞蹈表演,悅悅還會教大家疊紙船呢!”
    李悅也跑過來,手裏拿著一疊彩色卡紙“我要疊很多很多紙船,每隻船上都寫一句中文和阿拉伯語的祝福,寄給非洲的小朋友。”
    看著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李淵和蘇瑤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早已在孩子們的心裏紮下了根,無論相隔多遠,都不會被時光衝淡。
    一周後,中車集團的物流車裝滿了新能源實訓設備、圖書和社團準備的手工藝品,朝著非洲駛去。李陽和李悅還特意錄了一段視頻,視頻裏,社團的學生們用中文和阿拉伯語說著“加油”,李悅還教大家疊了一隻紙船,說要讓紙船帶著祝福漂向非洲。
    與此同時,非洲草原上的中埃學校裏,穆罕默德正帶著學生們整理實訓車間,準備迎接新設備的到來。哈桑大叔和村民們也趕來幫忙,有的打掃衛生,有的搭建貨架,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期待。
    “穆罕默德老師,中國的設備什麽時候能到啊?”一個叫卡裏姆的學生問道,眼裏滿是向往,“我想早點學會修新能源汽車,以後讓我們草原上的汽車都用太陽能,再也不用買汽油了。”
    穆罕默德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快了,李叔叔說下周就能到。到時候我們不僅能學修新能源汽車,還能和中國的學生一起做項目,他們會給我們分享最新的技術資料呢!”
    幾天後,物流車終於抵達學校。當巨大的集裝箱被打開,嶄新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檢測儀器和圖書展現在大家麵前時,學生們和村民們都歡呼起來。穆罕默德打開視頻電話,讓李淵一家看到現場的熱鬧景象。
    “李工!設備太先進了!”穆罕默德激動地說,“我們馬上就能開新能源汽修班了,以後一定能培養出更多技術人才,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李淵看著屏幕裏歡呼的人群,心裏滿是欣慰“穆罕默德,這些設備隻是開始,以後我們還會派技術專家來給你們培訓,還會邀請你們去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廠參觀學習。隻要我們一起努力,一定能讓非洲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好。”
    接下來的日子裏,“中非技術結對”計劃順利推進。國內職業學校的學生和中埃學校的學生通過視頻連線,分享學習筆記、討論技術難題,還一起完成了“草原太陽能充電樁設計”“適用於非洲路況的新能源汽車改裝”等項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陽和馬哈茂德結成了對子,兩人經常視頻討論汽車維修技術。馬哈茂德遇到難題時,李陽會找國內的老師請教,再把解決方案告訴馬哈茂德;李陽做技術項目時,馬哈茂德會分享非洲的路況和氣候特點,幫助李陽優化設計方案。
    李悅和阿米娜則通過書信交流,她們互相寄自己畫的畫、寫的故事,李悅還教阿米娜用中文寫日記,阿米娜則教李悅說阿拉伯語的詩歌。每次收到對方的信,兩個孩子都會興奮地和家人分享,讓這份友誼在文字中慢慢發酵。
    蘇瑤也沒閑著,她組織國內職業學校的教師和中埃學校的教師開展線上教研活動,一起編寫教材、設計課程。她還把中埃學校的教學案例整理成冊,在國內的教育期刊上發表,讓更多人了解中非職業教育合作的成果。
    這天,李淵接到一個來自非洲的電話,是埃及汽車製造廠的總工程師阿卜杜勒打來的。“李工,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們和中國公司合作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廠建成了,下周就要投產了!這多虧了你們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現在我們廠裏有一半的技術骨幹都是中埃學校的畢業生!”
    李淵聽著電話裏的好消息,心裏滿是自豪“阿卜杜勒,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以後我們還要深化合作,不僅要生產零部件,還要一起研發適用於非洲市場的新能源汽車,讓中非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非洲人民。”
    掛了電話,李淵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穿梭的車流,心裏忽然想起第一次去非洲時的情景。那時的他,隻是抱著完成工作任務的想法,卻沒想到,這段旅程會成為他人生中最珍貴的記憶,會讓他見證一份跨越國界的友誼如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廳裏,翻看從非洲寄來的照片。照片上,中埃學校的新能源實訓車間裏,學生們正在操作新設備;操場上,孩子們在籃球架下歡笑;草原上,哈桑大叔和村民們正在安裝太陽能充電樁,小羊羔在旁邊悠閑地吃草。
    “爸爸,我們什麽時候能再去非洲啊?”李悅指著照片上的阿米娜,眼裏滿是期待,“我想和阿米娜一起去小河裏放紙船,一起看草原上的星星。”
    李淵抱著女兒,笑著說“等暑假,我們就去非洲。到時候,我們要去看看新建的零部件廠,要和穆罕默德老師一起給學生們上實訓課,還要和哈桑大叔一起在草原上烤羊腿,好不好?”
    李陽也興奮地說“我還要和馬哈茂德一起改裝新能源汽車,讓它能在草原上跑得更快、更穩!”
    蘇瑤看著一家人期待的眼神,輕聲說“無論我們去不去非洲,這份情誼都永遠在我們心裏。它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線,把我們和非洲的朋友緊緊連在一起,讓我們在不同的地方,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讓中非友誼更深厚,讓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夜風吹過,帶著春日的花香,仿佛又聞到了非洲草原上金合歡的甜香。李淵知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這份薪火相傳的責任,會一直指引著他們前行。未來,會有更多的“李淵”“蘇瑤”走進非洲,會有更多的“穆罕默德”“阿米娜”來到中國,中非兩國人民會在合作中共同成長,在友誼中共同進步,一起譜寫更加美好的未來華章。
    而那些留在時光裏的記憶——草原上的晨霧、實訓車間的燈光、孩子們的笑聲、村民們的笑容,會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永遠照亮他們的人生,也照亮中非友誼的漫長征途。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兵王歸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