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老雜毛痛為仙人

字數:4821   加入書籤

A+A-


    “道士,你同去否?”
    向乾一改之前的敵意,此刻誠心邀請。
    “你不怕道爺揍你?”
    老道抬腿跨入座內,又呼出一大口酒氣。
    向乾頓感無趣,這老雜毛,比力氣還不如自己,說話口氣倒是不小,不知亂拳能打死老夯貨?
    見懟人起了效,老道士心中暢快,可算是報全了那一腳之仇。
    “反正我也是孤人一個,四處看看也無妨,不過不能少了我好處。
    尤其是要能吃飽,有酒喝。”
    範希文暢然應允,這道士有些武力,帶在身邊不過是多了一張嘴而已,兩個護衛自然比一個周全。
    於是趁夜再添置一些必備品,聽取老道建議,加了四件蓑衣。
    蜀地多棕樹,而蓑衣以樹身上包裹的網狀棕毛為原料,剝落後的棕毛經粗麻繩縫製後形似鎧甲,防水效果出色,但分量不輕。
    通常質地好的蓑衣不會吝嗇用料,重量或超過十斤。
    向乾五大三粗,自然喜提“蓑衣大使”的職位。
    晨霧濃鬱
    濕潤的靈泉鎮透出幾許神秘,小商販、行人在灰暗的街道上徐徐晃動,偶爾有兩個精神極佳的,扯著嗓子吆喝兩聲。
    範希文背離成都南下瀘州的旅途多了兩分點綴,僅有的一絲暢然也煙消雲散。
    看著一邊趕路一邊囫圇吞食的兩個新晉護衛,七爺痛苦地歎了口氣,懷疑自己昨天酒意作祟下的決定有些錯誤。
    這兩位大爹一路十天下來,怕是得將自己身上的百兩銀子吃光。
    向乾半大小子還情有可原,老道士抱煙老者的年紀,飯量恐怖如斯,出人意表。
    望山跑死馬的說法在蜀地更加具象化,蜀道之難堪比登天,自望見山峰到上山就是一段崎嶇驚險的經曆。
    範希文以自身兩腳的泥作為樣本悟出以下道理:
    其一、蜀地多斑鳩沙,極易風化,質地偏硬,在晴天鋪滿道路,硌腳且極易踩滑。
    而雨天或積水處,則會因吸水後變成稀泥。
    加上遍地鵝卵石和沙土,特定條件下可謂寸步難行。
    其二、蜀地地質構成十分複雜,有頁岩、黃泥、沙泥等。
    導致開路時難度重重,縱然是官道也不得不兼顧地質與地形,因此常呈現九曲蜿蜒之勢。
    換言之,特別繞。
    其三、植被較多。
    少有人走的地方很快便被草木占據,而雨水豐富,時常有滑坡、坍塌等情況,以至於改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往往走上一段之後還要駐足判斷道路的方向和安全性,極度耽誤時間。
    範希文麵色潮紅,對自己的這一總結沾沾自喜。
    如果有一天讓他來蜀地做官,首先就要用這套理論改善道路。
    這走起來真的太難了。
    三個健全的人為了照顧瘸腿東家,在半山處找了塊大石頭歇息。
    老道扯開胸襟,讓熱氣快速散去。
    “七郎,你年紀輕輕就這般疲軟,以後娶了媳婦兒還了得?”
    範希文埋頭爬山,喘氣間歇答道。
    “你一個出家人還管這些,也不知羞。”
    老道牽起一縷胡子,露出缺了一塊的下牙,嗬嗬輕笑。
    “你別看道爺我這副模樣,想當年我也是橫行蜀地的人物,結交過的婆娘比你們聽過的都多。”
    “那老天師當年名號為何?”
    有為希冀地問道,他最是喜歡江湖俠客的故事。
    老道佯裝生氣。
    “說了多少次,休要以老天師稱呼我,我隻是青城尋常的道士。”
    見有為訕笑,也不好再追究這憨包。
    “貧道昔年快意恩仇,路見不平,承蒙江湖好友看得起,給了個玉菊郎君的雅號。”
    有為兩眼放光。
    “玉菊郎君!”
    “倒是像個賣溝子的。”
    向乾噗嗤一聲,借機打趣。
    範希文終於坐到巨石上,強忍笑意。
    “你俗家該不是姓於吧?”
    “正是姓於!”
    老道欣喜無比,稱讚七郎好天賦,能無師自通測算他人由來。
    卻見他捧著肚子,笑得十分痛苦,不知所謂。
    看著一旁愣愣的有為,老道覺得這貨此刻是三人中最為可愛的家夥。
    “有為,還是你懂得欣賞高雅。”
    “聽完向兄的說法,我覺得你以後都別在提起這個雅號了,歲數大了給自己留點晚節比較好。”
    有為很是真誠,那一本正經地表情偏偏如魔手一般虛空擒住了老道的心髒。
    “我,日曆仙人哦!”
    老道破防,狂翻白眼。
    “呐,這個名號更合你當前出家人身份。”
    有為打直腰杆,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
    趕路最為忌諱在一地休息,尤其是經過艱苦的爬坡之後,久坐就再也不想起身。
    範七爺獲得的休息時間沒超過三分鍾,在老道士鬱悶的催促聲中被推到了首位,以控製行進速度。
    “路途漫漫,不如我們找點故事說說?”
    範希文突發奇想,小時候趕路,長輩總喜歡一路給自己講故事,似乎無形間縮短了路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於大仙走南闖北,故事應該不少。”
    向乾雙手大拇指勒在肩下背帶處,緩解竹繩對腋窩位置的摩擦。
    老道士吐了一口唾沫。
    “你幾個少年,才將將拿我取笑,這時候又要編我來唱戲,忒不要臉。”
    “我出十文,請你說故事。”
    範希文在頭頂伸出食指表示童叟無欺。
    老道士態度堅決。
    “太少,不說!”
    “五文!”
    道士驚歎。
    “嘿!越講越少了還,十文就十文。”
    範希文如何能認,機會是給有魄力的人準備的。
    二人討價還價,又在另外兩位幫腔和泥下,定價八文,自然又是一陣嬉笑叫罵。
    “其實道爺我原本不想做道士,都是這世道給逼的......”
    老道士以自己的回憶視角切入,成功勾起了三位聽客的興趣。
    老道姓於,祖上是手藝人,有些家產,早年習武,後祖業凋敝,便離了故地外出闖蕩。
    在老道士看來,江湖不外乎殺人越貨或是路見不平而已。
    他立誌要做一位俠客,但運氣實在不佳,遊曆三年。
    將蜀地走了大半,救人水火的事情沒遇到過,但被遊方的騙子害了不少次。
    以至於年輕的俠客到最後不得不打短工求生,在之後的幾年裏,道士學會了擔糞挑水、栽秧打穀。
    用他的話說,三百六十行已接觸了半數。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