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財富敲門錢途在

字數:5131   加入書籤

A+A-


    卯時二刻,趙構登門。
    站在內院門口大喊大叫。
    他是有教養的人,斷然不會擅闖別人家的內院。
    但是幾大嗓子,就叫醒了所有人。
    大宋可沒有噪音汙染一說。
    “哎呀~硬是要把人整神!”
    整神,蜀語,被整至呆愣,被整至瘋癲。一般極度無語、無奈時才用。)
    範希文在床上摸索一陣,沒有其他人,被子上隱隱還有一絲氣味。
    “看來不是做夢,但她為什麽不提條件呢?或許時機未到?”
    來不及多想,趙構又繼續作妖。
    “來了!”
    範希文將衣服胡亂裹上,準備這就出門去。
    又想起院內還有不少女眷,且不知趙構是否與王妃同行。
    於是整理了一番,勉強算是裹住了身子。
    正廳內,趙構將一坨包得上好的東西擱在桌上。
    “先生,你的手段真是高明,居然能化腐朽為神奇!”
    範希文打開包袱一看,是一包煤球殘渣,黃白相間,燒得徹底。
    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將眼角的穢物抹去。
    “千歲爺,一個煤球而已,犯得著擾人清夢嗎?”
    趙構身體一顫。
    “怎麽不值得,我巴不得快些生產這個東西,早點掙錢,早點享福。
    我敢打賭,不出一個月,我就該有子嗣了!”
    範希文眨了眨眼,他對趙構的造人大計一點也不感興趣。
    突然意識到一個事情:怪不得王妃要托人道謝,原來是吃飽喝足了。
    趙構興致不減。
    “我再給你看一樣東西!”
    當即招手,打門外進來倆人,一前一後,左右搖擺。
    原來是抬了一個重物。
    “這是甚?”
    範希文看著眼前一大坨,大概能辨別出來,是個陶器。
    但像缸又不是缸,像壇也不是壇。
    “這是我命人按照你所說,燒製出來的炭爐。”
    想不到趙構竟是個實幹派。
    隻三兩天功夫便琢磨出了炭爐。
    “怎樣,是否驚喜?”
    範希文在炭爐和趙構臉上來回掃視一番。
    這個炭爐太笨重,且造型稍微奇特了一些。
    但不忍打擊趙構的積極性。
    “很好!能用。”
    趙構得意無比。
    “我就說範兄會喜歡,你看,這個外形還是我設計的。”
    怪不得覺得怪異,哪有人把炭爐做成藝術品的。
    不過也是好事,趙構的藝術細菌,終於感染了炭爐,以後或許可以作為噱頭。
    在趙構的糾纏下,範希文開始著手製造煤球,甚至千歲爺也親自上手。
    他搓得比範希文的更圓。
    “範兄,每次都這樣來搓,實在麻煩了些。”
    範希文沒好氣道:
    “這不是將就你那個爐子嘛,我自然還有更快的辦法,等你找來匠人即可。”
    “鐵匠還是木匠?”
    “都要,鐵匠要多一些,技術不用太好,做事認真踏實即可。”
    二人在後院忙了半晌,又將煤球稍微烤幹一些。
    依範希文所述,煤球不用全部幹燥,隻要能輕鬆拿起放下,並且方便引燃即可。
    其餘位置是濕的也問題不大,況且這玩意拿回家中,也不是一次都要燒完,放置期間也能陰幹。
    “不得不說,千歲爺的智慧令我佩服,這陶爐又能經受高溫,加厚之下又不易碎。”
    範希文看著爐膛下隱隱可見的紅光,由衷讚賞。
    “對,就是下方這個口,目前隻能用塞子來堵,沒辦法像你說的那般,還可以調節火力。”
    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相對而言,高效節能的炭爐,絕對能風靡大宋,乃至於天下。
    範希文似乎看見,北方的財富正在往自己兜裏鑽。
    命人在塞子上開了一個小孔,直接塞進爐門。
    第二次試驗正式開始。
    不得不說,大宋手工業之發達,匠人水平之高。
    單論個人素養,絕對不比後世的差,
    欠缺的隻是工具、材料等因素導致的差距。
    “七爺,你說的他們真的不懂!”
    問題出在解釋習慣上,範希文以後世的解釋為主,讓匠人們完全摸不著頭腦。
    莽子久在範希文身邊,此時扮演了一個“中譯中”的翻譯官。
    居然憑借他“這點那點”的解釋,成功地讓匠人們明白了原理。
    木匠和鐵匠代表拍胸口表示沒問題。
    “不知大人們需要多少這種工具?”
    趙構大手一揮。
    “先各來三千具!”
    範希文趕緊製止。
    “你準備帶回家吃不成?三千具得花多少錢?拿回來又放到何處吃灰?”
    趙構訕訕,大世麵見多了的王爺,對這些不太敏感。
    當即詢問了價格,得知一具煤球機需要花錢八十文,批量製造七十五文。
    “你這也太貴了些!鐵也不過三十文一斤,一斤能做出至少三具來,你們卻要二百餘文?”
    見趙構生氣,匠人們不得不解釋。
    熔鐵、化形、組裝等都需要時間和人力,哪怕是加班幹,一人一天也不過掙錢一二百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鐵匠和木匠而言,這個價格很公道,且汴京本身生活水平就高,實在是不能再便宜了。
    “那好!就按照八十文一具來算,先造五十具來。不過要先驗貨,尺寸不能馬虎。如果做得好,後期還要許多。”
    統一標準的煤球適合統一的炭爐,否則放不進去就沒用了。
    與匠人約定兩天後看樣品。
    接下來就該是準備原料了。
    大宋專司石炭的炭場多,隻需要挑個地點采購即可。
    至於黃泥,目前需要的量不大,考慮就在院中挖,正好範希文想要一個大大的魚池。
    “範兄,你這算不算公事私辦?”
    趙構覺得範希文很雞賊,看起來是為了煤球一事,實際上為他自己謀福利。
    範希文眼睛一瞪。
    “小同誌,你這種思想要不得,黃泥也是資源懂不?按理說,公司應該補貼我一些錢才對。”
    董事長趙構語塞,總覺得哪裏有問題,又說不上來。
    “算了,你出錢出力,沾公司這點光也無可厚非。”
    範希文非常不爽。
    “來來來,我們說道說道!”
    二人又在廳中討論起來,最後範希文與趙構的股份,從四六分成變成了五五。
    康王發誓,以後再也不單獨和範希文談生意。
    可喜可賀的是,炭爐效果極佳,在塞子的作用下,兩個煤球燃了好幾個時辰。
    並且範希文增加了黃泥用量,似乎也不影響煤球質量。
    賺錢的門道就此打開。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