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狡兔死走狗入釜
字數:4921 加入書籤
汴京城內多出一撮人,隱沒於人潮之中,不甚顯眼。
但是神情謹慎,略顯著急。
他們不斷在人群中搜尋,或者趁人不備翻牆入院查探。
以東城三大瓦舍周邊為主,搜索一切可能藏人的地點或者密道。
“殿下,您要不先回府休息?”
高胡知道康王趙構心中焦急,但搜尋人是需要時間的。
與其在街上杵著,不如回府去安全。
趙構眼光搜尋從未停止過,但手下數十人都未曾找到線索,更何況他一人。
“你覺得會是誰幹的?”
高胡也在苦思這事,目前範希文算是與許多人結怨。
其中江湖人算一撥,以六扇門與摩尼教為主。
朝堂上,因襄州一事,估計也惹了童貫、朱勔等大人物,但這些大人物或許並未把範希文放在眼裏。
此外就是汴京各店背後之人,但範希文的生意隻能算初有起色,還未展現出大能耐。
“或許是江湖人所為。”
趙構關心則亂,此刻稍微經高胡提起,也靜下心來想。
“命人重點查六扇門。”
他心中祈禱:範兄,你可千萬不能遇害。
這年頭,取人命不過是利刃一去一收那麽簡單。
既然範希文沒有死在街上,證明綁匪留他還有用。
趙構叫住了高胡。
“等等!咬死六扇門,必要時就讓他們交人出來,交不出來就給我殺!就說是有人偷了我的禦賜之物!”
高胡領命而去。
權力的運用有時候就這麽簡單,跟擠牙膏一樣。
不需要親自去碰觸牙膏,以擀麵杖碾壓外殼,牙膏自然就出來了。
而範希文則過上了“貴賓”的日子。
在享受茶水的同時,努力裝波。
為何要裝呢?
“氣節”這種東西,在古代很珍貴的,就連兩軍交戰之時,對忠心的敵人也會有特別的優待。
江湖人雖然假仁假義多,但也會顧忌自己的名聲,往往對氣度不凡者都是折節下交。
戌座身為六扇門第一人,自然不會例外。
“我倒是想聽聽魔人的高見。”
範希文腦海中飛快地對六扇門的信息,進行回想和重組,並且結合影視劇套路推測一些關鍵。
“戌座,我做一個大膽猜想,你看看可有說中。
其一,內鬥不止;
其二,官府欺壓和江湖排擠漸甚;
其三,財務吃緊;
其四,苦於尋找出路而不得。”
這些問題實際上都很淺顯,但少有人能如此按章歸納,並提煉出關鍵詞。
隻這一手,已經讓戌座覺得範希文是個人物。
但這技術,多做幾年閱讀理解估計都能練成。
這些問題其實很普遍,如老道算命一般,總講些現象級問題,一套一個準。
戌座隻是沉默,組織高層應有之定力,他完全不缺。
範希文幹脆道:
“山人能解。”
這四個字比先前一段話地含金量還大。
戌座並未表現出感興趣的意思。
“六扇門可不是我一人說了算。”
“合夥的事自然多牽製,但如果你一人說了就能算呢?
反正沒有外人,戌座不妨與我說說,六扇門具體是個什麽樣的所在。”
搜集信息,掌握得越多,範希文越能找到錨點,進而忽悠對方。
反正侃大山不用負責,搞爛一個是一個。
戌座點頭,似乎對範希文的提議感興趣起來。
魔人聲名在外,總是能提供一些助力的。
而六扇門想要變一言堂,以戌座目前的實力,隻要有外力幫助,大致可成。
“也好~
江湖中的六扇門,原本與三法司密切相關,最早建於李唐,一直是三法司手下,見不得光的密事機構。
大宋建國後,國內多妖人和前朝餘孽,故重建六扇門,替三法司行刺探、臥伏、私獄等事,後又曾設栽贓、嫁禍等勾當。
實則六扇門,便是朝廷的‘皇城司’。
隻不過效忠的是三法司,而不是天子。”
範希文一直以為,六扇門隻是一個自發式的江湖組織,隻是受了朝廷的關照,才做了如今緝捕的勾當。
沒想到賞金獵人集中營,竟然是曾經的臥底機構。
“既然這樣,你們的日子應該很好過才是。”
正牌臥底,金牌特務,卻聽說處處被官府鉗製、欺壓,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戌座歎了一口氣,思緒再次放開。
“這事原自狄公始。
嘉佑元年,京師大水,狄青一家至大相國寺避水。
受上官指示,六扇門親至寺中,安排其一家至佛殿居住,又散布言論,至民眾非議。
狄公因此事被罷樞密使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貶知陳州事。
狄公心憂國事,到了地方雖不善治理,但對地方不法事從來不寬宥,陳州兩旬,下馬官員一十三人。
鑒於此,六扇門再安排人,於他夜讀的油燈中加水銀,至元佑二年二月,狄公發病而死。”
範希文聽出一身冷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代良將,未能馬革裹屍便罷了,還落得個中毒身亡的下場。
記得趙構說過,狄青是嘴巴生了毒瘡死的。
北宋的官方也太不嚴謹了!
“真他麽不幹人事!”
範希文感同身受,罵出聲來。
同時也更加提醒自己,遇事必須“三思而後行”。
看狄青老哥,處處不小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迫害,估計到死也沒能明白。
他又想起李師師那件事來,自己隻是邀請了李師師去家裏做客,竟然被趙佶懷疑。
做事也要像下棋一樣,步步為營,生而為人,若要做到“不立危牆之下”,實在太難。
“確實不幹人事,早年狄公府上有狗生角的傳言,也是六扇門做的。
但官家並未重視而已。
自狄公故去,文官們對武人顧忌更多,或再出於對六扇門的不喜,決意解散六扇門。
時任六扇門總領的先代辰座據理力爭,最後舍了朝廷的餉銀,六扇門成了一個江湖組織,以逃犯賞金為生。”
範希文終於明白,怪不得六扇門的處境,總讓人覺得怪怪的,原來症結在此。
他忽然想起前世的一個故事:蝙蝠,被獸類和鳥類排斥。
如六扇門這般,自我也沒有個好的角色定位。
與朝廷合作,也是出於自保求食。
與江湖親近,實則也是被逼無奈。
但細看之下,卻是兩不相幹。
“戌座,你想六扇門如何存在於世間呢?”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