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離合真邪論
字數:6444 加入書籤
妙談醫理之離合真邪
角色:
小嶽:逗哏,以幽默風趣、活潑搞怪的風格詮釋角色。
老孫:捧哏,性格沉穩,擅長用簡潔有力的話語配合小嶽抖包袱。
場景:德雲社舞台,小嶽和老孫站定,台下觀眾掌聲雷動。
小嶽滿臉神秘,湊到老孫跟前):老孫,您知道嗎?最近我研究了一門特高深的學問!
老孫疑惑地看著小嶽):喲,就你?還高深學問呢?你可別逗我了。
小嶽挺直腰板,一本正經):嘿!您還別不信,我研究的是中醫裏的門道,《黃帝內經》看過沒?
老孫撓撓頭):那倒是聽說過,可這跟你有啥關係啊?
小嶽眉飛色舞):這裏麵有一篇叫《離合真邪論》,可有意思了。您知道病邪剛進咱們身體的時候啥樣不?
老孫配合地搖搖頭):不知道,你給講講。
小嶽比劃著,模仿醫生把脈的動作):這病邪剛進身體啊,就跟個調皮的小孩似的,到處亂竄,和咱身體裏的正氣還沒完全攪和到一塊兒呢,也沒個固定的地兒待著。
老孫瞪大了眼睛):喲,還有這事兒?那這時候該咋辦呢?
小嶽得意地笑):這時候就得趕緊治啊!就好比您家進了個小偷,剛進門還沒來得及翻東西呢,您眼疾手快把他抓住,是不是就沒啥損失啦?
老孫笑著點頭):嘿,你這比喻還挺形象。
小嶽繼續說道):要是這時候不趕緊治,等病邪和正氣混熟了,在身體裏紮根了,那可就麻煩大啦!到時候,您再想趕它走,可就費勁咯!
老孫作恍然大悟狀):原來是這麽回事兒啊,那你說這病邪初入,咋治啊?
小嶽雙手叉腰):醫生就得眼疾手快,用合適的辦法把這病邪給“趕出去”。這就像您瞧見街上有人亂扔垃圾,您得趕緊撿起來扔垃圾桶裏,不能讓它在那兒破壞環境不是?
老孫忍不住笑出聲):你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不過還真有點道理。
小嶽一拍大腿):所以啊,這病邪初入的時候,那可是治療的黃金時機,抓住了,病好得快,人也少遭罪。要是錯過了,您就等著“遭罪”吧!
老孫笑著指了指小嶽):你這一說,還真讓人記住了。
小嶽臉上洋溢著神秘,又湊近老孫):老孫,這病邪初入的事兒講完了,接下來還有更神奇的,針刺補瀉的方法,您了解不?
老孫一臉茫然,搖了搖頭):這我還真不太懂,你快給說道說道。
小嶽清了清嗓子,模仿起老中醫的模樣,搖頭晃腦):這針刺補瀉啊,可講究了。先說這瀉法,您得在病人吸氣的時候進針。
老孫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啊?為啥要在吸氣的時候進針呢?
小嶽一本正經地解釋):您想啊,吸氣的時候,這人的氣是往上走的,這時候進針,就好比順水推舟,針能順順利利地進去,還不能讓氣逆了,不然就麻煩咯!
老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哦,還有這麽個說法。
小嶽一邊說一邊比劃著進針的動作):進了針之後啊,得留針在那兒,安安靜靜地候著,等病人再吸氣的時候,趕緊轉針,這一轉啊,得讓針把病邪“抓住”,就像您抓娃娃機抓娃娃似的,得抓準咯!
老孫忍不住笑了出來):你這比喻可真絕,那然後呢?
小嶽接著說):等病人呼氣的時候,就得慢慢把針起出來,而且得等呼氣全完了,這時候把針取出來,那病邪就跟著針一塊兒被“趕出去”啦,就像把垃圾從您家裏清理出去一樣。
老孫笑著調侃):嘿,你這一說,這瀉法還挺像那麽回事兒。
小嶽拍了下老孫的肩膀):這還隻是瀉法,補法又不一樣啦。補法得先在穴位那兒摸摸、按按,就像給穴位“打個招呼”似的。
老孫好奇地問):為啥要打招呼啊?
小嶽瞪大了眼睛,故作驚訝):這您就不懂了吧,這穴位就像人一樣,您突然紮它一針,它不得嚇一跳啊。先摸摸按按,讓它放鬆放鬆,等病人呼氣快完的時候再進針。
老孫配合著追問):那進了針之後呢?
小嶽又開始比劃):進了針就安安靜靜地等著,等氣來了,感覺這針“活”了,就多留一會兒針。然後等病人吸氣的時候,“嗖”地一下把針拔出來,拔完還得趕緊把針孔揉揉,就像給穴位“貼個創可貼”,把真氣留在裏麵,不讓它跑咯。
老孫笑得前仰後合):你這解釋,太有意思了,我感覺這穴位都快被你說成人了。
小嶽得意地笑):所以啊,這針刺補瀉的方法,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要是弄錯了,那可就麻煩大了,說不定病沒治好,還添亂呢!
老孫笑著點頭):得嘞,你這一講,我算是記住這針刺補瀉是咋回事兒了。
小嶽滿臉得意,又往老孫身邊湊了湊):老孫,這針刺補瀉說完,還有更玄乎的,診察邪氣的要點,您知道多重要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孫佯裝無奈):我哪知道啊,你快別賣關子,趕緊說。
小嶽挺直腰杆,表情嚴肅,模仿老中醫把脈):您瞧啊,這邪氣從絡脈鑽進經脈,再留在血脈裏的時候,這脈氣的波動,就跟坐過山車似的。
老孫眼睛瞪大,一臉好奇):啥叫跟坐過山車似的?
小嶽誇張地比劃起伏動作):一會兒高起來,一會兒低下去,一會兒感覺來了,一會兒又好像沒了,神出鬼沒的。這時候啊,醫生就得像個偵探一樣,仔細琢磨這脈裏的門道。
老孫忍不住笑):嘿,把醫生說得跟福爾摩斯似的。
小嶽一本正經):您可別小瞧了這事兒。當醫生診出邪氣剛要來的時候,就得趕緊“行動”。
老孫著急地問):咋行動啊?
小嶽伸出手,做個按的動作):得按在穴位上,把邪氣“控製住”,然後馬上用針瀉,就像消防員滅火,得趕早。
老孫點頭):哦,明白了,那要是晚了呢?
小嶽皺著眉頭,連連擺手):可不能晚!邪氣最盛的時候,您可千萬別瀉。這就好比您在暴雨最大的時候,去疏通下水道,那水勢洶洶,您根本沒法下手,還容易把自己給傷著,這時候瀉,就傷了正氣。
老孫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麽個道理。
小嶽繼續眉飛色舞地說):還有啊,邪氣都已經過去了,您再去瀉,那也不行。這就好比小偷都跑沒影了,您還在那兒關門,有啥用啊,白費力氣,還耽誤病人治療。
老孫笑得直拍大腿):你這比喻,一個接一個,太形象了。
小嶽得意地晃晃腦袋):所以啊,診察邪氣這事兒,得掐準時機,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就得剛剛好,就跟您做炸醬麵,調料放得恰到好處,那味兒才對。
老孫笑著調侃):合著診病跟做飯一個道理唄。
小嶽一拍手):嘿,您還真說對了,都是講究個時機和分寸,這診察邪氣的要點,您算是聽明白了吧?
老孫點頭):聽明白啦,你這講得,比我看醫書都清楚。
小嶽臉上帶著幾分神秘,又開始滔滔不絕):老孫,前麵那些都是小打小鬧,接下來我要講的,那可是中醫裏特別關鍵的“硬菜”——三部九候診法的重要性。
老孫滿臉好奇,往前探了探身子):喲,這又是什麽高深玩意兒?快給我講講。
小嶽裝模作樣地清了清嗓子,搖頭晃腦):您知道這醫生治病,為啥有時候能藥到病除,有時候卻效果不好嗎?關鍵就在這三部九候診法上。
老孫疑惑地撓撓頭):這三部九候診法,到底是咋回事啊?
小嶽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這三部啊,指的就是人體的上、中、下三個部位。上呢,能反映頭部及上肢的情況;中呢,對應著胸部和腹部;下呢,關乎著下肢。這每個部位又再細分出三個小部位,合起來就是九候。
老孫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好家夥,這麽複雜呢。
小嶽一本正經地點點頭):沒錯,這就跟查地圖似的,每個區域都不放過。醫生運用針刺治病的時候,必須得把這三部九候診法學得滾瓜爛熟。
老孫追問):學這個幹啥用呢?
小嶽雙手比劃著):通過仔細審察這三部九候的情況,看看哪兒的氣盛,哪兒的氣虛,是虛是實,醫生就能精準地判斷出病在人體的哪個位置,然後對症下藥,就像警察抓小偷,得先知道小偷藏哪兒了。
老孫笑著打趣):你這把醫生比作警察,還挺形象。
小嶽接著說):而且啊,還得觀察人體左右、上下的情況是不是對稱,有沒有哪個地方特別弱。這就好比您檢查一輛汽車,得看看四個輪子是不是一樣好,發動機各個部件是不是都正常。
老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嗯,有點道理。
小嶽突然提高音量,表情嚴肅):要是醫生不懂這三部九候診法,那可就麻煩大了。這就好比您開飛機,卻不認識儀表盤,根本分不清方向,不知道飛機哪兒出問題了。
老孫驚訝地說):這麽嚴重啊?
小嶽用力地點點頭):那可不,這樣亂治,不僅治不好病,還容易把病人的正氣給傷了,嚴重的甚至會斷送病人的性命,那可就成了“庸醫”啦。
老孫笑著指了指小嶽):聽你這麽一說,這三部九候診法還真是重中之重啊。
小嶽得意地衝著觀眾鞠躬):所以啊,各位朋友,這三部九候診法在中醫裏的重要性,您可一定要記住了。
老孫 以後要是碰到懂中醫的,咱也能跟人家嘮嘮,顯得咱有學問不是?
小嶽滿臉堆笑,雙手抱拳向觀眾作揖):您瞧瞧,今天跟老孫這麽一聊,這《離合真邪論》裏的門道,咱算是給大夥“扒拉”了個遍。從病邪初入的調皮模樣,到針刺補瀉像“抓娃娃”“貼創可貼”般的奇妙操作,再到診察邪氣要掐準時機,最後這三部九候診法好似給人體做全方位“安檢”,每一環都不簡單呐!
老孫笑著附和):是呀,要不是今兒個嶽老師這麽繪聲繪色地講,我都不知道這中醫理論能這麽有趣。
小嶽轉過身,對著老孫):老孫,您說這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是不是太牛啦?這要是都能研究透了,那可不得了。
老孫點頭讚同):那可不,不過咱也就是給大夥開個頭,讓大家對中醫有點興趣。真要學起來,那可是一輩子的事兒。
小嶽眼睛一亮,又來勁兒了):沒錯沒錯,說不定今天聽了咱們這段相聲,台下就有哪位朋友對中醫著了迷,往後成了一代名醫呢!
老孫調侃道):喲,那咱可就成了“名醫搖籃”啦!
小嶽麵向觀眾,提高音量):所以啊,各位朋友,沒事兒多了解了解咱老祖宗的智慧,說不定哪天自己身體有點小毛病,懂點中醫知識,心裏也不慌。要是身邊有人對中醫感興趣,您也把今兒個我們講的,跟他們嘮嘮,讓這中醫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越傳越廣!
老孫和小嶽一起再次向觀眾鞠躬):感謝各位朋友捧場,咱們今兒個就到這兒啦,下次再見!
觀眾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小嶽和老孫在掌聲中走下舞台)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