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刺瘧篇

字數:6120   加入書籤

A+A-


    傳統醫趣之刺瘧妙談
    逗哏:小嶽
    捧哏:老孫
    小嶽:興衝衝上台,抱拳拱手)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今天我跟我這搭檔老孫,給大夥說段相聲。
    老孫:跟著上台,鞠躬)是,祝大夥身體健康,萬事順遂。
    小嶽:要說這身體健康啊,我最近可研究了點老祖宗留下的寶貝,《黃帝內經》裏的《刺瘧篇》。
    老孫:喲,這可太專業了,一般人都看不懂。
    小嶽:搖頭晃腦)我給您講講,這《刺瘧篇》啊,講的就是瘧疾怎麽用針刺來治,老祖宗的智慧,那可不得了。就說這足太陽之瘧,知道啥症狀不?
    老孫:您說說。
    小嶽: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熱止汗出。您瞧瞧,多詳細。
    老孫:點頭)是挺詳細,那怎麽治呢?
    小嶽:刺郤中出血!就這一招,簡單直接。
    老孫:驚訝)這麽簡單?
    小嶽:得意)那可不,老祖宗的法子,那能差了?再說說這足少陽之瘧,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還惕惕然,熱多汗出甚。
    老孫:皺眉)好家夥,這症狀還挺複雜。
    小嶽:比劃著)複雜吧,治療也不難,刺足少陽穴位就行。
    老孫:看來這老祖宗治病還挺講究經絡。
    小嶽:那是,您再聽聽這足陽明之瘧,先寒,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還喜見日月光火氣。
    老孫:這喜好還挺特別。
    小嶽:笑)是挺特別,治療就刺足陽明跗上。這一路下來,足三陰經的瘧疾症狀和治法也各有不同。
    老孫:好奇)那足三陰經的瘧疾啥樣?
    小嶽:像足太陰之瘧,讓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還善嘔,嘔完就好點。
    老孫:聽起來挺折磨人。
    小嶽:點頭)是折磨人,治法就是取足太陰經穴位。還有足少陰之瘧,嘔吐厲害,多寒熱,熱多寒少,還想關門閉窗躲起來。
    老孫:這是為啥呢?
    小嶽:故作神秘)這您就不懂了吧,老祖宗都研究明白了,治法也有。還有足厥陰之瘧,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還老想上廁所,心裏還害怕。
    老孫:這症狀還真挺全乎。
    小嶽:來勁了)那可不,再說這髒腑之瘧,肺瘧心寒,寒甚熱,熱間還善驚,跟看見啥東西似的。
    老孫:驚訝)這有點嚇人啊。
    小嶽:笑著說)是有點,治療就刺手太陰陽明。還有心瘧,煩心厲害,想喝涼水,還寒多熱少。
    老孫:接話)這心瘧症狀也挺特別。
    小嶽:繼續)肝瘧臉色蒼蒼然,愛歎氣,看著跟死了似的。
    老孫:瞪大眼)這麽嚴重!
    小嶽:比劃)是挺嚴重,不過刺足厥陰見血就能治。脾瘧寒的時候肚子疼,熱了腸子裏還響,響完就出汗。
    老孫:這變化還挺多。
    小嶽:興高采烈)腎瘧呢,渾身發冷,腰脊痛,不能轉身,大便難,眼睛還直勾勾的,手足寒。
    老孫:感歎)這腎瘧也不好受。
    小嶽:總結)胃瘧呢,老覺得餓,還吃不下,吃點就肚子脹。
    老孫:好奇)那怎麽治?
    小嶽: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就行。
    老孫:豎大拇指)老祖宗這法子真神了。
    小嶽:認真)這還不算完,治瘧疾時機也有講究,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馬上就寒。
    老孫:驚訝)這麽快?
    小嶽:點頭)就是這麽快。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
    老孫:看來這時機很重要。
    小嶽:強調)太重要了,還有根據脈象治療,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瘧脈緩大虛,就得用藥,不能用針。
    老孫:佩服)老祖宗考慮得真周全。
    小嶽:笑著說)是啊,老祖宗留下的這些東西,那都是寶貝,咱得好好研究,好好傳承。
    老孫:沒錯,希望大家都能多了解了解咱傳統醫學的魅力。
    小嶽:拍了下大腿,眼睛一亮)您瞧,這還隻是《刺瘧篇》裏的一部分內容,關於瘧疾的治療,還有好多講究呢。
    老孫:來了興致,湊近問道)還有啥講究,您快給大夥說說。
    小嶽:就說這治療瘧疾的時間吧,這裏麵學問可大了去了。但凡治瘧,必須得在發作前大概一頓飯的功夫就開始動手治療。
    老孫:滿臉疑惑,撓撓頭)為啥非得在發作前一頓飯的功夫治療呢?早一點或者晚一點不行嗎?
    小嶽:故作高深,搖頭晃腦)您這就有所不知了,要是晚了,那就錯失最佳時機了。這瘧疾啊,就跟個調皮的小孩似的,等它完全鬧起來,你再想管就難嘍!
    老孫:恍然大悟,拍拍手)原來是這麽回事,這老祖宗觀察得可真仔細。
    小嶽:越說越激動,手舞足蹈)可不是嘛!而且啊,要是遇到各種瘧疾發作時,脈象卻摸不著的情況,還有特殊的治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孫: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啥特殊治法啊?快別賣關子了。
    小嶽:得意地笑)刺十指間出血!就這麽一招,有時候還真能把這瘧疾給製住。
    老孫:驚訝地張大嘴巴)就這麽簡單?刺刺手指就能治病?
    小嶽:一本正經)您可別小瞧這簡單的方法,老祖宗傳下來的,那都是經過無數次驗證的。就好比那做菜,有些菜看著調料放得少,可味道就是好。
    老孫:笑著點頭)您這比喻還挺形象。那要是瘧疾發作的時候,人特別難受,這刺血會不會很疼啊?
    小嶽:擺擺手)哎呀,您想想,瘧疾發作時那難受勁兒,這點疼跟它比起來,那都不算事兒。而且為了治好病,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老孫:若有所思)也是,隻要能治好病,受點小罪也值得。
    小嶽:接著說)還有啊,這《刺瘧篇》裏還提到,不同季節得的瘧疾,治法也有點不一樣呢。
    老孫:來了興趣,連忙追問)怎麽個不一樣法?快講講。
    小嶽:清了清嗓子)比如說春天得的瘧疾,治療的時候就得考慮春天陽氣生發的特點,用藥或者針刺的手法都得溫和一些,就像春天的微風,輕輕柔柔的。
    老孫:笑著打趣)喲,這治個病還得講究季節的“脾氣”。
    小嶽:哈哈大笑)您這麽說還真有點意思。夏天得的瘧疾呢,夏天陽氣最盛,治療的時候就得稍微猛一點,把那病邪一下子給趕出去,就像夏天的暴風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老孫:點頭表示讚同)還真是這麽個理兒,那秋天和冬天呢?
    小嶽:秋天瘧疾,治療得注重收斂,把病邪收住,再慢慢趕出去,就像秋天收莊稼一樣,有條不紊。冬天的瘧疾,因為冬天陽氣內藏,治療的時候就得小心嗬護體內的陽氣,不能傷著它。
    老孫:由衷地佩服)老祖宗對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握,真是太厲害了。
    小嶽:感慨地說)是啊,咱們老祖宗的傳統醫學,那是博大精深,這《刺瘧篇》隻是冰山一角。以後有機會,我再給您好好嘮嘮其他的內容。
    老孫:連忙點頭)好啊好啊,大夥肯定都愛聽。
    小嶽:咱接著嘮這《刺瘧篇》,還有些門道,一般人都不知道。這瘧疾症狀變化多端,對應治法也各有巧妙。
    老孫:還有啥神奇的,快說來聽聽,我都等不及了。
    小嶽:有一種特殊情況,叫“溫瘧”。發作時熱多寒少,不怎麽出汗。這治法,就和普通瘧疾不一樣了。
    老孫:怎麽個不同法?快講講,我都好奇死了。
    小嶽:得用“先刺項大杼”的法子,再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搭配其他穴位,像足陽明經的穴位,得紮得深、留針久。
    老孫:滿臉驚訝)紮得深、留針久,這針法有啥講究?
    小嶽:得意地解釋)這溫瘧熱邪重,紮得深才能把熱邪引出來,留針久是為了讓藥效充分發揮,把病邪徹底清除。
    老孫:恍然大悟,不住點頭)原來如此,老祖宗針法真精妙。
    小嶽:還有“癉瘧”,更特殊,隻發熱不惡寒,還口渴得厲害。
    老孫:好奇追問)那這癉瘧怎麽治?
    小嶽:刺手陽明、太陰和足陽明、太陰的穴位,把多餘的熱邪通過針刺放出去。
    老孫:感慨)看來瘧疾不同類型,治法千差萬別。
    小嶽:沒錯!而且啊,除了針刺,還有輔助的調養方法。
    老孫:疑惑)調養方法?都有啥?
    小嶽:得了瘧疾,飲食上得清淡,不能大魚大肉。多吃點容易消化的,像粥、麵條啥的。
    老孫:點頭讚同)確實,生病時腸胃弱,吃清淡點好。
    小嶽:興致勃勃)還有,得注意休息,不能勞累。這就好比打仗,士兵得養精蓄銳,身體也一樣,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對抗病魔。
    老孫:笑著打趣)您這比喻,把身體比作士兵,還挺形象。
    小嶽:接著說)還有心理上也得注意,別老焦慮擔心。心情舒暢,病也好得快。
    老孫: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看來治病還得身心兼顧。
    小嶽:總結)所以說,咱老祖宗的傳統醫學,不光是治病,還講究整體調養。從生活細節到心理狀態,方方麵麵都照顧到。
    老孫:由衷讚歎)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讓人佩服。
    小嶽、老孫:一起鞠躬)感謝大家,希望大夥都健健康康,大吉大利!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