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皮部論
字數:5582 加入書籤
中醫皮部論
角色
1. 逗哏小嶽):對中醫知識略知一二,喜歡給別人科普,性格活潑。
2. 捧哏老孫):對中醫知識不太了解,好奇心強,愛提問。
正文
小嶽:搖頭晃腦,故作高深)嘿,老孫,你知道咱老祖宗留下的中醫有多神奇不?
老孫:喲,你又要給我上課啦?我可得好好聽聽。
小嶽:今天我給你講講中醫裏一個特有趣的概念——皮部。
老孫:皮部?這是啥呀?我就知道皮膚,這皮部跟皮膚有啥不一樣?
小嶽:得意地笑)你瞧,這就不懂了吧。皮膚是咱肉眼能看到摸到的,這皮部可就有講究咯。中醫裏說,皮部是十二經脈之氣在體表皮膚一定部位的反映區 。
老孫:撓撓頭)你這話太專業,我聽著雲裏霧裏的,啥叫十二經脈之氣啊?
小嶽:這麽跟你說吧。伸出雙手,掰著手指)你看,人有十二條主要的經絡,就像十二條大馬路,氣血呢,就在這些馬路上跑。而皮部呢,就像是這些大馬路在體表的“廣告牌”,能反映出氣血運行順不順暢,身體有沒有毛病。
老孫:眼睛瞪大)嘿,還能這麽理解?那這皮部具體咋反映身體毛病啊?
小嶽:比如說,你看那武俠小說裏,大俠受傷了,身上會有淤青。要是在中醫皮部理論裏啊,這淤青的地方就可能是對應經絡皮部氣血不通了。就好比你,老孫,要是你貪吃,吃多了不消化,沒準兒你肚皮上對應的脾胃經皮部就會有點不舒服,可能有點脹啊,或者摸著溫度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老孫:樂了)好家夥,你怎麽還扯到我身上了。那照你這麽說,這皮部還挺重要啊。
小嶽:那可不!就跟我上台說相聲一樣,每個包袱都得抖響咯,皮部在身體裏也得好好“工作”。它可是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外邪想入侵身體,得先過皮部這關。
老孫:哦,這麽厲害呐!那要是皮部沒攔住外邪呢?
小嶽:沒攔住,外邪就順著經絡往裏跑,到髒腑就麻煩咯。就像小偷進了屋子,能不搗亂嘛!所以啊,得時刻關注皮部。
老孫:好奇地問)那怎麽關注啊?去摸自己皮膚嗎?
小嶽:你還真說著了,這中醫裏就有通過觸摸皮膚來判斷皮部狀態的方法。還能看皮膚的顏色、光澤。要是皮膚又黑又幹,跟我之前曬黑的臉似的,那可能皮部氣血不足啦。
老孫:笑彎了腰)你可真能聯想。那知道了皮部有問題,咋解決呢?
小嶽:辦法多啦!像針灸、拔罐,這都是刺激皮部,讓經絡氣血通暢的好辦法。就好比給堵了的大馬路疏通交通一樣。
老孫:原來如此,今天聽你這麽一說,這皮部學問還真不少。
小嶽:那可不,中醫的知識那是博大精深,我剛說的隻是皮毛。就說這皮部和經絡的關係,那更是緊密得不得了。
老孫:哦?這又有啥門道,你快給我講講。
小嶽:這經絡啊,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皮部就像覆蓋在身體表麵的“偵察兵”。經絡通過散布在皮部的浮絡和孫絡,把氣血輸送到皮部的各個角落,讓皮部能夠保持潤澤、健康。反過來,皮部也能把身體的各種情況,比如感受了外邪、氣血的盛衰,通過這些細小的絡脈反饋給經絡。
老孫:摸了摸腦袋)有點明白了,那具體怎麽反饋呢?我還是有點迷糊。
小嶽:舉個例子,你要是夏天貪涼,吹多了空調,寒氣從皮膚入侵,皮部最先感知到,然後就通過孫絡、浮絡把這個“敵情”傳遞給經絡,經絡再把消息層層上報。這時候,你可能就會打噴嚏、流清鼻涕,這就是身體給你發出的警告信號。
老孫: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麽回事!那要是經絡氣血不暢,皮部會咋樣?
小嶽:那就像水管堵住了,水流不過去,皮部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滋養,就會變得幹燥、粗糙,還容易瘙癢,嚴重的話可能還會起皮屑。就好比你好久沒給花澆水,花就蔫兒了一樣。
老孫:連連點頭)這下我懂了,這皮部和經絡還真是相輔相成。那有沒有什麽日常的小方法,能讓皮部和經絡都更健康呢?
小嶽:當然有啦!比如每天晚上睡覺前泡泡腳,熱水能刺激足部的經絡和皮部,促進氣血循環,就像給經絡這條大馬路做保養。還有啊,沒事的時候多拍拍身體,拍拍手臂、大腿,這也是在刺激皮部和經絡,讓氣血更通暢。
老孫:笑著說)你這辦法還挺簡單,回頭我就試試。沒想到中醫裏這些知識這麽有意思。
小嶽:那可不,中醫裏的學問可多著呢!就這皮部和經絡,還能跟養生、預防疾病聯係起來。比如說,經常刺激足三裏這個穴位,它是胃經上的重要穴位,能調理脾胃經的氣血,脾胃經氣血足了,對應皮部也更健康,消化功能好了,身體抵抗力也能增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孫:豎起大拇指)你可真行,講得頭頭是道。看來我以後得好好跟你學學中醫知識。
小嶽:擺擺手)互相學習,互相學習!中醫的知識無窮無盡,咱一起慢慢琢磨,保準能收獲不少健康小秘訣。
老孫:那可不,我還正想聽你接著嘮嘮呢,之前你講皮部和經絡,挺有意思,還有別的關於皮部的知識不?
小嶽:當然有,接下來就給你講講皮部的病理變化。剛剛不是說皮部是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嘛,要是這防線出了問題,麻煩可就大了。
老孫:好奇湊近)快說說,能有啥麻煩?
小嶽:比如說風邪入侵皮部,你可能就會覺得皮膚瘙癢,像有小蟲子在爬,一撓還容易起一片片的風疹塊,就跟被蚊子咬了起包似的,不過比那可大多了。
老孫:皺著眉)哎喲,那可太難受了,這風邪咋就盯上皮部了呢?
小嶽:這原因可多啦。像有的人愛出汗,出完汗就對著空調猛吹,風邪就容易趁虛而入。還有啊,要是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裏,濕邪也會侵犯皮部,這時候皮膚就容易變得黏糊糊的,還會長濕疹,又癢又難受。
老孫:連連點頭)我好像有點明白了,那除了這些外邪,還有別的原因會讓皮部出問題不?
小嶽:當然有,咱身體內部的問題也會反映在皮部。比如說肝鬱氣滯,就是肝髒的氣機不順暢了。肝主疏泄,這一不順暢,氣血運行就受影響,反映到皮部,可能在兩脅附近的皮膚就會出現一些青筋凸起,或者顏色發暗。
老孫:驚訝)這皮部還能反映肝髒的問題呐!那要是脾虛呢,皮部會咋樣?
小嶽:脾虛的話,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就弱了,水濕代謝不了,就會在體內積聚。反映到皮部,最明顯的就是皮膚容易水腫,按一下一個坑,半天彈不起來。而且麵色也會發黃、發暗,沒什麽光澤。
老孫:摸了摸自己的臉)好家夥,看來皮部的變化還真能透露不少身體的秘密呢。那這些皮部的病理變化,能提前預防不?
小嶽:當然能啦!首先就是要注意生活習慣,別老熬夜,熬夜最傷氣血了,氣血不足,皮部就容易出問題。還有飲食也得注意,少吃那些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保護好脾胃。另外,適當運動也很重要,像慢跑、瑜伽這些,能促進氣血循環,讓皮部更有活力。
老孫:笑著說)行,聽你這麽講,我以後可得多注意。這中醫裏的皮部學問,還真是不簡單呐!
小嶽:那可不,中醫博大精深,這皮部的病理變化隻是冰山一角,還有好多知識等著咱去探索呢!
老孫:我算是聽上癮了,快給我講講這皮部理論在臨床上到底咋應用。
小嶽:先來說說診斷,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望診裏,皮部可提供了不少線索。比如一個人臉上長斑,尤其是在顴骨附近,可能跟肝的經絡氣血不暢有關,因為這個位置大概對應著足厥陰肝經的皮部。醫生通過觀察皮部的色澤、形態,就能初步判斷身體內部髒腑和經絡的狀況。
老孫:這麽神奇,光看臉就能知道肝有問題?那還有別的地方能看出啥嗎?
小嶽:當然,手腳上的皮部也很關鍵。要是一個人腳底板脫皮、幹裂,有可能是腎經氣血不足。腎經起於足底,足底皮部出現問題,就可以沿著經絡去考慮腎的功能是不是失調了。
老孫:真沒想到皮部在診斷裏這麽重要,那治療上呢?
小嶽:治療上的應用可就更廣泛了。像前麵提到的針灸,找準皮部上對應的穴位紮針,就能調節經絡氣血。比如說有人偏頭痛,可能是膽經氣血不通,醫生就在膽經皮部上找合適的穴位,像風池穴、太陽穴附近下針,把堵住的氣血給疏通開。
老孫:聽起來有點玄乎,這紮針真能管用?
小嶽:那是相當管用!還有拔罐,也是借助皮部理論。在背上膀胱經皮部拔罐,能把身體裏的寒濕之邪拔出來。你看有的人拔罐後,罐印顏色很深,這就說明體內寒濕重。
老孫:恍然大悟)我好像在養生館見過,原來背後還有這學問。還有別的療法不?
小嶽:再有就是刮痧,在皮部塗抹刮痧油後,用刮痧板順著經絡刮拭。比如夏天中暑了,在頸部、肩部的皮部刮痧,刮出紫紅色的痧,就能把暑熱之邪排出體外,人立馬就感覺清爽了。
老孫:這中醫皮部理論,從診斷到治療,真的是一套完整的體係。那除了這些外治方法,和吃藥啥的有關係不?
小嶽:關係可大了!開中藥的時候,醫生也會考慮皮部和經絡。比如有些皮膚病,醫生會開一些能透皮達絡、祛風止癢的中藥,讓藥效通過血液循環作用到皮部,從內部調理皮部的氣血。
老孫:連連稱讚)今天可真是長見識了,這皮部理論原來這麽實用。
小嶽:這還隻是一部分,中醫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皮部連著經絡,經絡連著髒腑,牽一發而動全身呐。以後咱接著研究,說不定還能自己給自己調理身體呢!
老孫 今天這中醫皮部理論講得可帶勁了!就像說相聲一樣,這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一個包袱,一不留神就給你個驚喜。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