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時氣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白話四時氣上)
角色
1. 小嶽:逗哏,對中醫經典《靈樞·四時氣》感興趣,想和搭檔探討。
2. 老孫:捧哏,配合小嶽討論,時不時吐槽。
正文
小嶽滿臉興奮,蹦跳上台):“喲嗬!老孫,好些日子沒見,怪想您的!”
老孫白他一眼,撇嘴道):“去去去,也就幾天沒見,瞧你這一驚一乍的,跟撿著寶似的。”
小嶽嘿嘿憨笑,神秘兮兮):“老孫,我跟您說,我最近研究了個‘大寶貝’!”
老孫雙手抱胸,好奇追問):“喲?什麽大寶貝?就你,還能研究出啥,別是又鬧笑話吧。”
小嶽瞬間挺直腰板,一本正經):“我研究《黃帝內經·靈樞經》裏的《靈樞·四時氣》呢。這裏麵講的中醫、節氣、治病的門道,那可深了去了!”
老孫瞪大眼睛,滿臉驚訝):“謔!就你,還研究上這高深玩意兒了?你能看懂嗎?可別瞎吹牛。”
小嶽搖頭晃腦,像個老學究):“您還別小瞧我。我給您念念這開頭: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老孫皺著眉頭,連連擺手):“停!停!這說的啥呀,跟天書似的,你能不能說點人話?”
小嶽拍著胸脯,熱情講解):“老孫,這意思是黃帝問岐伯,四季氣候不一樣,各種病的產生也有原因,那針灸治療咋確定方法呢?岐伯就回答,四季邪氣傷人的地方不同,針灸就得找準穴位。您瞧,老祖宗多有智慧!”
老孫摸著下巴,點頭認可):“聽你這麽一解釋,還真是這麽回事。不過這跟咱日常生活有啥關係啊?”
小嶽眼睛放光,手舞足蹈):“關係大著呢!您想啊,春天的時候,按這裏說的,針刺得取絡脈分肉的間隙,病重就深刺,病輕就淺刺。春天人容易感冒,中醫說不定就按這個治。”
老孫笑著調侃):“喲!沒想到你還真像模像樣。那夏天呢,夏天怎麽個治法?”
小嶽興致勃勃,唾沫橫飛):“夏天就取用陽經、孫絡,或者取分肉之間,透過皮膚淺刺。夏天天熱,人容易中暑,身上出些小毛病,中醫紮針沒準就參考這個。”
老孫雙手抱胸,質疑道):“你這說得有依據嗎?可別在這兒瞎忽悠我。”
小嶽著急地跺腳,比劃著):“我可沒忽悠您!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再聽聽這秋天,秋天針刺得取用各經的輸穴,病邪在六腑的,就用合穴。秋天幹燥,人容易咳嗽、腸胃不舒服,就按這個方法治。”
老孫半信半疑,歪著頭):“行,那冬天呢?我倒要看看你還能說出什麽花樣。”
小嶽得意洋洋,搖頭晃腦):“冬天就取用各經的井穴和滎穴,還得深刺,留針時間要長。冬天冷,關節疼啥的毛病多,這麽紮針說不定就能緩解。”
老孫無奈地笑,輕輕推搡小嶽):“你呀,還真對這東西上了心。聽著倒挺有意思。”
小嶽拉著老孫的胳膊):“那可不!這裏麵學問大了去了。下次您要有個頭疼腦熱的,我就按《靈樞·四時氣》裏說的,給您找個老中醫,保準藥到病除!”
老孫甩開小嶽的手,沒好氣地說):“去去去!我可不敢讓你瞎折騰。”兩人鞠躬下台。)
白話四時氣下)
角色
1. 小嶽:逗哏,繼續和老孫討論《靈樞·四時氣》後麵的內容。
2. 老孫:捧哏,對小嶽的解讀時而讚同,時而吐槽。
正文
小嶽又蹦蹦跳跳上台,滿臉笑容):“老孫,咱接著聊《靈樞·四時氣》!”
老孫無奈地笑,搖頭歎道):“你呀,還真是不依不饒。行,接著聊,我倒要看看你又發現了啥新玩意兒。”
小嶽清了清嗓子,搖頭晃腦):“您聽這句: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風膚脹,為五十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
老孫眉頭緊皺,一臉茫然):“這說的啥呀?痏是個啥東西?你又開始念天書了。”
小嶽耐心解釋,比劃著):“老孫,這溫瘧就是一種瘧疾,得了這病不出汗,就取五十九個治療熱病的主要穴位來治;風膚脹,就是皮膚浮腫,就取五十個治療水病的穴位。要是皮膚有血絡,就把血放出來。這痏,指的就是穴位。”
老孫瞪大眼睛,驚訝道):“謔!古人這治病方法還挺具體。那後麵呢,後麵又說了啥?”
小嶽接著搖頭晃腦地念):“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
老孫好奇地湊過去,追問):“飧泄又是什麽病?聽著怪拗口的。”
小嶽眉飛色舞,講解道):“飧泄就是咱們說的腹瀉,拉肚子。得了這病,就得補三陰交穴,還要往上刺陰陵泉穴,而且要長時間留針,直到針下有熱感了才能停。您瞧瞧,中醫治病多講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孫點頭認可,感慨道):“是挺講究。不過這針法,一般人可弄不了。”
小嶽又開始念):“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焠刺之。”
老孫疑惑地撓頭):“轉筋我知道,就是抽筋。這焠刺又是什麽?別又整些讓人聽不懂的詞兒。”
小嶽手舞足蹈,生動描述):“轉筋在外側部位,就取三陽經的穴位;在內側部位,就取三陰經的穴位。這焠刺啊,就是用火針治療,把針燒紅了紮進去。”
老孫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涼氣):“用火針?這得多疼啊!想想都受不了。”
小嶽笑著擺擺手):“為了治病嘛,忍一忍就好了。再聽聽這句:徒先取環穀下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筩之,而內之,入而複之,以盡其水,必堅。”
老孫不耐煩地打斷):“行了行了,別念了!趕緊解釋解釋,到底啥意思。”
小嶽笑著說):“這是說治水腫的方法,先在臍下三寸的地方,用鈹針來刺,然後再用中空的針吸肚子裏的水,反複弄,把水放完,肚子就會變得堅實。不過這環穀這個穴位,具體在哪現在不太清楚了。”
老孫感歎道):“古人的智慧真讓人佩服。不過有些東西現在理解起來還真費勁。”
小嶽總結道,揮舞著手臂):“所以說,這《靈樞·四時氣》裏藏著大學問,咱得好好研究,說不定對現代醫學都有啟發呢!”
老孫點頭讚同,拍了拍小嶽的肩膀):“行,你這研究沒白做,還真讓我長見識了。”兩人再次鞠躬下台,結束這場關於《靈樞·四時氣》的相聲探討)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