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禁服

字數:2591   加入書籤

A+A-


    相聲:《靈樞·禁服》趣談
    角色:小嶽逗哏)、老孫捧哏)
    小嶽:上台鞠躬)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小嶽。
    老孫:跟著鞠躬)我是老孫。
    小嶽:今天我跟老孫給大夥帶來一段特別的相聲,聊聊中醫經典裏的《靈樞·禁服》。
    老孫:謔,這可有點難度,《靈樞·禁服》,聽著就高深,你先給大夥講講,這到底是說啥的?
    小嶽:您聽好了,這故事是雷公問黃帝,說自己學了九針六十篇,日夜勤奮鑽研,書都翻爛了,可還是有些不明白。就問黃帝,這學問怎麽歸納總結啊?
    老孫:是啊,知識太多,確實得有個方法歸納。
    小嶽:黃帝就說啦,這可是先師禁止隨便外傳的,得割臂歃血盟誓才能傳授。老孫,要是你想學這高深學問,你願意割臂歃血不?
    老孫:瞪了小嶽一眼)去去去,我可舍不得我這胳膊!
    小嶽:笑著繼續)雷公還真就齋戒三天,和黃帝進齋室,割臂歃血,行了盟誓禮。黃帝還祝告說,誰違背誓言,反受其殃。
    老孫:還挺嚴肅,那黃帝到底傳授了啥?
    小嶽:黃帝就開始講針刺的道理啦,說“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髒,外刺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其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 。” 意思就是針刺得先懂經脈,了解它怎麽運行、長短啥的,還要知道五髒六腑,審察衛氣,因為衛氣可是百病根源。把虛實調好,病就好了,血絡有病就放血,血放幹淨病就沒啦。
    老孫:喲,這裏麵學問真不少。
    小嶽:搖頭晃腦)可不是嘛!雷公又說,這些我都知道,但咋歸納呢?黃帝就打了個比方,說歸納醫學理論就像捆紮袋子,袋子滿了不紮口,東西就漏出來;醫學方法用了不歸納,就不能出神入化。
    老孫:這比喻挺形象。
    小嶽:接著說)雷公又說,那我就做個下等人才,不追求淵博,就想知道簡單概括的方法。黃帝說,沒學淵博就想概括,隻能當普通醫生,當不了天下人的師表。
    老孫:看來做學問還是得踏實。
    小嶽:然後就講到寸口和人迎脈,“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 老孫,你知道這啥意思不?
    老孫:搖搖頭)不太清楚。
    小嶽:就是說寸口脈能診察裏麵的五髒,人迎脈診察外麵的六腑,它們就像牽根繩子一樣,搏動一致。春天夏天人迎脈稍微大一點,秋天冬天寸口脈稍微大一點,這樣就是健康人。
    老孫:原來通過把脈還能看出來健康不健康呢。
    小嶽:越說越起勁兒)要是人迎比寸口脈大,那可就有病啦。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在手太陽 。以此類推,還能根據脈象判斷是熱、寒、痛痹這些病症呢。
    老孫:驚訝)這麽神奇?那怎麽治呢?
    小嶽:黃帝也說了,“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 脈盛大就用瀉法,虛弱就補,脈緊痛就針刺分肉間穴位,脈代就放血再喝藥,脈陷下就用灸法,不盛不虛就按常規治療。
    老孫:中醫這學問太深奧了,感覺每句話都有大學問。
    小嶽:點頭)沒錯!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也有對應的病症和治法。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 。盛了會脹滿、寒中、食不化;虛了會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 。治法和人迎脈異常時也差不多。
    老孫:聽你這麽一說,真覺得中醫太了不起了。
    小嶽:最後黃帝還說,掌握了滎腧經穴的作用,才可以傳授針灸治療的大法則。《大數》裏也講了怎麽根據脈象治病,“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 脈急促就用導引法,脈粗大無力就安心靜養。
    老孫:今天可真是長見識了。
    小嶽:總結)所以啊,這《靈樞·禁服》裏的學問,對中醫針刺治病太重要啦。希望大夥聽完我們這段相聲,也能對中醫多些了解和興趣。
    老孫:對,也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