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五色
字數:4605 加入書籤
相聲《靈樞·五色上)》
角色:小嶽逗哏)、老孫捧哏)
小嶽:上台鞠躬)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小嶽。
老孫:跟著鞠躬)我是老孫。
小嶽:今天咱倆給大夥說段特別的相聲,聊聊中醫經典裏的《靈樞·五色》。
老孫:謔,這可有點意思,不過這《靈樞·五色》說的是啥呀?
小嶽:您聽好了,這故事是雷公問黃帝,說“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 意思就是問,這麵部五種氣色的變化,就隻看鼻子這兒明堂指鼻子)嗎?我不明白啥意思。
老孫:我也有點迷糊,那黃帝咋說的?
小嶽:黃帝就解釋啦,“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就是說明堂是鼻子,闕是眉間,庭是額頭,蕃是臉頰兩側,蔽是耳門。這些地方要是長得方正寬大,離十步遠都能看得清楚,這人準長壽,能活到一百歲。
老孫:喲,看臉還能知道長壽不長壽呢!
小嶽:那可不!雷公接著又問啦,“五言之辨,奈何?” 就是問怎麽辨別麵部五官表現出來的情況。
老孫:是得問問,這具體咋辨別呢?
小嶽:黃帝就講啦,“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髒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麵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髒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 這鼻子骨高挺隆起,鼻梁又平又直,五髒的情況在鼻子中央依次能看出來,六腑的情況在鼻子兩邊能看出來。額頭和眉間反應頭麵,兩眼之間反應心髒。五髒在胸腔裏安安穩穩的,臉上氣色正常,沒有病色,鼻子還潤澤清亮,那五官表現的病色還不好辨別嘛!
老孫:點頭)這麽一聽,好像有點門道。
小嶽:雷公還不滿足,又問,“其不辨者,可得聞乎?” 要是辨別不出來病色,還有別的辦法不?
老孫:對呀,我也想知道還有啥招兒。
小嶽:黃帝說啦,“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就是說五髒的病色,各有各的顯示部位。要是這些部位骨頭凹陷下去,那這人肯定得病了。要是病色出現在相生的部位,就算病得厲害,也死不了。
老孫:這中醫看氣色看病,還挺神奇。
小嶽:更神奇的還在後頭呢!雷公又問,“官五色奈何?” 這五色都主啥病症呢?
老孫:快說說,五色都代表啥病?
小嶽:黃帝回答,“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青色和黑色主疼痛,黃色和赤色主熱症,白色主寒症,這就是五色對應的病症。比如說您老孫要是臉上發青發黑,估計哪兒疼呢!
老孫:瞪小嶽一眼)去去去,你可別咒我!
小嶽:笑著繼續)雷公接著又拋出個問題,“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 就是問病情加重和病邪將衰,咋診斷呢?
老孫:這個問題關鍵,快講講咋診斷。
小嶽:黃帝就說啦,“外內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甚堅者,傷於食。” 這意思就是通過把脈,看脈口和人迎脈。脈口脈滑、小、緊還沉,病在加重,病在五髒;人迎脈大、緊還浮,病在加重,病在六腑。脈口浮滑、滑沉,病情都在發展;人迎脈沉滑,病情在減輕。脈浮沉一樣,人迎和寸口脈大小一樣,病難治。病在五髒,脈沉大易治,沉小難治;病在六腑,脈浮大易治。人迎脈盛堅,是受寒了;氣口脈盛堅,是吃東西傷著了。
老孫:驚訝)這把脈能知道這麽多事兒呢!
小嶽:那可不,中醫的學問大著呢!今天先給大夥講到這兒,下次咱接著嘮剩下的。
相聲《靈樞·五色下)》
角色:小嶽逗哏)、老孫捧哏)
小嶽:上台鞠躬)各位觀眾朋友們,又見麵啦!上次咱說到《靈樞·五色》裏黃帝給雷公講了不少看病的門道,今天接著嘮。
老孫:跟上)對,我可好奇後麵還有啥內容呢。
小嶽:上次講到雷公問病情輕重咋判斷,這次黃帝接著說啦,“其色麤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 就是說氣色要是粗糙但明亮,病輕;要是暗沉又晦暗,病重。病色往上走,病情加重;往下走,像雲霧散開一樣,病就快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孫:喲,看氣色還能知道病是加重還是快好了呢。
小嶽:點頭)那當然!黃帝還說,“五色各有髒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這五色對應不同髒腑部位,有的在外部反應六腑,有的在內部反應五髒。病色從外往內發展,病從外入裏;從內往外,病從裏出表。病從五髒起,先治髒再治腑,治反了病更重;病從六腑起,先治表再治裏,顛倒了也不行。
老孫:這看病講究可真多。
小嶽:接著說)還有呢,“其脈滑大以代而長,病從外來。目有所見,誌有所惡,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 要是脈象滑大,或者代而長,病是從外麵侵襲來的。病人眼睛看到奇怪東西,心裏有厭惡感,這是陽氣過盛,治療得靈活變通。老孫,你要是看到啥奇怪東西,可得注意身體。
老孫:白了小嶽一眼)你別瞎扯,我好著呢!
小嶽:雷公又問啦,“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 說風是百病根源,厥逆病是寒濕引起,咋從麵色分辨呢?
老孫:這問題好,快說說咋分辨。
小嶽:黃帝回答,“常候闕中,薄澤為風,衝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就是經常觀察眉間,氣色浮薄光澤是風病,沉濁晦暗是痹病,在下頦出現這種色是厥病,根據氣色判斷疾病。
老孫:原來眉間氣色還藏著這麽多秘密。
小嶽:越說越起勁兒)雷公還問,“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人沒病突然死了,咋提前知道呢?黃帝說,“大氣入於髒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就是邪氣突然侵入髒腑,人就可能突然死亡。
老孫:這也太嚇人了,那病稍微好點卻突然死,能知道不?
小嶽:雷公也這麽問的,“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黃帝說,“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要是兩邊顴骨出現拇指大的赤色,病就算有點好轉,也得突然死亡。天庭出現拇指大的黑色,沒病也會突然死亡。
老孫:驚訝)這麽嚴重!那死的時間能知道不?
小嶽:雷公也問了,“其死有期乎?” 黃帝說,“察色以言其時。” 觀察氣色能判斷死亡時間。然後就開始講麵部不同部位對應身體各器官,“庭者,首麵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麵王以上者,小腸也,麵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裏也;巨屈者,膝臏也。” 這麵部就是個身體的小地圖。
老孫:感歎)這中醫通過看臉能知道這麽多身體情況,太神奇了。
小嶽:總結)所以說,《靈樞·五色》裏的學問可大了,希望大夥聽完能對中醫多些了解,平時也多注意身體。
老孫:對,祝大家都健健康康,沒病沒災的!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