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五音五味

字數:3472   加入書籤

A+A-


    開場
    小嶽:滿臉笑容,快步上台,鞠躬)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個愛琢磨點傳統文化的嶽雲鵬。
    老孫:慢悠悠跟著上台,鞠躬)大家好,我是孫越,站在這啊給小嶽當個綠葉。
    小嶽:您可別這麽說,您那是紅花,我才是綠葉呢。
    老孫:得得得,少貧嘴,剛才你說愛琢磨傳統文化,今天打算給大夥說點啥?
    小嶽:嘿,今天給大夥講一段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靈樞·五音五味》。
    老孫:謔,這名字聽著就挺高深,您給大夥好好講講。
    正文講解
    小嶽:好嘞,這《靈樞·五音五味》是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裏的一篇。咱先聽原文啊,“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明上;少徵與大宮,調左手陽明上;右角與大角,調右足少陽下;大徵與少徵,調左手太陽上;眾羽與少羽,調右足太陽下;少商與右商,調右手太陽下;桎羽與眾羽,調右足太陽下;少宮與太宮,調右足陽明下;判角與少角,調右足少陽下;鈦商與上商,調右手陽明下;鈦商與右商,調右手太陽下。上徵與右徵同,穀麥,畜羊,果杏,手少陰,藏心,色赤,味苦,時夏。上羽與大羽同,穀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陰,藏腎,色黑,味鹹,時冬。上宮與大宮同,穀稷,畜牛,果棗,足太陰,藏脾,色黃,味甘,時季夏。上商與右商同,穀黍,畜雞,果桃,手太陰,藏肺,色白,味辛,時秋。上角與大角同,穀麻,畜犬,果李,足厥陰,藏肝,色青,味酸,時春。” 快速念完相關原文)
    老孫:瞪大眼,急忙打斷)哎哎哎,您先停一停,您這跟機關槍似的,誰能聽明白啊!
    小嶽:笑嘻嘻)這是不同五音類型的人對應的調治部位和飲食調養。就說“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意思是右徵和少徵這類人,要調治右側手太陽小腸經的上部。後麵說的“上徵與右徵同,穀麥,畜羊,果杏,手少陰,藏心,色赤,味苦,時夏”,是說上徵與右徵同屬火音類型的人,得用五穀裏的小麥、五畜中的羊肉、五果中的杏子這些苦味食物來調養身體,他們對應的是手少陰心經,表現出來的顏色是赤色,適合吃點苦味的東西,對應季節是夏天。依次詳細解釋前麵念的原文)
    老孫:哦,原來是這麽回事,這裏麵門道還真不少。
    小嶽:那可不,再聽著啊,“黃帝曰:婦人無須者,無血氣乎?岐伯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生毫毛。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衝任之脈,不榮口唇,故須不生焉。”
    老孫:這黃帝問得有意思,女人不長胡須,是因為沒血氣嗎?
    小嶽:岐伯就解釋啦,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胞中,往上沿著脊背裏麵走,是經絡之海。那些浮行在外麵的,沿著腹部右側往上走,在咽喉部相會合,分支出來聯絡在口唇。血氣旺盛就會使皮膚充實、肌肉發熱,要是血特別旺盛就會滲透到皮膚,長出毫毛。而女人呢,氣多血少,因為經常失血比如月經),衝脈和任脈的氣血不能滋養口唇,所以就不長胡須啦。
    老孫:嘿,老祖宗們研究得還挺細致。
    小嶽:那是,黃帝接著又問了,“黃帝曰:士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須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獨去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瀉不複,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須不生。黃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嚐被傷,不脫於血,然其須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黃帝曰:善乎哉!聖人之通萬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聲鼓響,聞其聲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萬物之精。是故聖人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美眉者,足太陽之脈血氣多;惡眉者,血氣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血氣俱不足。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矣。”
    老孫:好家夥,這又問了一堆問題,還說了不少關於胡須和氣血的事。
    小嶽:對呀,黃帝問男人傷了陰器,導致陽痿,但胡須還在,這是為啥,宦官又為啥沒了胡須。岐伯就說宦官割了生殖器,損傷了衝脈,血流失不能恢複,皮膚裏麵氣血鬱結,口唇得不到滋養,所以沒胡須。還有天生的天閹之人,他們任脈和衝脈不充盛,宗筋發育不全,有氣沒血,口唇也得不到滋養,所以也不長胡須。後麵黃帝還誇岐伯呢,說聖人了解萬物就像日月的光影、音聲和鼓響一樣,聽聲音就能知道形狀,不是岐伯這樣的人,誰能明白萬物的精妙啊。還說了通過觀察人的麵色,黃赤色的多熱氣,青白色的少熱氣,黑色的多血少氣。眉毛好看的,是足太陽膀胱經血氣多,眉毛不好的,血氣少等等。詳細解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孫:哎呀,這中醫的經典真是蘊含著大學問。
    小嶽:沒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可寶貴著呢。這《靈樞·五音五味》還有呢,“黃帝曰:刺其諸陰陽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切循其經絡之凝澀,結而不通者,此於身皆為痛痹,甚則不行,故凝澀。凝澀者,致氣以溫之,血和乃止。其結絡者,脈結血不行,決之乃行。故曰,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則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則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約畢也。”
    老孫:這又說的是針刺的方法吧?
    小嶽:您還真懂,這說的是黃帝問怎麽針刺人體的各條陰陽經脈。岐伯就說要按寸口和人迎脈來調節陰陽,觸摸經絡有沒有凝滯不通的地方,這些地方身體會疼痛麻木,嚴重的氣血都不通暢。對於氣血凝滯的,要用氣來溫通,氣血調和了就行。有絡脈鬱結的,血脈不通,要刺破瘀血讓血流通。氣在上部有餘的,要引導氣往下行;氣在上部不足的,要推氣使它充實。氣血稽留不至的,要迎而取之。一定要明白經脈的路徑,才能掌握針刺的方法。寒熱交爭的,要引導氣血通行。有瘀血但沒結成硬塊的,要根據情況針刺治療。還得先了解這二十五種人的特點,知道他們血氣的所在,上下左右,這樣針刺的要點就全了。詳細解釋)
    結尾
    小嶽:您瞧瞧,這《靈樞·五音五味》裏從五音、五味、男女胡須到針刺方法,內容多豐富啊。
    老孫:確實,老祖宗的智慧太了不起了。
    小嶽:希望大夥聽了今天這段,對咱傳統文化能多一份了解和興趣。
    老孫:沒錯,也希望大家都能身體健康。
    小嶽、老孫:一起鞠躬)謝謝大家!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