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百病始生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上節
小嶽:滿臉笑容,快步上台,鞠躬)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小嶽。
老孫:慢悠悠跟著上台,鞠躬)大家好,我是老孫,站這兒給小嶽當搭檔。
小嶽:今天給大夥講個特別有學問的,《黃帝內經》裏的《百病始生》。
老孫:好家夥,一聽就高深,你可得講明白咯。
小嶽:放心吧您呐!先聽原文,“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其淫泆,不可勝數。” 快速念完)
老孫:瞪大眼,急忙打斷)停停停,你這跟念繞口令似的,誰能懂啊?
小嶽:笑嘻嘻)這意思就是黃帝問岐伯,各種疾病是咋來的。岐伯說,和風雨寒暑這些外界的,還有清濕,以及人的喜怒情緒有關。喜怒沒個節製就傷內髒,風雨容易傷人體上部,清濕容易傷人體下部。這就是上中下三部,邪氣不一樣,傷的地方也不一樣。從陰陽來說,喜怒傷內髒,病就起於陰;清濕襲虛,病起於下;風雨襲虛,病起於上。後麵變化可多啦,數都數不過來。
老孫:哦~這麽回事啊,看來這病的起因還挺複雜。
小嶽:那可不,黃帝也覺得複雜,接著就問啦,“黃帝曰:餘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 意思就是黃帝說我實在弄不明白,所以請教您,想徹底弄清楚這其中的道理。
老孫:那岐伯咋回答的?
小嶽:岐伯說啦,“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 就是說風雨寒熱這些,要是人不虛,邪氣也傷不了人。突然遇到疾風暴雨不生病,那是因為身體壯實。隻有身體虛,又趕上虛邪之風,兩虛結合,邪氣才會侵入身體。要是身體壯實,又趕上正常氣候,大多數人肌肉堅實就不生病。邪氣傷人,和天時、身體虛實都有關係,大病就這麽來了。
老孫:哎呀,老祖宗這話說得太有道理了,身體得養好了,不然邪氣就找上門。
小嶽:沒錯,所以大夥平時可得注意保養身體。您再聽著,“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發入,入則抵深,深則毛發立。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老孫:這又說的啥?感覺越來越複雜了。
小嶽:這是說虛邪侵入人體的過程。從皮膚開始,皮膚鬆弛腠理就開了,邪氣從毛發進入,往裏走毛發就豎起來。留在皮膚不走,就傳到絡脈,在絡脈的時候肌肉疼痛,有時候疼有時候不疼,然後傳到大的經脈。再不走就傳到經,再到輸脈。到輸脈的時候,六經不通,四肢關節疼,腰脊也僵硬。接著傳到伏衝之脈,再到腸胃,停留時間長了就成積塊了。
老孫:好家夥,這病一步步發展還挺可怕。
下節
小嶽:接上話茬)是啊,所以得早點預防。黃帝也接著問了,“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 就是黃帝想全弄明白,還問積病從開始到形成是咋回事。
老孫:那岐伯咋說的?
小嶽:岐伯就回答,“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意思是積病剛開始,是因為受寒,寒氣上逆,慢慢就形成積病了。
老孫:就這麽簡單?
小嶽:哪能呢,後麵還有呢。黃帝又問 “其成積奈何?” 就是問具體怎麽形成積病的。岐伯說 “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 這厥氣讓足部不舒服,接著小腿發涼,血脈就凝澀了,寒氣就往上跑到腸胃。
老孫:然後呢?
小嶽:然後 “入於腸胃則月真脹,月真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 腸胃脹滿,腸外的汁沫聚在一起散不了,一天天就成積病了。還有啊,“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並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 突然暴飲暴食,腸胃就滿了,生活沒規律、用力過度,絡脈就受傷。陽絡受傷血往外流,就流鼻血;陰絡受傷血往內流,就便血。腸胃的絡脈受傷,血溢到腸外,再趕上腸外有寒,汁沫和血一結合,凝聚不散,也會成積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孫:這麽多原因能導致積病啊。
小嶽:對呀,還有呢。“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裏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突然外感寒邪,又內傷憂怒,氣就往上逆,六經氣血不通,陽氣不能溫煦,血就凝聚,津液也不流通,就形成積病了。
老孫:這古人對病的研究真透徹。
小嶽:那是,黃帝還問了 “其生於陰者,奈何?” 就是問病從陰分發生是咋回事。
老孫:是啊,咋回事呢?
小嶽:岐伯說 “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洛,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憂愁思慮過度傷心,又受寒又吃冷的傷肺,憤怒傷肝,喝醉了行房、出汗了吹風傷脾,用力過度或者行房後出汗洗澡傷腎。這就是內外三部生病的原因。
老孫:原來生活裏這些事都和生病有關係。
小嶽:沒錯,最後黃帝問 “善治之奈何?” 就是問怎麽治療。岐伯回答 “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就是要觀察疼痛的地方,知道對應的髒腑,根據身體虛實,該補就補,該瀉就瀉,別違背天時,這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老孫:這《百病始生》真是學問滿滿,聽你講完,大夥都能多注意身體了。
小嶽:希望大夥都健健康康的,今天這傳統經典咱就算講到這兒啦!
老孫、小嶽:一起鞠躬)謝謝大家!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