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天

字數:6155   加入書籤

A+A-


    第3516天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久病成醫
    姥姥對爸爸的病情很關心,經常發消息問爸爸的血糖值,如果高了就會提醒爸爸注意,如果低下來了就會鼓勵爸爸繼續控製。
    原來爸爸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血糖值就隻能去求媽媽,因為那會兒隻有媽媽會操作家裏的血糖儀,爸爸根本不懂。
    他甚至連看都不敢正眼看那東西,因為一看見血糖儀、棉簽兒、酒精棉這些東西,他就會想到手指頭挨紮的情景和痛感,都要嚇得直哆嗦呢!
    奶奶說爸爸從小不怎麽得病,很少進醫院,更很少打針,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就對打針呀、紮手指頭放血呀這些事兒特別恐懼。
    別看他高高大大的,可害怕“見血”了!
    還真是,前一陣兒媽媽給爸爸測血糖紮手指頭的時候,他躲在媽媽身後還捂著眼睛,針還沒紮上呢就開始叫喚。
    針紮上那一下兒更是喊得“驚天動地”,把幺雞和二餅都給嚇壞了!
    可是這才剛過了十天左右,爸爸不但不怕了,而且都可以使用血糖儀來測血糖了,這些天都是爸爸自己測的,這進步也真是太大了!
    爸爸說開始幾天他也是想找媽媽幫忙測,畢竟媽媽學醫五年也算得上是“半個醫生”了,找媽媽幫忙肯定是又合適又方便。
    可是測血糖很重要的一項是要測“空腹血糖”,也就是早上剛起床就要測。
    但是爸爸起得早而媽媽通常比爸爸起得晚很多,爸爸起床以後叫媽媽也起來又很困難,叫不起來不說還容易把媽媽給“惹急了”。
    所以在有了“叫不起來媽媽”的經曆之後,爸爸“痛下決心”,決定幹脆自己研究研究這個血糖儀。
    自己要是能測了,以後不就更方便了嗎,而且還省得打擾媽媽睡覺,可以讓媽媽多睡一會兒。
    於是爸爸就克服了對醫療器械的“畏難情緒”和對“放血”的恐懼心理,研究了一個早上,終於學會了使用血糖儀,還能自己給自己紮手指頭取血了!
    爸爸說其實這也沒啥,測得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這就叫“久病成醫”吧!
    其實好多事兒都是這樣,有別人能幫忙自然是好的,但常常要做的事兒還是自己掌握了方法更好、更方便。
    第3517天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我輩分大
    今天我跟爸爸閑聊,講起了自己最近在“追”的一部劇,主角是個醫生,而他所在那家醫院的院長是他的叔叔。
    爸爸就“考”我,問如果院長是主角的叔叔,那主角是院長的什麽?
    我想了想,說出了“侄子”這個正確答案,這點兒常識我還是知道的。
    可是爸爸又考了個“超綱”的問題,問如果院長是主角的“舅舅”,那他是院長的什麽?
    這下真把我問住了,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
    最後還是爸爸揭曉了正確答案,說舅舅和姨媽對應的是外甥和外甥女。
    聊到這兒我想起來,原來奶奶還跟我說過,我現在都已經當姑姑了呢!
    說是爸爸有個堂哥,他有個兒子也就是爸爸的侄子,比爸爸還要大兩歲,他都已經有孩子了。
    算下來那個孩子就應該管我叫“姑姑”,雖然我的年齡還沒有人家大,但是我的輩分大呀!
    上次我和爸爸媽媽去參加爺爺家那邊的一個婚禮,新郎快三十歲了,可他卻是我的“哥哥”。
    而且在婚禮上我還見到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哥哥”,那個“哥哥”還真的管爸爸叫“叔叔”呢!
    爸爸說爺爺是他們兄弟姐妹當中最小的一個,爺爺有的哥哥、姐姐比爺爺要大幾十歲,他們的孩子有的都比爺爺年齡大。
    所以說從爺爺開始就是“年齡小輩分大”,那到了爸爸這一代和我這一代自然也就把這個特點給“繼承”下來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呢,以後要是參加爺爺家那邊兒的聚會,見到的親戚都不敢亂叫。
    因為你也不知道應該叫什麽,單從年齡上是判斷不出來的。
    誰讓我輩分大呢!
    第3518天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懶得好
    最近電影《你好,李煥英》特別得火,姥姥也想去看。
    於是媽媽就安排了今天中午先出去吃飯,然後看電影。
    吃飯的地方,媽媽還是選擇了上次吃烤肉那家飯店,那家飯店很好吃。
    上次媽媽帶我吃了一次,我就愛上了,老說還想去吃,今天終於又有機會了。
    今天再吃,還是那麽好吃,我胃口大開,吃了好多肉,又幾乎獨自吃完了一份兒石鍋拌飯,簡直太過癮了。
    姥姥姥爺吃得也很滿意,都說下次還可以來,就連一向挑剔的爸爸都誇人家老板經營得好、會做生意。
    今天這一頓飯下來,花了得有幾百塊錢吧,姥姥說她來結賬,還從微信上給媽媽轉了錢,可媽媽說她結賬,不收姥姥的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吃完飯媽媽就跑去結賬,姥姥也想搶著去結賬,可是被我擋在了座位裏麵出不去,隻好跟我商量:“你起來讓姥姥出去一下唄。”
    但我坐著不動,還慢悠悠地說:“不起來,我懶得動!”
    我故意不給姥姥讓路,姥姥還想再跟我商量,媽媽已經結完賬回來了。
    當她聽說我又“犯懶”了,不但沒有批評我,相反還表揚我“懶得好”。
    我“犯懶”不讓路,阻止了姥姥結賬,這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啊,確實值得表揚。
    在這一點上,我甚至比爸爸還要強呢。
    媽媽說爸爸每次“搶著結賬”,幾乎從來沒有成功過,淨讓媽媽著急了。
    順便說一句,《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好哭”。
    媽媽帶了一整包紙用來擦眼淚,可最後隻用了兩張,還真是有點兒“失望”呢!
    第3519天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體驗饑荒
    早上姥爺掃地,看見地上有好多凍幹的渣子和碎片,那是幺雞和二餅弄的。
    它們倆吃凍幹不好好吃,把大塊兒的吃完,剩下一地碎渣就不管了,也不說給吃幹淨。
    姥爺就特別生氣,批評這倆貓吃東西太浪費:
    “天天能掃出來好多碎凍幹,不是整塊兒的就不吃了,就這麽糟踐東西。真應該讓它們過過外麵那些流浪貓的生活,一天到晚吃不上飯,給它們餓瘋了看它們還敢浪費!”
    確實,外麵那些流浪貓,整天饑寒交迫的,有人給抓把貓糧都能吃得狼吞虎咽的,別說是這些高級的凍幹了,它們肯定連見都沒見過!
    不過幺雞和二餅嘴這麽“刁”還不是得賴姥姥,姥姥生怕它們餓著,它們一不好好吃飯就著急。
    姥姥給它們準備了好多種貓糧、罐頭、凍幹,想吃什麽給什麽,想吃多少給多少,不吃還追著喂,那它們當然不可能懂得“珍惜食物”的道理啦!
    別說貓咪了,就連我都一樣,好吃的太多了就根本不當回事兒。
    好好的青團點心就拿來給貓吃,結果貓舔了一口,人也沒法兒吃了,那個青團就連爸爸都沒舍得吃呢!
    爸爸批評我:“就應該讓你‘趕上饑荒’,餓得啃樹皮吃草根,看你還浪費食物!”
    媽媽說姥爺和爸爸說得都太對了,像是我和幺雞二餅這些小孩兒、小貓,就是沒趕上過苦日子,沒挨過餓,所以才感受不到食物的寶貴性。
    要是有機會體驗一下“饑荒生活”其實也是挺好的,以後就再也不會浪費食物了。
    第3520天2021年3月1日,星期一)——新的開始
    今天是三月一日,是一個“新的開始”,既是三月的開始,也是我新學期的開始,我今天就要開學啦!
    另外對於爸爸來說,今天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他今天就要搬到新辦公區去上班了。
    可是今天早上天空卻在飄雪花兒,天氣也陰冷陰冷的,地麵滿是積水,這可不是一個好天氣。
    印象裏好像每年開學都在下雨,至少多數情況是這樣,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網上有人“解讀”了“開學必下雨”的原因。
    說這是為了“揭示故事發生的背景”、“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襯托師生們極度憂鬱的心情”。
    “暗示著‘求學之路’的漫長”、“為以後的艱苦學習埋下伏筆”、“與美好的假期形成鮮明對比”。
    “寓意著即將麵臨更加艱巨的任務”、“烘托出無奈之情”、“奠定‘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種鏗鏘的感情基調”。
    還有“揭示‘不經曆風雨難以見彩虹’的主旨”,等等等等。
    當然這隻是網上的“段子”,是一種玩笑而已。
    寒假開學和暑假開學的時間分別是三月初和九月初,正是一年中春雨和秋雨最多的時間,容易趕上下雨當然再正常不過了。
    “春雨貴如油”嘛,開學第一天下雨,也正預示著“新的開始”可以帶來“新的希望”,確實是個“吉兆”呢!
    不過今天我這個“新的開始”卻還有些波折。
    今天早上我感覺很不舒服,上吐下瀉,媽媽差點兒要帶我去醫院。
    後來爸爸考慮到“去醫院跑一趟沒病都能折騰出病來”,就讓我在家休息,於是我開學第一天就請假了。
    奶奶很沮喪,說我整個假期都沒病過一次,結果開學第一天就病了,就這麽巧,真是新鮮了!
    可媽媽說,我得病一點兒也不新鮮,肯定跟昨晚爸爸幫我整理作業時一個勁兒地數落我、“嚇唬”我有關係,我這就是精神緊張導致的“應激反應”!
    爸爸想了想,也覺得昨天晚上對我有些過於苛刻了。
    學生對開學本來就會有些抵觸、有些畏懼,再加上一“渲染”,肯定就更緊張了。
    過度的緊張情緒轉化為身體上的不適,從科學理論上來講也是能說通的。
    所以爸爸決定認真地反思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
    不過還好,經過上午的休息調整,中午我就沒什麽事兒了,下午我就去學校上學了。
    也算是沒有錯過新學期的新開始。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