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天
字數:6300 加入書籤
第3807天2021年12月13日,星期一)——噩耗降臨
今天爸爸在微信群裏發了一張新聞截圖,還專門了我,並且跟了一組“笑出眼淚”的表情,看上去好開心呀。
可是當晚上我放學以後看完了圖片裏的新聞,卻感到十分震驚,宛如“噩耗降臨”,這才明白原來爸爸那麽開心,分明就是在“幸災樂禍”呀!
新聞上說,教育部已經下發通知,所有“拍照搜題”類的app都將被“下線”,要經過備案、審核之後才能重新“上線”。
那些app可是我平時寫作業經常使用的“幫手”呀。
有什麽題不會做,或者太複雜不想動腦子思考,隻要把題目拍下來傳到app裏,就能搜出正確答案,又快又準。
這對於“應付”作業來說,那可真是太“有用”了!
我常常感慨,現在的高科技真是厲害,另外網絡上的資源可真是“應有盡有”呀!
可是人家教育部說了,這類app會“惰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違背教育教學規律。
總之就是“弊遠遠大於利”,所以必須加強管理。
這下完了,我以後寫作業再想“偷懶兒”可就不能嘍,隻能自己動腦筋努力完成了!
其實“拍照搜題”app本身並不是一種“壞東西”,能幫助學生們解題也確實算得上是一件不錯的學習工具。
關鍵問題在於使用它的人到底是把它當成“學習助手”還是“偷懶神器”,如果是後者,那就確實應該受到限製了。
同樣的事情還有每學期的練習卷發下來,老師都會先要求同學們把後麵的“參考答案”撕下來上交,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人自己不練習,直接抄答案。
所以說當絕大多數同學都能養成獨立思考的自覺性,真正把參考答案、拍照搜題app當成是一種輔助學習的工具,那這些東西就是具有積極意義和正麵效果的“利器”了。
新聞裏說,好的“拍照搜題”app通過審核之後還會重新“上線”。
到時候我一定把它用好,好好做題,不偷懶兒!
第3808天2021年12月14日,星期二)——爸爸的學曆
今天我終於搞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爸爸的學曆”。
昨天在學校,老師安排全班同學填寫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有一項內容是關於“父母的學曆”。
這個我可有印象,前兩天媽媽剛抱怨完,說爸爸自己沒上過大學,就總是嫉妒媽媽。
媽媽出點兒什麽錯爸爸都能往“上過大學還出錯”這個話題上引,弄得媽媽都煩死了。
所以媽媽的學曆就應該是“大學”,而爸爸沒上過大學,那就是“高中”嘍,於是我就按這個信息填寫並且提交了問卷。
今天我特意來向爸爸“求證”,想確認一下自己填對了沒有,可是爸爸媽媽聽完之後立刻異口同聲地說我“填錯了”,我一下就懵了。
爸爸說他也是“大學本科”學曆呀。
雖然他不像媽媽一樣通過“統考”上了五年大學從而拿到了“大學文憑”,但是他工作以後參加了“成人教育”。
邊工作邊學習,最後也拿到了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曆,而且還有“學位”呢!
不過爸爸也說,他這種“成教”的學曆確實不如媽媽那種“統招”的學曆“含金量”高,而且很多企業也“不認”,這也是他最近找工作時經常遇到的苦惱。
但爸爸又說了,即便是不說“成教”學曆,隻說“統招”學曆,那他也應該是“中專”而不是“高中”。
爸爸說當初他就沒上高中,初中畢業就去接受職業教育了,最後拿到的是“中專”學曆。
我感覺“這下壞了”,自己把調查問卷填錯了,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爸爸見我擔心,安慰我說“這也不算啥”,學校可能就是想大致了解一下學生們的家庭情況。
爸爸說後麵如果老師細問的話他會跟老師解釋清楚的,我這才放了心。
但是爸爸也提醒我,爸爸媽媽的基本情況屬於“家庭常識”,我還是應該了解得比較清楚才行。
就像爸爸媽媽的年齡、學曆、職業、單位、職位、崗位、聯係方式等等等等,到了一些特定的時刻這些信息可是很重要也很有用的呢。
可是我現在不但對於爸爸媽媽的學曆一知半解,而且就連他們的生日也沒記全,還有上次說手機號也說錯了。
這可不行呀,我真得好好了解並且記住這些信息才行!
爸爸還記得以前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回老師讓小朋友們各自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麽工作的,結果我想了半天說自己的爸爸是“吹薩克斯的”,可把老師給逗壞了。
現在我已經五年級了,都快上初中了,以後回答這類問題,可不能再“鬧笑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3809天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爸爸的反省
今天早上爸爸沒送我上學,是奶奶送的。
昨晚爸爸說今天上午安排了事情,送完我再去的話時間不太合適,所以讓奶奶今天早上送我,他到時間好直接從家裏出發去辦事。
今天早上爸爸果然沒有早起,我和奶奶出發前爸爸還沒起床呢,他當時還說“馬上起”。
不過後來聽奶奶說,奶奶送完我回來爸爸還在睡覺呢,他要辦的事情肯定也耽誤了。
後來媽媽也知道這件事了,因為爸爸跟媽媽聊天的時候“自我反省”來著。
媽媽已經在單位開始工作了爸爸才剛剛起床,今天的事情確實沒辦成,隻能明天再去了。
其實爸爸還算是十分“自律”的。
他離職在家這半個月,仍然每天六點鍾起床,還像以前那樣天天送我上學,送完我就去逛博物館或者辦自己的事兒。
作息跟上班時候沒什麽區別,而且比好多“上班族”起得都要早呢。
可沒想到就今天睡了一回懶覺,結果就把正事兒給耽誤了,而且起晚了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一上午幾乎都被“荒廢”了。
爸爸說看來無論日程怎麽安排,天天早起都是非常必要的。
不然古人怎麽會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呢,諺語也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就連文化程度不高的姥姥也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看來要想“有所作為”,早起的重要性可就太高了。
我想了想感覺的確如此。
就像爸爸每周六早上五點多起床去爬山,等他爬完山回來才剛剛九點多,完全不影響周末的其它安排,那這一天對於爸爸來說就太“豐富”了。
還有媽媽以前總愛睡懶覺,早上八點多才起床,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要急急忙忙打車去上班。
現在媽媽每天六點多起床,踏踏實實吃完早飯還有時間讀讀英語,並且還能坐公交車上班,充實又省錢。
還好爸爸“反省”得及時,他以後都不會再睡懶覺了,把每天早起的好習慣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心想事成”!
第3810天2021年12月16日,星期四)——逐漸黑化
晚上爸爸自己炒飯吃,炒好之後我又湊過來“看熱鬧”,反正隻要是有什麽吃的,我可絕對不能“落a四聲)空kong四聲)”!
不過爸爸做的炒飯,基本上是屬於“黑暗料理”那一類的,我一般就隻是看看而已。
因為爸爸的炒法總是“過於奇特”,比如用炸醬或者芝麻醬炒,或者加入辣椒丁或者秋葵丁,總之就是過於“黑暗”。
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根本沒法吃”,那我自然也要“抵觸”了。
今天爸爸的炒飯又是一如既往的“不正常”,看顏色、聞味道就能識別出來是用“老幹媽”炒的。
但是飯裏還夾雜著一些“不明物體”,從外觀上看都切成了丁,又因為“老幹媽”的原因已經看不出本身的顏色。
我實在分析不出那些到底是什麽,這反而激發出我強烈的好奇心。
於是當得到爸爸“嚐兩口”的邀請時,我還是忍不住“試吃”了一下。
那種奇奇怪怪的口感和味道讓我覺得非常新鮮,裏麵除了米飯和雞蛋之外,那種含有玉米粒的小肉塊應該是玉米腸。
這個好認,一嚐就能嚐出來,爸爸肯定是把它切成丁炒在飯裏了。
爸爸吃了一會兒之後,我又“不請自來”,還想“再嚐嚐”,爸爸當然是同意了。
這回我研究了一下炒飯裏那種麵乎乎、表皮有些脆的配料,有好多層,有些外層還有芝麻。
我吃了幾塊忽然反應過來了,原來那是燒餅,爸爸把燒餅也切成丁炒進去了!
嘿,真不愧是爸爸,主食炒主食,他也真能想得出來,要不怎麽說是“黑暗料理”呢!
爸爸有個“缺點”,就是吃飯太慢,一盤炒飯吃了十分鍾還沒吃完,我在旁邊實在忍不住還是再過去吃了第三次。
這次我關注的重點是炒飯裏那種薄薄的、辣乎乎、有些硬的小東西,口感吃起來有點兒像嚼勁兒比較大的蘑菇。
不過冰箱裏並沒有蘑菇呀,我真是很難判斷這是一種什麽配料。
看我猜不出,爸爸十分得意,說我“不可能想到這是什麽”,因為這種做法他自己也是“剛發明的”。
但我並不想放棄,在目光掃過桌麵的一瞬,我突然想到了,那肯定是辣條兒!
早上我把一包辣條放在桌子上但沒有吃,現在那包辣條已經不見了。
再想想那東西的味道和口感,不是辣條又是什麽,沒想到爸爸把辣條也切成丁炒在飯裏了,這也實在太“黑暗”了吧!
當我說破答案的時候,就輪到爸爸驚訝了。
爸爸真不敢相信自己放了辣條這麽“不正常”的配料,我居然都能猜到,果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
於是爸爸“獎勵”我“多吃幾口”。
看著我大口大口吃著“辣條炒飯”,爸爸簡直懷疑我平時“抵觸”那些所謂的“黑暗料理”隻不過是為了“迎合”媽媽。
今天媽媽不在,所以我也就毫無顧忌地“放飛自我”了。
後來爸爸又給媽媽講這件事兒,媽媽聽完氣呼呼但又十分無奈地感慨:“唉,東東終於被你帶得‘逐漸黑化’了!”
不過媽媽想了想又說:
“也有可能她本來就跟你‘一脈相承’,現在正被你不斷花樣翻新的‘黑暗料理’給漸漸‘激活’,以後弄不好她比你還得‘黑暗’呢!”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