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A+A-


    “沒,沒什麽,嫂子,就是很喜歡你問我很多問題。你再想想還有什麽是你想知道的,都可以問我,今天再也沒有任何數量限製了,你想問多少都可以問。”
    軒逸就是想讓詩雅知道,他除了花心,還有多麽有才華呀。
    癡迷讀書的嫂子,不就是喜歡這樣博學多才的他嗎?
    阿庭最近在忙著和晏臣談一個新的項目,都沒有時間回答嫂子或大或小的問題了。
    軒逸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
    萬一嫂子就像碧薇一樣,接受了道藩呢?
    想到這裏,軒逸無比激動。
    可是詩雅依舊看不懂此刻軒逸狂躁的心呀。她認為軒逸和秦夢瑤結婚了,一切就都穩定了。
    “好呀,軒逸,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呢。”
    “你快說吧。我知無不言。”
    “太好了,那你快告訴我,朱元璋的馬皇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詩雅言罷,慕容軒逸開始滔滔不絕。
    馬皇後是朱元璋的結發妻子,她沒長孫皇後那樣的顯赫家世,也沒武則天那樣的野心,卻用一雙布滿繭子的手,把暴君朱元璋改造成了明君,把亂世明朝拉回了正軌。這女人,才是真正能治住洪武大帝的狠角色。
    馬皇後本名馬秀英,安徽宿州人,幼年喪母,父親又被仇家追殺,臨死前把她托付給義父郭子興。郭子興是誰?紅巾軍起義頭號大佬,朱元璋的第一個伯樂。
    元末亂世,朱元璋從乞丐變成郭子興的親兵隊長,郭子興一拍大腿,把養女馬秀英嫁給了他。這樁婚事,直接改寫了華國曆史,要是沒有馬皇後,朱元璋可能早就被郭子興的兒子毒死了。
    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混得風生水起,卻遭人嫉妒。郭子興的兒子把他關進柴房,三天不給飯吃。馬皇後怎麽辦?她把剛烙好的餅藏在胸口,燙得皮膚發紅也要給丈夫送飯。後來朱元璋被派去征戰,馬皇後在後方帶著婦女縫戰甲、運糧草,連敵軍逼近南京城時,她都親自上城牆穩定軍心。這女人,硬是把戰火紛飛的亂世,過成了朱元璋的避風港。
    1368年,朱元璋稱帝,馬皇後成了皇後。但她沒像其他皇後那樣住進金碧輝煌的宮殿,反而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在後宮架起織布機,把織好的布送給孤寡老人。她每天隻吃兩頓飯,省下的糧食全拿去救濟災民。最狠的是,她連朱元璋的暴脾氣都敢治。
    朱元璋晚年殺性大發,動不動就砍人腦袋。大學士宋濂因為孫子卷入胡惟庸案,被判死刑。馬皇後知道後,直接端著碗野菜湯找到朱元璋:“陛下,您還記得當年餓肚子時吃的野菜嗎?宋濂是太子的老師,殺了他,天下讀書人怎麽想?”朱元璋氣得摔碗,但最後還是饒了宋濂一命。類似的事還有郭景祥案,有人誣告郭景祥的兒子要殺父,朱元璋又要砍人,馬皇後攔住他說:“郭景祥就這一個兒子,要是殺錯了,人家就絕後了!”後來查證,果然是謠言。
    馬皇後最牛的,是把後宮管成了“女德學院”。她規定所有妃嬪必須自己洗衣服、做飯,連公主都要學針線活。她對朱元璋的26個兒子、16個女兒一視同仁,連養子沐英、李文忠都當親生孩子教。她常說:“你們生在皇家,不知道百姓的苦,要愛惜財物。”她甚至把舊被褥拆了重新織,送給皇子們當教材。這操作,直接斷了明朝外戚幹政的路子。
    1382年,馬皇後病重。朱元璋要找全國最好的醫生,她卻拒絕治療:“生死有命,醫生要是治不好我,陛下會不會殺他們?”直到臨死前,她還在勸朱元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她死後,朱元璋抱著她的屍體哭了一夜,從此再也沒立過皇後。大臣們都說,馬皇後是明朝的定海神針,她一死,朝廷就沒人能勸得住朱元璋了。
    那馬皇後到底牛在哪裏呢?
    她是最狠的危機公關專家。朱元璋被郭子興關禁閉時,她靠送餅和說情保住丈夫性命;朱元璋打仗缺糧,她帶著婦女種地、織布,解決了後勤危機。沒有她,朱元璋可能早就餓死或被砍死了。
    她是最早的反腐倡廉倡導者。她規定後宮嬪妃必須穿舊衣服,連朱元璋的龍袍破了都要補補再穿。她帶頭節約宮廷開支,災年時把後宮的珠寶全拿去賣了換糧食。明朝能成為最清廉的朝代之一,她功不可沒。
    她是最硬核的“人權律師”。朱元璋要殺宋濂、郭景祥的兒子時,她敢當麵頂撞皇帝;她建議朱元璋設立“登聞鼓”,讓百姓可以直接告禦狀;她甚至要求朱元璋改善官員的午餐,給太學生家屬發糧食。這操作,直接把洪武大帝逼成了“仁君”。
    她用粗布衣壓住朱元璋的殺心 。
    洪武年間,朱元璋因戶部尚書茹太素上萬言書,看得暴怒,當場要砍人腦袋。馬皇後得知後,沒直接勸,而是默默等朱元璋消氣。第二天,她端來一鍋糙米粥,說:“陛下,茹太素上書就像這粥,看著粗糙,但都是實在話。當年您打天下時,連這種粥都喝不上呢。”朱元璋一愣,重新細讀奏折,發現其中確實有五條治國良策。他後來感慨:“要不是皇後,我差點錯殺忠臣。”從此下令,大臣上書可簡可繁,但必須寫實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皇後用一碗野菜湯救下數百宮人 。
    洪武三年大旱,朱元璋要減後宮用度,卻下令把“浪費糧食”的宮女全處死。馬皇後得知後,立刻穿著補丁裙到禦膳房,親自煮了一鍋野菜粥,端到朱元璋麵前:“陛下,當年咱們餓肚子時,連這種野菜都搶著吃。現在宮裏人不過多吃了一口飯,就要掉腦袋?”朱元璋盯著粥碗沉默半晌,最終赦免了所有宮女,還下令開倉放糧。此後,馬皇後在後宮開辟菜園,種出的菜全拿去救濟災民。
    她用三句話保住朱元璋的救命恩人 。
    朱元璋早年被元軍追殺時,曾躲進一個寡婦家。寡婦為保他,與他假扮夫妻,還生下一個孩子。後來朱元璋稱帝,寡婦帶著孩子找上門。朱元璋羞憤交加,要殺人滅口。馬皇後卻跪下磕頭:“陛下,當年若沒有這個婦人,您早就沒命了。現在您要殺她,是讓天下人罵您忘恩負義啊!”朱元璋漲紅臉,最終封寡婦為“貞潔夫人”,孩子賜姓朱,妥善安置。
    馬皇後最狠的,是她把“皇後”這個身份,活成了人間煙火。她會在朱元璋暴怒時遞一碗粥,在災民餓死時拆開自己的嫁妝,在皇子犯錯時罰他們抄《孝經》。她死後,朱元璋砸了後宮所有織布機,卻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能讓他冷靜的人。
    曆史總愛記住金戈鐵馬,卻忘了那些織布機上的手。馬皇後用51年證明,真正的賢後,不是坐在鳳椅上擺譜,而是把帝王拽回人間,讓暴君學會共情。她的粗布,比龍袍更暖人心。她的粥,比玉璽更治天下。
    最紮心的是,馬皇後一輩子沒幹過一件“皇後該幹的事”。她不爭寵、不搞宮鬥、不為娘家謀私利,反而把所有精力都用來救人、勸諫、治國。她死後,朱元璋把她的畫像掛在寢宮,每天都要看一眼。大臣們遇到難事,第一反應不是找皇帝,而是找馬皇後的畫像哭訴。
    馬皇後就像那台永遠轉動的織布機,用最樸素的方式,織出了明朝的太平盛世。她沒留下驚天動地的政績,卻用51年的生命,證明了什麽叫“賢妻良母”。現在人總說“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個女人”,但馬皇後證明了一個好女人,能讓暴君變成明君,能讓亂世變成盛世。
    慕容軒逸言罷,詩雅馬上誇讚。
    “軒逸,你說的太對了,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好女人。哈哈哈,好像我也是這樣一個女人哦。”
    “嫂子,你真是一點都不謙虛啊,哪有自己誇自己的,我誇你還差不多,你可千萬不要自己誇自己哦,這樣有點太高調了。”
    軒逸實話實說。完全沒有迎合詩雅的意思。
    他愛的真切,也說得斬釘截鐵。
    聽軒逸這麽一說,詩雅有點不高興了。
    她羞愧地低下了頭。
    “嫂子,我說話不過腦子的,你是不是生氣了?”
    軒逸擔憂地問。
    “嗬嗬嗬,好像還真的有點生氣了,不過你這麽說我就一點都不氣了。”
    詩雅終於笑了。
    她生氣快,高興也快。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