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圍城

字數:4960   加入書籤

A+A-


    三人就這麽默默坐了半晌,直至親衛旅旅帥劉昌林前來稟報。
    “將軍,天王、東王有令,讓您即刻進城一趟。”
    蕭雲驤不敢怠慢,帶著陳丕成與劉昌林二人,策馬朝城中,原省府衙所在地——如今的天王府疾馳而去。
    三人匆忙趕到天王府,劉、陳二人在門口被站崗的太平軍攔住,隻放蕭雲驤一人入內。
    蕭雲驤步入原府衙大堂,見太平天國諸王皆在,正圍聚在一張大案桌旁,似在商討何事。
    待蕭雲驤向諸王行禮完畢,東王楊秀清笑容滿麵地將蕭雲驤扶起,笑道:
    “阿驤,沒想到你成長得如此迅速。這一路攻城略地,還巧用計謀拿下長沙城,斬殺、俘獲諸多清妖高官,立下赫赫大功。”
    蕭雲驤趕忙回應:
    “天王、東王戰略英明,西王指揮有方,小子不過盡了些微薄之力。”
    楊秀清臉色微變,但旋即恢複如常,笑道:
    “想不到才半月未見,阿驤說起話來竟似個夫子。”
    蕭雲驤臉色泛紅,憨笑著撓撓頭,似又變回平日那副憨憨模樣。
    楊秀清看了天王洪秀全一眼,見洪秀全頷首示意。
    便接著說道:
    “有功當賞,現封蕭雲驤為前軍指揮,輔佐西王,統領前軍諸將,破例賞穿黃袍。”
    言畢,隻見一名東王親隨托著一個托盤走來,盤中放置著一件嶄新的黃色衣袍。
    依太平軍規矩,唯有王爵方可穿黃袍。
    蕭雲驤神色焦急,不敢伸手去接,偷偷瞥向蕭朝貴。
    蕭朝貴笑罵道:
    “天王、東王賞賜你的,拿著便是,看我作甚。”
    蕭雲驤隻得接過黃袍,卻隻是拿在手中,並未穿上。
    眾王見蕭雲驤這般謹小慎微,又是一陣輕笑。
    唯有洪秀全微微皺眉,但轉瞬即逝。
    正待退下時,一旁的翼王石達開朝蕭雲驤招了招手,說道:
    “阿驤,過來。”
    蕭雲驤趕忙走上前去,見大案桌上擺著一張簡略的南中國地圖。
    石達開指著地圖,向蕭雲驤發問:
    “阿驤,你認為我軍該如何進軍?但說無妨。”
    蕭雲驤指著地圖上幾個關鍵城市,說道:
    “收攏長沙的人口與財貨,盡快撤離長沙。”
    “奪取嶽州,直下武昌,順流而下,攻占江寧府,建立小天堂。”
    石達開點點頭,這正是太平軍原有的戰略。
    “關鍵在於速戰速決,要趁清廷尚未反應過來,舍棄後路,擺脫輜重拖累,僅攜帶軍械糧草。”
    “依照先前計議,全軍沿長江水陸並進,直撲江寧府。”
    蕭雲驤補充道。
    聽聞蕭雲驤依舊堅持楊秀清的計劃,楊秀清眼中含笑,蕭朝貴頻頻點頭。
    天王洪秀全神色淡然,看不出喜怒。
    唯有北王韋昌輝輕輕撇嘴,麵露鄙夷之色。
    片刻後,韋昌輝向蕭朝貴笑道:
    “西王,你這兄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蕭朝貴回應道:
    “我這兄弟的建議,倒是頗合我意。”
    楊秀清不置可否,對著蕭雲驤說道:
    “阿驤,你先退下。過不了幾日清妖便要圍城,好好守住蔡公墳,那是關鍵要地,絕不可失。”
    “絕不丟失,除非我等全部戰死。”
    蕭雲驤慨然表態,依次向諸王行禮後,便退了出去。
    在返回蔡公墳陣地的途中,蕭雲驤一路無言,陳丕成與劉昌林默默跟隨。
    第二日,太平軍各部接到東王府提拔一批作戰英勇將領的詔令,其中蕭雲驤最為矚目。
    眾多貧民踴躍加入,太平軍擴充至戰兵五六萬,加上婦孺老幼,號稱二十萬。
    東王給蔡公墳陣地派來兩千新兵,充實蕭雲驤部。
    又調撥二十門在長沙新鑄的行軍炮。
    加上原有的,蕭雲驤部已有千斤重炮三門,各類行軍炮三十餘門。
    翼王石達開部鎮守城西湘江。
    西王蕭朝貴部駐守城南妙高峰。
    北王韋昌輝部扼守城北八方山。
    蕭雲驤部駐防城東蔡公墳。
    天王及東王坐鎮城內,隨時機動支援。
    蕭雲驤不知太平軍高層為何未執行先前擬定的一路疾進、直搗南京的計劃。
    卻也並未氣餒,著手調整本部編製。
    蕭雲驤從林鳳祥處請來其弟林紹璋,擔任本部軍師。
    將林啟榮、葉芸來、吳定彩率領的旅擴編為師,每師一千人。
    親衛旅與攻城旅人數維持不變。
    攻城旅不參與常規作戰,發揮其技術專長,鑽研穴地攻城法,以備不時之需。
    其餘軍官任命事宜,暫不贅述。
    此後十幾天,蕭雲驤全力練兵。
    操練結陣而戰之法,熟習旗幟號令,練習火槍火炮操作,演練依托堡壘作戰技巧。
    並強調官兵平等,在本部徹底推行有飯同吃、有衣同穿的原則。
    九月初,長沙城被粵賊攻破,羅繞典等一眾官員趁夜幕與混亂逃出長沙城,趕赴嶽州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長沙城淪陷,湖廣總督程矞采等一眾官員以身殉國,北京城的鹹豐帝大為震動。
    清廷自建國伊始,對戰爭中棄城而逃的地方官員處罰就極為嚴苛。
    雖曆經兩百多年,承平日久,文恬武嬉已成官場常態。
    但此項規矩依舊被清廷嚴格執行,故而在太平軍征戰過程中,常見死守城池、以身殉城的清廷地方官。
    羅繞典、駱秉章等人原以為自己難逃此劫,輕則被革除功名,貶為平民,重則被押解進京,論罪懲處。
    沒想到鹹豐皇帝力排眾議,不僅讓長沙城眾官員官複原職,還擢升羅繞典為湖廣總督,總領戰事,負責剿滅禍亂長沙的粵賊。
    並授予羅繞典臨陣生殺大權。
    諸將若有臨戰退縮、抗命不前者,提督巡撫以下皆可先斬後奏。
    一眾忐忑不安的官員接到詔命後,感恩涕零,齊齊朝著北京城方向三拜九叩,山呼萬歲。
    羅繞典更是當眾剃掉精心保養多年的飄逸長須,發誓不剿滅粵賊,絕不蓄須。
    嶽州城官員士紳聽聞此事,感佩羅大人忠義,紛紛捐錢捐物。
    更有熱血悍勇之士踴躍投軍,要隨羅大人討滅粵賊,一時間嶽州城群情振奮。
    羅繞典當即在嶽州城整頓兵馬,挑選精銳,籌措糧草軍需。
    駱秉章改任湖北巡撫,即刻前往武昌召集、調撥兵馬,支援長沙戰事。
    湖南巡撫張亮基留任,責令務必全力協助羅繞典,一雪前恥。
    在皇帝詔命與羅繞典軍令的督促下,廣西提督向榮,湖南巡撫張亮基,湖南綠營副將塔齊布。
    率領江忠源、和春、秦定三、張國梁等猛將,統率十餘萬清軍,分別從廣西、貴州、嶽州等周邊省府州縣,向長沙城合圍而來。
    注:穴地攻城法,太平軍發明的攻城方法,通過挖地道挖到城牆下麵,填上火藥,點火後將城牆爆破,太平軍進攻桂林第一次使用,到後來太平軍每次攻城幾乎都會使用這種方法。)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