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逃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A+A-


    張亮基在江忠源榻前慟哭約莫一刻鍾,又呆坐沉思許久。
    見天色漸暗,這才振作精神,囑托軍中醫師悉心照料李續賓後,返回大帳。
    他剛吩咐親兵點亮蠟燭,左宗棠便從帳外匆匆闖入。
    “季高,傷亡情況如何?”
    張亮基問道。
    左宗棠連連搖頭。
    “撫台,岷樵帶出的一萬五千人,回營僅八千餘人,軍械、甲胄、火炮盡失。他們已被西賊嚇破膽,短期內難以再戰。”
    “那陳玉成率西賊軍,就在山下小壩紮營,逼得很緊。”
    張亮基聽聞,出帳眺望,隻見五六裏外山腳下,小壩的田野中。
    一座西賊軍營正在搭建。燈火通明處,一隊隊西賊軍士往來巡邏警戒。
    跟出的左宗棠指著大酉山與小壩連接處的燈火。
    “撫台,西賊的酉陽之圍已解,咱們留在此處,不過空耗錢糧,已無意義。”
    “撤軍吧。”
    張亮基點了點頭。
    “岷樵臨終前,也是這般勸我,咱們明日就撤回湖北。”
    左宗棠聞言大驚。
    “岷樵去了?”
    張亮基神色黯然。
    “李如九冒死將他從陣中搶回軍營時,就已不行了。”
    “對我說了幾句話,便走了。”
    “你也去送送他吧,同僚一場,況且生前你們甚為相契。”
    左宗棠未等張亮基說完,轉身匆匆朝江忠源的軍帳奔去。
    翌日清晨,張亮基收到從酉陽城南逃出的索倫兵匯報。
    昨日陳玉成與江忠源激戰時,陳玉成部下三旅旅長廖阿發,率兩個團,在酉陽城林啟榮部配合下,攻破了何家壩的清軍營寨。
    一千名索倫兵,隻有數十人逃至城北的張亮基大營。
    張亮基不再猶豫,當即下令拔營,率領剩餘兩萬餘人,沿原路返回湖北。
    陳玉成與林啟榮合兵一處。兩人經短暫商議,當機立斷,進行分工。林啟榮率守備酉陽的獨一師餘部,南下支援茶峒和川硐。
    陳玉成率機動師,追擊張亮基部。
    林紹璋留守酉陽城,居中協調重慶運來的物資,並組織民眾繼續秋收,收拾戰爭創傷。
    張亮基親自率一萬人為前鋒,左宗棠率一萬五千人斷後。
    期間陳玉成數次試圖衝擊清軍後陣,左宗棠雖出身幕僚,但應對得當,沒讓陳玉成占到便宜。
    三日行了百來裏,這日傍晚,抵達一個叫濯水的小鎮。待軍隊安頓好,防守布置妥當,已是晚上九點。
    張亮基派人將左宗棠叫來議事。
    “撫台,何事?”
    左宗棠匆匆走進張亮基設於一家小地主瓦房的指揮部。
    “季高。”
    張亮基抹了抹臉上的汗水,不知是八月天氣炎熱,還是內心慌亂所致。
    “從湖北運來的糧食,已斷了三天。信使也沒了消息。”
    左宗棠聞言,沉思片刻。
    “撫台,會不會是湖北那邊出了變故,派出的哨探可有消息?”
    張亮基皺眉。“前出二十裏的哨探尚無異常,但前出五十裏的二十個哨探,一個都沒回來。”
    左宗棠聽聞,急忙將一張地圖置於桌上展開。
    酉陽地勢,多為南北走向的山脈,將此地分割成一條條南北向的山間通道。通道之間,往往需待分割地形的山勢盡頭,方能交匯。
    當然,並非完全隔絕,仍有山間小道可供通行。
    但這些山間小道,皆是山民獵戶行走的陡峭山路,單人輕裝尚可。大軍攜騾馬、輜重、火炮及裝備,想從此類山間小道通過,絕無可能。
    何況陳玉成部緊追清軍後方,隻要清軍敢分散陣型翻山,這個用兵狠辣的少年將領,定會將這兩萬餘清軍撕成碎片。
    酉陽到湖北恩施的道路,就在其中一條通道內,順著阿蓬江,回到此前與林啟榮部激戰的陳家園。再渡過阿蓬江,便可回湖北。
    左宗棠手指在地圖上移動,突然停下。
    張亮基見狀,也湊近地圖查看。隻見前方五十裏處,有阿蓬江的支流黔江河,橫穿官道,於此注入阿蓬江。黔江河對岸,有個小鎮,叫舟白鎮。
    舟白鎮向西北,過了黔江縣,有一條通道連接彭水縣,再向西可進入四川腹地。
    看到此處,二人對視一眼,同時倒吸涼氣。
    若西賊從四川調遣一支兵馬,自彭水而來,堵在舟白鎮,他們將被困死在這山間通道。
    前番他們奉朝廷旨意,三方會剿酉陽。林啟榮撤退時,他們全力追擊。當時西賊兵力薄弱,一路順暢,何曾想過從酉陽城撤退的問題?
    見張亮基眉頭深鎖,憂心忡忡。左宗棠寬慰道:“撫台,未必如我們所想。況且西賊兵力有限,又四處征戰,未必有足夠兵力堵住我們前路。”
    “按岷樵五十天期限的估算,蕭逆至少還有十天才能趕到。前方或許隻是西賊的民兵、自衛隊之類在騷擾。”
    張亮基思索良久,轉眼看向左宗棠。
    “目前軍中存糧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左宗棠心中稍作盤算。
    “從湖北運送糧草本就艱難,且我軍此前一路追擊西賊,沿途未大肆征糧。所以當前僅有三日存糧。原本計劃三日後回到湖北境內,便有接應。”
    張亮基搖頭。
    “三日太少,我們要做最壞打算。”
    左宗棠冷冷一笑。
    “撫台,我瞧這鎮上有一百多戶人家,新收糧食不少。”
    張亮基聞言,麵露不忍。
    “若開了這個口子,下麵那幫兵痞,就不隻是征糧那麽簡單。恐怕這鎮上數百人丁,沒幾個能保全性命了。”
    左宗棠輕歎一聲,不再勸說。
    此時,忽聞外麵喧鬧嘈雜,夾雜著怒罵、狂笑、哭喊之聲。
    “怎麽回事?”
    張亮基當即派數名親兵前去探查,隨後與左宗棠走出大門,來到街麵。
    隻見百米外的街麵上,一群清軍打著火把,闖入百姓家中。
    張、左二人,見潮勇首領吳元猷正挺胸凸肚,帶著兩個親隨,朝他們走來。
    “吳參將,前麵是你的兵吧?還不趕緊命令他們停下,想觸犯軍法嗎?”
    那吳元猷走到張亮基麵前,一臉滿不在乎。
    “大人,兄弟們隨大人來四川一趟,啥都沒撈著,還死傷不少人。”
    “反正現在都要撤退了,日後這些人都是西賊亂民,還不如讓弟兄們樂嗬樂嗬。”
    此番張部夏日入川,路途艱辛不說,起初遭林啟榮部阻擊襲擾,傷亡頗多。前幾日更被陳玉成部擊潰,傷亡近萬。
    以至士氣低迷,毫無鬥誌,兩萬餘人竟被陳玉成部一萬餘人追著打。
    前方或許還有惡戰,今日若強行壓製這些匪兵,他們心懷怨恨,遇西賊便可能一哄而散。不如順勢而為,遂了這些匪兵的願,再遇西賊時,讓他們上陣,他們也無話可說。
    心裏這般想著,張亮基點了點頭,吩咐吳元猷道:
    “將糧食全部收繳,集中調配。”
    也不去看左宗棠的表情,逃也似的轉身回到住宿的小院裏去了。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