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任用問題
字數:4284 加入書籤
蕭雲驤帶領軍工、兵備等一眾輔助人員,正與葉芸來獨二師的軍官們在鎮鏡山堡壘進行戰場複盤。
此地距離宜昌城牆六七裏,宜昌城牆上清軍的劈山炮根本打不到,故而十分安全。
而且,西軍隻要有機會就會組織戰場複盤,總結經驗教訓,提升後續戰鬥技能,這是平時演練難以達到的效果。
獨二師參謀長沈浪手持筆記本匯報:“大王,師長,此次戰鬥我們傷了 121 名戰士,戰死 31 名。”
葉芸來問道:“主要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主要是戰鬥經驗不足,各兵種之間配合不夠。”沈浪回道
“有個班長,沒等完全封鎖清妖劈山炮射界,就率一班戰士衝出壕溝。中了清妖劈山炮的一發霰彈,全班僅剩下兩個重傷的活人。”
“還有七名戰士,被我們自己的火炮誤傷,當場就沒救了。”
“其餘的傷亡,主要是清妖的零星火槍射擊所致。”
蕭雲驤暗自歎氣。
無論演習演練多少次,都比不上一場真槍實彈的戰鬥。
葉芸來部駐守三峽兩年多,實戰經驗匱乏,隻能靠多總結、多演練來提高。
火炮雖經丁拱辰等火炮專家改進,增添了射擊標尺。但終究還是前裝滑膛炮,無法像後世火炮那般精準。
加之此次獨二師一心雪恥,衝鋒速度難免快了些。
談及傷亡,氣氛有些沉悶。
蕭雲驤表情嚴肅,對眾人說道:“打仗難免有傷亡,但活著的人要時刻自省,所作所為是否辜負了他們的鮮血。”
“隻要我們秉持為窮苦百姓謀活路、為‘人人平等’而戰的信念繼續奮鬥,他們的鮮血便不會白流。”
見眾人正要鼓掌,蕭雲驤擺擺手。
“這些話記在心裏就行。按照西軍規矩,烈士遺體全部火化,妥善安葬到重慶的南山烈士陵園;”
“撫恤金務必發放到位,烈士的子女、弟妹優先入學新式學堂;傷殘者退伍後,優先補充到基層擔任裏長、保正。”
“這些既定規矩,務必落實到位。”
負責兵備的軍官周漢連連點頭。
“今日是哪個連隊率先登城?”蕭雲驤問獨二師的軍官們。
一名身材壯實、佩戴中尉軍銜的年輕人被從人群中推了出來。
葉芸來介紹道:“大王,他叫趙恒,是此戰突擊連的連長。”
趙恒走到蕭雲驤身前,激動地敬禮。
蕭雲驤回禮,握住他的手說:“趙連長,這一仗你們打得漂亮,給你們記功。不過現在是複盤,你說說咱們武器裝備還有哪些不足。”
趙恒思索片刻,答道:“新槍比老槍好用太多了。隻是這手榴彈太大太沉,扔不遠,而且點火也不方便,一個人難以操作。”
蕭雲驤暗自歎息。
他督促軍工局淘汰了之前的瓷器手榴彈,全部換成鑄鐵手榴彈。
但經軍工局反複實驗,最後定型批量生產的鑄鐵手榴彈,還是重兩公斤,還需旁人幫忙點火。
可黑火藥的潛力有限,想要造出後世的 tnt 炸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莫說 tnt,如今西軍連硝化甘油、硝化棉、苦味酸這些東西,都還處於實驗摸索階段,急也沒用。
蕭雲驤隻好回應道:“趙連長,我已讓軍工局加緊研製,若造出新品,優先配給你們。”
他又接見了此戰的數名功臣,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讓他們好好總結攻堅經驗。
直至下午,蕭雲驤才帶著親衛隊前往東山。
陳玉成攻克東山後,蕭雲驤便將指揮部,遷至更利於俯瞰宜昌城、指揮全局的東山之上。
宜昌城東的東山之巔,有一座始建於唐代的東山寺。
宋代歐陽修、陸遊等文人皆曾遊曆此地,並留下詩文記載。
明代有眾多高官葬於周邊,使得東山寺香火愈發鼎盛。
東山寺規模宏大,占地43畝,有主殿、觀音殿、羅漢殿、攬勝樓等建築群,因其“東山圖畫”之景被列為“夷陵八景”之一,寺內有僧人300餘人。
湘軍在東山寺旁搭建的幾個土木結構營寨,根本經不住陳玉成用24磅火炮轟擊。
幾炮下去,湘軍營寨牆倒寨塌,寨裏的湘軍紛紛逃往宜昌城內。
陳玉成隨即在東山寺周邊的平地上紮下西軍營寨,並未驚擾東山寺的僧眾。
蕭雲驤趕到大帳時,左宗棠、陳玉成及幾位參謀正在布置指揮所。
他站在營寨門前,望向六七裏外的宜昌城,心中卻是思索如何任用左宗棠。
這左宗棠,人稱“湖南騾子”,脾氣火爆卻能力出眾。軍事、內政、後勤、戰略眼光皆為一流。
此番隨蕭雲驤出川,他雖掛著樞務堂大臣的頭銜,實則仍是幕僚身份。
若隻是幕僚,又如何能充分發揮他的能力呢?
蕭雲驤作為穿越者,自然清楚左宗棠的能力,可其他人未必知曉。
此時的左宗棠,不過是清廷降服過來的高級幕僚,並未展現出令人信服的軍事才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前番打造戰船之事做得好,但這與治軍能力關係不大。
若蕭雲驤貿然任命他為一方主將,勢必會引發西軍帳下猛將們的不滿。
當然,蕭雲驤可以強行施壓,但這並非妥當的任命方式,且在軍事指揮上,強壓易導致指揮不暢。
就像後世的502,土地g命時期做到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是新四j第一師師長、蘇中j區的d政軍一把手,還有七戰七捷的傲人戰績。
但在指揮華東戰場時,教員仍需給他配備陳帥這個老資格,來壓服各路驕兵悍將。
左宗棠如今在西軍,除了蕭雲驤的信任,還有什麽呢?
大帳內的兩人見蕭雲驤站在帳外,望著宜昌城發呆,便走了出來,站在他身旁。
陳玉成以為蕭雲驤在憂慮如何攻擊宜昌城,傲然道:“大王,調幾門重炮來,我保證兩天內攻下此城。”
蕭雲驤搖搖頭,此時李竹青匆匆從隔壁營帳趕來。
他走到蕭雲驤身邊,麵對蕭雲驤詢問的眼神,直接搖了搖頭。
“十二天前,官文重新讓胡林翼掌握軍權。五日前,胡林翼率一萬人抵達荊州,並積極布防,卻無救援宜昌的跡象。”
左宗棠在一旁問道:“仲卿,你們軍情局這般厲害,這些都能打探清楚?”
李竹青笑道:“從荊州到宜昌不過兩百裏,都過去五日,若情報還傳不過來,我們軍情局就該解散了。”
“其實我們的探員,是從武昌一直跟著胡林翼的大軍,確認他留在荊州後才傳來消息。”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