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進展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A+A-


    議事廳內,茶香縈繞。
    李竹青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送入每個人耳中。
    “大王,諸位同僚,”他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繼續道:“滬城與港島傳來確切消息。李紹荃的淮軍正不惜血本,大批購入西洋槍炮。”
    “不僅如此,他們更以重金延聘洋人教官,專司操練西洋戰法。”
    抬眼掃過眾人,李竹青嘴角浮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如今租界裏,咱們的人忙著招工、購置設備,淮軍則一心撲在軍火和洋教頭上,倒成了兩不相幹的奇景。”
    “不得不承認,”他語氣轉沉,“淮軍裝備之精良,已遠超青庭治下其他兵馬。”
    “李紹荃此人,仗著兩淮鹽務的滾滾財源,早在青庭中樞察覺前,便鋪開了自家練兵的路子。”
    上首的蕭雲驤聽罷,隻輕輕擺手,神色波瀾不驚。
    “強軍之道,在於士卒戰技嫻熟,知曉為何而戰;在於將帥指揮若定,體恤士卒。光靠武器堆砌,成不了氣候。”
    聲音平穩篤定,“淮軍的動靜,無需過慮。”
    他端起茶盞啜飲一口,目光轉向李竹青。
    “倒是英、法租界內,軍情局的明暗據點務必加倍小心。眼下雖無事,若真到撕破臉皮那日,人員須能即刻隱匿或從容撤出,切莫因疏忽,徒增犧牲。”
    李竹青麵色一肅,抱拳應道:“大王放心!各處已嚴令戒備,預案亦反複推演,定保周全!”
    待李竹青落座,曾水源緩緩起身。他麵容圓潤,舉止從容。
    “大王,諸位,”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這段時間,隨著秩序安定,流民湧入,那些曾遭戰火荼毒的地方,正慢慢恢複生機。”
    “西王府推行常平倉製:豐年廣納餘糧,既保農人收益,又充盈府庫;待到青黃不接或糧價騰貴之時,便開倉平糶,穩住市價。”
    “工商百業,亦是蓬勃。江城有家紡織工坊,引進西洋走錠精紡機與斜紋織機,聘洋技師指導,如今已能織出質地緊密、紋路清晰的斜紋粗棉布,即所謂‘牛仔布’。”
    他頓了頓,“西軍後勤部門已著手接洽,預備試製一批結實耐磨的軍服來。”
    “而這工商興旺,最直觀的印證,”曾水源聲音不自覺地拔高,帶著自豪,“便是西王府下半年的商業稅課收入,首次超越了田賦正供!”
    然而,蓬勃之下亦有隱憂。
    他臉上光彩稍斂,語氣轉沉:“不過,新近湧入的流民,也給江城帶來一場時疫。”
    他解釋道,此番從中原逃難而來的大批流民中,攜有病源。
    西王府專設的防疫司反應迅捷,在醫學院師生的協助下,很快查明時疫傳播途徑——正是被汙染的飲水與汙物。
    幸好官府當機立斷,調集人力物力,仿照軍中處置大疫規程,對病患分級隔離。同時,發動全城力量,反複消毒清潔飲水源,對汙穢糞便施行嚴格集中清運。
    曾水源深吸一口氣,“經此一役,營建專門的城市排汙溝渠係統,也已提上日程。”
    說到最後,他仍心有餘悸,“幸而發現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定了定神,他神色轉為複雜:“這第三件,便是與帶嚶、米國那兩家鐵路公司周旋的經過。”
    “帶嚶和米國前段派人來談,對咱們的鐵路項目興趣濃厚。其中帶嚶的大西部鐵路公司,更已派人,前去勘探蓉渝鐵路路線。”
    話鋒一轉,曾水源眉頭微蹙:“可就在最近,他們突然變卦。借口‘技術難度過高,遠超預期’,竟將勘探人員一股腦全撤走了。”
    一直靜聽的蕭雲驤聞言,哂笑一聲:“這哪是技術難度?分明是戰鼓將擂,急著收攏自家人罷了。”
    “大王洞若觀火!”曾水源朝蕭雲驤微笑,“他們那套說辭,我自然不信。後來尋機與其主事人推心置腹,深談一番。”
    他雙手一攤,“果然!是其政府強令撤出。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
    “不過,”他話鋒一轉,臉上浮現戲謔,“他們畢竟是私營公司,逐利是本性。眼看咱們偌大市場,豈肯真放手?便與我商議,留下一批核心骨幹。”
    他壓低聲音,仿佛真怕隔牆有耳,“對外宣稱,這些人以私人身份,受聘於西王府鐵路局,與原公司再無瓜葛。”
    “實際上嘛,”曾水源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咱們照搬了與克虜伯合作的老法子。秘密成立聯合公司。”
    “他們出技術、圖紙、管理經驗,咱們出資金、人力,共同籌建西王府自己的鐵路公司。”
    說到這,他故意停頓,目光掃過眾人。
    “哎呦喂!我的曾長史!”性子最急的左靖西果然耐不住,手在扶手上一拍,嗓門洪亮,“您這麽個厚道人,怎麽也學起李仲卿賣關子?快說快說,急死個人了!”
    一旁端茶的李竹青手一抖,差點潑出茶水。
    他放下茶碗,哭笑不得地朝左靖西攤手,做了個“與我何幹”的無辜表情,引得堂內幾人忍俊不禁。
    曾水源哈哈一笑:“左先生莫急。贛省萍鄉探明上好煤礦,江城新建鋼鐵廠又急需大量煤炭。所以,”
    他手指在空中一劃,“咱們打算先易後難,集中力量修一條萍鄉到湘潭的鐵路!”
    “把萍鄉的煤用火車拉出,運抵湘潭後,轉湘江水路,順流直送江城。”
    “此線既解燃眉之急,相比翻山越嶺的蓉渝線,工程難度又大降,正適合新生的鐵路公司練手,快速積累經驗技術。”
    左靖西恍然大悟:“嘿!原來如此!前些日子袁州府的探馬回報,說總見打著西王府旗號的勘探人員,背著稀奇玩意兒,在山溝裏爬高上低,原來是為這條運煤線探路!”
    一直凝神傾聽的蕭雲驤,此刻卻微蹙眉頭,手指無意識地在桌案上輕敲,發出篤篤聲響。
    “光靠咱們埋頭苦幹,終究太慢。”他抬頭看向曾水源,
    “萬一哪天真與帶嚶翻臉,他來個徹底的技術封鎖,咱們這剛起步的鐵路事業豈不抓瞎?尤其那大功率蒸汽機車,咱們現在,恐怕還造不出吧?”
    曾水源臉上露出胸有成竹的微笑:“大王所慮極是。所以,那蓉渝鐵路,已經交給米國的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去做了。他們也是需要轉讓技術的。”
    蕭雲驤略作思索,嘴角緩緩勾起一抹了然笑意。
    米國佬奉行“利益均沾”,跟著帶嚶和弗朗西身後,搖旗呐喊,對青庭施壓。
    但其軍力在嚶弗兩個老牌帝國麵前,還是個小弟,更兼當前其國內南北矛盾尖銳,既無力,也無意願,遠渡重洋來與西王府作戰。
    相反,此刻米國雄心勃勃的太平洋大鐵路尚未動工,眾多鐵路公司急於在海外,尋找投資機會,其政府也樂見其成,鼓勵“走出去”。
    無論賓夕法尼亞公司還是其背後的米國政府,都巴不得在華夏市場搶占先機,尤其能搶帶嚶生意,再好不過。
    曾水源說完,彭鈺麟和左靖西接著發言。
    彭鈺麟言語簡潔有力:“我所轄諸務,皆按議定方略穩步推進,目下尚無大變故。”
    左靖西接口:“我這邊亦是如此,各項防務、訓練皆有序推進。”
    但他話鋒一轉,濃眉擰起,“隻是……近月以來,長江水道之上,帶嚶的商船數量陡增,往來穿梭,好不熱鬧。”
    他輕哼一聲,“這些船裏,定有不少喬裝細作,假借行商之名,暗中窺探我西軍沿江炮台布防虛實,測量水道深淺。”
    蕭雲驤聞言,神色未變,心中卻暗自喟歎。
    此事本在預料之中,隻能加強保密防諜,總不能禁絕,與帶嚶合法商船來往吧?
    注:1855年下半年,武漢三鎮的確有霍亂發生,不是烏鴉瞎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