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請將我頭懸於賀蘭山上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A+A-


    大廳之中寂靜良久,隴右的世家大族代表們相顧無言。
    書生過了半晌,緩緩道:
    “我家主公已將糧食,帳篷,棉被,棉衣,毛毯,罐頭,油脂,蠟燭等物資運抵前線。”
    “隻等先生一死,就將物資發給隴右的百姓。”
    “我家主公保證,隴右的所有百姓,沒有一人會因寒冬而死。”
    金城遊氏的族長遊龍猛地站起,反駁道:
    “主公不要信他信口雌黃,隴右百姓所需的糧食物資何止千萬,北海怎有這麽多物資?”
    “他一定是在誆騙您。”
    書生哈哈大笑,含笑接口道:
    “我家主公和四海龍君關係莫逆,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年年都是大豐收。”
    “扶餘,弱水,高句麗,遼東四郡都是糧倉,別說隴右的五六十萬人,就是關中關東之地,千萬人口,我們也供得起。”
    “我家主公從中美洲瑪雅諸部采購了玉米,土豆,紅薯等農作物的種子,畝產超過小麥,大麥甚多,哼哼,北海州家家戶戶,吃喝不愁。”
    “這一點諸位大可放心。”
    馬遂一陣劇烈咳嗽,緩緩仰起頭,向下看去。
    見世家大族的族長族老們目光閃爍,知道他們並不關心百姓的生死,他們關心的是北海怎麽處理世家大族。
    但他們沽名釣譽,開不了口,他心中一歎,替這些世家大族們問了出來。
    書生頓了一頓,輕聲道:
    “關於如何處理隴右的世家大族,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投降北海政權的,一律特赦對待。”
    “經曆麵縛銜璧的投降儀式,再經過廷尉的審判,作惡多端之人會被處死,作惡較少之人會被特赦。”
    “從不作惡之人,先加入護路大隊,經過一年考核期之後,根據能力編入各部。”
    族長族老們目光微冷,對於這種處理結果頗為不滿。
    世家大族無時無刻都在作惡,做過的肮髒事數不勝數,若是法溯及既往,千人萬人都不夠殺。
    他們壓著怒火,繼續傾聽著。
    “第二種是不願意投降北海政權,也不願意抵抗的。”
    “我家主公開天恩,給你們一個月時間,搬離隴右。”
    “舉族遷徙到關中,到關東,到蜀地,到江東,都由你們自己決定。”
    “北海不會攔截,有一點注意,你們可以帶走所有的財物,不能帶走奴仆和百姓。”
    “也不允許毀壞和破壞良田,宅邸,仙田和水源,一旦發現故意破壞現象,全族皆死。”
    族長族老們目光稍緩,張歸元給了舉族遷徙的機會,沒有趕盡殺絕。
    “舉族遷徙雖然辛苦,且麻煩不斷,總比被北海大軍殺得幹幹淨淨要好。”
    “第三種是不願意投降北海政權,堅決抵抗的。”
    “我家主公有令,堅決給予消滅,一個不留。”
    處理方案一出,世家大族們眼眸中精光閃爍,紛紛盤算起利益得失。
    幾乎在轉瞬之間,剛才還鐵板一塊的隴右集團就四分五裂。
    在切實的利益麵前,風骨和精神都不再重要。
    馬遂不願意再看這些醜陋的家夥,他硬撐著坐了起來,操縱著昆侖天梭,和書生一起來到城牆上。
    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的北海大營,他輕聲問道:
    “不知張王爺要如何處置涼州。”
    書生輕聲道:
    “分成河西,隴右和羌族自治郡三郡,以烏鞘嶺為界。”
    “今後的涼州,將成為糧倉,驛站和工廠,通過陸上絲綢之路,連接著東方和西方。”
    馬遂歎息一聲道:
    “我真想看一眼沒有匈奴鮮卑侵擾,沒有百年漢羌戰爭威脅的涼州發展成什麽樣子。”
    “可惜,我再也看不見了。”
    輕歎一聲,他將昆侖天梭交給書生,沉聲道:
    “請將此寶交給張王爺,不要辜負昆侖神木之名,有朝一日,此寶或可能跟隨張王爺威震華夏。”
    昆侖神木散發著淡淡青芒,閃爍不定,似乎在和老友告別。
    馬遂將目光收回,正色道:
    “請轉告張王爺,輸給他,我馬遂沒有遺憾,希望他能戰敗關東鼠輩,終結千年浩劫。”
    “我死之後,請將我頭懸於賀蘭山上,讓我看著老秦人的幸福生活。”
    書生雙手捧著昆侖天梭,躬身跪倒,行五體投地大禮,默默無語。
    馬遂輕聲問道:
    “可否告知我你的姓名,先生言語之犀利,勝過百萬雄兵。”
    書生悲聲道:“殘害忠良之人,不配擁有姓名。”
    馬遂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
    轉頭看向武威城中的萬家燈火,眼眸中滿是眷戀,曾經的過往如走馬燈一般在眼前閃過。
    少年時素有大誌,立誌拯救涼州於水火,發奮苦讀,勤奮修煉。
    青年時迷茫不已,和發小遊曆涼州和並州,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尋找拯救西北人的良方。
    中年時以董穎馬首是瞻,追隨董穎殺進關中,滿城公卿骨,遍地百姓屍,殺得關中豪族卑躬屈膝,極盡奴顏婢膝之能事。
    北海崛起,如巨浪一般卷向涼州。
    他在賀蘭山下布下磁極大陣,險些殺得第二集團軍全軍覆沒。
    又派出萬符軍團,擋住北海第三,第四集團軍,讓他們數月時間無法前進一步。
    直至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縱兵劫掠百姓,犯下大錯。
    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他兵行險招,帶領孤軍劫掠燒當羌。
    最終在通天峽遭遇西海龍軍埋伏,功虧一簣,飲恨而回。
    如今為了隴右百姓免遭生靈塗炭,他選擇自我了斷。
    用自己的死換取無數百姓的活。
    回想起過往,他心潮澎湃,這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對得起年少時的自己?
    世家大族的族長族老們紛紛趕來,跪在地上痛哭不止,嗚咽出聲。
    百姓們聽到消息,從家中走出,聚集在城牆下,垂淚不止,要送州牧大人最後一程。
    天空突然下雪了,呼嘯的風聲和冰雪相互碰撞在一起,在這寂靜的清晨中回蕩,宛如一首悲涼的挽歌,
    馬遂喃喃自語道:
    “像我這樣的人,能否配得上英雄之名?”
    他抽出冰冷的青銅劍,切開了氣管,揮劍自刎,死在武威城頭。